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化合物
- 格式:doc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6
含氮化合物汇总范文化学中的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氨基化合物、亚胺类化合物、腈类化合物、土马散类、阿托品类、α-氨基酸等。
这些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染料、合成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氮化合物的汇总:1.氨基化合物:-氨气:化学式为NH3,是最简单的氨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化工领域。
-氨水:化学式为NH4OH,是氨和水混合后形成的溶液,常用于家庭清洁和实验室等领域。
-氨基酸:由氨基和羧基组成,是生命体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天冬酰胺、赖氨酸、精氨酸等。
2.亚胺类化合物:-丁二胺:化学式为C4H10N2,是一种无色液体,广泛用作溶剂、合成原料等。
-乙二胺:化学式为C2H8N2,也是一种无色液体,用途类似于丁二胺。
-咪唑:化学式为C3H4N2,是一种含有芳香环的亚胺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和电解质材料等。
3.腈类化合物:-丙腈:化学式为C3H3N,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苯腈:化学式为C6H5CN,是一种终端腈类化合物,广泛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和农药等。
-丁腈:化学式为C4H5N,也是一种常用的腈类化合物,可用于溶剂和聚合物合成等。
4.土马散类:-土马散:化学式为C14H10N4S,是一种含氮的芳香化合物,广泛用于染料和荧光增白剂等。
-三氯土马散:化学式为C15H9Cl3N2S,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常用于染料合成和电子材料等。
5.阿托品类:-阿托品:化学式为C17H23NO3,是一种含氮的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托吡酯:化学式为C21H24N2O4,也是一种阿托品类似物,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6.α-氨基酸:-赖氨酸:化学式为C6H14N4O2,是一种含氮的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之一-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NO2,也是一种重要的α-氨基酸,广泛存在于蛋白质中。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含氮化合物的汇总,实际上含氮化合物还包括许多其他类别,如吡啶、嗪类、胺碱类等。
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名称结构式名称结构式氨NH3胺RNH2,ArNH2R2NH (Ar)2NHR3N (Ar)3N氢氧化铵NH4OH季铵碱R4N+OH-铵盐NH4Cl季铵盐R4N+Cl-硝酸HO-NO2硝基化合物R-NO2 Ar-NO2亚硝酸HO-NO亚硝基化合物R-NO Ar-NO13.1硝基化合物由硝酸和亚硝酸可以导出四类含氮的有机物,即硝酸酯、亚硝酸酯、硝基化合物和亚硝基化合物H O NO2 R O NO2R NO2硝酸硝酸酯(补充)硝基化合物H O N O R O N O R N O亚硝酸亚硝酸酯亚硝基化合物一、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硝酸酯和亚硝酸酯的命名与有机酸酯的命名相同,如CH 3ONO 2CH 2CH 2ONO硝酸甲酯 亚硝酸乙酯(补充)2 硝基和亚硝基化合物中将硝基和亚硝基看作为取代基CH 3NO 2NO 2CH 3NO硝基甲烷 邻硝基甲苯 对亚硝基甲苯CH 3硝酸酯和芳香多硝基化合物都有爆炸性,常被用做炸药,如CH2ONO2CHONO2CH2ONO2O2NCH3NO2NO2三硝基甘油酯2,4,6-三硝基甲苯(TNT)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由一个N=O和一个N→O配位键组成。
OR NO电子衍射法证明,硝基中两个氮氧键长是完全相同的,CH3NO2 分子中的两个N—O键的键长均为0.122nm。
原因:硝基中氮原子以sp2杂化,三个原子形成共平面的σ键。
二、硝基化合物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多为淡黄色沸点比相应的卤代烃高, 常温下为高沸点的液体或结晶固体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液体的硝基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的良好的溶剂但是因为硝基化合物有毒性,可透过皮肤被机体吸收,生产上很少采用它,例如硝基苯有剧毒;多硝基化合物有爆炸性, 如2,4,6-三硝基甲苯(TNT)为烈性炸药2、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酸性硝基为吸电子基团,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很活泼,显弱酸性,可与碱作用生成盐从而溶于碱中O R CH2NOOH R CH NORCH NO NaOH [ RCHNO ] - +H O2 2 + 2 Na + 2(2)与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有α-氢的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可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类似于羟醛缩合。
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⑵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i)芳环的特征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
