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课时38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导学案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356.50 KB
- 文档页数:4
1课时38.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课前热身】1.⊙O 的半径为5,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 相交B . 相切C . 相离D . 无法确定2.如图,国际奥委会会旗上的图案是由五个圆环组成,在这个图案中反映 出的两圆位置关系有( )A .内切、相交B .外离、相交C .外切、外离D .外离、内切3.两圆半径分别为3和4,圆心距为7,则这两个圆( )A .外切B .相交C .相离D .内切4.如图,从圆O 外一点P 引圆O 的两条切线PA PB ,,切点分别为A B ,.如果60APB ∠=,8PA =,那么弦AB 的长是( )A .4B .8C.D.5.已知⊙O 的半径是3,圆心O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3,则直线AB 与⊙O 的位置 关系是 . 【考点链接】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三种:① ,② ,③ ;对应的点到圆心的距离d 和半径r 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 ①d r ,②d r ,③d r.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三种:① ,② ,③ . 对应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和圆的半径r 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 ①d r ,②d r ,③d r.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五种:① ,② ,③ ,④ ,⑤ ;两圆的圆心距d 和两圆的半径R 、r (R≥r)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①d R -r ,②d R -r ,③ R-r d R +r ,④d R +r ,⑤d R +r.4. 圆的切线 过切点的半径;经过 的一端,并且 这条 的直线是圆的切线.5. 从圆外一点可以向圆引 条切线, 相等, 相等.6.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 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 心,是三角形 的交点.7. 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 ,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 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 . 【典例精析】P2例 1 如图,线段AB 经过圆心O ,交⊙O 于点A C ,,点D 在⊙O 上,连接AD BD ,,30A B ∠=∠=.BD 是⊙O 的切线吗?请说明理由.例2如图所示,⊙O 的直径AB =4,点P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过P 点作⊙O 的切线,切点为C ,连结AC .(1)若∠CPA =30°,求PC 的长;(2)若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运动,∠CPA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M . 你认为∠CMP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CMP 的大小.例3 如图,AB 是⊙O 的直径,BD 是⊙O 的弦,延长BD 到点C ,使D C B D =,连结AC ,过点D 作DE AC ⊥,垂足为E .(1)求证:AB AC =; (2)求证:DE 为⊙O 的切线;(3)若⊙O 的半径为5,60BAC ∠=,求DE 的长.【中考演练】1.如图,P 为⊙O 外一点,PA 切⊙O 于点A ,且OP=5,PA=4,则sin∠AP O 等于( ) A .54B .53C .34D .432. 如图,⊙O 1,⊙O 2,⊙O 3两两相外切,⊙O 1的半径11r =,⊙O 2的半POA· O 2O 3O 13径22r =,⊙O 3的半径33r =,则123OO O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3.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O 的半径R =2,sin B =43,则弦AC 的长为 . 4.已知,⊙1O 的半径为5,⊙2O 的半径为9,且⊙1O 与⊙2O 相切,则这两圆的圆心距为___________. 5. 如图所示,ABC △是直角三角形,90ABC ∠=,以AB 为直径的⊙O 交AC 于点E ,点D 是BC边的中点,连结DE . (1)求证:DE 与⊙O 相切;(2)若⊙O3DE =,求AE .﹡6. 如图,点A ,B 在直线MN 上,AB =11厘米,⊙A ,⊙B 的半径均为1厘米.⊙A 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自左向右运动,与此同时,⊙B 的半径也不断增大,其半径r (厘米)与时间t (秒)之间的关系式为r =1+t (t ≥0).(1)试写出点A ,B 之间的距离d (厘米)与时间t (秒)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问点A 出发后多少秒两圆相切?N。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两圆相离(外离、内含)、两圆相切(外切、内切)、两圆相交、圆心距等概念.2、理解两圆的位置关系和d与R、r的数量关系并灵活应用它们解题.学习重难点:两个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及它们的运用导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口答)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二、探索新知1、展示图片(奥运五环等)引入课题。
2、观察后贴图(用自己手中的纸片贴出两圆的不同位置)3、规范概念(课件)4、归纳小结(先独立完成下表,再与老师对比)5、知识延伸(两圆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
问题:由两圆的位置关系你能判断他们的公共点个数吗?你能确定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反过来呢?(同桌互问互答)三、运用新知:1、识图(课件)2、判断正误(课件)3、(口答并简单的说理)已知⊙O和⊙O的半径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设(1) OO=8厘米;(2)OO=7厘米;(3) OO=5厘米;(4) OO=1厘米;(5) OO=0.5厘米;(6)O和O重合。
⊙O和⊙O的位置关系怎样?4、(抢答)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1厘米和5厘米,(1)若两圆相交,则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2)若两圆外离则d的取值范围;(3)若两圆内含则d的取值范围;(4)若两圆相切则d= .四、例题解析:例题:如图⊙O的半径为5cm,点P是⊙O外一点,OP=8cm。
若以P为圆心作⊙P与⊙O相切,求⊙P的半径?练习:(小组讨论)定圆O的半径是4厘米,动圆P的半径是1厘米。
(1)设⊙P和⊙O相外切,那么点P与点O的距离是多少?点P可以在什么样的线上移动?(2)设⊙P和⊙O相内切,情况怎样?讨论:两个半径相等的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五、课堂小结和差切,交中间,内含、外离在两边六、课堂延伸(作业设计)(第 4 题)一、填空题:1、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r(R>r),圆心距为d,则两圆外离 ________________两圆外切 ________________两圆相交 ________________两圆内切 ________________两圆内含 ________________两圆外离和内含统称为两圆__________,两圆内切和外切统称为两圆__________。
《圆》第二节点和圆位置关系导学案1主编人:占利华主审人: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弄清并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数量间的关系,探求过点画圆的过程,掌握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画圆方法;了解运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想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探求点和圆三种位置关系,并提炼岀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体验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生活中的射击、投掷等活动紧密相连,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⑴圆的三种位置关系;⑵三点的圆;⑶证法;【难点】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数量间的关系;⑵反证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复习巩固1、圆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什么是两点间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1、放寒假了,爱好运动的小华、小强、小兵三人相邀搞一次掷飞镖比赛。
他们把靶子钉在一面墙上,规则是谁掷出落点离红心越近,谁就胜。
