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8级高中政治必修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1.94 KB
- 文档页数:3
会主义市场经济》自主案〔自主案〕一、【学习目的】1.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了解资源配置的基本手腕与市场经济的含义。
3.知道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及优、缺陷。
4.懂得规范市场次第的必要性。
5.了解树立、健全社会信誉制度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
6.经过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7.掌握微观调控的必要性及调控手腕8.了解市场与微观调控的关系即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重点难点】1.市场机制及其优缺陷。
2.规范市场次第。
3.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议性作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微观调控的手腕及必要性5.区分微观调控的手腕,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1.为了推进资源浪费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树立,我国片面试行〝阶梯〞电价。
阶梯电价的实施①发扬了价钱抵消费的导向作用②说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议性作用③说明市场价钱由政府决议④说明消费反作用于消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为进一步促进人才的合理活动,增强市场配置人才的决议性作用,扬州市人才市场举行了〝综合类大型人才供需洽谈会〞。
之所以要充沛发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议性作用,是由于①市场能比拟及时、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②市场能对资源应用做出合理规划③市场能完成效率和公允的一致④市场能调动商品消费者、运营者的积极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近年来,不少人以为光伏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利润奇高,蜂拥而来停止投资。
资本热浪催生出中30 GW(十亿瓦特)的光伏产能,而全球仅需求25 GW,不少投资人损失沉重。
这说明①市场调理具有滞后性②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就可决策正确③市场调理也会带来资源糜费④市场调理会带来分配不公允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4.截止2021年11月11日24点,天猫双11最终买卖额为1682亿元,再一次刷新纪录!刷新了中国电商行业纪录。
可是细心的网友却发现不少商品明降暗涨、先涨后折,虚伪促销成了电子商务开展的顽疾。
这一现象①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肯定结果②说明要实在增强诚信树立③说明市场需求法律、品德的规范和引导④说明市场调理具有滞后性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5.加快社会信誉体系树立,必需依法严惩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走私贩私、偷逃骗税、金融证券立功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2篇Lesson pla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2篇前言: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2、篇章2: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篇章1: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含义;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3.能够针对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4.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形成观察经济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感受课堂参与与共享收获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2.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3.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把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教学难点】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区别。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利用课间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出两个问题: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外,从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归纳概括,通过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分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教学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中的经济手段教学方法阅读—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教学过程[走进新课][背景材料]“十五”计划期间,我国确立了四大工程,“西电东送”就是其中之一。
“西电东送”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大工程,首先,从投资规模来看,2001年至2010年,项目总投资5265亿元人民币以上,还不包括三峡电站的投资(按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计算,长江三峡工程的静态总投资为900.9亿元人民币);其二,开工的工程之多是史无前例的。
其三,单个工程的规模之大也是罕见的,其中不少工程是“世纪级”和“世界级”的;其四,作为电力工程,“西电东送”工程涉及到我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一些特大工程涉及到多个地区。
问题探究1、我国为什么能建设如此巨大的工程?2、这项工程对于国家以及东西部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3、国家在这项工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4、在这项工作中,只依靠国家行不行?为什么?[推进新课][教学互动,合作探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板书)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板书)(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级高中政治必修一第9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主案第 1 页第 1 页三、【当堂检测】1.为了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国全面试行“阶梯”电价。
阶梯电价的实施①发挥了价格对消费的导向作用②表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③表明市场价格由政府决定④表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为进一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增强市场配置人才的决定性作用,扬州市人才市场举办了“综合类大型人才供需洽谈会”。
之所以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因为①市场能比较及时、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②市场能对资源利用做出合理规划③市场能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④市场能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近年来,不少人认为光伏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利润奇高,蜂拥而来进行投资。
资本热浪催生出中30 GW(十亿瓦特)的光伏产能,而全球仅需要25 GW,不少投资人损失惨重。
这表明①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②完全把握市场信息就可决策正确③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④市场调节会带来分配不公平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4.截止2019年11月11日24点,天猫双11最终交易额为1682亿元,再一次刷新纪录!刷新了中国电商行业纪录。
可是细心的网友却发现不少商品明降暗涨、先涨后折,虚假促销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顽疾。
这一现象①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②说明要切实加强诚信建设③说明市场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④说明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5.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依法严惩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走私贩私、偷逃骗税、金融证券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B.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C.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D.有了社会信用制度,市场秩序就一定规范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B.实现共同富裕C.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D.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2篇Lesson plan of entering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编订:JinTai College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2篇前言: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2、篇章2: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篇章1: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了解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3.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4.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
5.知道市场配置资源的特点。
6.懂得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7.了解市场规则的基本形式。
8.理解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
9.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方法与过程1.自学——讨论——质疑——解析。
