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782.95 KB
- 文档页数:3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今年5月份我参加了第11期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
在为期12天的学习和培训中,我觉得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这里略作陈述,以期供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参考。
一、单音节字词的朗读读单音节字词的目的就是测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及声调的发音。
而前后鼻音和声调的问题是最主要的。
1. 我们通常所说的前后鼻音共有5组:即an—ang、en—eng、in—ing、uen—ueng、ün—iong。
首先,我们从前后鼻尾韵母各自的发音特点着手。
发前鼻音时,—n在主要元音发完之后,舌尖靠在上齿龈上。
例如a—n、e—n、i—n发后鼻音时,—ng 在主要元音发完之后,舌根靠在软腭上。
例如a—ng、e—ng、i—ng。
其次,是位置的闭塞。
当发主要元音时,软腭不可下垂,要尽量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全部从口腔流出。
元音发完接上一个后续鼻音,即将舌尖抵到上齿龈上或将舌根靠在软腭上。
这个练习要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做,才能很好地掌握口腔内的位置闭塞。
最后,就是唇形的圆扁程度。
发前鼻音an、en、in时,唇形扁展,嘴角咧开;发后鼻音ang、eng、ing时,唇形圆且收拢一点。
2. 声调的问题主要是阳平调和上声调的区别。
阳平调的声音由中音升到高音,声带由不松不紧逐渐绷到最紧,例如人民、豪情;而上声调的声音先降后升,声带从略紧张开始,先放松,继而再绷紧,例如厂长、领导。
二、双音节词语的朗读读双音节词语的目的是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轻声、儿化、变调的读音。
这里的难点是变调、轻声和儿化。
1. 变调。
第一,上声变调。
上声+上声前上变为阳,例如水果、领导。
阴阳去轻声前,全上变半上,例如祖国、解放。
第二,“一”的变调。
“一”字本调是阴平,阴阳上前变去声,例如第一、十一、一天、一张。
去声前边变阳平,叠词之中变轻声,例如一寸、一定、看一看、尝一尝。
第三,“不”的变调。
“不”字本调是去声,例如不吃、不同、不管。
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个问题普通话作为中国的标准语言,对于每个想要在国内发展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评估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运而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些问题,并试图给出相应的解答。
问题一:什么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人普通话能力的考试。
它通常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不同方面的内容。
测试的结果会根据个人的得分来进行分级,例如一级、二级、三级等,以此来反映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
问题二:为什么要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它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从而确定自己对普通话的掌握程度。
其次,它可以作为就业或升学的一个重要参考。
很多工作单位或高等教育机构会要求申请者提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成绩。
此外,对于一些想要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或从事与普通话相关工作的人来说,普通话水平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
问题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难度如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难度根据不同的级别而有所变化。
一级测试相对较简单,主要考察基本的发音和日常口语表达能力。
随着级别的提升,测试的难度也会逐渐增加,包括更复杂的语音、语法、词汇和阅读写作技巧的要求。
对于想要提高自己普通话水平的人来说,逐级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问题四:如何备考普通话水平测试?备考普通话水平测试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建议多听多说,培养良好的普通话口语习惯。
可以通过听普通话广播、观看普通话新闻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其次,要注重阅读和写作的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普通话教材或阅读素材,进行词汇和语法的学习。
同时,多写作一些普通话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最后,要多参加模拟测试,熟悉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可以借此了解自己在不同方面的学习进展情况。
问题五: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效期是多久?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效期根据不同的机构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一级和二级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有效期为两年,三级和以上的有效期为三年。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难点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话已成为国家通用语言。
因此,普通话水平测试也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必修课程。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普通话水平测试仍然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下面,我们将探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口音问题普通话是一门音调语言,发音准确与否对于考试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地域、家庭背景等原因,很多人的普通话发音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些人常常将“zh”、“ch”、“sh”等音与“j”、“q”、“x”等音混淆,这会影响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还有一些人在说话时不注意声调的抑扬顿挫,导致表达不清晰。
针对口音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多听多模仿,模仿标准的普通话发音。
可以听普通话广播、电视、电影等,模仿其中的发音和语调。
2.练习口形和嘴型的协调。
可以通过练习嘴巴的大小、张合等,调整声音的高低、轻重,达到清晰准确的发音。
3.多参加口语练习和演讲比赛,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语法问题语法是普通话中最基础的知识点,也是考试中的难点之一。
一些人在学习普通话时,习惯使用自己的语言思维方式,导致语法错误频发。
例如,在使用“了”、“着”等语气助词时容易混淆,造成语句的不通顺。
此外,一些人在使用动词时,不注意时态、语态等问题,也会影响语法的准确性。
针对语法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多读多练,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可以通过背诵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语法规则,增加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注意语境,避免语法错误。
可以通过多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了解语言的运用方式,避免在使用语言时出现语法错误。
3.多写多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写作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法水平。
三、词汇问题词汇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点之一。
一些人在学习普通话时,由于缺乏词汇积累,导致词汇量不足,影响听力和阅读理解。
此外,一些人在使用词汇时,容易出现义项混淆、词义歧义等问题,也会影响考试成绩。
拼音测试情况及整改措施引言概述:拼音测试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能力测评方式,通过测试考察个体对汉字的拼音读音掌握情况。
然而,当前拼音测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测试内容过于简单、测试方法单一等。