如下图中A、B C三点分别是他们三人某一轮掷镖的落点,你认为这一轮中谁的成绩好? B2、观察下图这些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3、点与圆的位置与这些点到圆心的距离有何关系?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点在_________ ,大于半径的点在_____ ,小于半径的点在_______4、在平面内任意取一点P,若O 0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0的距离为d,那么:5、 若O A 的半径为5,点A 的坐标为(3,4),点P 的坐标为(5,8),则点P 的位置为()A.在O A 内B.在O A 上C.在O A 外D.不确定6、 两个圆心均为 0的甲乙两圆,半径分别为r i 和Q 且r i < OA v %那么点A 在()A.甲圆内B.乙圆外C.甲圆外,乙圆内D.甲圆内,乙圆外7、 探索确定圆的条件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经过二点只能作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能作几个圆?经过二点、三点呢?请同学们按下面要求作圆. (1) 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 A ,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2) 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 A 、B,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其圆心的分 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 AB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 作圆,使该圆经过已知点 A 、B C 三点(其中A 、B 、C 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你是 如何做的?如何确定圆心?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结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 __________ 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 _________________ 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 ________________ 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 _______ 心.9、用反证法的证明:经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作出一个圆.证明:如图,假设过同一直线 L 上的A 、B 、C 三点可以作一个圆, 设这个圆的圆心为 P ,那么点P 既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L i ,又 在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L 2, ?即点P 为L i 与L ?的 点,而L i丄L , L 2丄L ,这与我们以前所学的“过一点有且只有 _________ 条直线与 已知直线 ___ ”矛盾•所以,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上面的证明方法与我们前面所学的证明方法思路不同,它不 是直接从命题的已知得出结论,而是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 假设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作一个圆),由此经过推理得出矛盾,由矛盾断定所作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 _______________在某些情景下,反证法是很有效的证明方法.10、用反证法证明:若/ A 、/ B 、/ C 分别是 ABC 的三个内角,则其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60li P•l 2A B CP P11、判断正误①经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圆•()②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③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④•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三)、归纳总结: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_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不在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2、反证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自我尝试:1、已知O P的半径为3,点Q在O P夕卜,点R在O P上,点H在O P内,贝y PQ__3, PR ____ 3,PH _____ 32、O O的半径为10cm A、B、C三点到圆心的距离分别为8cm 10cm 12cm, 则点A、B、C与O 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__________ ;点B在 _________ ;点C在_______________ ;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m,以A为圆心2cm为半径作O A,则点B在O A _____________ ;点C在O A ____ ;点D 在O A _____ 。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课前热身1.如图,⊙O 的半径为5,弦AB =8,M 是弦AB 上的动点,则OM 不可能为( ) A .2B .3C .4D .52.已知⊙O 的半径r ,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当d =r 时,直线l 与 ⊙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以上都不对 3.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PB 是⊙O 的切线,PA 交 ⊙O 于C ,AB =3cm ,PB =4cm ,则BC = .4.已知⊙O 1与⊙O 2的半径分别为5cm 和3cm ,圆心距020=7cm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5.若1O ⊙与2O ⊙相切,且125O O =,1O ⊙的半径12r =,则2O ⊙的半径2r 是( ) A . 3 B . 5 C . 7 D . 3 或7 【参考答案】 1. A 2. B 3.1254.C5. D ◆考点聚焦 知识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切圆、切线长定理、弦切角的定理、相交弦、切割线定理 大纲要求1.理解并掌握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能灵活运用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切线长定理解决有关问题,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和中考热点,而综合运用这些定理则是本节的难点.3.能由两圆位置关系写出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和或差的关系式以及利用两圆的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和及差的大小关系判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考查重点和常考题型1.判断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的正误。
在中考题申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正确理解.2.考查两圆位置关系中的相交及相切的性质,可以以各种题型形式出现,多见于选择题或填空题,有时在证明、计算及综合题申也常有出现。
3.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
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在各省市中考题中多见,重点考查切线的判断定理及其它圆的一些知识。
24.2.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使用说明】1、结合本导学案自学课本98-100页内容,认真自觉地完成预习任务。
2、独立完成导学案,用红色笔勾画出疑惑点。
【学习目标】1、掌握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2、通过演示两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两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形结合能力。
【学习重、难点】:1、重点:两圆的五种位置与两圆的半径、圆心距的数量之间的关系.2、难点:两圆位置关系及判定.【学法指导】认真阅读,用类比的方法,动手操作,尝试探究,总结规律。
【学前准备】圆规,三角板,一大一小圆形物品两枚【学习过程】知识链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种,分别是,,。
你有哪几种判断方法?学案自学:自学内容(一):课本98页—99页内容(初步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首先从直观上观察直线和圆有无公共点这一特征入手,确定了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那么你能用类似的方法动手试一试:看圆和圆又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吗?最好用你身边的材料,聪明的你赶紧动手吧。
1、把你实验观察的结果画出来,并写出每种位置关系的公共点的个数和名称。