2.通过讨论与质疑全面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
3.培养学生把握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具体条件的理解能力。
4.针对市场调节局限性,初步提出合理化的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立竞争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
2.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3.树立自学遵守、维护市场秩序与规则的观念,抑制一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4.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行为习惯。
课程标准的要求1.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高一政治教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学设计高一政治教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学设计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____ 、。
2.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共性主要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_______________起基础性作用。
4.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二.加强宏观调控6.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打算的。
及目标要求国家必需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7.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进行的。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 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
宏观调控的手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和是国家在宏观调控种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问题探究】原产于南美洲的食人鱼。
有专家认为,食人鱼一旦流入我国拘束水域,可能给生态平衡带来严峻危害。
去年,我国发觉部分商家为了牟利而非法引进、销售食人鱼,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有力措施予以清剿。
请简要回答:(1)上述大事反映了有关市场经济的哪些学问?(2)食人鱼大事可以折射多方面的问题。
假定你以这一大事为题材,选取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课题讨论,请完整写出你的选题:从食人鱼大事看,并简洁写出选题的理由。
参考答案: (1)①市场调整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和调控。
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管理调控等纳入法制轨道。
③在市场经济中,需要进行道德建设,特殊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贴近实际】1、材料一:《人民日报》以《市长为何搬不动市场》为题报道说,经过十三年的进展,地处沈阳市南二公路的中国小食品城已小出名气。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课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能够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经济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自主预习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结合在一起的。
2.优点:既具有市场经济的 ,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的长处,又可以发挥制度的优越性。
3.基本特征(1)坚持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的宏观调控。
二、科学的宏观调控1.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的内在要求。
(2)宏观调控是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2.宏观调控(1)含义: 综合运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和。
(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
3.宏观调控手段?(1)(2)(3)总之,宏观调控,应该以和为主,辅之以必要的 ,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的总体功能。
拓展深化正确理解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市场调节宏观调控调节手段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优势①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能够促使市场主体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③能够实现优胜劣汰等①宏观调控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标与教学要求内容目标: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提议与建议: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政府有必要采取适当手段矫正市场调节的弊端。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调控和监督管理等。
二、教材梳理1、知识结构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和目标加强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2、知识要点(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是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即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鲜明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二)、加强宏观调控(1)、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这也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宏观调控的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
(4)、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①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③行政手段3、解疑释难对宏观调控的理解的几个误区。
(1)、实施宏观调控就是靠行政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职能内。
(2)、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才有宏观调控。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它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在于效果上的差别,而不是有与无的问题。
(3)、加强宏观调控,就不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基础上的,同时又是对市场秩序的弥补。
高一政治教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一高一政治教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一【学习目标】1.学问目标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运用所学学问,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
2.力量目标针对市场调整的局限性,初步提出合理化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力量。
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共性和共性,精准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征的辩证思维力量。
3.情感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对宏观调控的分析,使同学熟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增加同学对祖国的认同感,骄傲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难点:宏观调控的手段,特殊是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教具预备】学案、多媒体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分。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师: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问:大家觉得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式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师:特别好,那今日我们要共同学习的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请大家翻到书82页。
二、进行新课(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打算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亮的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
能力目标1.通过课前分工,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关心国内外时政的良好习惯。
2.针对市场调节局限性,初步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优势等方面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学情分析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评论通过快递哥窦立国的演讲视频导入活动2【活动】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评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2.加强宏观调控(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②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与共同富裕)决定(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它们的关系如何?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活动3【活动】重难点突破评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1)什么是市场经济?(2)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什么?含义分解:①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③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2.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注意区别: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需要宏观调控;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第二框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习目标】1.能说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能说出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3.能记住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4.能记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5.能记住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和主要目标。
