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蔬菜原料
- 格式:ppt
- 大小:18.41 MB
- 文档页数:118
第一节干制的基本原理一、果品蔬菜中的水分二、干制机理三、干制过程曲线四、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五、原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第二节干制方法与设备一、自然干制二、人工干制第三节干制工艺一、原料的选择二、原料处理三、升温干燥四、通风排湿五、倒换烘盘六、回软七、分级八、压块九、防虫处理十、包装十一、贮存果蔬干制:就是经过一定预处理的原料在自然或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促使其脱除一定水分,而将其可溶性物质的浓度提高到微生物难以利用的程度的一种食品加工方法。
习惯上,将以果品为原料的干制品称为果干,以蔬菜为原料的干制品称为干菜或脱水菜。
前者如葡萄干、红枣、柿饼、荔枝干等,后者如黄花、干椒、脱水大蒜等。
干制品具一定的色、香、味、形,可溶性固形物达75%以上,按干物质计算达80%左右,而且加水后要能复原。
果蔬的干制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古代人们利用日晒进行自然干制,大大延长果蔬的保藏期限。
在《本草纲目》中,用晒干制桃干的方法。
大批量生产的干制方法是在1795年法国,将片状蔬菜堆放在室内,通入40℃热空气进行干燥,这就是早期的干燥保藏方法,差不多与罐头食品生产技术(1810年)同时出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工干制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从技术、设备、工艺上都日趋完善。
(插PPT第4、5页)但自然干制在某些产品上仍有用武之地,特别是我国地域广,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自然干制在近期仍占重要地位。
如在新疆,由于气候干燥,因而葡萄干的生产采用自然干制法,不仅质量好,而且成本低。
还有一些落后山区对野菜干制至今仍用自然干制法。
(插PPT第6、7页)干制是一种既经济而又大众化的加工方法,其优点是:1、干制设备可简可繁,生产方便——简易的生产技术较易掌握,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可就地取材,当地加工。
2、延长贮藏期------ 经干燥的食品,其水分活性较低,有利于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藏,以延长食品的市场供给,可以调节果蔬生产淡旺季,有利于解决果蔬周年供应问题。
《烹饪原料知识》教案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一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二第二章谷物类原料教案一第三章蔬菜类原料教案一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一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烹饪原料的分类体系,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知识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理解烹饪原料学研究的内容,对烹饪工艺的科学化与工业化、创新菜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烹饪原料分类的意义和原则,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生物性烹饪原料的分类和命名;〔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包括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教学内容〕概念:烹饪:广义的说就是做饭、做菜的技术和各种饮料的加工;狭义的讲人类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要求,把可食原料加工为直接使用成品的过程。
对烹饪最早最原始的解释在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周易·鼎卦》中有“以木xu火,亨饪也”的记载,亨是烹的本字,用火加热之意,饪作餁,制熟之意,意为在鼎的下方燃烧木头以产生火力,用火加热,把生的食物原料制熟的过程叫做烹饪。
第一节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分类一、烹饪原料的概念和化学成分(一)烹饪原料的定义:烹饪原料是指符合饮食要求、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并通过烹饪手段制作各种食品的可食性食物原材料。
(二)烹饪原料的可食性含义:1、必须无毒无害。
2、可供给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
3、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
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从而有助于营养素的充分吸收,真正发挥食品对人体的作用。
