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活血饮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34例
- 格式:pdf
- 大小:135.07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慢性支气管炎的X线表现是A、右下偏心空洞,内壁凸凹不平B、左下单个薄壁空腔阴影C、大片状阴影,呈肺叶和肺段分布D、两下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E、呈大片状阴影,内有空洞伴液平面正确答案:D2、鼓胀的病位在于A、肝、胆、脾B、肝、脾、肾C、肝、肺、脾、肾D、肝、胆、脾、肾E、肝、胆、脾、胃正确答案:B3、风温银翘散证兼咳嗽者,方中最宜加A、杏仁B、桔梗C、天花粉D、玄参E、陈皮正确答案:A4、出现瘀血证时,面部颜色可见A、赤色、黑色B、青色、赤色C、赤色、白色D、黑色、青色E、黄色、黑色正确答案:D5、钩藤入汤剂的用法是A、包煎B、另煎C、烊化D、先煎E、后下正确答案:E6、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心脏杂音特点是A、心脏听诊杂音局限于胸骨左缘第B、心脏听诊杂音向胸骨下端或心尖部传导C、心脏听诊杂音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处传导D、心脏听诊杂音局限于胸骨左缘第E、心脏听诊杂音向上传至右侧胸骨上窝及颈部正确答案:B7、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功效的药物是A、夏枯草B、僵蚕C、决明子D、代赭石E、天麻正确答案:E8、卫生法中行政责任的构成须具备的条件正确的是A、违法失职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B、违法失职行为造成了恶劣影响C、违反卫生法中行政管理方面法律规定的义务D、行为人的主观只能是故意E、行为人的主观只能是过失正确答案:C9、痛痹的临床主症特点是A、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B、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温痛减,遇寒痛增C、肢体关节刺痛,固定不移,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D、肢体关节酸痛、重着,肌肤不仁E、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正确答案:B10、实证泄泻的特征是A、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B、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腹部喜温C、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时,即发生腹痛泄泻D、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E、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腹痛不甚,喜温喜按正确答案:A11、竹茹的主治病证是A、胃寒呕吐B、气逆呕吐C、妊娠呕吐D、胃虚呕吐E、胃热呕吐正确答案:E12、芒硝与大黄均具有的功效是A、活血祛瘀B、清热凉血C、利水消肿D、祛痰利咽E、清热泻火正确答案:E13、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宜选用A、九味羌活汤B、羌活胜湿汤C、藿香正气散D、败毒散E、独活寄生汤正确答案:D14、舌质苍老属于A、虚证B、热证C、阴证D、实证E、寒证正确答案:D15、患者女,70岁。
活血化瘀药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关键词】活血化瘀药;黄疸;胁痛;鼓胀;肝病在临床上凡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均称为活血化瘀药。
主要适用于血行障碍、瘀血阻滞所引起的多种疾病。
按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分为养血活血药,如丹参、当归等;行气活血药,如郁金、元胡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等。
肝病在临床上包括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和各种不明原因的肝脏病变,属祖国医学的“黄疸”、“胁痛”、“鼓胀”范筹。
肝病一般治疗比较困难,尤其慢性肝病缠绵难愈,往往出现“久病必瘀”,所以笔者在治疗肝病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常配合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1 黄疸黄疸的病因主要为湿热蕴结、肝胆瘀热、脾胃虚寒、热毒炽盛和积聚。
从外邪来说以湿邪为主,从内因来说,情志不遂,气机怫郁,癥瘕积聚等,都可以使脾胃失其健运,肝胆失其疏泄,遂致胆液运输不循常道,外泄肌表而发黄。
著名肝病学家关幼波曾说“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并认为治疗黄疸用活血化瘀药有4个优点:①能够加快黄疸的消退;②有利于肝脾肿大的软缩;③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④可以缓解肝脾区的疼痛[1]。
病案一:患者男,38岁,2004年7月8日初诊。
主诉:眼睑及皮肤色黄半月余,伴有口干,恶心,两胁胀痛,乏力,纳呆,小便黄,大便粘滞不爽。
化验肝功:ALT::109 U/L,AST:96 U/L,TB:64 μmol/L,DB:20.6 μmol/L。
乙肝六项:HBsAg(+),HBcAb(+),彩超示:肝回声光点密集。
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中医诊断:黄疸。
辨证为温热蕴结,肝郁脾虚型。
法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佐以活血化瘀。
方药如下:柴胡15 g,白芍15 g,茵陈30 g,垂盆草30 g,白花蛇舌草20 g,叶下珠15 g,炒白术20 g,茯苓20 g,郁金20 g,当归20 g,赤芍60 g,元胡15 g,砂仁10 g,焦三仙45 g。
疏肝健脾活血方对肝郁脾虚证FD大鼠血浆NT、CRH、SS的影响目的:研究疏肝健脾活血方对肝郁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大鼠血浆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hormone,CRH)、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70只SPF级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60只采用“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复合因素法造模21 d,造模成功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疏肝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柴芍六君子汤组、多潘立酮组。
