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巧妙求和高斯的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高斯求和的故事高斯求和,又称高斯算术级数,是数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
这个问题的故事始于著名数学家高斯的童年。
当时,高斯的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们计算1到100的自然数之和。
而高斯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让他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
高斯发现,如果把这些数字竖着写成两列,一列从1到100,一列从100到1,那么相邻的两个数之和总是101。
于是,他将这些数字两两相加,得到了50组和为101的数对。
然后,他发现这50组数对中,每一组的和都是101,于是他用简单的乘法,即50×101=5050,得到了1到100的和。
高斯的这个发现,让他轻松解决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奠定了基础。
高斯求和问题,也因此而被人们所熟知。
高斯求和问题的解决方法,展现了高斯在数学上非凡的天赋和敏锐的观察力。
他能够从简单的问题中发现规律,运用巧妙的方法解决复杂的计算,这种数学思维的优秀品质,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除了这个经典的故事之外,高斯求和问题在数学领域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分析、数值计算、概率统计等领域,高斯求和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个具体的计算问题,更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代表着数学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高斯求和问题的精髓已经被运用到各个领域。
比如在计算机编程中,高斯求和问题的解决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算法设计和优化。
在工程技术中,高斯求和问题的思想也被运用到信号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
可以说,高斯求和问题不仅是数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更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总的来说,高斯求和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更是一个代表着数学思维和方法的经典案例。
它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善于运用巧妙的方法解决复杂的计算,善于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
高斯求和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故事,更是一种智慧和思维方式的传承和发展。
高斯求和的故事高斯求和是数学中一个著名的故事,它讲述了数学天才高斯在小学时代惊人的计算能力,以及他是如何发现求和公式的。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高斯的聪明才智,也启发了无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小学生高斯在课堂上遇到了一道特别的数学题目,计算1到100的所有整数之和。
老师原本以为这个题目会让学生们花费很长时间去计算,但是高斯却在几分钟内就给出了正确答案,5050。
这个令人惊讶的答案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奇,他们纷纷询问高斯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高斯告诉他们,他发现了一个规律,1加上100等于101,2加上99等于101,3加上98等于101……依次类推,所有的数对加起来都等于101。
而100个数中有50对这样的数对,所以答案就是101乘以50,即5050。
高斯的发现让大家大开眼界,他用简洁的方法解决了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展示了他出色的数学天赋。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数学教育中的经典案例,启发了许多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高斯求和公式不仅仅适用于1到100的整数求和,它还可以推广到任意连续整数的求和问题。
这个公式的发现,不仅让数学计算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也展示了高斯在数学领域的非凡成就。
在数学教育中,高斯求和故事也被用来鼓励学生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寻找规律和方法,以简洁的方式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并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和挑战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理解,就能够领略到数学的美妙之处。
高斯求和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则关于数学的故事,更是一则关于智慧和勇气的故事。
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前行。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每一个看似普通的问题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深刻的数学规律和美妙的数学世界。
因此,高斯求和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则数学故事,更是一则关于智慧和勇气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理解,数学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乐趣和挑战,让我们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聪明的高斯的故事《聪明的高斯》嘿,今天咱来唠唠那个超厉害的高斯呀!高斯这小子,那可真是个天才。
就说他小时候上学那会吧,有一次老师给他们出了一道题,那题可真是够难的。
老师说呀:“同学们,从 1 加到100 等于多少呀?”这可把其他同学都难住了,一个个抓耳挠腮的,就想着怎么算呀。
可高斯呢,他就坐在那,眼睛滴溜溜一转,嘿,有主意了!只见他拿起笔,在纸上刷刷刷地写了几下,然后就举手说:“老师,我算出来啦,是5050!”老师都惊呆了,这小子咋这么快呀!后来高斯就给老师解释,他把 1 和 100 相加,2 和 99 相加,3 和 98 相加……这样依次类推,每一对加起来都是 101,一共有 50 对呢,那不就是 5050 嘛。
哎呀,你说这高斯是不是太聪明啦!还有一次呀,高斯和小伙伴们在外面玩。
突然看到一棵大树,那大树可粗啦。
小伙伴们就说:“哎呀,这棵树到底有多粗呀?”其他人都没啥办法,这时候高斯又开动他的小脑袋瓜啦。