本文将分析拼音测试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拼音测试的问题:1.1 测试内容过于简单:目前的拼音测试大多只涉及基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拼音,缺乏对复杂拼音的考察。
这种简单的测试内容无法全面评估个体的拼音能力水平。
1.2 测试方法单一:现有的拼音测试方法主要是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生只需选择正确的拼音即可。
这种测试方法缺乏对拼音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无法真实反映个体的拼音能力水平。
1.3 评分标准不明确:目前拼音测试的评分标准多数是以正确率为主,而忽略了对错误拼音的具体分析。
这导致测试结果缺乏细致的评估,无法准确评判个体的拼音能力。
二、拼音测试的整改措施:2.1 扩展测试内容:拼音测试应该包括更多的复杂拼音,如音变规律、音节组合等。
通过增加测试内容的难度,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个体的拼音能力水平。
2.2 多样化测试方法:除了选择题形式,可以引入拼音填空、拼音造句等形式,考察个体对拼音的实际运用能力。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个体的拼音能力水平。
2.3 设计明确的评分标准:拼音测试的评分标准应该明确具体,不仅仅注重正确率,还应该对错误拼音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细致的评分标准,可以准确评判个体的拼音能力。
三、整改措施的实施:3.1 更新测试内容:拼音测试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测试题目,增加难度,以适应不断提高的语言能力要求。
3.2 培训拼音测试人员:拼音测试的质量和准确性与测试人员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需要对拼音测试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测试技巧。
3.3 完善评分标准:制定明确的评分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
同时,建立评分标准的修订机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四、结论:通过对拼音测试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拼音测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文章编号 100426410(2006)S120106203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思考李 勇(广西工学院人事处,广西柳州 545006)摘 要:普通话水平测试,促进了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并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普通话水平,推广普通话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如重视力度不够,测试形式有待改进,测试标准的把握不尽一致,人为因素较多等。
对此,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普通话水平测试取得实质性意义。
关 键 词:普通话水平测试;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6232作者简介李勇(2),男,重庆市人,广西工学院人事处干部。
1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意义“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依据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评价个人掌握普通话规范程度和运用普通话能力的一种语言考试。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 )是我国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它的诞生和推行,标志着我国的普通话推广普及工作正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阶段。
普通话水平测试,直接目的是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所达到的等级,但在这直接目的的后面,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即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促进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并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普通话水平。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提纲(修订)》规定[1]:“党政机关以普通话为基本的公务用语”,“提倡商业、旅游、邮电、交通、铁路、民航、金融、卫生等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师范专业和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1]。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点领域,普通话是教师的教学语言,用规范、准确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是合格教师最起码的条件之一。
广西工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点于2004年4月成立,经过两年的努力,测试点已由最初的3名测试员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健全完备的测试点,现有测试员9名,其中1名是国家级测试员,两年中共组织培训测试5次,累计测试2100名考生。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声韵母的共性问题及纠正方法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声韵母的共性问题及纠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参加的一项考试,其中声韵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然而在实际的考试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存在,声韵母的测试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考生本身的普通话水平,也影响着整个考试的准确性。
因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别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声韵母的共性问题及纠正方法。
一、共性问题1. 发音不准确在声韵母考试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发音不准确。
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考生对于普通话发音的不熟悉所导致的,比如有些考生在发音时会出现“舌头不够灵活”的情况,或者会发生声带响度不够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考生的正确率。
2. 不能够把握要点由于普通话本身是一门复杂的语言,因此在声韵母考试中,也存在着一些要点上的问题。
例如,有些考生在发音时并不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每一个字的声调,也就是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这个字的意思。
3. 听力不敏感另外,在声韵母考试中,听力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但是由于大多数考生对于听力训练不够,因此他们的听力敏感度也不够,导致他们在听力测试中无法正确回答问题。
二、考试方法1. 正确发音为了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声韵母的准确性,考生在参加考试前应当先进行发音训练,以便能够正确发出各个声韵母。
一般来说,考生可以通过多听、多读、多跟读的方式来熟悉声韵母的正确发音。
2. 加强听力训练对于听力测试部分,考生应当注重对各种口语和书面材料的聆听,同时要经常进行听力训练。
考生可以通过跟读、做题、解释来加强对听力的训练。
3. 多读书多思考在声韵母考试中,要想正确理解每一个字的意思,考生应当注重对文字的理解。
这就要求考生应当多看书、多思考。
在看书时,考生要注意理解文章中字句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多思考这些字句所表达出来的意思。
第21卷第3期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9月坠:至!,№:苎墨墅巡堡蛩墅咝墼墅坠型垡坠避婴。
