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简称“东方明珠”,是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世纪大道1号的标志性建筑。
其主体为多筒结构,由3根斜撑、3根立柱及广场、塔座、下球体、5个小球体、上球体、太空舱、发射天线桅杆等构成,总高468米,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集都市观光、时尚餐饮、购物娱乐、历史陈列、浦江游览、会展演出、广播电视发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上海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为亚洲第六高塔、世界第九高塔。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内有太空舱、旋转餐厅、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等景观和设施。
其灯光系统结合自身独特的建筑物载体,以声、光、电的高科技为表现手法,为陆家嘴夜景创造出不同的风情灯光。
此外,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在1995年被评为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1999年获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东方之珠阅读理解
东方之珠通常指的是中国的上海市,因为上海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也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航运等重要中心,被誉为东方之珠。
以下是一篇关于东方之珠的阅读理解:
上海,别称东方之珠,坐落在中国的东部地区,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航运等重要中心。
上海的近现代历史非常丰富,曾在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了中国的最大港口和商业中心,也
被誉为东方之珠。
上海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入海口,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港湾条件。
这使得上海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贸易往来频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海是中国最繁忙的经济中心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总部和办公楼。
上海的经济实力十分强大,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这里有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分支机构,如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分局等。
同时,上海也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丰富多样的艺术、音乐、戏剧和文化活动。
上海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老建筑,也有超现代化的摩天大楼。
著名的外滩、豫园、南京路等景点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总的来说,上海作为中国的东方之珠,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
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了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对中国的经济、金融、航运等领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七年级音乐《东方之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我国香港的美丽风光,感受香港的魅力。
2. 使学生掌握歌曲《东方之珠》的旋律和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香港的回归历程,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歌曲《东方之珠》的旋律和歌词。
2. 了解香港的美丽风光和回归历程。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东方之珠》的高音部分。
2. 对香港回归历程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东方之珠》的乐谱和歌词。
2. 教师准备香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香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欣赏香港的美丽风光,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首歌是赞美香港的吗?你们知道香港的回归历程吗?”2. 歌曲学唱: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东方之珠》,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歌曲解析:教师讲解歌曲《东方之珠》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香港的美丽风光和回归历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香港美丽风光和回归历程的看法。
4. 歌曲欣赏:教师播放歌曲《东方之珠》,让学生完整欣赏,感受歌曲的美感。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东方之珠》的旋律和歌词,以及香港的美丽风光和回归历程。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东方之珠》,并思考香港的回归历程对自己的启示。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香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香港的美丽风光。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香港的回归历程,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展示香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欣赏香港的美丽风光,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东方之珠》,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东方之珠是哪个城市
东方之珠指的是香港。
香港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是继伦敦,纽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更是跟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享有“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等称号。
香港地处中国华南地区,珠江口以东,南海沿岸,北接广东省深圳市,西接珠江,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着珠江口相望,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曾受英国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中央政府对香港拥有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东方之珠》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港、滨”等14个生字。
会写“浅、浴”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感受香港的魅力。
2.难点:理解课文中描写香港景色和繁华景象的语句。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一段关于香港的视频或展示香港的图片,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香港的了解。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
3.精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感受香港的美丽景色,如浅水湾的沙滩、海洋公园的海豚
表演等。
3.体会香港的繁华,如铜锣湾的热闹和夜晚的灯海。
4.分析课文中的描写语句,体会香港的魅力。
