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22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一)课本重点分析1.“一超多强”(1)两极格局的结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
(2)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由两极的格局发展成“一超多强”。
“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目前,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3)“一超多强”①“一超”:二战后美国的霸权野心在不断的膨胀,从遏制共产主义发展到试图凭借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从充当西方世界的盟主发展到确立“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并不时的大肆动用武力和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志。
科索沃战争就是一例。
)②“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4)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
各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科索沃战争(1)背景:当前世界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直接威胁世界安全。
(2)经过:1999年3——6月,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轰炸南联盟,给南联盟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袭击,三名中国记者牺牲。
(3)影响: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科索沃战争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二)课本难点分析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格局由两极发展成为“一超多强”。
考点:“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含义、原因(表现)1.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苏对立的两极世界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新的稳定政治格局还没有定型。
2.含义:“一超”是指美国为唯一超级大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多强力量。
3.原因(表现):冷战后,美国为称霸世界,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
美国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别国内政,大力发展高科技,积极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另一方面,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例题1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其中的“一超”是指()A.欧盟B.日本C.中国D.美国答案:D解析:“一超多强”的局面。
其中的“一超”是指美国,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是留下的一个超级大国,答案D。
例题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局面。
“多强”的存在与发展,对世界格局的最主要的影响是(C)A.彼此防范,展开新的竞争B.无法制约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C.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多极化D.互相竞争,使世界不得安宁答案:C解析: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推行霸权主义,想建立起单极世界,“多强”的存在,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答案C。
1. “现在世界上只有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这绝不意味着世界是单极的。
如果是一个单极世界,那就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和许多实力较小的大国,不存在实力强大的大国。
”这种世界局面形成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后D.两极世界政治格局结束后2.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是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这“五大力量”除了美国、日本、西欧、苏联之外,还包括A.英国B.法国C.中国D.印度3.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
冷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中国有何机遇和挑战自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已经让在二战之后形成的两大阵营不再对恃,因为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苏联的解体,使得原来的两极对立的“一极”——苏联突然消失,这就使得两极中的一极不再存在,使得导致支配战后世界国际关系中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后崩溃。
这些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而且美苏两国本来是相互制约和左右国际社会的,一极不复存在后,便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
但是,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世界得以维护的可能性增长了,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两大主题的这一基本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在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和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经济利益以及其它冲突依然是存在的,而且局部地区的战争也依然存在。
而且在旧的国际格局被打破之后一个新的国际格局正在形成,也就是说当前的世界格局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次的国际格局和以往是不同的,过去世界格局往往是通过战争来划分和成为既成事实的,那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用武力手段实现的,而现在没有硝烟的格局,则比以往有了更多复杂的趋势。
在冷战之后,已经有不少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长,欧盟、日本等国迅速崛起和发展,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实力也有了较大增长,同时各个国家的民族主义势力也开始抬头和发展,这些情况都使得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多元化的倾向。
但是,总体上看,对于一个并没有在自己的国土上经历战争,而且是发了战争大财的美国来说,目前在国际社会还没有哪个大国和集团能够在经济、军事实力上能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相抗衡,他国和地区集团,仍然不能成为国际社会的决定力量,而现在最有可能和美国对抗的欧洲也难以承担这种责任,更何况当下的世界格局依然是处在过渡性的转换时期,所以美国的超级大国的地位依然是不可动摇的。
虽然美国第一大国的事实不能改变,但是也不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
冷战之后有几个变化最明显的几个国家,包括力争主导欧洲事务并分享世界领导权的欧洲联盟、决心恢复世界强国地位的俄罗斯、努力成为政治大国的日本、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中国。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白求恩医学院 70100311 贾峰冷战结束之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经历了重大的变化。
大规模的世界级战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所以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大国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纷纷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对外战略,谋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这样更凸显出发展经济在当今国际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今世界并不安宁,次贷经济危机影响仍在继续,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显现,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那么,就世界多极化和局部战争,恐怖主义之间的关系而言,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
就目前世界而言,突出影响的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家集团基本指代欧盟。
从历史的角度看,二战之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再到两极格局瓦解,发展到目前的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
二战之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以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以及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上尖锐对立,军事上全面对峙,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一超多强”。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继续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
2.过程与方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
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科索沃战争不仅对南联盟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科索沃战争不仅对南联盟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教学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对科索沃战争要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难点】在于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人道主义干涉”这一借口。
【教学方法】讲述、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讨论【课前准备】PPT、课前预习【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看这两X图片: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普京和奥巴马的微笑,通过这两X图片,你能看出当时的两国关系有什么不同吗?生答。
对,二战后,美苏之间有过尖锐的对抗,古巴导弹危机就是一个例子,当时世界笼罩在一片核战争阴云之下。
