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作业(剪刀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23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剪刀设计摘要:手用工具是人类双手的延伸,它可以增强手臂的力量、扩大作业范围、提高作业效率和有效性。
但由于人们在作业或日常生活中长久使用设计不良的手用工具和设备,造成很多身体不适、损伤和疾患,降低了生产率,甚至使人致残,增加了人们的心理痛苦与医疗负担。
本文通过分步研究的方法,从产品设计的三要素出发,逐一阐述了人机工程学在手用工具中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剪刀人性化材料造型色彩1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重要性手是人体进行操作活动最多的器官之一,人的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手用工具是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其造型、材料等因素很多都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让人无法安全高效地操作。
事实上,有许多传统工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人们在作业或日常生活中长久使用设计不良的手用工具和设备,造成很多身体不适、损伤和疾患,降低了生产率,甚至使人致残,增加了人们的心理痛苦与医疗负担。
所以,从人机工程学角度进行手用工具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手用工具种类繁多,无法逐一说明,下面以常用剪刀为例,对剪刀进行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2 分步研究材料、造型、色彩是产品形态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其中造型是三者中较为复杂的一个方面,对于造型又具体需从形状、长度、直径、弯曲度和角度四个方面研究设计。
对产品形态设计时,适当的附加功能的设计也能满足人们的额外需求,使得产品更具人性化。
2.1 材料剪刀材料的应用一般分为手柄和刀刃两大部分,根据两部分功能的不同,材料的使用也有不同。
要使手上所用的力量全部传递到剪刀手柄上,且不与手柄产生滑动现象,减轻手的疲劳程度,一般手柄的材料都会使用PP、TPR、ABS等塑料材质,根据人机工程学的“人性化”原则,如果同时在手柄跟手接触处镶以橡胶,不仅可以增加舒适度,还可较好的防滑效果(如图2)。
剪刀刃的材料则可以考虑用不锈钢加以拉丝处理,一般家用剪刀可用3#不锈钢(如图1)。
2.2 造型手柄是所有手用工具与手最直接接触的地方,手柄的造型和结构的合理设计对操作者使用具有很大影响,形状、长度、直径、弯曲度等设计因素直接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剪叉机构设计
剪刀机构设计
剪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而剪刀的设计离不开剪刀机构。
剪刀机构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机械结构,通过合理设计,可以实现剪刀的开合运动,从而完成剪切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剪刀机构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剪刀机构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两个关键要素:连杆和铰链。
连杆是剪刀的两个臂,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可运动的机构。
当一个臂相对固定,另一个臂绕着铰链进行旋转运动时,剪刀就能够实现开合动作。
通过合理设计连杆的长度和铰链的位置,可以实现剪刀的精准运动,从而完成剪切任务。
剪刀机构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剪刀外,还可以应用在工业生产中。
例如,在纺织行业中,剪刀机构被广泛应用于裁剪布料,提高生产效率;在医疗器械领域,剪刀机构被用于手术刀具的设计,实现精准的切割操作;在家具制造行业,剪刀机构被应用于切割木材,实现定制家具的生产等。
剪刀机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剪刀的用途、材料选择、连杆长度、铰链位置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计算和测试,确保剪刀机构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同时,还需要考虑剪刀的人机工程学设计,确保操作舒适方便,提高使用体验。
总的来说,剪刀机构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机械结构,通过合理设计可以实现剪刀的开合运动,应用广泛。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剪刀机构的设计将会更加精密和智能化,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率提升。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剪刀机构的设计原理和应用,进一步推动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
人机作业分析是指什么?人机作业分析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在制造业中,生产设备的多寡、是否先进都是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
可以说,生产设备是企业的宝贵资产。
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一批优质的设备,就拥有了生产的基本条件。
再招募相应的设备操作者,企业也就开始了产出。
然而,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想把机器使用好,就不得不找熟悉机器的人去操作这些机器。
当然这个操作过程是慢慢磨合出来的,需要进行人机作业分析,调整操作方式,找到合适的操作方法后再进行培训和强化,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那么人机作业分析是指什么?企业又该如何进行高质量的人机作业分析?一、人机作业分析是指什么人机作业分析的本质内容就是对工人操作机器的方法进行分析,让工人可以用一种更好的方式去操作机器,从而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简单点说,在为进行分析之前,一个工人只能勉强操作一台机器,而经过分析优化之后,一个工人有可能可以熟练的操作2至3台机器,或者原本2个工人完成的一人工序,这样一来就极大地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
二、人机作业分析的主要用途有哪些人机作业分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企业竞争力。
工人之所以不能够熟练操作机器,根本原因在于操作方式存在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优化之后,让工人掌握更先进的机器使用方法,并消除一些不必要的作业浪费,工人的操作速度自然就会提升,产出更得到相应的改善,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是提高生产效率。
一个人操作一台机器和一个人操作两台机器的生产速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工人能够操作更多的机器,那么你的产品产量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设备也可以满载运转,提高生产效率。
三、优化产品生产成本。
一个人操作两台机器和一个人操作一台机器的人工成本显然是不一样的,因此进行人机作业分析,有助于优化产品生产成本。
四、产品质量更稳定。