4.朗读指导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香港的赞美之情。
2.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
5.总结拓展
1.总结香港的特点,强调其美丽和繁华。
2.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城市,它们有什么特点。
3.布置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写一篇介绍自己喜欢的城市的短
文。
小学语文《东方之珠》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东方之珠》。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词汇。
学会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运用图片和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东方之珠》是一篇描写香港的美丽和繁荣的短文。
课文内容包括香港的地理位置、气候、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2.2 生字词生字词:东方、之、珠、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繁忙、交易、市场、购物中心、美食、文化、交流、国际、金融、贸易。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东方之珠》的主要内容和信息的理解。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的掌握。
3.2 教学难点对香港的经济和文化的理解。
生字词的读音和拼写的掌握。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分组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词汇学习: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4.2 教学手段图片和多媒体资源:通过展示香港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互动式白板:用于展示生字词和进行书写练习。
第五章:教学安排5.1 第一课时导入:介绍香港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
阅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朗读课文内容。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生字词,教师讲解和练习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5.2 第二课时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阅读理解: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文化讲解:教师讲解香港的经济和文化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提问等方面。
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2 生字词书写练习布置生字词书写练习,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的掌握程度。
【导语】《东⽅之珠》课⽂介绍了⾹港的浅⽔湾、海洋剧场、铜锣湾以及⾹港的夜景。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东⽅之珠》原⽂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东⽅之珠》原⽂ ⾹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门,那⾥有迷⼈的沙滩、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
每逢节假⽇,⼈们结伴来到这⾥,漫步在⾦⾊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那⾥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
在碧波荡漾的⼈⼯湖上,⼏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
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闹市之⼀。
摩天⼤楼鳞次栉⽐,商店⾥的各种商品琳琅满⽬,宽阔的街道上⼈流如潮。
⼀到夜晚,整个⾹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港湾⾥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的焰⽕溅落⼈间。
马路上⼀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港,真是⼀颗⽆⽐璀璨的“东⽅之珠”。
【篇⼆】⼩学三年级语⽂《东⽅之珠》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字,理解⽣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能背诵课⽂。
3、掌握课⽂内容,了解⾹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热爱⾹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琳琅满⽬”、“⼈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三、教具准备 1、⽣字词卡⽚。
2、课⽂录⾳、钢琴曲。
3、⾹港风景图⽚。
4、练习投影⽚。
教学过程 ⼀、导⼊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港旅游?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认真读课⽂,和作者⼀起去饱览⾹港的美景,领略⼀下“东⽅之珠”的风采。
⼆、学习第1节 1、课⽂的第1节向我们交代了⾹港是我国的南⼤门,有哪些景点,是课⽂的总起。
谁来说说⾹港有什么?(⾹港有——) 2、让我们打开书本,⼀起读⼀读第1节。
东方之珠是哪个城市?
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香港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管辖陆地总面积1106.34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总人口约740.98万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香港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5′,北纬22°15′,地处华南沿岸,在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以东,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内陆地区以及262个大小岛屿(离岛)组成。
香港北接广东省深圳市,南面是广东省珠海市万山群岛。
香港与西边的澳门隔海相对,距离为61公里,北距广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
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积分别是:香港岛约81平方公里;九龙半岛约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个离岛约共976平方公里。
香港管辖总面积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104.3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650.64平方公里。
香港地形主要为丘陵,最高点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
香港的平地较少,约有两成土地属于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别为元朗平原和粉岭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冲积
平原;其次是位于九龙半岛及香港岛北部,从原来狭窄的平地外扩张的填海土地。
虽然习惯一名取自香港岛,但香港最大的岛屿却是面积比香港岛大2倍多的大屿山。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香港回归插曲东方之珠罗大佑写东方之珠这首歌曲的寓意,表达了香港回归之际作者对香港的依恋和祝福、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认同、对香港回归的期盼以及对香港的热爱。