邻位或对位被硝基取代的芳香卤代物,由于强吸电子基硝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不利于亲电试剂的进攻,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Cl
NO 2
O 2N
NO 2
2NH 3
NH 2
O 2N
NO 2
NO 2
NH 4Cl
氮原子与脂肪烃基相连的是脂肪胺(R-NH 2),与芳香环直接相连的为芳香胺(Ar-NH 2)
按照分子中所含氨基的数目,有一元、二元或多元胺
注意“氨”、“胺”、“铵”字的用法,在表示基时,如氨基、亚氨基,用“氨”;表示NH 3的烃基衍生物时,用“胺”;而季铵类化合物则用“铵”。
-NH 2(氨基)、-NH-(亚氨基)
(CH3CH2)2NH CH3CH2NH CH3
N CH3N
CH3
CH3
①气相:(CH 3)3N
(CH 3)2NH CH 3NH 2NH 3
>>>(CH 3)3N (CH 3)2NH CH 3NH 2NH 3
>>>②水溶液相:
3°2°
1°3°
2°1°原因:CH 3的+I 效应使N 上电子云密度增加,与H +
的结合力增加,碱性增强。
K b ×10
5
59.542.5 6.73 1.8
(教材错误)。
含氮与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包含氮原子的化合物。
氮(N)是地壳中第七大元素,占地壳质量的四分之三。
氮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氨基酸、DNA、RNA和许多其他生物分子的必需元素。
含氮化合物在生物学、化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含氮化合物可以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
无机含氮化合物包括氨气(NH3)、硝酸(HNO3)、一氧化氮(NO)、氮氧化物(N2O)等。
这些化合物在农业、化肥生产、工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用途。
例如,氨气广泛用于农业中作为植物的氮源,硝酸被用作肥料和爆炸物的制造原料,一氧化氮在医学上被用作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
而氮氧化物则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有机含氮化合物则是指分子中含有碳氮键的化合物。
有机含氮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胺类化合物、腺嘌呤和嘧啶等。
这些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物活性和功能。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可以通过碳氮键连接起来形成多肽链或蛋白质。
胺类化合物包括一度胺、二度胺和三度胺等,它们在生物体内担任着重要的信号传递和代谢调节的功能。
腺嘌呤和嘧啶是DNA和RNA的组成部分,它们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含氮化合物在医学上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许多药物和药物候选化合物中含有氮原子。
例如,含氮杂环化合物如吡啶、咪唑、吡嗪和吡咯等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它们在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含氮杂环化合物还可以用作荧光探针,用于细胞成像和疾病诊断。
此外,含氮化合物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合成、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例如,含氮杂环化合物可以用于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反应和键形成反应。
含氮杂环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诸如导电性、光学性能等特殊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的制备。
含氮杂环化合物还可以用于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改善化学工业的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含氮化合物在生物学、化学、医学和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含氮化合物包括有机氮、蛋白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有机氮是有机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蛋白氮是指已经分解成较简单的有机氮。
有机氮、蛋白氮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如动物粪便、植物腐败、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当水中有机氮和蛋白氮显著增高时,说明水体新近受到明显的有机性污染。
目前,氨氮污染是我国饮用地表水中普遍存在的。
人畜粪便等含氮有机物污染天然水后,在有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形成氨氮,水中氨氮增高时,表示新近可能有人畜粪便污染。
流经沼泽地带的地面水,氨氮含量也较多;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和氨,也可使氨氮浓度增加。
氨氮通过氨的硝化过程可形成亚硝酸盐,并最终形成硝酸盐。
一般可根据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含量变化判断水质污染状况。
以下我们将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简称为“三氮”。