想一想:两个半径相等的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2、说出98页生活实例中两圆的位置关系:(1)(2)(3) (4)自学内容(二):自学课本100页内容(深度探究---实现数与形的转化)师:在研究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们都还从一些数量关系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那么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又和哪些数量有关系呢?1、结合所画图形测量:d(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R、r•三个数据,比较d、R+r、R-r的大小,完成下列表格:2、小试牛刀:①⊙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3cm、4cm,当两个圆的圆心距如下时,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如何?(1)O1 O2=8cm (2)O1O2=7cm(3)O1 O2=5cm (4)O1O2=1cm(5)O1 O2=0.5cm (6)O1O2=0cm②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3和7,如果两圆相交,则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 .如果两圆外离,则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_.3、实践操作:例、⊙O 的半径为5cm,点P是⊙O外一点,OP=8cm,(1)以P为圆心作一个圆与⊙O外切,这个圆的半径应是多少?(2)以P为圆心作一个圆与⊙O内切呢?(3)以P为圆心作⊙P与⊙O相切,则⊙P的半径是多少?4、模仿练习:定圆O的半径是4cm,动圆P的半径是1cm,①设⊙O和⊙P相外切,点P与点O的距离是多少?点P可以在什么样的线上移动?②设⊙O和⊙P相内切,情况又怎样?小组交流:各小组交流课前预习成果,准备展示,组长汇总存在问题。
《圆》第三节圆和圆位置关系导学案1主编人:主审人: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弄清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及如何用两圆的半径R、r与圆心距D的数量间的关系来判别两圆的位置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探求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并提炼出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渗透运动变化观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原则等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操作、实验、发现、确认等数学活动,从探索两圆位置关系的过程中,体会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感受数学中的美感。
【重点】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及其应用【难点】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及数量间的关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复习巩固1.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各是怎样定义的? (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半径为r)2 .平面内点和圆的关系有多少种呢?(设圆心与点的距离为d,半径为r)(二)自主探究1、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圆,很多都是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圆所组成的美丽图案。
你发现了哪些好看的图案呢?结合课本98页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感受两圆的位置关系,并完成99页的探究,把你的结论写到下边:圆和圆具备 种位置关系,由远及近,分别是 、 、 、 、 。
当两圆没有公共点时,可能具备的位置关系是或 ,我们把它统称为 ;当两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可能 或 ,统称为 ;当两圆有2个公共点时,两圆 。
2、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r,圆心距为d,则 两圆外离 ________________ 两圆外切 ________________两圆相交 ________________ 两圆内切 ________________两圆内含 ________________3、完成表格⇔⇔⇔⇔⇔4、⊙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若两圆外切,则圆心距d= ,若两圆内切,则d= ;若两圆外离,则d ;若两圆内含,则d ;若两圆相交,则d满足。
2020届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考点三十八:与圆有关的概念聚焦考点☆温习理解1、圆的定义在一个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2、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如图中的AB)3.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如图中的CD)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4.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5.弧、优弧、劣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弧用符号“⌒”表示,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或“弧AB”。
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多用三个字母表示);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多用两个字母表示)5、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6、圆的对称性1、圆的轴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圆的中心对称性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3、弦心距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考点典例一、垂径定理【例1】(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3分)《九章算术》作为古代中国乃至东方的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与古希腊的《几何原本》并称现代数学的两大源泉.在《九章算术》中记载有一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小辉同学根据原文题意,画出圆材截面图如图所示,已知:锯口深为1寸,锯道AB=1尺(1尺=10寸),则该圆材的直径为______寸.【答案】26【解析】解:设⊙O的半径为r.在Rt△ADO中,AD=5,OD=r-1,OA=r,则有r2=52+(r-1)2,解得r=13,∴⊙O的直径为26寸,故答案为:26.设⊙O的半径为r.在Rt△ADO中,AD=5,OD=r-1,OA=r,则有r2=52+(r-1)2,解方程即可.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举一反三】(2018年湖北省黄梅濯港镇中心学校数学中考模拟)关于圆的性质有以下四个判断:①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③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④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则四个判断中正确的是()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C【解析】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所以①正确;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所以②错误;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或互补,所以③错误;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所以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线段,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考点典例二、求弦心距【例2】(2018贵州黔东南中考模拟)小颖同学在手工制作中,把一个边长为12cm的等边三角形纸片贴到一个圆形的纸片上,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恰好都在这个圆上,则圆的半径为()A.23cm B.43cm C.63cm D.83cm【答案】B.考点: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点睛】作出几何图形,再由外接圆半径、边心距和边长的一半组成的三角形中,已知外接圆半径和特殊角,可求得边心距.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注意: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是同心圆,圆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外接圆半径,边心距等于内切圆半径. 【举一反三】如图,半径为5的⊙A 中,弦B C ,ED 所对的圆心角分别是∠BAC ,∠EAD. 已知DE=6,∠BAC+∠EAD=180°,则弦BC 的弦心距等于( )A.241B. 234C. 4D. 3 【答案】D .