通过人机作业分析,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员工收入增加了,流失率也降低了,产品质量也更稳定了。
剪刀的人因工程学与创新目录1. 摘要 (3)2. 剪刀的起源 (4)2.1 追溯国外剪刀 (4)2.2 追溯国内剪刀 (4)3. 现有剪刀的调查分析 (8)3.1 调查结果...................................................3.2 问题分析.............................................4. 剪刀的改进 (11)4.1产品定位............................................4.2产品改进方向.......................................5. 创新设计.......................................................6. 结论.......................................7.参考文献 (12)摘要随着科技生产的不断进步,作为一门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人机工程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了。
随着人机工程学在我们使用的生活物品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很多物品不仅仅只要求其功能性,逐渐地开始追求使用的舒适性方便性,所以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于未来很多事物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人机工程学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将人机工程学应用于物品设计中,由于符合人的生理学和心理学规律,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手工工具设计的意义和作用手工工具例如榔头、钳子、剪、刀、扳手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某些特定的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工具,它们的主要的作用区域是手、腕、臂以及上肢部分,如果设计不当,给使用者带来的累积损伤疾病(指由于不断重复使用身体某部分而导致的肌肉、骨髓的疾病)是十分严重的。
人机工程的剪刀设计方案一、剪刀使用场景及用户需求剪刀是一种用于剪切物体的工具,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办公和工业生产中。
在日常生活中,剪刀通常用于剪纸、剪布、开信封等,因此,对于普通家庭用户而言,剪刀的使用应该是简单、方便和安全的。
在办公场景,剪刀常用于剪纸、修理文件等,因此,对于办公用户而言,剪刀的使用应该是精准、稳定并且能够长时间持续工作的。
在工业生产场景,剪刀常用于剪裁各种布料、纸张以及金属片等,因此,对于工业用户而言,剪刀的使用应该是高效、耐用和操作简单的。
综上所述,剪刀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用户需求,包括简单易用、精准稳定、高效耐用等方面,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二、人机工程在剪刀设计中的应用1. 人体工程学原理应用剪刀作为手持工具,其设计需要符合人体的生理特征,如手型、握力等。
因此,在剪刀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手的尺寸、握力和操作习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和操作便利性。
2. 易用性原理应用剪刀的设计需要具备明显的功能标识和操作指示,以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和正确使用工具。
同时,剪刀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心理期望,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和满意度。
3. 安全性原理应用剪刀是一种锋利的工具,设计上需要考虑到用户的安全问题。
例如,锋利的刀口需要有安全护罩,以防止意外伤害;剪刀的握柄需要有抗滑设计,以防止意外滑动造成伤害;剪刀的操作需要考虑到用户的手部防护,如避免手指被夹等。
4. 可靠性原理应用剪刀作为一个日常使用的工具,其设计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剪刀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和生产工艺的优化,以提高剪刀的品质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人机工程在剪刀设计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剪刀产品。
三、基于人机工程的剪刀设计方案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基于人机工程的剪刀设计方案:1. 剪刀的握柄设计剪刀的握柄应该符合人手的握持特征,具有良好的握持感和舒适度。
《人体“机器”》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机器,各种器官和系统互相配合,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探索人体与机器之间的相似的地方,从而增强对人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设计目标:1.了解人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探讨人体与机器之间的相似的地方;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三、设计内容:1.理论进修:通过教室教学,介绍人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比如心脏、肺部、消化系统等,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构造。
2.实验探究:设计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比如模拟呼吸过程、观察心脏的跳动等,从实践中加深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3.讨论交流: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人体和机器之间相似的地方的看法,增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
4.作业任务:安置作业任务,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人体“机器”的小论文,结合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分析人体与机器之间的相似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评判方式:1.教室表现:根据学生在理论进修和实验探究中的表现,进行教室表现评判,包括积极参与、认真听讲等方面。
2.作业评判:对学生的小论文进行评阅,评分标准包括论点是否清晰、论据是否有力、逻辑是否紧密等方面。
3.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评分标准包括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等方面。
五、总结展望: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培养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增强对人体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启发,不息探索人体和机器之间的奥秘,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