1 饮用水水源水中氨氮污染现状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和城市污水处理相对不力,工业生产事故以及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使地表水体中的氨氮达到了较高的浓度。
根据20世纪90年代环境状况公报[1]的统计,我国地表水环境污染状况堪忧,七大水系中仅长江、珠江情况较好,且水质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氨氮在地表水体超标污染物中出现频率非常高,见表1。
内江市某水厂从沱江取水,2004年其原水氨氮变化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厂原水氨氮污染较严重,很多时间在4mg/L以上,最高达50.4mg/L,远远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中的氨氮限值(0.5mg/L),用如此污染状况的原水生产自来水,需重视氨氮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2]。
注: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按照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划分的Ⅰ、Ⅱ、Ⅲ、Ⅳ和Ⅴ类水体2 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三者关系及其卫生学意义2.1 “三氮”循环氮在自然环境中存在一个循环过程,称氨的硝化过程。
氨的硝化过程指含氮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经微生物作用分解成氨,再经亚硝酸菌作用生成亚硝酸盐,后者再经硝酸菌作用生成硝酸盐。
第十四章含氮有机化合物一基本内容1.定义和分类分子中含有氮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统称为含氮化合物,可看作烃类分子中的一或几个氢原子被各种含氮原子的官能团取代的生成物。
含氮化合物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如下类型的化合物:(1)硝基化合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NO2取代而成的化合物,其通式为R-NO2或Ar-NO2,如硝基甲烷、硝基苯等,其中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较为重要。
(2)胺:氨分子中的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称为胺,根据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烃基的数目,可分为伯、仲和叔胺;根据分子中氨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多元胺。
根据烃基的种类,可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等。
伯、仲和叔胺的通式可表示如下:RNH2R1R2NH R1R2R3N伯胺仲胺叔胺(3)烯胺:氨基直接与双键碳原子相连(也称α,β-不饱和胺)。
烯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有氢分子时,容易转变为亚胺;若烯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两个氢都被烃基取代,则是稳定的化合物,在合成上很有用途。
(4)重氮化合物和重氮盐:重氮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重氮基(=N≡N)的化合物。
脂肪族重氮化合物的通式为R2C=N2,如重氮甲烷CH2=N≡N;芳香族重氮化合物符合Ar-N=N-X,如苯基重氮酸C6H5-N=N-OH。
重氮盐是重氮化合物的一类,以芳香族重氮盐较为重要,可用通式Ar-N+≡NX-表示,如氯化重氮苯C6H5-N2+Cl-等。
(5)偶氮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偶氮基-N=N-,并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通式为R-N=N-R1,如偶氮苯C6H5-N=N-C6H5。
(6)叠氮化合物:叠氮化合物的通式为RN3,纯粹的叠氮化合物,特别是烷基叠氮化合物容易爆炸,但却是有用的合成中间体。
(7)肟、腙、缩氨脲和脎:醛或酮与羟胺作用生成的具有>C=N-OH结构的化合物称为肟,如乙醛肟CH3CH=N-OH;醛或酮与肼(或取代肼)作用生成的具有>C=N-NH2结构的化合物称为腙,如丙酮苯腙(CH3)2C=N-NHC6H5;缩氨脲为醛或酮与氨基脲作用生成的具有>C=N-NHCONH2结构的化合物,如甲醛缩氨脲HCH=N-NHCONH2等。
第十二章含氮有机物(Nitrogenous Organic Compounds)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的结构特点,以及主要化学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上的异同点进行鉴别、分离提纯。
2、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能、碱酸性的相关性。
3、掌握胺类伯、仲、叔胺结构与伯、仲、叔醇在定义方面的区别。
以及季胺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能。
4、熟练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化合物)的性同命名法。
5、熟练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用途。
6、掌握胺类、硝基化合物取代酸结构特征和主要理化性质。
7、掌握重氮化反应、偶联反应特征与应用。
8、了解典型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化合物)性能、用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能、碱酸性的相关性,重氮化反应、欣斯堡反应特征与应用。