考点:1.圆周角定理;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3.垂径定理;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如答图,过点A 作AH ⊥BC 于H ,作直径CF ,连接BF ,∵∠BAC+∠EAD=180°,∠BAC+∠BAF=180°, ∴∠DAE=∠BAF.在△ADE 和△ABF 中,∵AD ABDAE BAF AE AF =⎧⎪∠=∠⎨⎪=⎩,∴△ADE≌△ABF(SAS).∴DE=BF=6. ∵AH⊥BC,∴CH=BH.又∵CA=AF,∴AH为△CBF的中位线. ∴AH=12BF=3.故选D.考点典例三、最短路线问题【例3】(2019年黄冈市中考模拟)如图,MN是半径为1的⊙O的直径,点A在⊙O上,∠AMN=30°,点B 为劣弧AN的中点.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A.B.1 C. 2 D. 2【答案】A.【解析】作点B关于MN的对称点B′,连接OA、OB、OB′、AB′,则AB′与MN的交点即为PA+PB的最小时的点,PA+PB的最小值=AB′,∵∠AMN=30°,∴∠AON=2∠AMN=2×30°=60°,∵点B为劣弧AN的中点,∴∠BON=12∠AON=12×60°=30°,由对称性,∠B′ON=∠BON=30°,∴∠AOB′=∠AON+∠B′ON=60°+30°=90°,∴△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2,即PA+PB的最小值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圆周角的2倍的性质,作辅助线并得到△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2018浙江温州中考模拟)如图,在△ABC 中,AB =10,AC =8,BC =6,以边AB 的中点O 为圆心,作半圆与AC 相切,点P ,Q 分别是边BC 和半圆上的动点,连接PQ ,则PQ 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是( )A . 6B . 1132C . 9D . 332【答案】C .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设⊙O 与AC 相切于点E ,连接OE ,作OP 1⊥BC 垂足为P 1交⊙O 于Q 1,此时垂线段OP 1最短,P 1Q 1最小值为OP 1﹣OQ 1,∵AB =10,AC =8,BC =6,∴AB 2=AC 2+BC 2,∴∠C =90°,∵∠OP 1B =90°,∴OP 1∥AC∵AO =OB ,∴P 1C =P 1B ,∴OP 1=12AC =4,∴P 1Q 1最小值为OP 1﹣OQ 1=1,如图,当Q 2在AB 边上时,P 2与B 重合时,P 2Q 2最大值=5+3=8,∴PQ 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是9.故选C .考点:切线的性质;最值问题.课时作业☆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8届九年级3月质量(模拟)检测数学试题)如图,直径为10的A 经过点C 和点O ,点B 是y 轴右侧A 优弧上一点,∠OBC=30°,则点C 的坐标为( )A. ()0,5B. ()0,53 C. 50,32⎛⎫⎪⎝⎭ D. 50,33⎛⎫⎪⎝⎭【答案】A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与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 如图,AB 为⊙O 的直径,CD 是⊙O 的弦,∠ADC=35°,则∠CAB 的度数为( )A. 35°B. 45°C. 55°D. 65°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以及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知识.3.已知⊙O 的直径CD=10cm ,AB 是⊙O 的弦,AB ⊥CD ,垂足为M ,且AB=8cm ,则AC 的长为( ) A. 25cm B. 45cm C. 25cm 或45cm D.5 23cm 或43cm 【答案】C .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于点C 的位置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连接AC ,AO ,∵⊙O 的直径CD=10cm ,AB ⊥CD ,AB=8cm ,∴AM=12AB=12×8=4cm ,OD=OC=5cm. 当C 点位置如答图1所示时,∵OA=5cm ,AM=4cm ,CD ⊥AB ,∴2222OM OA AM 543=-=-=cm.∴CM=OC+OM=5+3=8cm. ∴在Rt △AMC 中,2222AC AM CM 4845=+=+=cm. 当C 点位置如图2所示时,同理可得OM=3cm , ∵OC=5cm ,∴MC=5﹣3=2cm.∴在Rt △AMC 中,2222AC AM CM 4225=+=+=. 综上所述,AC 的长为25cm 或45cm . 故选C .考点:1.垂径定理;2.勾股定理;3.分类思想的应用.4. (2019•黄冈)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AB),点O是这段弧所在圆的圆心,AB=40 m,点C是AB的中点,且CD=10 m,则这段弯路所在圆的半径为A.25 m B.24 m C.30 m D.60 m【答案】A【解析】∵OC⊥AB,∴AD=DB=20 m,在Rt△AOD中,OA2=OD2+AD2,设半径为r得:r2=(r-10)2+202,解得r=25 m,∴这段弯路的半径为25 m,故选A.5. 如图,MN是⊙O的直径,点A是半圆上的三等分点,点B是劣弧AN的中点,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若MN=22,则PA+PB的最小值是()A.22B.2C.1 D.2【答案】D.6. (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等四校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如图,△ABC为⊙O的内接三角形,∠BOC=80°,则∠A等于()A. 80B. 60C. 50D. 40【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由圆周角定理得,1402A BOC∠=∠=,故选D.点睛: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学&科网二.填空题7.(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九年级第五次十校联考)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AC=120°,若⊙O的半径为2,则弦BC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23.∵四边形ABEC 是圆内接四边形, 120BAC ∠=,60E ∴∠=,120BOC ∴∠=,又∵OD ⊥BC ,602BOD BC BD ∴∠==,,3sin60232BD OB ∴=⨯=⨯=, 22 3.BC BD ∴==故答案为: 2 3.点睛: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8.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如图,△ABC 是⊙O 的内接锐角三角形,连接AO ,设∠OAB=α,∠C=β,则α+β=______°。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导学案两圆的相对运动:(观察下图,两圆在运动过程中公共点的变化情况)知识点一:定义:(1)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离。
外离: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并且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外离。
(图(1))内含: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并且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内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内含(图(5))。
两圆同心是两圆内含的一个特例。
(图(6))(2)如果两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切外切:两个圆有唯一的公共点,并且除了这个公共点以外,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外切。
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图(2))内切:两个圆有唯一的公共点,并且除了这个公共点以外,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内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内切。
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图(4))(3)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此时叫做这两个圆相交。
(图(3))注意:(1)两圆外离与内含时,两圆都无公共点,但同时要考虑内部和外部的因素。
两圆外切与内切也有这样的比较。
(2)两圆外切和内切统称两圆相切,即外切和内切的共性是公共点的个数唯一。
(3)两圆位置关系的五种情况也可归纳为三类:相离(外离和内含);相交;相切(外切和内切)。
思考:从两圆的公共点的个数考虑,无公共点则相离;有一个公共点则相切;有两个公共点则相交。
除以上关系外,还有其它关系吗?可能不可能有三个公共点?答:“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判断出这两个圆是同一个圆。
即重合。
结论:在同一平面内任意两圆只存在以上五种位置关系。
圆心距:两圆心之间的距离。
知识点二:两圆位置关系的数量特征设两圆半径分别为R和r。