坌嗵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谢润姿(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揭阳522000)摘要:在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程度参差不齐、训练方法不得当、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通过提高对普通话测试重要性的认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师资培讽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25(2008)03-0049-02作者简介:谢润姿(1972-),女,广东揭阳人,讲师。
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1994年10月,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电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要求在教师、师范生、主持人、播音员等七类人员中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并逐步实行持等级证书上岗的制度。
为配合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广东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于2002年全面展开。
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我省的推普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程中,我们仍发现了不少问题,现根据中小学教师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存在问题1.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我省语言文字工作起步晚,加上时间紧、任务重,在测试工作开展前并没有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意义,测试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主要是通过有关文件层层布置,因此,不少中小学教师仅仅是在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时才了解到教师要讲普通话,并要达标,达标则要经过测试等一系列规定。
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了对测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就是为了通过教师资格认定;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教了几十年的书,讲话学生能听懂就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只是走过场,交了测试费就可过关;个别应试者还试图通过冒名顶替或是向测试员行贿蒙混过关;少数基础较好者则以工作忙为由不参加培训,在测试时由于对测试程序不熟悉,犯了常识性错误,虽然能够过关,成绩却一般。
普通话考试中常见问题的解答普通话考试(即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我国教育部组织的一项考试,旨在测试和评估考生的普通话语音、语调、语音、语法和交际能力等方面。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参加普通话考试可能会带来一些疑问和困惑。
本文将围绕普通话考试常见问题展开解答,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考试科目和内容普通话考试主要分为两个科目,分别是口语考试和书面测试。
其中,口语考试包括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和普通话水平评定(PSC),书面测试主要是普通话听力和阅读理解。
1. 普通话口语考试(PSC):口语考试主要评估考生的语音语调、语音语调、语法和交际能力等方面。
主要分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初级)和普通话水平评定(中级和高级)两个级别。
2. 普通话书面测试:书面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普通话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口语和书面测试的成绩合格后方可取得相应的普通话证书。
二、考试准备和备考技巧针对普通话考试的备考,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重点:1. 清晰准确的发音:普通话考试中,清晰准确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需要注意声母、韵母的发音和声调的正确运用。
可以通过反复听模范录音、学习标准发音和参加辅导班等方式来提高发音准确度。
2. 语音语调:普通话考试中,语音语调是区分水平的重要因素。
考生需要掌握声调的运用规则,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语句的停顿节奏,使语言更具表达力和自然度。
3. 语法和交际能力:普通话考试中,语法和交际能力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常用语法知识点,如词性和句型的准确使用,以及日常交际场景下的表达技巧,如问候、介绍、询问和邀请等。
4. 听力和阅读理解:普通话考试中的听力和阅读理解部分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听辨和阅读能力。
考生可以通过听力训练、阅读材料和真题的积累来提升自己的听力和阅读水平。
三、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答:1. 普通话考试难度如何?普通话考试的难度根据考试的级别而不同。
初级水平测试主要考察基本语音、语调和语法知识,难度较低;中级水平评定和高级水平评定则对语音、语调、语法和交际能力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普通话水平测试常见问题及应试策略一、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个人普通话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评估的考试。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通常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试策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普通话水平测试。
二、常见问题分析1. 听力理解能力不足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听力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他们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难以理解听力材料中的口音或方言•听力材料的语速太快,听不清具体内容•对生疏词汇的理解有困难2. 口语表达不流利考生在口语表达上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缺乏语言流畅度,无法自然地表达想法•语法错误比较常见•词汇量有限,表达受限3. 阅读理解能力不足考生在阅读理解上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词汇量不够,理解文章有困难•对语法结构和句型理解不深入•掌握解题技巧不足4. 写作表达能力不足考生在写作表达上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缺乏写作素材和思路•语法错误和语言表达不准确•字数达不到要求或超过要求三、应试策略1.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升•提前预习常见话题,了解相关词汇和常用表达方式•多听普通话广播、新闻等,熟悉标准普通话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多做听力练习,培养听力反应速度和理解能力2. 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积累语言素材,扩大词汇量•练习口语模仿,模仿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和语调•多参加口语练习,提高语言流畅度和表达能力3.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阅读大量文章,扩充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常见的语法结构和句型,提高对文章的理解•针对不同类别的阅读材料,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4. 写作表达能力的提升•多读优秀范文,学习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锻炼写作速度,提高写作效率•注重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避免常见错误四、总结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考生常常面临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考生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备考策略,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综上所述,希望考生能够充分了解常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试策略,取得优秀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