分组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体积纯净水,其他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4 d。
实验结束后,ELISA法检测血浆NT、CRH、SS含量。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NT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浆CRH含量明显增加(P<0.05);SS含量显著下降(P<0.01)。
给药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柴芍六君子组、疏肝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疏肝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大鼠血浆NT含量显著增加(P<0.05),中剂量组大鼠血浆NT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潘立酮组、疏肝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疏肝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疏肝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大鼠血浆CRH含量显著下降(P<0.05);多潘立酮组、柴芍六君子组、疏肝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血浆SS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
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方能够调节肝郁脾虚型FD大鼠血浆NT、SS、CRH表达,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疏肝健脾活血方由柴胡、白芍、党参、炒白术、茯苓、焦山楂、丹参、当归等13味中药组成,具有疏肝健脾,活血通络的功效。
前期研究发现其能够增加肝郁脾虚证FD大鼠食欲、促进胃肠运动,但是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逍遥散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的效果评估【摘要】目的:评估逍遥散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的效果。
方法:本文纳入对象为我院(2021.01-2023.01)收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者,共82例。
遵循双盲法分为参照、实践2组,41例/组,治疗内容依次为三联疗法治疗、逍遥散治疗。
评析、处理2组治疗效果。
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践组治疗后的疾病症状积分更低,治疗有效性更高(P<0.05)。
结论:将逍遥散运用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患者中,可缓解上腹疼痛症状,降低疾病症状积分,提高治疗有效性,值得借鉴。
【关键词】逍遥散;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有效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在相关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胃黏膜发生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
患者发病后表现为恶心、食欲下降、上腹疼痛等症状,如未控制治疗,胃部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并发胃癌的风险较高,危及患者生命[1]。
对于患者治疗时,往往以药物治疗为主,不同药物可发挥不同效果。
本文对逍遥散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的效果进行评估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时间定为2021.01-2023.01,选取此时治疗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患者82例进行分析。
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即参照组、实践组,41例/组。
参照组中男:女=25:16,年龄:24至74岁,均数:(49.16±3.29)岁。
实践组中男:女=24:17,年龄:25至73岁,均数:(48.89±3.33)岁。
评析、处理2组的病历资料,波动性较低(P>0.05)。
1.2 方法1.2.1 三联疗法(参照组)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生产厂家: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577,规格:20mg*28粒)治疗,每次20mg,每日早晚各一次,且口服。
以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厂家:四川依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246,规格:0.25g*10粒*5板)治疗,每次1.0g,每日早晚各一次,且口服。
两种治法治疗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疗效比较李伟林;王才党;张君利;赵仙铭;杜元才【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07(017)005【摘要】目的:观察和解少阳法与疏肝健脾法联合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乙肝HBsAg与HBeAg同时阳性、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和解少阳法(治疗组)70例和疏肝健脾法(对照组)62例,疗程1年.治疗过程中每隔1个月复查肝功能和HBV-DNA(HBV-DNA 转阴后每隔2个月复查);乙肝三系每隔2个月检查1次.HBV-DNA或肝功能有波动者查YMDD变异,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肝功能复常率、HBV-DNA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年后HBeAg转阴率、转换率,YMDD变异率,治疗组70例中分别为31例(44.3%)、28例(40%)、3例(4.3%);对照组62例中分别为15例(24.2%)、13例(21%)、11例(17.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和解少阳法联合拉米呋啶对HBeAg转阴、HBeAg转换、减少YMDD变异有较好疗效;和解少阳中药对慢性乙肝病毒标志物有一定的影响.