圆心距为d,观察下图先写出两圆的位置关系并写出R,r和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了方便记忆,将这五种数量关系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练习:1、⊙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2cm和5cm,在下列情况下,分别求出两圆的圆心距d的值或取值范围:(1)外离_______(2)外切________(3)相交___________(4)内切______ (5)内含_________2、⊙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求⊙O1和⊙O2的位置关系.设:(1)O1O2=8cm ______ (2)O1O2=7cm ________ (3)O1O2=5cm _______(4)O1O2=1cm _ ________ (5)O1O2=0.5cm _____ (6)O1和O2重合_________知识点三:相切两圆的性质。
考点18 圆的性质及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一、圆的有关概念1.与圆有关的概念和性质(1)圆: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2)弦与直径: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直径是圆内最长的弦.(3)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4)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5)圆周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还有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6)弦心距:圆心到弦的距离.2.注意(1)经过圆心的直线是该圆的对称轴,故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2)3点确定一个圆,经过1点或2点的圆有无数个.学-科网(3)任意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即该三角形的外接圆.二、垂径定理及其推论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关于垂径定理的计算常与勾股定理相结合,解题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一般过圆心作弦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2.推论(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三、圆心角、弧、弦的关系1.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等量关系必须在同圆等式中才成立.2.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四、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1.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2.推论(1)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在圆中求角度时,通常需要通过一些圆的性质进行转化.比如圆心角与圆周角间的转化;同弧或等弧的圆周角间的转化;连直径,得到直角三角形,通过两锐角互余进行转化等.五、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1)d<r⇔点在⊙O内;(2)d=r⇔点在⊙O上;(3)d>r⇔点在⊙O外.判断点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将该点的圆心距与半径作比较即可.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图形公共点个数0个1个2个数量关系d>r d=r d<r 由于圆是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所以关于圆的位置或计算题中常常出现分类讨论多解的情况.六、切线的性质与判定1.切线的性质(1)切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2)切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3)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利用切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时,通常连过切点的半径,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2.切线的判定(1)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定义法).(2)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经过半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切线判定常用的证明方法:①知道直线和圆有公共点时,连半径,证垂直;②不知道直线与圆有没有公共点时,作垂直,证垂线段等于半径.七、三角形与圆1.三角形的外接圆相关概念经过三角形各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外心是三角形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2.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内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距离相等.考向一圆的基本认识1.在一个圆中可以画出无数条弦和直径.2.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3.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最长的弦.4.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弧有长度和度数,规定半圆的度数为180°,劣弧的度数小于180°,优弧的度数大于180°.5.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是等弧,度数或长度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典例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①弦是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②半径是弦;③直径是最长的弦;④弧是半圆,半圆是弧.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A【解析】①弦是圆上任意两点之间所连线段,所以①错误;②半径不是弦,所以②错误;③直径是最长的弦,正确;④只有180°的弧才是半圆,所以④错误,故选A.1.把圆的半径缩小到原来的14,那么圆的面积缩小到原来的A.12B.14C.18D.1162.半径为5的圆的一条弦长不可能是A.3 B.5 C.10 D.12考向二垂径定理1.垂径定理中的“弦”为直径时,结论仍然成立.2.垂径定理是证明线段相等、弧相等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圆的计算和作图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典例2把球放在长方体纸盒内,球的一部分露出盒外,其截面如图所示,已知EF=CD=16 cm,则球的半径为A.cm B.10 cmC.cm D.cm【答案】B【点睛】解本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弦心距,构造直角三角形,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半径,另两条边分别为弦心距和弦的一半,再根据解直角三角形解题.典例3 如图,将半径为2 cm 的圆形纸片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O ,则折痕AB 的长为A .2 cmB cmCD 【答案】C【解析】在图中构建直角三角形,先根据勾股定理得AD 的长,再根据垂径定理得AB 的长. 作OD ⊥AB 于D ,连接OA .根据题意得OD =12OA =1cm ,再根据勾股定理得:AD cm ,根据垂径定理得AB . 故选C .3.如图,⊙O 的直径为10,圆心O 到弦AB 的距离OM 的长为4,则弦AB 的长是A .3B .6C.4 D.84.如图,某菜农在蔬菜基地搭建了一个横截面为圆弧形的蔬菜大棚,大棚的跨度弦AB 大棚顶点C离地面的高度为2.3米.(1)求该圆弧形所在圆的半径;(2)若该菜农的身高为1.70米,则他在不弯腰的情况下,横向活动的范围有几米?考向三弧、弦、圆心角、圆周角1.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把顶点在圆心的周角等分成360份,每一份的圆心角是1°的角,1°的圆心角对着1°的弧.2.圆周角要具备两个特征:①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都和圆相交,二者缺一不可.典例4如图,AB和CD是⊙O的两条直径,弦DE∥AB,若弧DE为40°的弧,则∠BOC=A.110° B.80°C.40° D.70°【答案】A【解析】连接OE,如图所示:∵弧DE 为40°的弧,∴∠DOE =40°.∵OD =OE ,∴∠ODE =180402︒-︒=70°. ∵弦DE ∥AB ,∴∠AOC =∠ODE =70°,∴∠BOC =180°–∠AOC =180°–70°=11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心角、弧、弦的关系,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等腰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典例5 如图,在⊙O 中,圆心角∠AOB =120°,P 为弧AB 上一点,则∠APB 度数是A .100°B .110°C .120°D .130°【答案】C【解析】如图,在优弧AB 上取点C ,连接AC 、BC ,由圆周角定理得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到,180120APB ACB ∠=︒-∠=︒,故选C . 【点睛】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5.