他找来一根绳子,围着大树绕了一圈,然后量了量绳子的长度,嘿,这不就知道树有多粗了嘛!小伙伴们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直说高斯真是太机灵啦。
高斯就是这么一个聪明的人,他的聪明可不是天生就有的,那也是他爱思考、爱钻研的结果呀。
他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想出巧妙的办法来解决。
就像他解决那些数学难题一样,别人觉得难上天了,他却能轻松搞定。
他的故事一直流传着,让我们这些后人听了都特别佩服。
每次想到高斯,我就忍不住想,要是我也能有他那么聪明就好啦!哎呀呀,不过咱也不能光羡慕人家呀,也得向他学习,多开动脑筋,说不定咱也能变得聪明一点呢!哈哈,好啦,今天关于高斯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啦,下次再给你们讲其他好玩的故事哟!。
第三讲高斯的故事知识要点高斯求和公式:(首项+末项)×项数÷2典型例题例1 找出规律后填出下面数列中括号里的数,并在等差数列的题号前打“√”。
(1)5,9,13,17,21,(),()(2)0,3,8,15,24,(),48,63例2 3+4+5+6+7+8 例3 4+6+8+10+12+14+16例4 1+2+3+4+5+6+…+100 例5 5+6+7+……+23+24巩固练习1.找出规律后填出下面数列中括号里的数,并在等差数列的题号前打“√”。
(1)5, 11,17,()(2)8,14,20,(),32(3)9,18,27,36,45,()2.9+13+17+21+25+29 3.18+19+20+21+22+23 4.73+77+81+85+89+93+97 5.8+9+10+11+12+13+14 6.8+9+10+……+26+27 7.15+16+17+……+33+348.99-98+97-96+95-…+3-2+19.10把锁和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要试多少次?10.学校举行乒乓球选拔赛,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选手赛一场,有14个人参加比赛,计算出一共赛了多少场?11.1+2+3+4+5+6+…+15-100课后作业1.1+2+3+4+5+6+7+8 2.2+5+8+11+14+17+203.3+4+5+…+21+22 4.2001991981974321L-+-++-+-5.260-1-2-3-4-…-206.一串珠子有黑有白,排列有一定规律,一部分珠子放在盒内,一部分挂在盒外,见下图。
请回答:(1)黑色珠子有几颗?(2)这串珠子一共有多少颗?拓展练习1.2+4+6+8+…+96+98+1002.()()999795312469698+++++-+++++L L3.时钟在每个整点时敲该钟点数,每半点钟时敲1下,问:一昼夜时钟总共敲了多少下?4.求出0至100(包括0与100)内的所有4的倍数所组成的和。
高斯求和的数学故事1785年,8岁的小高斯在德国农村的一所小学里念一年级。
数学老师是城里来的。
他有一个偏见,总觉得农村孩子不如城里孩子聪明。
不过,他对孩子们的学习,还是严格要求的。
他最讨厌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常常用鞭子敲打他们。
孩子们很爱听他的课,因为他经常讲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有一天,他出了一道算术题。
他说:“你们算一算,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谁算不出来,就不准回家吃饭。
”说完,他就坐在椅子上,用目光巡视着趴在桌上演算的学生。
不到一分钟的工夫,小高斯站了起来,手里举着小石板,说:“老师,我算出来了……”没等小高斯说完,老师就不耐烦的说:“不对!重新再算!”小高斯很快的检查了一遍,高声说:“老师,没错!”说着走下座位,把小石板伸到老师面前。
老师低头一看,只见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5050",不禁大吃一惊。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复杂的数学题,一个8岁的孩子,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算出了正确的得数。
要知道,他自己算了一个多小时,算了三遍才把这道题算对的。
他怀疑以前别人让小高斯算过这道题。
就问小高斯:“你是怎么算的?”小高斯回答说:“我不是按照1,2,3的次序一个一个往上加的。
老师,你看,一头一尾的两个数的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101,2加99时101,3加98也是101.....一前一后的数相加,一共有50个101,101乘50,得到5050。
”小高斯的回答使老师感到吃惊。
因为他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种算法。
他惊喜的看着小高斯,好像刚刚才认识这个穿着破烂不堪的,砌砖工人的儿子。
不久,老师专门买了一本数学书送给小高斯,鼓励他继续努力,还把小高斯推荐给当地教育局,使他得到免费教育的待遇。
后来,小高斯成T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的这种计算方法称为“高斯定理”。
这个计算题相信大家在数学学习中都有所涉猎了,这还只是高斯其中一个较小的成就,他在数学上的成就颇多。
高斯求和的故事高斯求和,是数学中一个经典的问题,也是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当高斯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们计算1到100的和。
其他同学开始依次相加,而高斯却很快就给出了答案,5050。
这让老师很吃惊,于是他问高斯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高斯告诉老师,他发现了一个规律,1加100等于101,2加99等于101,3加98等于101……依次类推,他发现所有的和都是101,而一共有100个这样的和,所以答案就是101乘以100再除以2,得到5050。
这个故事展示了高斯天才般的数学头脑,也展示了高斯求和的方法。
高斯求和是指对连续的自然数求和的问题,即1加2加3加……加n的和。
高斯通过发现了一个规律,从而得出了通用的求和公式,n(n+1)/2。
这个公式简洁而优美,可以快速计算出任意连续自然数的和,而不需要逐个相加。
高斯求和的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知识,而是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活的学科。
高斯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了数学中的规律,从而得出了通用的解决方法。
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也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作用。
除了在数学中有重要的应用外,高斯求和的故事还给我们启示,即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观察和总结规律。
有时候,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不一定是最直接的逐个计算,而是通过发现规律,找到通用的解决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也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高斯求和的故事不仅展示了高斯天才般的数学头脑,也告诉我们解决问题时要善于观察和总结规律。