【总页数】3页(P268-269,330)【作者】李伟林;王才党;张君利;赵仙铭;杜元才【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台州,318000;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台州,318000;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台州,318000;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台州,318000;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台州,3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行气活血饮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34例 [J], 陈黎;蒋阳昆;张红星;林海;黄彬2.两种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重度黄疸慢性乙肝的疗效比较 [J], 叶华丽;胡晓萌;胡钊;杨道锋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和肝郁脾虚证与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和乙肝病毒-DNA病毒载量等实验指标的相关性 [J], 赵莉平;王丽;延娅娅;权志博;李彦魁;丁延平4.逍遥散加减结合西药治疗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46例体会 [J], 陈华振5.五行音乐疗法改善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 [J], 张小燕;李小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脾软肝方治疗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的疗效观察健脾软肝方治疗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健脾软肝方治疗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给予健脾软肝方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优妥匹林等对症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GGT、TBil、ALB、PT、PLT、HBV-DNA水平和肝脾腺肿大指数等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ALT、AST、GGT、TBil、HBV-DNA水平明显下降,ALB、PT、PLT水平明显上升,肝脾腺肿大指数明显缩小,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脾软肝方可以显著改善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关键词:健脾软肝方,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也是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肝纤维化是乙肝病毒感染后最常见的肝脏病变之一,常常表现为肝脏组织纤维化、肝脏结构紊乱和肝功能异常等。
而肝郁脾虚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证候,表现为脾虚失运、气滞血瘀等症状,是导致乙肝肝纤维化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中药治疗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健脾软肝方是一种应用于中医临床的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由党参、白术、熟地、黄柏、茯苓、泽泻、郁金、柴胡、泽兰等多味中草药组成。
健脾软肝方具有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泻火等功效,可以改善肝脾气虚、肝郁血瘀等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的治疗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健脾软肝方治疗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符合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二医院中医药逆转晚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新思路和新选择汇报人:杨永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二医院近20年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慢乙肝的思考C.-L. Lin et al.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2016; 44: 213–222 1. 临床治愈:HBsAg 清除,HBVDNA 测不到,但没有彻底清除cccDNA; 2. 完全治愈:HBsAg 清除,HBVDNA 测不到,彻底清除cccDNA; 3. 后抗病毒时代逆转肝纤维或肝硬化,完全消除因HBVDNA 整合带来的长期肝癌发生的风险;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新疗法——进展和展望Novel Therapies for Hepatitis B Virus Cure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Anna S. Lok,et al.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7 , 67:847–8612018/6/10 C.-L. Lin et al.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2016; 44: 213–222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新疗法中医中药在慢性乙型肝炎新疗法中的希望与作为1.中医学是世界上最古老,代表了中国5000年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深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具有自身独特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医学体系;数千年来在维护中华民族健康生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对全球的影响正在增强;2.在世界医学领域中,中医药学已发展成唯一可与现代医学比肩的医学体系;3.中医药解决了很多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显现出其的不可替代性;4.