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C 在⊙O 上,若∠OCA =50°,AB =4,则 BC的长为A .103π B .109π C .59π D .518π 6.如图,AB 是⊙O 的直径, =BCCD DE =,∠COD =38°,则∠AEO 的度数是A.52° B.57° C.66° D.78°考向四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①在圆上;②在圆内;③在圆外.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典例6 已知⊙O的半径是5,点A到圆心O的距离是7,则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A在⊙O上B.点A在⊙O内C.点A在⊙O外D.点A与圆心O重合【答案】C【解析】∵O的半径是5,点A到圆心O的距离是7,即点A到圆心O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点A在⊙O外.故选C.【点睛】直接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进行判断.典例7 在△ABC中,AB=AC=2,∠A=150°,那么半径长为1的⊙B和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切C.相交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过B作BD⊥AC交CA的延长线于D,∵∠BAC=150,∴∠DAB=30°,∴BD=11222AB=⨯=1,即B到直线AC的距离等于⊙B的半径,∴半径长为1的⊙B和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过B作BD⊥AC交CA的延长线于D,求出BD和⊙B的半径比较即可,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7.如图,⊙O的半径为5cm,直线l到点O的距离OM=3cm,点A在l上,AM=3.8cm,则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A.在⊙O内B.在⊙O上C.在⊙O外D.以上都有可能8.如图,⊙O的半径OC=5cm,直线l⊥OC,垂足为H,且l交⊙O于A、B两点,AB=8cm,则l沿OC所在直线向下平移__________cm时与⊙O相切.学_科网考向五切线的性质与判定有圆的切线时,常常连接圆心和切点得切线垂直半径,这是圆中作辅助线的一种方法.典例8 如图,已知BC是⊙O的直径,AB是⊙O的弦,切线AD交BC的延长线于D,若∠D=40°,则∠B 的度数是A.40° B.50°C.25° D.115°【答案】C【解析】连接OA,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A⊥AD,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AOC=5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OAB,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到结论.连接OA,∵AD是⊙O的切线,∴OA⊥AD,∴∠D=40°,∴∠AOC=50°,∵BO=OA,∴∠B=∠BAO,∴∠B+∠BAO=∠AOC=50°,∴∠B=∠BAO=12∠AOC=2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圆周角定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典例9 如图,Rt△ABC中,∠C=90°,AB=5,AC=3,点E在中线AD上,以E为圆心的⊙E分别与AB、BC相切,则⊙E的半径为A.78B.67C.56D.1【答案】B9.已知四边形ABCD是梯形,且AD∥BC,AD<BC,又⊙O与AB、AD、CD分别相切于点E、F、G,圆心O在BC上,则AB+CD与BC的大小关系是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能确定10.如图,以等腰△ABC的腰AB为⊙O的直径交底边BC于D,DE AC于E.;(2)DE为⊙O的切线.求证:(1)DB DC1.下列关于圆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②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③正多边形内切圆的半径与正多边形的半径相等;④同圆中的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所示,△ABC的三个顶点在⊙O上,D是 AB上的点,E是 AC上的点,若∠BAC=50°,则∠D+∠E=A.220° B.230°C.240° D.250°3.如图,半径为5的⊙A中,弦BC,ED所对的圆心角分别是∠BAC,∠EAD,已知DE=6,∠BAC+∠EAD =180°,则弦BC 的长等于A BC .8D .6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格点A ,B ,C 作一圆弧,则圆心坐标是A .点(1,0)B .点(2,1)C .点(2,0)D .点(2.5,1)5.如图,点O 是△ABC 的内心,∠A =62°,则∠BOC =A .59°B .31°C .124°D .121°6.如图,一圆内切四边形ABCD ,且BC =10,AD =7,则四边形的周长为A .32B .34C .36D .387.已知在⊙O 中,AB =BC ,且 34AB AMC ∶∶,则∠AOC =__________.8.如图,A 、B 、C 、D 都在⊙O 上,∠B =130°,则∠AOC 的度数是__________.9.如图,PA 、PB 分别切⊙O 于A 、B ,并与圆O 的切线DC 分别相交于D 、C .已知△PCD 的周长等于14cm ,则PA =__________cm .10.如图,在⊙O 的内接四边形ABCD 中,AB AD =,120C ∠=︒,点E 在弧AD 上.若AE 恰好为⊙O 的内接正十边形的一边, DE的度数为__________.11.如图,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若∠A ,∠B ,∠C 的度数之比为4∶3∶5,则∠D 的度数是__________°.12.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F 为⊙O 上两点,且点C 为弧BF 的中点,过点C 作AF 的垂线,交AF的延长线于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D.(1)求证:DE是⊙O的切线;学_科网(2)如果半径的长为3,tan D=34,求AE的长.13.如图,在△ABC中,∠C=90°,点O在AC上,以OA为半径的⊙O交AB于点D,B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DE.(1)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C=6,BC=8,OA=2,求线段DE的长.14.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为⊙O的直径,点E为△ABC的内心,连接AE并延长交⊙O于D 点,连接BD并延长至F,使得BD=DF,连接CF、BE.(1)求证:DB=DE;(2)求证:直线CF为⊙O的切线.1.(2018•张家界)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OC=5cm,CD=8cm,则AE=A.8cm B.5cmC.3cm D.2cm2.(2018•甘孜州)如图,在⊙O中,直径CD⊥弦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C=AB B.∠C=12∠BODC.∠C=∠B D.∠A=∠BOD3.(2018•乐山)《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代表了东方数学的最高成就.它的算法体系至今仍在推动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书中记载:“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译为:“今有一圆柱形木材,埋在墙壁中,不知其大小,用锯去锯这木材,锯口深1寸(ED=1寸),锯道长1尺(AB=1尺=10寸)”,问这块圆柱形木材的直径是多少?”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圆柱形木材的直径AC是A.13寸B.20寸C.26寸D.28寸4.(2018•日照)如图,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半径为1的⊙O的圆心O在格点上,则∠BED 的正切值等于A BC.2 D.1 25.(2018•常州)某数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如下的三角函数计算图尺:在半径为1的半圆形量角器中,画一个直径为1的圆,把刻度尺CA的0刻度固定在半圆的圆心O处,刻度尺可以绕点O旋转.从图中所示的图尺可读出sin∠AOB的值是A.58B.78C.710D.456.(2018•襄阳)如图,点A,B,C,D都在半径为2的⊙O上,若OA⊥BC,∠CDA=30°,则弦BC的长为A.4 B.C D .7.(2018•邵阳)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为⊙O 的内接四边形,∠BCD =120°,则∠BOD 的大小是A .80°B .120°C .100°D .90°8.(2018•宜宾)在△ABC 中,若O 为BC 边的中点,则必有:AB 2+AC 2=2AO 2+2BO 2成立.依据以上结论,解决如下问题:如图,在矩形DEFG 中,已知DE =4,EF =3,点P 在以DE 为直径的半圆上运动,则PF 2+PG 2的最小值为A B .192C .34D .109.(2018•牡丹江)如图,△ABC 内接于⊙O ,若sin ∠BAC =13,BC ,则⊙O 的半径为A .B .C .D .10.(2018•湘西州)已知⊙O 的半径为5cm ,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5cm ,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为 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D .无法确定11.(2018•常州)如图,AB 是⊙O 的直径,MN 是⊙O 的切线,切点为N ,如果∠MNB =52°,则∠NOA 的度数为A.76° B.56°C.54° D.52°12.(2018•广元)如图是一块测环形玉片的残片,作外圆的弦AB与内圆相切于点C,量得AB=8cm、点C 与 AB的中点D的距离CD=2cm.