(三)中国烹饪原料的选用特点1、选料广搏,种类繁多2、精工再制,特产丰富3、综合利用,物尽其用4、药食同源,饮食养生(1)碳水化合物(2)脂肪(3)蛋白质(4)维生素(5)无机盐(6)水二、烹饪原料的分类及命名(一)烹饪原料分类的意义1有助于使烹饪原料知识的学科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2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烹饪原料的性质和特点;3有助于科学合理的利用烹饪原料。
《烹饪原料知识》教案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一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二第二章谷物类原料教案一第三章蔬菜类原料教案一第四章畜禽类原料教案一第五章水产品类原料教案一第五章水产品类原料教案二第六章干货制品类原料教案一第七章菌藻类原料教案一第八章果品类原料教案一第九章调味品类原料教案一第十章佐助类原料教案一第十一章地方名特原料及复合调味品原料教案一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一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烹饪原料的分类体系,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知识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理解烹饪原料学研究的内容,对烹饪工艺的科学化与工业化、创新菜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烹饪原料分类的意义和原则,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生物性烹饪原料的分类和命名;〔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包括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教学内容〕概念:烹饪:广义的说就是做饭、做菜的技术和各种饮料的加工;狭义的讲人类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要求,把可食原料加工为直接使用成品的过程。
对烹饪最早最原始的解释在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周易·鼎卦》中有“以木xu火,亨饪也”的记载,亨是烹的本字,用火加热之意,饪作餁,制熟之意,意为在鼎的下方燃烧木头以产生火力,用火加热,把生的食物原料制熟的过程叫做烹饪。
第一节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分类一、烹饪原料的概念和化学成分(一)烹饪原料的定义:烹饪原料是指符合饮食要求、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并通过烹饪手段制作各种食品的可食性食物原材料。
(二)烹饪原料的可食性含义:1、必须无毒无害。
2、可供给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
3、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
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从而有助于营养素的充分吸收,真正发挥食品对人体的作用。
第三章蔬菜类原料教学目标:(1)了解蔬菜类原料的概念、品质要求及常用蔬菜类原料品种的名称、产地、产季和上市季节。
(2)理解蔬菜类原料的化学成分、蔬菜类原料品种与蔬菜制品的性质特点。
(3)掌握蔬菜类原料的分类方法和烹饪运用、品质鉴别方法和保管方法及常用蔬菜类原料品种与蔬菜制品的烹饪运用。
蔬菜是重要的烹饪原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它对于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等方面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蔬菜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产量丰富、品质优良。
特别近年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特色蔬菜、观赏蔬菜等新品种不断涌现,无明显的产地、产季之分的蔬菜大量涌现,加之先进快捷的运输,使蔬菜市场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节蔬菜类原料基础知识一、蔬菜类原料的概念与化学成分蔬菜是指可以用来制作菜肴或面点馅心的草本植物,包括少数木本植物和部分菌藻类(菌藻类另列一章,在本章不讲)。
蔬菜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化学成分有水、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挥发油、色素等。
但因各种蔬菜的品种、产地、产季、栽培、管理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在化学成分的组成、含量上也有差别。
(一)水蔬菜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大多数蔬菜含水量都为65%~90%。
含水量是检验蔬菜质量的主要指标,蔬菜鲜嫩多汁,其质量就好。