中医药学必将成为未来医学发展和整合医学时代的重要贡献者;1.Ann Intern Med 2017. doi:10.7326/M16-2977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2014-2023.2013;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92455/1/9789241506090_eng.pdf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or fibrotic liver disease: hope and hype. J Hepatol2014;61: 166-82018/6/10Marx JL. The Yin and Yang of Cell Growth Control. Scince 1986; 323:1093-1095阴阳效应:宿主免疫反应对癌症(癥瘕)治疗和平衡疗效Balancing Efficacy of and Host Immune Responses to Cancer Therapy: the Yin and Yang Effects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2016, 13:611-626Fig. 1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4 61, 166-168DOI: (10.1016/j.jhep.2014.03.009)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4 61, 166-168DOI: (10.1016/j.jhep.2014.03.009)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希望与挑战 1.中医的整体观:天人合一,复合医学模式 2.中医的个体观:中医辩论治 3.中医的语言:气、络、血 4.中医的组方:君、臣、佐、使 5.治病理念: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1.机械的还原论:“物理-化学”反应的纯生物医学,线性科学的单元思维 2.个性化治疗 3.循证医学 4.病因及发病机制 5.靶点和药物选择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如何对话关于8种传统中药治疗慢性肝病疗效的临床配方病例数疾病治疗时间(周)改善指标参考文献(研究设计)复方861 102(RCT) 早期肝硬化,慢24 肝功能,血清纤维化指尹珊珊等。
行气活血茶
行气活血茶
【来源】《中医原着选读》
【原料】葛根、草河车、白芷、郁金、枳壳、生甘草各9克,红花、泽兰各15克,赤芍、白芍、五味子各12克。
【制作】上方药共研为细末。
每次用50克~60克,置保温瓶中,冲人开水,盖闷15~30分钟。
【用法】代茶频频饮,饮至将尽,再冲再饮,每日1剂,连饮
2~4周。
凝血机制障碍者慎饮。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适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长期肝功能不正常,谷丙转氨酶等持续不降,症见两胁作痛,痛有定处,肝脾肿大,边缘锐利,面有色素沉着,口干欲饮,或口干不欲饮但欲漱口,脉弦滑,舌质紫绛或有瘀斑,舌苔白或无苔等病症。
【注释】酸人肝,肝以条达为用,故疏肝不只逍遥散,顺肝性即为疏肝。
本方遵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说,以葛根、白芷辛散顺肝性。
以郁金、枳壳疏肝理气。
以白芍、五味子之酸柔肝,引经载药。
葛根、枳壳一升一降。
白芷、五味子一柔一润,升降并用,刚柔相济,无动火、伤阴、恋邪之虞。
佐红花、泽兰、赤芍活血化瘀。
草河车、生甘草清涤余热。
共奏理气化瘀,疏肝涤邪之效。
草河车学名拳参,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拳参的根茎,
第1页共2页
但蚤休的别名亦称草河车,蚤休系百合科每年生草本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根茎,两者性味苦,微寒,同具清热解毒之效,前者兼能凉血止血,后者可消肿定痛,熄风定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味子具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因方中活血化瘀药偏多,故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应谨慎饮用。
第2页共2页。
针灸、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现状主讲人:参加时间:参加人员:穴位注射是基于祖国医学经络理论, 选用中西药物注射入有关俞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不同于西医的静脉和肌内注射给药途径, 穴位注射是通过中医的经穴体系注射给药, 发挥的是针、穴和药的协同作用。
一方面通过针刺经穴的机械性刺激, 以及所注射药物对经穴局部刺激, 激发经络系统产生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疏通气血等作用;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局部给药方式, 药物进入人体后, 经过吸收、分布、生物转化等一系列过程, 作用于病原体乃至药物直达病所,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药物对靶器官的作用。
穴位注射后由于药物的物理刺激使针刺效应延长, 即药物的吸收过程, 就是刺激穴位的过程,虽然剂量小, 但通过穴位注射后起到明显的放大作用,使药物的作用明显增强。
1、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地位确定病毒性肝炎多由于病毒侵入体内, 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病毒持续制, 并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从而引起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
中医认为在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 湿热疫毒入侵和正气不足是主要病因, 肝血瘀阻是其主要病理基础。
刺激与肝病相关的穴位, 可激发人体内在潜力, 起到调整神经体液、血液循环、消化等系统功能, 尤其可以调节免疫, 从而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康复。
有研究用肝炎灵3种给药途径(足三里注射、肌内注射、内关注射)防治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炎的疗效。
足三里注射肝炎灵后, 肝脏病理损害较轻,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降低。
提示足三里穴注射肝炎灵对肝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肌内和内关注射给药。
2、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穴位选择据中医传统观点, 穴位不同, 主治各异; 药物穴位注射, 穴位功效具有相对特异性, 取穴适当, 效果显著。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用穴位为足三里、肝俞、太冲、三阴交等。
2. 1 单个穴位注射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 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四逆散医案100则(41~50)41:抑郁不乐这个剃头师父,他有七十岁左右。
那天他儿子过来看病舒服多了,今日他过来,他来复诊,拿到单话,先生,你的药涯吃了觉得好自在,好开心。