则此圆环形士片的外圆半径为__________cm.13.(2018•毕节市)如图,AB是⊙O的直径,C、D为半圆的三等分点,CE⊥AB于点E,∠ACE的度数为__________.14.(2018•牡丹江)如图,在⊙O中, AB=2 AC,AD⊥OC于D.求证:AB=2AD.15.(2018•湖北)如图,在⊙O中,AB为直径,AC为弦.过BC延长线上一点G,作GD⊥AO于点D,交AC于点E,交⊙O于点F,M是GE的中点,连接CF,CM.(1)判断CM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ECF=2∠A,CM=6,CF=4,求MF的长.16.(2018•黄石)如图,已知A、B、C、D、E是⊙O上五点,⊙O的直径BE,∠BCD=120°,A为 BE的中点,延长BA到点P,使BA=AP,连接PE.(1)求线段BD的长;(2)求证:直线PE是⊙O的切线.17.(2018•贺州)如图,AB是⊙O的弦,过AB的中点E作EC⊥OA,垂足为C,过点B作直线BD交CE 的延长线于点D,使得DB=DE.(1)求证:BD是⊙O的切线;(2)若AB=12,DB=5,求△AOB的面积.1.【答案】D【解析】设原来的圆的半径为r ,则面积S 1=πr 2,∴半径缩小到原来的14后所得新圆的面积22211ππ416S r r ⎛⎫== ⎪⎝⎭,∴22211π116π16rS S r ==.故选D . 2.【答案】D【解析】∵圆的半径为5,∴圆的直径为10,又∵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圆中任意一条弦的长度10l ≤.故选D . 3.【答案】B【解析】如图,连接OA ,∵O 的直径为10,5OA ∴=, ∵圆心O 到弦AB 的距离OM 的长为4, 由垂径定理知,点M 是AB 的中点,12AM AB =, 由勾股定理可得,3AM =,所以6AB =.故选B .4.【解析】(1)如图所示:CO ⊥AB 于点D ,设圆弧形所在圆的半径为xm,根据题意可得:DO2+BD2=BO2,则(x–2.3)2+12)2=x2,解得x=3.答:圆弧形所在圆的半径为3米;(2)如图所示:当MN=1.7米,则过点N作NF⊥CO于点F,可得:DF=1.7米,则FO=2.4米,NO=3米,故FN=1.8(米),故该菜农身高1.70米,则他在不弯腰的情况下,横向活动的范围有3.6米.5.【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OAC=∠OCA=50°,则∠BOC=2∠OAC=100°,则弧BC的长度为故选B.7.【答案】A【解析】如图,连接OA,则在直角△OMA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OA5=<.∴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O内.故选A.8.【答案】2【解析】连接OA.∵直线和圆相切时,OH=5,又∵在直角三角形OHA中,HA=AB÷2=4,OA=5,∴OH=3.∴需要平移5–3=2(cm).故答案是:2.【点睛】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注意:直线和圆相切,应满足d=R.9.【答案】B【解析】如图,连接OF,OA,OE,作AH⊥BC于H.∵AD是切线,∴OF⊥AD,易证四边形AHOF是矩形,∴AH=OF=OE,∵S△AOB=12•OB•AH=12•AB•OE,∴OB=AB,同理可证:CD=CO,∴AB+CD=BC,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正确作出辅助线是关键. 10.【解析】(1)如图,连AD ,∵AB 是直径,∴90ADB ∠=︒,AD BC ⊥, 又AB AC =,∴D 为BC 中点,DB DC =; (2)连OD ,∵D 为BC 中点,OA OB =, ∴OD 为ABC △中位线,OD AC ∥, 又DE AC ⊥于,E ∴90ODE DEC ∠=∠=︒, ∴DE 为⊙O 的切线.学科_网1.【答案】B【解析】①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正确;②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错误;③正多边形内切圆的半径与正多边形的半径相等;错误;④同圆中的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正确; 正确的有2个,故选B . 2.【答案】B【解析】如图,连接OA 、OB 、OC ,由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定理得出∠BOC =100°,得出∠AOB +∠AOC =260°,由圆周角定理得出∠D =12(∠BOC +∠AOC ),∠E =12(∠BOC +∠AOB ),即可得出∠D+∠E=12(∠BOC+∠AOC+∠BOC+∠AOB)=12(260°+100°+100°)=230°.故选B.3.【答案】C【解析】如图,延长CA,交⊙A于点F,∵∠BAC+∠BAF=180°,∠BAC+∠EAD=180°,∴∠BAF=∠DAE,∴BF=DE=6,∵CF是直径,∴∠ABF=90°,CF=2×5=10,∴BC8=.故选C.4.【答案】C【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B、C点到(2,0,然后可知圆心为(2,0)或者通过AB、BC的垂直平分线求解也可以.故选C.5.【答案】D【解析】∵∠BAC=62°,∴∠ABC+∠ACB=180°–62°=118°,∵点O是△ABC的内心,∴∠OBC=12∠ABC,∠OCB=12∠ACB,∴∠OBC+∠OCB=12(∠ABC+∠ACB)=12×118°=59°,∴∠BOC=180°–59°=121°.故选D.6.【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圆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和相等,所以四边形的周长=2×(7+10)=34.故选B.7.【答案】144°【解析】根据AB =BC 可得:弧AB 的度数和弧BC 的度数相等,则弧AMC 的度数为:(360°÷10)×4=144°,则∠AOC =144°. 8.【答案】100°【解析】∵∠B =130°,∴∠D =180°-130°=50°,∴∠AOC =2∠D =100°.故答案为100°. 9.【答案】7【解析】如图,设DC 与⊙O 的切点为E ;∵PA 、PB 分别是⊙O 的切线,且切点为A 、B ,∴PA =PB ; 同理,可得:DE =DA ,CE =CB ;则△PCD 的周长=PD +DE +CE +PC =PD +DA +PC +CB =PA +PB =14(cm ); ∴PA =PB =7cm ,故答案是:7. 10.【答案】84︒【解析】如图,连接BD ,OA ,OE ,OD ,∵四边形ABCD 是圆的内接四边形,∴180BAD C ∠+∠=︒, ∵120C ∠=︒,∴60BAD ∠=︒,∵AB AD =,∴ABD △是正三角形,∴60ABD ∠=︒,2120AOD ABD ∠=∠=︒, ∵AE 恰好是⊙的内接正十边形的一边,∴3603610AOE ︒∠==︒, ∴1203684DOE ∠=︒-︒=︒,∴ DE的度数为84°.故答案为:84°.11.【答案】120【解析】∵∠A ,∠B ,∠C 的度数之比为4∶3∶5, ∴设∠A =4x ,则∠B =3x ,∠C =5x .∵四边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A+∠C=180°,即4x+5x=180°,解得x=20°,∴∠B=3x=60°,∴∠D=180°–60°=120°.故答案为:120.13.【解析】(1)直线DE与⊙O相切,理由如下:如图,连接OD,∵OD=OA,∴∠A=∠ODA,∵EF是BD的垂直平分线,∴EB=ED,∴∠B=∠EDB,∵∠C=90°,∴∠A+∠B=90°,∴∠ODA+∠EDB=90°,∴∠ODE=180°–90°=90°,∴直线DE与⊙O相切;(2)连接OE,设DE=x,则EB=ED=x,CE=8–x,∵∠C=∠ODE=90°,∴OC2+CE2=OE2=OD2+DE2,∴42+(8–x)2=22+x2,解得:x=4.75,则DE=4.75.14.【解析】(1)∵E是△ABC的内心,∴∠BAE=∠CAE,∠EBA=∠EBC,∵∠BED=∠BAE+∠EBA,∠DBE=∠EBC+∠DBC,∠DBC=∠EAC,∴∠DBE=∠DEB,∴DB=DE.(2)如图,连接CD.∵AD平分∠BAC,∴∠DAB=∠DAC,∴ BD= CD,∴BD=CD,∵BD=DF,∴CD=DB=DF,∴∠BCF=90°,∴BC⊥CF,∴CF是⊙O的切线.1.【答案】A【解析】∵弦CD⊥AB于点E,CD=8cm,∴CE=12CD=4cm.在Rt△OCE中,OC=5cm,CE=4cm,∴OE=3cm,∴AE=AO+OE=5+3=8cm.故选A.2.【答案】B【解析】A、根据垂径定理不能推出AC=AB,故A选项错误;B、∵直径CD⊥弦AB,∴ AD= BD,∵ AD对的圆周角是∠C, BD对的圆心角是∠BOD,∴∠BOD=2∠C,故B选项正确;C、不能推出∠C=∠B,故C选项错误;D、不能推出∠A=∠BOD,故D选项错误;故选B.3.【答案】C【解析】设⊙O的半径为r.在Rt△ADO中,AD=5,OD=r–1,OA=r,则有r2=52+(r–1)2,解得r=13,∴⊙O的直径为26寸,故选C.4.【答案】D【解析】∵∠DAB=∠DEB,∴tan∠DAB=tan∠DEB=12.故选D.5.【答案】D【解析】如图,连接AD.∵OD是直径,∴∠OAD=90°,∵∠AOB+∠AOD=90°,∠AOD+∠ADO=90°,∴∠AOB=∠ADO,∴sin∠AOB=sin∠ADO=810=45,故选D.6.【答案】D【解析】如图,∵OA⊥BC,∴CH=BH, AC= AB,∴∠AOB=2∠CDA=60°,∴BH=OB•sin∠AOB BC=2BH D.7.【答案】B【解析】∵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A=180°–∠BCD=60°,由圆周角定理得,∠BOD=2∠A=120°,故选B.8.【答案】D【解析】如图,设点M为DE的中点,点N为FG的中点,连接MN交半圆于点P,此时PN取最小值.∵DE=4,四边形DEFG为矩形,∴GF=DE,MN=EF,∴MP=FN=12DE=2,∴NP=MN–MP=EF–MP=1,∴PF2+PG2=2PN2+2FN2=2×12+2×22=10.故选D.9.【答案】A【解析】如图:连接OB ,O C .作OD ⊥BC 于D∵OB =OC ,OD ⊥BC ,∴CD =12BC ,∠COD =12∠BOC ,又∵∠BOC =2∠A ,BC ,∴∠COD =∠A ,CD ,∵sin ∠BAC =13,∴sin ∠COD =CD OC =13,∴OC ,故选A . 10.【答案】B【解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5cm=5cm ,∴直线和圆相切.故选B . 11.【答案】A【解析】∵MN 是⊙O 的切线,∴ON ⊥NM ,∴∠ONM =90°,∴∠ONB =90°–∠MNB =90°–52°=38°,∵ON =OB ,∴∠B =∠ONB =38°,∴∠NOA =2∠B =76°.