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3
氢氧化钠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标识中文名:氢氧化钠;烧碱英文名:Sodium hydroxide;caustic soda危险性类别:碱性腐蚀品分子式:NaOHCAS号:1310-73-2化学类别:无机碱相对分子质量:40.01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含量工业品一级≥99.5%;二级≥99.0%。
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主要用途:用于石油精炼、造纸、肥皂、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不燃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间内。
注意防潮和雨淋。
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损坏。
雨天不宜运输。
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0.5,前苏联MAC (mg/m)0.5.The following article has been edited for ___.TVL-TWA in the US is set at 2 mg/m。
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标识理化性质中文名: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英文名:Sodiun hydroxide; Caustic soda; Sodiun hydrate 分子式:NaOH外观与性状熔点(°C)沸点(°C)溶解性侵入途径毒性及健康危害急救方法健康危害毒性分子量:40.01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318.41390相对密度(水二1)2.12相对密度(空气二1)0.13/739°C/危险货物编号:82001UN 编号:1823CAS 号:1310-73-2饱和蒸气压(kPa)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LD50:LC50: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燃烧性闪点(°C)引燃温度(°C)不燃〃燃烧分解物爆炸上限(v%)爆炸下限(v%)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危险特性燃烧爆炸危险性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建规火险分级禁忌物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戊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储运条件: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间内,注意防潮和雨淋。
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
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
雨天不宜运输。
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氢氧化钠(又称苛性钠)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特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本文档旨在概述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并提供相应的危险特性表。
理化性质化学式:NaOH:NaOH分子量:40g/mol:40g/mol外观:固体为白色结晶或颗粒状;溶液是无色透明的。
:固体为白色结晶或颗粒状;溶液是无色透明的。
熔点:318℃:318℃沸点:1388℃:1388℃溶解性:氢氧化钠可溶于水,产生强碱性溶液。
:氢氧化钠可溶于水,产生强碱性溶液。
密度:2.13g/cm³(固体):2.13g/cm³(固体)pH值: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通常在12-14之间,具有强碱性。
: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通常在12-14之间,具有强碱性。
危险特性根据氢氧化钠的特性,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危险特性:1. 腐蚀性: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能腐蚀皮肤和眼睛。
接触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导致灼伤和化学性损伤。
腐蚀性: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能腐蚀皮肤和眼睛。
接触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导致灼伤和化学性损伤。
2. 危险燃烧和爆炸性:虽然氢氧化钠本身不易燃烧,但与可燃物质(如有机物)接触时会产生剧烈反应,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危险燃烧和爆炸性:虽然氢氧化钠本身不易燃烧,但与可燃物质(如有机物)接触时会产生剧烈反应,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3. 环境污染: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湿性,能与水反应形成氢氧化物离子。
当大量溶液被释放到环境中时,可能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环境污染: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湿性,能与水反应形成氢氧化物离子。
当大量溶液被释放到环境中时,可能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4. 对金属腐蚀: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并导致金属腐蚀。
对金属腐蚀: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并导致金属腐蚀。
危险特性表以上是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简要概述。
对于使用或处理氢氧化钠的情况,应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一、理化特性:二、危险性概述:1、危险性类别:可能腐蚀金属;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对水生生物有害。
2、GHS-分类:金属腐蚀物(类别1);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急性水生毒性(类别3)3、图标或危害标志信号词危险4、危险信息: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
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5、预防措施:只能在原容器中存放;不要吸入粉尘或烟雾;作业后彻底清洗皮肤;避免释放到环境中;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三、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且便于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食入: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四、消防措施1、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2、灭火方法与灭火剂: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3、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符合MSHA/NIOSH 要求的或相当的))并穿上全身防护服。
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
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
五、泄漏应急措施1、作业人员防护措施:戴呼吸罩。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2、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处置材料: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根据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具有一系列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其理化性质和相关的危险特性。
理化性质
外观和性状
氢氧化钠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固体物质,常见的形态为白色固体。
具有吸湿性,易溶于水,遇水会迅速生成氢氧化钠溶液。
溶解性和pH值
氢氧化钠在水中具有较高的溶解性,能够快速溶解,并形成强碱性的溶液。
在水中的溶液呈碱性,pH值通常超过13。
热稳定性
氢氧化钠在高温下较为稳定,但在受潮的情况下会分解产生热量。
密度和熔点
氢氧化钠具有较高的密度,常见情况下为2.13 g/cm³。
其熔点
约为318℃,在高温下能够熔化为液态。
危险特性
腐蚀性
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接触皮肤会引起灼伤,并能够损伤眼睛,甚至导致失明。
对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也具有
刺激作用。
燃烧性
氢氧化钠本身并不易燃,但可以促进其他可燃物质的燃烧,增
加火灾的危险性。
环境影响
氢氧化钠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对水生生物有毒性,可能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了解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对于合理使用和安全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处理氢氧化钠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并遵守相关安全规范,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见的名称
为烧碱或苛性钠。
它是一种强碱,在许多工业和实验室应用中被广
泛使用。
理化性质
- 理化性质:氢氧化钠是固体,常见的形式是白色结晶。
它具
有高溶解度,能够迅速溶解在水中。
- pH值:氢氧化钠的溶液呈碱性,具有高pH值。
- 熔点和沸点:氢氧化钠的熔点约为318℃,沸点约为1390℃。
- 密度:氢氧化钠的密度约为2.13 g/cm³。
化学性质
- 可腐蚀性: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它能
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包括酸、金属和大部分非金属。
- 中和反应:氢氧化钠能被酸中和,并产生盐和水。
- 电离能力:氢氧化钠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成氢氧根离子和钠
离子。
- 吸湿性:氢氧化钠能吸湿,容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危险特性
- 腐蚀性: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
接触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导致化学灼伤。
- 毒性:直接摄入或吸入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导致中毒,严重情况下可致命。
- 灼伤危险:氢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可能导致灼伤和火灾危险。
- 氧化性:氢氧化钠与可燃物质接触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请注意,这些信息仅提供了氢氧化钠的一般性质和危险特性,具体使用中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南和法规。
参考资料:
-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OSHA). Sodium Hydroxide.。
氢氧化钠的基本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品名氢氧化钠别名苛性钠;烧碱;火碱;固碱英文名Sodiunhydroxide;Causticsoda理化性质分子式NaOH分子量40.01熔点318.4℃沸点1390℃相对密度2.12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外观气味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稳定性和危险性稳定性:不会燃烧,易溶于水。
危险性: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毒理学资料属中等毒性。
危险特性:本品,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安全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他工作后,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应急措施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泄漏处置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