涯笑笑话,药可以自在开心一时,你啊记住这八个字,可以自在开心一生人。
他问,拿八个字?涯话,无求自在,淡然开心。
一个人能够外求少了,能够将世事看淡点,自动开心喜悦。
学生一看那方,怎么这么简单,就可以治这种压抑郁闷失眠?原来是四逆散加丹参、菖蒲、郁金、香附。
丹参20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香附10克。
涯话,你知郁金、香附这两味药有多厉害吗?它可以话是专门疏通肝胆的能手,现代医学药物学研究,发觉到这两味药能集中于肝胆,使那肝胆排泄功能变好。
你看那人一生气恼气,是不是胸闷闷,肋胀胀,肚满满。
所以我们的郁金、香附一去,就疏通胸肋,消除闷胀。
他觉得好神奇,吃着药后,头脑轻松,胸轻松,胃轻松。
那人一旦有压力,觉得四肢百脉啊,都好像逆乱一样,一旦释放掉压力,全身百节啊都像放松释放那样。
所以四逆散它能将四面八方压到身体上的压力啊疏散出去,你如果你能灵活加些理气的药,它就能治疗压郁,加些活血的药,它就可以治疗忧愁、跌打、胸肋痛闷,这些都是加减一两味药,就可以取得的效果。
所以涯同他话,你要少忧虑,愁肠百结,肝郁气结,愁虑的人啊,今下社会十分多。
所以你能够解决愁虑引起的百病啊,你可以在农村医病医开局面来。
包括你看涯医这些风湿,郁闷,胃痛,肩颈痛,肚子疼,鼻炎,头痛,肩甲劳伤等等啊,但凡见到他愁虑压郁加重,两眉皱紧紧的,四逆散主之,加无事常生闷气的,四逆散主之。
所以连药房的人都好吃惊,为什么曾医生开出的汤方,寥寥几味,患者却有这么好的口碑。
涯话,这都是把握到病机,和病因后,总结出来的东西。
好,到里趟。
学修心得:开心一辈子:无求自在,淡然开心。
压抑失眠用四逆散加丹参、菖蒲、郁金、香附。
郁金香附集中于肝胆,使肝胆排泄功能变好,是专门疏通肝胆的能手。
人一旦有压力,四肢百脉逆乱,一旦释放压力,就变得轻松。
中医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摘要:从理论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两方面对近年来中医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行整理概括,总结其研究规律。
提出今后可从从肝纤维化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角度探究中药在治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角度对中医药在肝纤维化防治上进行探索。
关键词:肝纤维化;中医治疗;肝积;综述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并非某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存在于慢性肝病中的代偿性动态病理生理过程。
肝纤维化尚无发现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它主要体现在肝内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肝脏组织结构变异,肝功能失常。
简言之,肝纤维化实质是肝脏损伤后过度修复反应[1],若使其长期存在,则可能演化为肝硬化,从而引发肝癌或门静脉高压等情况,导致机体死亡。
但临床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是可逆的,阻断或逆转其发生发展对肝硬化的预防与治疗均有关键作用。
严格意义上,肝纤维化属于现代医学范畴,中医并未提出此概念,但由于中医药在控制肝纤维化进展方面显示出其特有亮点,本研究将中医对肝纤维化治疗研究进展做相关综述,以期为临床及进一步科研提供参考。
1 理论研究中医学上虽无“肝纤维化”一词,但对于相关症候的研究由来已久,根据症候归属将其与中医学相联系,深入探源。
早期肝纤维化无明显临床表征,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降低、身体乏力、肝脏区域间歇性疼痛或出现黄疸症状,甚至可能出现牙龈出血、肝掌等病症,中医学上常据此肝纤维化归属为“胁痛”“黄疸”“积聚”或“鼓胀”等病症范畴。
一般认为,中医理论中的“肝积”与现代医学的“肝纤维化”最为接近[2]。
1.1 病名研究“肝积”一词最早见与《难经·第五十六难》,云:“肝之积气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虐,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已日得之。
何以言之?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难经》中其他章节还记述了“肝积”的脏腑归属及其病候特征。
doi:10.3969/j.issn.1005-0264.2021.05.023吴福宁教授治疗肝病经验朱新汉吴福宁△铜陵市中医医院肝病科(安徽铜陵,244000)关键词吴福宁;中医药治疗;肝病;经验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志码B吴福宁,铜陵市中医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安徽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首批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从事肝病临床研究已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笔者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吴福宁教授。
现将老师采用中医药治疗肝病的临床经验总结于下。
1首重辨证中医在肝病治疗方面疗效明显、优势突出,重点就在辨证论治,这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
吴师在肝病治疗时首重辨证,指出辨证是治疗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同时又指出“中医之难,难在辨证”,最难在于辨证,疗效也在于辨证,辨证准确,立法即易,遂可依法遣方用药而显效。
肝病证候有虚有实,而以实证居多,临床辨证要点:辨虚实寒热、标本缓急、气血失调。
主要证候分型有以下6种。
1.1肝气郁结证本证以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闷胀疼痛,以及妇女月经不调为审证要点,舌苔薄白,脉弦。
证候特征是情志疏泄失常和经气不畅,治以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1.2肝火上炎证本证乃肝经实热,以肝脉循行部位表现的实火炽盛症状作为判断依据,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多集中表现在头面部,治以清肝泻火,方用泻青丸加减。
1.3肝血虚证本证以筋脉、两目、爪甲、肌肤等失于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的症状为审证要点,舌淡苔白,脉弦细。
治以补血养肝,方用四物汤加减。
1.4肝阴不足证本证以肝病症状与阴虚证共见为诊断依据,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主要病机为阴虚火旺,以头、目、面、胁部的局部症状突出为特征,治以滋阴柔肝、养血通络,方用一贯煎加减。
1.5肝阳上亢证本证以肝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的证候表现为辨证要点,舌红,脉弦细数或脉弦有力。
以上盛下虚为特点,治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