故选A . 12.【答案】5【解析】如图,连接OA ,∵CD =2cm ,AB =8cm , ∵CD ⊥AB ,∴OD ⊥AB ,∴AC =12AB =4cm ,∴设半径为r ,则OD =r –2, 根据题意得:r 2=(r –2)2+42,解得:r =5. ∴这个玉片的外圆半径长为5cm .故答案为:5.13.【答案】30°【解析】如图,连接OC .∵AB是直径, AC= CD= BD,∴∠AOC=∠COD=∠DOB=60°,∵OA=OC,∴△AOC是等边三角形,∴∠A=60°,∵CE⊥OA,∴∠AEC=90°,∴∠ACE=90°–60°=30°.故答案为30°.14.【解析】如图,延长AD交⊙O于E,∵OC⊥AD,∴ AE=2 AC,AE=2AD,∵ AB=2 AC,∴ AE= AB,∴AB=AE,∴AB=2AD.15.【解析】(1)CM与⊙O相切.理由如下:连接OC,如图,∵GD⊥AO于点D,∴∠G+∠GBD=90°,∵AB为直径,∴∠ACB=90°,∵M点为GE的中点,∴MC=MG=ME,∴∠G=∠1,∵OB=OC,∴∠B=∠2,∴∠1+∠2=90°,∴∠OCM=90°,∴OC⊥CM,∴CM为⊙O的切线;16.【解析】(1)连接DE,如图,∵∠BCD+∠DEB=180°,∴∠DEB=180°–120°=60°,∵BE为直径,∴∠BDE=90°,在Rt △BDE 中,DE =12BE =12×,BD DE ; (2)连接EA ,如图, ∵BE 为直径,∴∠BAE =90°,∵A 为 BE的中点,∴∠ABE =45°, ∵BA =AP ,而EA ⊥BA , ∴△BE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EB =90°,∴PE ⊥BE , ∴直线PE 是⊙O 的切线.17.【解析】(1)∵OA =OB ,DB =DE ,∴∠A =∠OBA ,∠DEB =∠DBE ,∵EC ⊥OA ,∠DEB =∠AEC ,∴∠A +∠DEB =90°, ∴∠OBA +∠DBE =90°,∴∠OBD =90°, ∵OB 是圆的半径,∴BD 是⊙O 的切线;(2)如图,过点D 作DF ⊥AB 于点F ,连接OE , ∵点E 是AB 的中点,AB =12, ∴AE =EB =6,OE ⊥AB ,又∵DE =DB ,DF ⊥BE ,DB =5,DB =DE ,∴EF =BF =3,∴DF =4, ∵∠AEC =∠DEF ,∴∠A =∠EDF ,∵OE ⊥AB ,DF ⊥AB ,∴∠AEO =∠DFE =90°,∴△AEO ∽△DFE ,∴EO AE FE DF =,即634EO =,得EO =4.5, ∴△AOB 的面积是:12 4.522AB OE ⋅⨯==27.。
中考数学复习第29课时《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是中考数学复习的第29课时,主要涉及圆的性质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圆的切线、圆的弦、圆的对称性等。
这些内容是中考数学的重要考点,也是学生理解圆的性质和应用的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和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圆的性质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圆的定义、圆的半径、圆心等。
但是对于圆的切线、弦、对称性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圆的性质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并通过练习题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切线、弦、对称性的概念和性质。
2.学会运用圆的性质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切线、弦、对称性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运用圆的性质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性质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2.练习教学:通过练习题,加强学生对圆的性质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圆的性质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的实例和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如自行车轮子的运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圆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呈现(15分钟)利用PPT展示圆的切线、弦、对称性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的问题。
课时38.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课前热身】
1.⊙O 的半径为5,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 相交
B . 相切
C . 相离
D . 无法确定
2.如图,国际奥委会会旗上的图案是由五个圆环组成,在这个图案中反映 出的两圆位置关系有( )
A .内切、相交
B .外离、相交
C .外切、外离
D .外离、内切
3.两圆半径分别为3和4,圆心距为7,则这两个圆( )
A .外切
B .相交
C .相离
D .内切
4.如图,从圆O 外一点P 引圆O 的两条切线
PA PB ,,切点分别为A B ,.如果60APB ∠=, 8PA =,那么弦AB 的长是( )
A .4
B .8
C
.
D
.5.已知⊙O 的半径是3,圆心O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3,则直线AB 与⊙O 的位置 关系是 . 【考点链接】
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三种:① ,② ,③ ;对应的点到圆心的距离d 和半径r 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 ①d r ,②d r ,③d r.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三种:① ,② ,③ . 对应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和圆的半径r 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 ①d r ,②d r ,③d r.
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五种:① ,② ,③ ,④ ,⑤ ;两圆的圆心距d 和两圆的半径R 、r (R≥r)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①d R -r ,②d R -r ,③ R-r d R +r ,④d R +r ,⑤d R +r.
4. 圆的切线 过切点的半径;经过 的一端,并且 这条 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P
5. 从圆外一点可以向圆引 条切线, 相等, 相等.
6.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 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 心,是三角形 的交点.
7. 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 ,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 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 . 【典例精析】
例 1 如图,线段AB 经过圆心O ,交⊙O 于点A C ,,点D 在⊙O 上,连接AD BD ,,
30A B ∠=∠=.BD 是⊙O 的切线吗?请说明理由.
例2如图所示,⊙O 的直径AB =4,点P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过P 点作⊙O 的切线,切点为C ,连
结AC .
(1)若∠CPA =30°,求PC 的长;
(2)若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运动,∠CPA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M . 你认为∠CMP 的大小是否发
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CMP 的大小.
例3 如图,AB 是⊙O 的直径,BD 是⊙O 的弦,延长BD 到点C ,使DC BD =,连结AC ,过点
D 作D
E AC ⊥,垂足为E .
(1)求证:AB AC =; (2)求证:DE 为⊙O 的切线;
(3)若⊙O 的半径为5,60BAC ∠=,求DE 的长.
D
【中考演练】
1.如图,P 为⊙O 外一点,PA 切⊙O 于点A ,且OP=5,PA=4,则sin∠AP O
等于( ) A .5
4
B .5
3
C .34
D .4
3
2. 如图,⊙O 1,⊙O 2,⊙O 3两两相外切,⊙O 1的半径11r =,⊙O 2的半
径22r =,⊙O 3的半径33r =,则123OO O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3.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O 的半径R =2,sin B =
4
3
,则弦AC 的长为 . 4.已知,⊙1O 的半径为5,⊙2O 的半径为9,且⊙1O 与⊙2O 相切,则这两圆的圆心距为___________. 5. 如图所示,ABC △是直角三角形,90ABC ∠=,以AB 为直径的⊙O 交AC 于点E ,点D 是
BC 边的中点,连结DE .
(1)求证:DE 与⊙O 相切;
(2)若⊙O
3DE =,求AE .
﹡6. 如图,点A ,B 在直线MN 上,AB =11厘米,⊙A ,⊙B 的半径均为1厘米.⊙A 以每秒2厘米
的速度自左向右运动,与此同时,⊙B 的半径也不断增大,其半径r (厘米)与时间t (秒)之间的关系式为r =1+t (t ≥0).
(1)试写出点A ,B 之间的距离d (厘米)
P
O
A
· O 2
O 3
O 1
N
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问点A出发后多少秒两圆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