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大多数溶于细胞液中,因此在烹调时要尽量防止水分的流失,以保持营养成分。
但是,含水量多的蔬菜不易储存,易腐烂变质,蔬菜的水分也较易蒸发,所以在保管时要注意温度对水分的影响。
(二)无机盐蔬菜中含量较多的无机盐是钙、磷、铁、钾等。
白扁豆、白菜、雪里蕻、苋菜、芫荽、芹菜、香椿芽、萝卜、银耳、海带等蔬菜含钙量较高,比肉类、谷类、果品(柑橘除外)的钙含量要高几倍甚至十·52·几倍以上。
含铁较多的蔬菜有豌豆、雪里蕻、苋菜、芹菜、香椿芽、大白菜、木耳、香菇等,这些蔬菜含铁量比肉类、果品高达两三倍以上。
烹饪原料知识新教案第一章:烹饪原料概述1.1 烹饪原料的概念与分类1.2 烹饪原料的特性与作用1.3 烹饪原料的选择与保存第二章:肉类原料2.1 肉类原料的分类及特点2.2 常见肉类原料的烹饪方法与应用2.3 肉类原料的切割技巧与保存第三章:蔬菜原料3.1 蔬菜原料的分类与特点3.2 常见蔬菜原料的烹饪方法与应用3.3 蔬菜原料的切割技巧与保存第四章:海鲜原料4.1 海鲜原料的分类与特点4.2 常见海鲜原料的烹饪方法与应用4.3 海鲜原料的挑选与保存第五章:面点原料5.1 面点原料的分类与特点5.2 常见面点原料的烹饪方法与应用5.3 面点原料的配比与和面技巧第六章:谷物原料6.1 谷物原料的分类与特点6.2 常见谷物原料的烹饪方法与应用6.3 谷物原料的储存与处理第七章:豆制品与乳制品原料7.1 豆制品原料的分类与特点7.2 乳制品原料的分类与特点7.3 常见豆制品与乳制品原料的烹饪方法与应用第八章:调味品原料8.1 调味品原料的分类与特点8.2 常见调味品原料的烹饪方法与应用8.3 调味品原料的搭配与用量控制第九章:烹饪辅助原料9.1 烹饪辅助原料的分类与特点9.2 常见烹饪辅助原料的烹饪方法与应用9.3 烹饪辅助原料的安全使用与注意事项第十章:食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10.1 食材创新的含义与重要性10.2 食材创新的方法与途径10.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食材选择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烹饪原料概述补充说明:烹饪原料是烹饪的基础,理解其概念和分类有助于正确选择和使用原料。
掌握烹饪原料的特性与作用有助于提升烹饪效果。
了解烹饪原料的选择与保存方法可以延长原料的保质期,保证烹饪品质。
二、肉类原料补充说明:肉类原料的分类及特点是选择适合烹饪方法的基础。
了解常见肉类原料的烹饪方法与应用可以帮助厨师更好地发挥肉类的风味。
掌握肉类原料的切割技巧可以提高烹饪效率和肉类口感。
三、蔬菜原料补充说明:蔬菜原料的分类与特点决定了其烹饪方式和搭配。
烹饪原料知识》全套教案高教第一章:烹饪原料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熟悉烹饪原料的保存和保鲜技巧。
教学内容:1. 烹饪原料的定义和作用。
2. 烹饪原料的分类和特点。
3. 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4. 烹饪原料的保存和保鲜技巧。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烹饪原料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烹饪原料的分类和特点。
3. 示范:展示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4. 练习:学生实际操作,练习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回答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处理烹饪原料。
3. 学生能够掌握烹饪原料的保存和保鲜技巧。
第二章:肉类原料教学目标:1. 了解肉类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肉类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熟悉肉类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肉类的分类和特点。
2. 肉类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肉类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肉类的分类和特点。
2. 讲解:讲解肉类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示范:展示肉类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实际操作,练习肉类的烹饪。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回答肉类的分类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处理肉类。
3. 学生能够掌握肉类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第三章:蔬菜原料教学目标:1. 了解蔬菜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蔬菜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熟悉蔬菜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蔬菜的分类和特点。