数学中的高斯求和问题,不仅有着重要的应用,也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法。
希望我们能够像高斯一样,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通用的解决方式。
第3讲高斯求和德国着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1+2+3+4+…+99+100=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
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
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
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
例如:(1)1,2,3,4,5, (100)(2)1,3,5,7,9,...,99;(3)8,15,22,29,36, (71)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对于任意一个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来说,中间一项的值等于所有项的平均数,也等于首项和末项和的一半;或者换句话说,各项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
即为中项定理【例题讲解及思维拓展训练】例1 1+2+3+ (1999)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
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厉害的数学家的故事,他叫高斯。
高斯小时候就特别聪明。
有一次,他的老师给全班同学出了一道难题,让大家从1 加到100 算出总和。
同学们都开始埋头苦算,在纸上不停地写啊写。
可是小高斯没有像大家那样着急,他静静地坐在那里想了一会儿。
突然,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数字。
老师看到他这么快就写好了,觉得他肯定是瞎写的。
但是当老师看了高斯的答案,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啦!原来高斯算对啦!高斯是这样算的,他把 1 到100 这100 个数,首尾两两相加,1 加100 等于101,2 加99 也等于101,就这样一直加下去,一共有50 组101,所以总和就是5050。
小朋友们,你们说高斯是不是很聪明呀?后来,高斯长大了,他还是那么爱思考,解决了好多好多数学难题。
他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鼓励着更多的小朋友喜欢数学,努力学习。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高斯的故事。
高斯上学的时候,他的数学成绩总是特别好。
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特别难的数学题,其他同学都愁眉苦脸的,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
可是高斯看了看题目,脑子就开始飞快地转起来。
他一会儿皱皱眉头,一会儿又眼睛一亮。
没过多久,高斯就举起手说:“老师,我算出来啦!”老师都不敢相信,走过去看了看他的答案,完全正确!从那以后,老师对高斯更加关注了,经常给他出一些更难的题目,高斯每次都能很快地解答出来。
高斯还喜欢自己研究数学问题。
有一次,他在家里看书,看到一个数学定理,他觉得不太对,就自己开始琢磨。
他在纸上画呀算呀,一直到天黑都没有停下来。
最后,他终于发现了这个定理的错误,还想出了更好的办法。
小朋友们,高斯是不是很厉害呀?《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继续说高斯的故事。
高斯长大以后,成为了一名非常著名的数学家。
有很多人都来找他请教数学问题。
有一次,一个工厂的老板来找高斯,说他们的生产线上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都算不出来。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简短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斯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的一生经历颇为传奇。
据说,当他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学校老师给学生做了一个任务,让他们加算1到100的和。
其他学生们纷纷开始认真做起来,笔记本上铺满了数字,可是高斯只用了几秒钟就得出了答案:5050。
老师惊讶地问他是怎么算出来的,高斯告诉他,他注意到1到100的求和其实可以分成两组,一组从1加到50,另一组从51加到100,而这两组的和是相等的,公式就是(1+100)*50=5050。
老师对他的天赋赞叹不已,从此对他格外关照。
高斯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才华,他在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上游刃有余,迅速地得出答案并且准确无误。
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闻名世界的猜想:素数定理。
这个猜想是关于素数在数论中的分布规律,经过验证,高斯的猜想成为了定理,对数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斯除了在数学领域有出色的表现外,他还在其他领域展现了杰出的才能。
他研究了电磁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理论和观点。
他的成就被誉为近代数学的创始之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不过,高斯并不是一个只关心数学的冷血理性的人,他也有着温暖的一面。
据说,他和他的朋友们曾经参加一个聚会,聚会上的一个女孩问他,如果你能够愿望实现一个东西,你会希望得到什么?高斯立刻回答道,我希望得到一个完美的数学公式,这个公式可以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难题。
他的回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这也反映了他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
高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他离世后,数学界仍然对他的成就和贡献充满敬仰。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数学爱好者和从业者,让人们明白,凡事只要有毅力和热爱,都有可能取得成功。
他的传奇生涯将永远在数学的殿堂里闪耀光芒,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第二篇示例:高斯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据说,当高斯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他的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个算术题:计算1到100相加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