难点是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能、碱酸性的相关性。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学时(1)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必要的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以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配合适量的课外作业。
(2)教学学时:4学时四、教学内容1、胺(1)胺的概述(2)胺的物理性质(3)胺的化学性质(4)个别化合物2、酰胺(1)酰胺的物理性质(2)酰胺化学性质(3)碳酸的酰胺3、其它含氮有机化合物(1)硝基化合物(2)腈和异腈(3)氰氮和胍(4)重氮和偶氮化合物4、有机化合物的颜色(1)颜色和光的关系(2)物质的颜色和其分子结构的关系(3)吸收光谱五、总结、布置作业含氮有机物与生命体的关系极为密切,本章仅讨论胺类及硝基化合物。
许多含氮有机物可看成是无机氮化物的衍生物: NH 3 R-NH 2 Ar-NH 2 NH 4OH R 4NOH NH 4Cl R 4NClHO-NO 2 R-NO 2 Ar-NO 212.1 硝基化合物(Nitro Compounds)★ 化学性质 还原反应R-NO 2NO 2NH 2+3H 2NiRNH 2 + 2H 2OFe,HCl heat脂肪属硝基化合物的酸性R-CH 2-NO 2 + NaOH[R-CH-NO 2]Na +-硝基对芳环 O-,P-位卤原子的影响ClNO 2NO 2Na 2CO3OHNO 2NO 2OH 212.2 胺(Amine)一、胺的分类及命名❖伯胺CH 3CH 3CH 3NH 2NH 2NH 2NH 2叔丁 胺乙二 胺苯胺❖ 仲胺NH NH 甲丙 胺2-(N-甲基氨基)己烷叔胺及季铵盐NNC H 3N CH3CH3C 2H 5二甲基乙胺 N ,N -甲基异丙基苯胺 碘化三甲基乙铵二、胺的结构及物理性质N 原子呈 SP3杂化HHHH 33CH 3N H H但比( 比相应的醇或羧酸的沸点低。
叔胺的N 原子上没有氢,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因此叔胺的沸点比相应的伯胺或仲胺低。
R NH HHRN H R NR HHRN R伯、仲、叔胺与水皆形成氢键,因此较低级的脂肪胺易溶于水,溶解度的分界线在六个碳原子左右。
芳胺则微溶于水。
各类胺大多能溶于有机溶剂。
RN R HHOHRN R RHOH三、胺的化学性质1、碱性HHR-NH2 + H 2OR-N +H 3 + HO-NH 3CH 3-NH 2CH 3-NHCH 3CH 3-N CH 3CH 3C 6H 5-NH 2C 6H 5-NH C 6H 5C 6H 5-N-C 6H 5C 6H 59.2613.2近中性碱性的胺类物质可溶于稀酸而形成盐:NH 2NH 2+HClHCl.苯胺盐酸盐或盐酸苯胺可利用此性质分离提纯胺类化合物。
2、氧化R-CH 2NH 2R-CH=N-OHH 2O 2R 2NHH 2O 2R 2N-OH(CH 3)3NH 2O 2C H 3N +CH 3CH 3O芳胺易被氧化成深色物质,芳胺的盐较难氧化 3、烷基化反应C 2H 5-Br C 2H 5NH 3+Br-C 2H 5-NH 2C 2H 5-NH 2C 2H 5BrNH 3NH 3+NH 4Br (C 2H 5)2NH 2BrNH 3+NH 4Br(C 2H 5)2NH(C 2H 5)2NHC 2H 5BrNH 3+NH 4Br(C 2H 5)3N (C 2H 5)3N + C 2H 5Br(C 2H 5)4N +Br-过量的氨可减少多烷基化反应, 如:CH 3CHCOOH Br NH 3CH 3CHCOO -NH 4+NH 2+1 mole70 mole~70%4、酰基化反应C 2H 5-NH-CH 3C 2H 5-N-CO-CH 3CH 3(CH 3CO)2O可用以保护氨基,例:NH 2NH-CO-CH 3HNO 3NH-CO-CH 3NO 2NH 2O 2N CH 3COClH 2SO 4H 3O +5、 与亚硝酸的反应 ❖ 伯胺:CH 3CH 2CH 2CH 2NH 2NaNO 2 + HClCH 3CH 2CH 2CH 2-N +NN 2CH 3CH 2CH 2CH 2++放氮CH 3CH 2CH 2CH 2OHCH 2=CHCH 2CH 3 + CH 3CHCH 2CH 3OH+26%13%25%❖ 仲胺:(CH 3)2NH + H ON O(CH 3)2-N -N=O黄色油状液体叔胺:R 3N + HNO 2R 3NHNO2.溶于水芳胺与亚硝酸的反应重氮盐的形成与偶合反应NH 2N +N Cl-NaNO 2,HCl 0~50C重氮盐的偶合反应N +N Cl-N CH 3CH 3N=NN CH 3CH 3+00COH -N +N Cl-OHCH 3N=NOHCH 3+OH -00C重氮盐的取代反应 (放氮)N +N Cl-OHN 2X N 2IN 2CNN 2N 2HOH +CuX+KI+CuCN +H 3PO 2+or EtOH6、芳胺的取代NH 2NH 2BrBrBr+3Br 2H 2O如欲得一元取代物,可将氨基乙酰化使苯环活性降低,然后再进行取代。
问:如何完成以下转变?BrBr BrH 2SO 4NO 2Fe ClH NH 2Br 2NH 2Br BrBrHNO 3 1, HNO 22. H 3PO 2, H 2O四、个别化合物:❖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 (瘦肉精)[1~3]NH CCH 3CH 3CH 3NH 2ClClCH CH 2OH·HCl1-(4-Amino-3,5-dichloro-phenyl)- 2-tert-butylamino-ethanol❖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ß-肾上腺素兴奋剂,主要用于防治人、畜支气管哮喘、痉挛,治疗剂量较底。
❖ 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具有营养再分配作用,可提高饲料报酬,增加瘦肉率。
❖ 盐酸克伦特罗在肌肉特别在内脏中有高浓度的残留,对人和动物的肝、肾及神经系统产生危害。
❖ 欧盟最早颁布法规禁止其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我国农业部亦有相同规定。
12.3 参考文献[1] 张清安,范学辉. 动物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残留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9):108-111[2] 许河峰. 漫谈“瘦肉精”[J].化学世界,2003,(9):503-504 [3] 李杰. 瘦肉精残留危害与动物性食品安全[J].中国饲料,2003,(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