冷战之后,美俄关系密切起来,两国的领导人又成了亲密的伙伴。
90年代之后,美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同学们请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生回答: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师:对。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那么,世界政治格局将何去何从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冷战的结束与世界格局的变化冷战是二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特定时期,是以美国和苏联为核心的两大阵营之间的长期对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冷战终于在1991年画上了句号。
冷战的结束不仅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本文将就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变化作一简要探讨。
一、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重构1.1. 国际关系模式的多元化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模式从以美苏为代表的双极化格局转变为多元化趋势。
更多国家纷纷崛起,独立自主地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使得全球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平衡,取得更大的话语权。
1.2. 国际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的合作成为主流趋势。
各国更多地倾向于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解决争端,而非以冲突和对抗为主要手段。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特别是在贸易、科技领域等。
这使得国际关系呈现出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态势。
1.3. 国家安全观的转变冷战结束后,国家安全观念发生重大转变。
从过去几乎全部以军事手段对抗为主的国家安全观念,逐渐转向以维护人民福祉为核心的综合安全观。
国际社会日益重视非传统安全领域,如环境保护、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
这种转变使国家安全观朝着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2.1. 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
其综合实力在军事、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当时的世界秩序,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然而,随着其他国家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逐渐受到挑战。
2.2. 苏联解体与俄罗斯的崛起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成为当时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这导致原苏联领土分裂为15个独立国家,并从此退出世界强国之列。
与此同时,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核武器遗产,重新崛起为一个重要国际大国。
俄罗斯通过自身的经济、军事和外交实力,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历史教案1.1 背景介绍: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两极格局解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1.2 目的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3 课程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知识点讲解2.1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国家如欧盟、日本、中国等崛起。
2.2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全球化加速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增强,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2.3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文化格局:文化交流和冲突加剧,多元文化并存,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三、教学内容3.1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格局:介绍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等大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
3.2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全球化:阐述全球化的进程、影响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3.3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文化多样性:探讨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价值和面临的挑战。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4.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国际事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4.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5.2 教学重点: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地图、书籍等。
6.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参考资料等。
6.3 准备说明: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使用。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回顾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引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
7.2 教学内容展示:利用课件和教材,向学生展示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及其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5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以及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教材通过分析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各大国的崛起和衰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此外,教材还简要介绍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在历史知识方面已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一概念,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多极化趋势的含义,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当前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掌握其主要特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及其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多极化趋势的含义,并关注其发展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历史资料等,直观展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当今世界格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及其影响。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多极化趋势。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多极化趋势的认识和看法。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记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多极化趋势的含义2.多极化趋势的形成3.多极化趋势的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第15课“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课后练习十二第1题【单选题】巴解组织著名领导人是( )A、卡斯特罗B、拉宾C、阿拉法特D、佩雷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18年5月14日,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正式搬迁到耶路撒冷,这一事件引发了巴以双方又一轮军事冲突,由此说明中东地区矛盾复杂、冲突频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民族、宗教矛盾激烈B、大国的干涉C、战略位置十分重要D、对石油等资源的争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0年5月25日晚,以色列空军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进行了多次轰炸,造成约20人受伤,一些建筑物在轰炸中被摧毁。
有人认为此举对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是一个重大打击。
请你判断,中东问题的关键在于( )A、宗教纷争B、水资源分配C、领土争端D、巴以冲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二战以来,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等使中东地区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外部因素是( )A、领土争端B、宗教冲突C、民族矛盾D、大国干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4月13日晚宣布,美军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政府军事设施实行“精准打击”,以作为对日前叙东古塔地区发生“化学武器袭击”的回应。
美英法的军事行动再一次将人们的视线聚焦于叙利亚所在的中东地区。
中东问题是自二战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
该问题的焦点是( )A、巴以冲突B、印巴分治C、宗教冲突D、石油争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中,最关键的是( )A、巴以冲突问题B、印巴争端问题C、科索沃问题D、克什米尔归属问题【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请回顾梳理美国在“二战”之后的发展历史,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战后初期,伴随着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增强,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挑起了“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