6.能说出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问题情境】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材料二: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胡锦涛强调:“我们首先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
将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自主探究】材料:煤炭应当说既是市场中的商品,又属于公共资源的国资品,而在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个别煤矿主违法经营,不顾政府的三令五申,私自开采,瞒报煤矿事故,挥霍浪费国家公共资源,迅速积累个人财富。
国家在关闭非法煤矿、打击“官煤勾结”的基础上,应当加强对公民宣传节约和保护公共资源的意识,尤其要进一步规范煤炭市场秩序,实现公共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可持续利用,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国家应该如何规范煤炭市场。
【课堂检测】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手段有( )①供求关系②价格机制③竞争机制④宏观调控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2.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
其主要目标是( )①促进经济增长②稳定物价③保证企业盈利④促进经济结构优化⑤增加就业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A.①②③⑥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⑥3.2010年夏季,全国多个省区市再次面临“电荒”局面,发改委要求,对违反电煤价格规定的企业将按照《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这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 )①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③行政手段④道德手段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无信市不立,无法信不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着重从经济体制方面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手段等基础知识。
学习这一课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经济活动是在什么样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的,坚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了解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知道宏观调控的含义。
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
了解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针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初步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特性,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宏观调控的手段。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自主勾画教材重点词句,完成预习案有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你可能知道中国的高铁里程是世界第一,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第一”是超过了第二到第十名里程的总和,而且近六成是近五年建成的。
教师:最近五年,平均每年7400多亿元的投入,这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投产新线最多的时期。
---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托起了中国梦!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通过大型纪录片的导入,让学生感受十八大召开后这五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从而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探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活动一:教师引导:世界500强企业中前十名中国就有三个,它们分别是中国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天然气集团。
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
对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实施“菜篮子”工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正确性。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租购同权”存在的问题。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
【易混易错】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
2.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3.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有特征,并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
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更有力。
4.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当堂检测】
1---6 BDBBCD
【合作探究】
探究一: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因此实施菜篮子工程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②单一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因袭实施菜篮子工程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
③解决菜篮子工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又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
探究二:①国家要运用经济手段加强调控,国家对一些地区遭遇突如其来的禽流感,采取了对疫区的养殖户进行经济补贴等措施进行防治。
②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规定任何人不得将家禽带出疫区,违者追究法律责任的各项措施。
③国家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
果断采取了对疫区进行封锁、防治禽流感、发展禽类养殖。
【高考引领】
1---6 BDBCD D
7.解析国家要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确保地方政府政策以国家住房租赁相关法律法规为准;国家要运用经济手段,加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以提供充足的租赁房源,保护承租人权益等角度进行说明。
答案①运用法律手段,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②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确保地方政府政策以国家住房租赁相关法律法规为准,服从和维护“租购同权”的权利。
③运用经济手段,加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以提供充足的租赁房源,并建立稳定租期、租金等制度,保护承租人权益。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
【易混易错】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
2.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3.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有特征,并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
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更有力。
4.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当堂检测】
1--6 BDBBCD
【合作探究】
探究一: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因此实施菜篮子工程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②单一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因袭实施菜篮子工程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
③解决菜篮子工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又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
探究二:①国家要运用经济手段加强调控,国家对一些地区遭遇突如其来的禽流感,采取了对疫区的养殖户进行经济补贴等措施进行防治。
②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规定任何人不得将家禽带出疫区,违者追究法律责任的各项措施。
③国家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
果断采取了对疫区进行封锁、防治禽流感、发展禽类养殖。
1---6 BDBCD D
【高考引领】
7.解析国家要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确保地方政府政策以国家住房租赁相关法律法规为准;国家要运用经济手段,加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以提供充足的租赁房源,保护承租人权益等角度进行说明。
答案①运用法律手段,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②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确保地方政府政策以国家住房租赁相关法律法规为准,服从和维护“租购同权”的权利。
③运用经济手段,加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以提供充足的租赁房源,并建立稳定租期、租金等制度,保护承租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