小编整理了我和我的祖国电影香港回归插曲东方之珠,希望能帮助到您。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香港回归插曲东方之珠-罗大佑词、曲:罗大佑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船儿弯弯入海港回头望望沧海茫茫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沧凉的胸膛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创作背景1997年,对于全球华人来说是个极其重要的年份,就在这一年的7月1日,中国南方美丽的港口城市香港,终于结束了长达百余年的受英国殖民历史,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作为音乐人的罗大佑,确定将香港当成自己音乐事业的第二个起点。
随着“音乐工厂”这个厂牌的揭幕,罗大佑也将音乐视角从台湾正式转向香港,并于此时将自己的旧作亲自改写了国语歌词,并于1991年推向市场,这就是后来那首在九七回归期间,经常可以听到的那英和刘德华合唱版的《东方之珠》1986年,罗大佑用郑国江的词创作了1986年版本的《东方之珠》。
而1991年,在香港即将回归的背景下,他又重新填词《东方之珠》,歌中回旋着一腔血脉共流的情怀,充溢着黄皮肤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海桑田的尊严。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香港滚石唱片公司出版了两张纪念专辑,其中一张收录了《东方之珠》。
7月1日晚,香港回归盛大的交接仪式后,香港举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电视卡拉OK,数百万人同时跟着电视合唱《东方之珠》,很多人脸上有笑,眼里还有泪。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东方之珠》,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东方之珠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东方之珠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魅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东方之珠的理解和描述。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
3. 图片教学法: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东方之珠》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齐读课题《东方之珠》。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组内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5. 欣赏东方之珠:(1)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学生观察并描述。
(2)学生分享自己对东方之珠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魅力的感受。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等词语。
3、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那些方面介绍香港。
凭借多媒体,引导学生感悟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组织】播放《东方之珠》歌曲一、音乐导入,质疑问难。
1.播放音乐,欣赏。
2、刚才,我们一起听了《东方之珠》这首歌,它唱的是——香港。
(出示:香港)人们都说,香港是镶嵌在世界东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跟随作者的文字一起去香港观光,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颗明珠的风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师指出香港的地理位置)看!这是一张中国地图,香港就在这儿。
它位于我国的南方,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每天都有许多船舶通往世界各地;作为一个航空港,每天又有许多飞机飞往世界各大城市,就好比是我国南边的大门。
所以课文中说:香港是我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
2、那里有——(引读,课件出示香港浅水湾的沙滩,海洋公园,铜锣湾景色图)看了这些图,你感受到了什么?3、你体会得真好,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4、生有感情地读第一自然段。
重读“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5、齐读。
三.品读课文2-5自然段,感受香港的美丽繁华。
过渡:清晨,我们在上海登上飞机,经过两个小时的航程,飞机缓缓降落在香港新机场。
看,香港到了!由于我们只在香港停留一天,时间紧迫,我们就选几处有代表性的景点游览一下吧。
迷人的沙滩中我们选浅水湾,著名的公园中咱们就去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中我们就去铜锣湾。
香港的夜景世界著名,我们也不要忘了去看一看。
〈板书: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夜景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2-5节,尽情地游览一下各个景点。
你们想先去哪里?(一)、游“海洋公园”。
1、同学们真的是好有眼力啊,第一个就选择去海洋公园。
香港的海洋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公园之一,这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但最出名的还是海洋动物的表演。
同学们想看它们的精彩表演吗?那就让我们一起饱一饱眼福吧!(多媒体)2、老师发现,刚才看的时候,有的同学嘴都张开了,感觉怎样?那课文是怎样把这精彩的一幕写具体的呢?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海狮、海豚表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3、读读你划的句子,(出示)边读边留心观察,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4、你看得可真仔细。
你们看,这个句子连用了四个“有的”,就把海豚、海狮的精彩表演给写活了,写具体了。
这种方法呀,是我们把文章写具体的好办法之一。
大家刚才也都看了海豚、海狮的表演,你能用这几个“有的”说说它们还有那些精彩表演?(你们不仅会学,还会用,真聪明。
)5、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我想别说是亲临现场的游客,就连坐在千里之外的我们,也会被逗得___________(学生接说:“开怀大笑” )。
6、怎样才叫“开怀大笑”呢?师示范,老师这样叫“开怀大笑”吗?那怎么样才是呢?生表演。
好,想象我们现在就坐在海洋剧场里,看着那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们的有趣表演,来,让我们一起开怀大笑吧!7、游客们和我们一样都被这精彩的表演吸引住了,谁也能用上刚才这个句式说说观众们的表现吗?(出示:观众们都被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他们有的开怀大笑,有的……有的……有的……)8、香港的海洋公园不仅吸引住了小朋友们的目光,也引来了许许多多国内外的游客,看到了这么精彩的动物表演,大家都想把它介绍给朋友听,让他们也来看一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世界上好多国家的人民都知道香港海洋公园的大名了,这就叫“举世闻名”。
(板书:举世闻名)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个词语也是这个意思呢?(著名)你还能说几个表示这个意思的词语或成语吗?9、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海豚和海狮们的表演自然会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谁愿意当小导游给他们介绍介绍?(指名介绍)10、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海豚们和海狮们的精彩表演吧!一起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注意要读得生动有趣。
过渡:海洋公园里海豚和海狮的表演真是精彩啊!但是我们不能在这里停留太长的时间,因为我们还有地方没去玩过呢。
接下来同学们想去哪里玩啊?A、游“浅水湾”(板书)1、打开课件“浅水湾”,在音乐声中欣赏号称“天下第一滩”的浅水湾图片。
2、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号称“天下第一滩”的浅水湾,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3、浅水湾非常的美,是香港最受欢迎的地方。
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一年四季游客不断,是著名风景区。
