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格式:ppt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22
初中物理集体备课活页纸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② 动力:使杠杆________的力,用字母_____表示。
③ 阻力:阻碍杠杆_____的力,用字母_____表示。
④动力臂:从______到__________的距离,用字母 表示。
⑤阻力臂:从______到__________的距离,用字母 表示。
知识点(二)1、实验器材:支架、带刻度的杠杆、若干钩码2、实验步骤:①.将带有刻度的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在杠杆的两边分别挂上数目不同的钩码,调节钩码到支点(O 点)距离,使杠杆水平静止。
③改变钩码个数并调节悬挂点到支点O 点的距离,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
将各次实验数 据填写入下表。
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杠杆的分类:【三、巩固练习】环节一:师友练习1、下列关于杠杆的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杠杆必须是一根硬棒B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C .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实验 次数 左边右边动力F 1/N 距离L 1/cm阻力F 2/N距离L 2/cm1 2 3杠杆类型杠杆特点杠杆优点 杠杆缺点 应用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教师点拨引导学生 理解力臂师友探究杠杆平衡条件D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为02.下列关于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3.如图所示,杠杆挂上钩码后刚好平衡,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在下列情况中,杠杆还能保持平衡的是()A、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一格B、左右各减少一个钩码C、左右各减少一半钩码D、左右各增加两个钩码环节二:教师释疑1、引导学生认识杠杆五要素,并能在图上表示出来。
2、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猜想、步骤、结论。
3、杠杆的分类。
【四、总结归纳】环节一:师友总结1、杠杆的定义。
2、杠杆五要素。
3、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杠杆的分类。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二、方法与过程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想象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了解杠杆在我国古代的应用。
【教学难点】1.设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案;2.力臂的确定.【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引导创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我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是在吹大话,在说谎吗?学好这一课就知道答案。
二、新授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机械,许许多多机械的应用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了解机械与人的关系。
1.认识杠杆展示杠杆(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并说出其应用及特征。
讨论、归纳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出示图片:猿人移动石块置疑:古猿要把大石块移动,用木棍捅石块捅不动,谁能想法帮帮它?置疑:古猿用的木棍是杠杆吗?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是不是杠杆?置疑:为什么人们利用杠杆橇石块时总是把支点放在离石块很近的地方?而不放到离石块远一些的地方?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强调力臂的画法:·找支点;·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的长度即是力臂。
概括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用橡皮、笔、书、直尺设计一个杠杆探究支点在不同位置时动力的大小情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秉持着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的理念,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学设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设计意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如何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杠杆模型、钩码、测量工具学具:笔记本、彩笔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杠杆模型,并提问:“杠杆是如何平衡的?”2. 观察与操作:让孩子们亲自动手调整钩码的位置和重量,观察杠杆的平衡状态,并记录下来。
4. 讲解与解答:我来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解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孩子们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使杠杆平衡?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如何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并根据孩子们的反馈进行调整。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索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活动。
通过这次教学设计,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并在实践中运用出来。
更希望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的乐趣,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本次教学活动的开始,我选择了杠杆模型作为教具,让孩子们观察杠杆的平衡状态。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第一节2. 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杠杆的平衡条件,包括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状态以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杠杆的概念,掌握杠杆的分类和杠杆的平衡状态。
2. 能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撬棍的使用,引出杠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杠杆的分类(一类杠杆、二类杠杆、三类杠杆)和杠杆的平衡状态。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会使用杠杆实验器材。
5.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解释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
6.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知识拓展:介绍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吊车、翘板等。
六、板书设计1. 杠杆的分类一类杠杆二类杠杆三类杠杆2. 杠杆的平衡状态静止状态匀速转动状态3. 杠杆的平衡条件力与力矩的关系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平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含义。
分析一个生活中的杠杆实例,说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如何应用的。
2. 答案: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指在杠杆的平衡状态下,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平衡关系,即力与力矩的关系。
举例:如翘板,当两边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翘板保持平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是否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否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杠杆的动态平衡条件,了解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吊车、翘板等。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 杠杆的平衡状态3. 杠杆的平衡条件4.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能够识别各种杠杆。
2.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平衡状态,能够判断杠杆是否平衡。
3.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天平、剪刀、绳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杠杆模型,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平衡状态。
2. 知识点讲解:讲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状态。
3.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推导: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
4.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 杠杆的平衡状态3. 杠杆的平衡条件4.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杠杆是否平衡,并说明原因。
例题:一根杠杆,左端挂着一个10N的物体,右端挂着一个5N的物体,杠杆是否平衡?答案:杠杆平衡,因为左端的力矩等于右端的力矩。
2. 题目: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下列问题。
例题:一根杠杆,左端挂着一个5N的物体,右端挂着一个10N的物体,求杠杆的支点位置。
答案:杠杆的支点位置在离左端5cm的位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杠杆的平衡状态。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学生能够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但部分学生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仍有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杠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剪刀、钳子等工具的原理。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科学研究:杠杆的均衡条件》教教案设计第一节科学研究:杠杆的均衡条件学习目标:1.能经过察看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样杠杆提拿出共同的特色,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能依据必定的标准对杠杆使用、特色,以及作用成效等进行分类。
3.经过参加科学研究活动,能对杠杆均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定,并设计出考证方案,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办理,得出赶感均衡的条件。
学习重点:1.在力的作用下, 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2.认识杠杆的五因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杠杆的均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一、认识杠杆想想1.展现自带的物件(剪刀、扳手、核桃夹、订书机等),察看议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2. 这些物件都包括了杠杆,请你给杠杆下个定义。
3.认识杠杆的几个观点支点: ________________动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动力臂: ________________阻力臂: 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杠杆的均衡条件做一做;;;;;使用杆秤称不一样个数的水果,如何调理才能使杆秤保持静止。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均衡了。
想想依据方才的活动,你以为,杠杆均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如何的关系。
我的猜想。
做一做1. 利用供给的器械,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1/N 2 . 进行实验、将采集的实验序号动力阻力臂 l1/m数据填入下边的表格。
F1/N动力臂 l1/m阻力F 1233.剖析数据、得出结论杠杆的均衡条件是: F1l1=____________三、杠杆的分类想想请你对课本第 187 页图 10-4 和第 188 页图 10-5 中的杠杆进行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方法。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 ______阻力臂(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主要应用有 _________________等。
杠杆平衡条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学生分组器材】小木棍(或长铅笔),铁架台,砖块,细绳,弹簧测力计,杠杆原理演示器,钩码【预习导航】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这个固定点叫。
2、使杠杆转动的力叫,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从指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从指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的大小为。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它的物理表达式是。
4、夹砝码的镊子是杠杆,使用它时可以省;常用的剪指刀是杠杆,使用它可以省;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是杠杆。
【教学过程】知识点:1、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2、杠杆的组成:三点(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两力(动力、阻力)、两力臂(动力臂、阻力臂)。
力臂的概念;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 L1=F2 L24、杠杆的种类: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如钳子、铡刀等;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如镊子、钓鱼杆等;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如定滑轮、天平等。
问题设计:1、在用酒起子起瓶盖时你能找出它的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并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吗?2、说一说你身边的杠杆哪些属于省力杠杆,哪些属于费力杠杆?哪些属于等臂杠杆?3、要使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最小,条件是什么?4、某杠杆平衡,是因为力相等还是力臂相等?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认识杠杆”后回答: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熟悉杠杆的组成和力臂的示意图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