2. 蔬菜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蔬菜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蔬菜的分类和特点。
2. 讲解:讲解蔬菜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示范:展示蔬菜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实际操作,练习蔬菜的烹饪。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回答蔬菜的分类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处理蔬菜。
3. 学生能够掌握蔬菜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海鲜原料教学目标:1. 了解海鲜的分类和特点。
第三章排毒养颜蔬果汁香蕉芹菜汁原料:芹菜、香蕉做法:1.将芹菜洗净,切成小段。
2.香蕉要连皮吃,香蕉皮的营养丰富。
可以将香蕉带皮在水中泡洗干净,然后带皮切成小段。
3.将香蕉、芹菜放到榨汁机中,倒入适量水,搅拌约2分钟即可。
西红柿汁——防治雀斑每天喝1杯西红柿汁或经常吃西红柿,对防治雀斑有较好的作用。
因为西红柿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抑制皮肤内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效减少黑色素的形成,从而使皮肤白嫩,黑斑消退。
西瓜菠菜汁原料:西瓜、菠菜制作方法:1.菠萝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2.西瓜最营养的是它的籽,所以要连籽一起打。
3.将菠菜洗净,切成小段。
4.将芒果、西瓜、菠菜放到榨汁机中,倒入适量水,搅拌约2分钟即可。
芒果柚子汁原料:芒果、柚子制作方法:1.将芒果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2.将柚子去皮,切成小块。
3.将芒果、柚子放到榨汁机中,倒入适量水,搅拌约2分钟即可。
苹果胡萝卜汁原料:苹果、胡萝卜、蜂蜜。
制作方法:1.将苹果、胡萝卜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2.将芒果、柚子放到榨汁机中,倒入适量水、蜂蜜,搅拌约2分钟即可。
苹果白菜汁原料:苹果1个,梨1/2个,白菜叶1片,蜂蜜2大匙,冷开水适量。
做法:1、将苹果和梨分别洗净。
去皮及核,切成小块备用。
2、将白菜叶洗净,切成大块待用。
3、将苹果、梨块、白菜叶放入果汁机中,加入冷开水、蜂蜜搅打均匀,即可倒入杯中。
南瓜汁材料:南瓜,砂糖,水做法: 1.南瓜洗净去皮,擦丝(块也可以),锅内放水一起煮,煮到南瓜软透,如果是块的,就用勺子捻碎,然后放点砂糖,冷一下装瓶子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直接用碗盛着直接喝!南瓜的好处:防癌:南瓜能消除亚硝酸胺的突变作用,制止癌细胞出现。
西瓜雪梨莲藕汁原料:西瓜半个,雪梨、苹果各2个,莲藕、马蹄各250克,白糖少许。
做法:1、将西瓜、苹果、雪梨洗净,去皮去子去瓤,切小块;莲藕、马蹄去皮,洗净,切成细丝。
2、把用料共置洁净布袋绞取汁液(也可用榨汁机榨汁)在汁液中加入白糖和适量凉开水,搅匀即成。
第三章果蔬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水果是各种果树的果实,蔬菜的可食部分则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及其变态组织。
这些器官在组织结构上差异很大,也各有一定的功能、风味与生理特性和贮藏特性。
在研究果蔬采后一系列变化时,要了解果蔬的形成和组织内的化学变化,以便掌握合理的采摘时期,获得最佳的贮藏效果。
第一节果蔬的定义及产品器官的发育、成熟和衰老一、果蔬的定义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
苹果的果肉部分是由花被的下部发育形成的假果;柑桔的可食部分是由内皮层的子室内组织发育形成的变态浆果;菠萝的肉质部分及中心柱是由花被附属组织及总花梗构成的聚花果,草莓的果肉是由花托形成,外带许多小瘦果;而无花果的可食肉质则是一个中空的肉质花托带有许多小瘦果的复果;番茄的可食部分是多汁果肉中嵌有种子的浆果;黄瓜可食部分是中果皮和内果皮,由下位子房衍生的瓢果,菜豆食用部分是由单心皮子房衍生,沿两缝线开裂的荚果等。
二、产品器官的生长和发育植物从种子的发育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增大营养生长,以后进行花芽分化,形成果实和种子,产生生殖生长(果实的发育)。
因此,果蔬的生长发育,是果蔬从量的增加,进而完成果蔬体生命周期中质的变化。
但从花芽分化开始,在果蔬生长时期,采前环境因子和栽培都影响花芽的形成、开花授粉、座果及不同器官的品质。
此外,促进生长力量最强的是种子和细嫩予房壁产生的生长激素,它使授粉和受精后的果实迅速增大、重量增加。
还有一些果实,如香蕉、菠萝、脐橙和无核葡萄等虽不需要经过受精进行单为结实,但也都有激素的作用。
(一)生长的构成各种果实从开花、花瓣脱落、座果、果实膨大,直至达到生理成熟所需时间有很大差别。
草莓是3周,番茄是9周多,伏令夏橙是60周;而大多数果实则是15周左右。
在这段时间里,果实在容积及重量上的增长可达几百至几千倍,种类不同,差异较大。
成熟果实的重量是由细胞数、细胞大小及细胞比重决定的。
而成熟时果实的细胞数及大小,是受细胞分裂率和膨大率及其持续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