喜欢这一自然段的同学一起读,其他同学闭起眼睛来一边听,一边想象自己已经来到了迷人的沙滩。
(指名读)4、从哪两个词可以看出浅水湾十分迷人?5、作者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出了一副美妙的画面,(浅水湾图1)看,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
洒在了金色迷人的沙滩上,真如仙境一般。
所以说,浅水湾是——(生接说:“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6、在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沙滩上,人们感到——(学生接说:“舒服极了”)。
人们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的呢?他是凭空想象的吗?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是亲身经历的?(漫步、沐浴、倾听)。
7、“倾听”是应该怎么样听呢?(细心地听)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能用“倾听”这个词说句话吗?8、来到这么美的沙滩上,你最想做什么呢?9、天是蓝的,海水也是蓝的,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光着脚踩在柔软的沙土上,痒痒的。
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迎面吹来轻柔的海风,就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你。
耳边传来浪涛拍岸的声响,像是一首动听的摇篮曲。
置身于这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该是一种多美的享受呀!你想随着作者漫步迷人的沙滩吗?拿起书自己先练读一下,待会儿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怎么样?(练读)10、哪位同学想读的?注意要读出漫步迷人沙滩的舒服的感觉来!(跟着音乐指名读)11、听了他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太迷人了!(板书:迷人)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段美丽的文字读出来吧!(跟着音乐齐读)A、游“浅水湾”(板书)1、打开课件“浅水湾”,在音乐声中欣赏号称“天下第一滩”的浅水湾图片。
2、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号称“天下第一滩”的浅水湾,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3、浅水湾非常的美,是香港最受欢迎的地方。
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一年四季游客不断,是著名风景区。
喜欢这一自然段的同学一起读,其他同学闭起眼睛来一边听,一边想象自己已经来到了迷人的沙滩。
(指名读)4、从哪两个词可以看出浅水湾十分迷人?5、作者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出了一副美妙的画面,(浅水湾图1)看,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
洒在了金色迷人的沙滩上,真如仙境一般。
所以说,浅水湾是——(生接说:“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6、在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沙滩上,人们感到——(学生接说:“舒服极了”)。
人们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的呢?他是凭空想象的吗?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是亲身经历的?(漫步、沐浴、倾听)。
7、“倾听”是应该怎么样听呢?(细心地听)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能用“倾听”这个词说句话吗?8、来到这么美的沙滩上,你最想做什么呢?9、天是蓝的,海水也是蓝的,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光着脚踩在柔软的沙土上,痒痒的。
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迎面吹来轻柔的海风,就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你。
耳边传来浪涛拍岸的声响,像是一首动听的摇篮曲。
置身于这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该是一种多美的享受呀!你想随着作者漫步迷人的沙滩吗?拿起书自己先练读一下,待会儿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怎么样?(练读)10、哪位同学想读的?注意要读出漫步迷人沙滩的舒服的感觉来!(跟着音乐指名读)11、听了他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太迷人了!(板书:迷人)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段美丽的文字读出来吧!(跟着音乐齐读)C、欣赏“香港夜景”(板书)过渡:逛完了铜锣湾,天色渐渐暗了,可香港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街上大大小小的灯都亮了,站在太平山山顶,美丽的维多利亚湾夜景尽收眼底。
瞧?1.(一起点击香港夜景,师点击图片)多么灿烂、辉煌的香港夜景啊!看着此情此景,同学们心中一定也涌上了千言万语,谁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美景?2、同学们真是文思如泉,妙语连珠啊。
老师也想到了一些精彩的词语,送给大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展示词语,齐读。
(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灯火辉煌灯火通明火树银花霓虹闪烁)3、香港的夜景是很美丽,可是作者的文字更美。
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香港的夜景的。
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节,数数一共有几句话,想想哪一句话概括地说了香港夜景的特点?用“——”画出来。
4、指名答。
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做什么?(板书:灯的海洋)(出示段落)是啊,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港湾里___________。
马路上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那句话,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把……比作……)①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出示图片)“闪耀”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它造个句子?那么港湾里闪耀着哪些灯光?(有轮船的灯,有美丽的霓虹灯,有楼房里的灯……)是啊!港湾里闪耀的各种灯光,就像是五颜六色的焰火从天上溅落到了人间(师做动作),到处都是,多么美啊!谁能读好这句话?女生一起来读一读这句。
②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出示图片)马路上汽车的车灯,很多、很亮,连接起来就像长河不停地向前奔跑着。
请男生来把这一句读读。
6、课文第五自然段用了三个比喻句,有静有动,写出了香港美丽的夜景。
第一句总地向我们介绍了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第二、三句,就分别告诉我们到了晚上,香港到底是什么样的灯的海洋。
看出来这一段的写法了吗?(先总写后分写)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师引读:……成了——……像——……如同——)7、香港的灯美得犹如焰火从天空溅落到人间,多得好似闪光的长河不停地在奔跑。
谁愿意当播音员,把这么美的夜景介绍给大家?(指名读)8、小结:香港的夜景美,祖国的语言文字更美。
作者大胆想象,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写出了香港夜景的美。
让我们再美美地诵读这一自然段。
(齐读)四、学习总结段。
1、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构成了香港五光十色的动感世界,香港的美景还有很多,你们还想去领略一下“东方之珠”其他地方的风采吗?播放课件2、香港可真是旅游者的乐园,购物者的天堂啊。
我们更是被香港的繁荣、昌盛与现代化所深深吸引,此时此刻,我们即将乘坐返航的飞机离开香港,看着机舱外灯光闪耀的香港,你想说些什么?3、每个人都对香港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出示句子: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