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9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评价记录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一、评审目的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符合性评价结果是一项系统、全面、深入的评价活动,是验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有效途径,是确认企业自身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遵守安全法律法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低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二、评审范围评审范围:公司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具体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地方性法规和有关文件;标准和规范;三、评审人员评审组长:主要负责人组员:安全管理人员、各部门负责人四、评审时间:年月日一年月日五、工作步骤1、首先由各部门负责组织收集识别各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主要负责人组织各部门根据识别出来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进行部门的符合性评审;3、安全管理人员对符合性评审的结果进行综合,总结出公司的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情况,符合性评价报告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审批。
4、为系统、全面地进行评价,结合传统安全管理习惯,对评价内容进行以下归类,按照类别,找出对应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要求,内容一般包括: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安全责任制;规章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现场安全监测监控;安全警示标志;消防设施与器材;特种设备管理;安全特性检测检验;电气安全;隐患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救援体系;劳动保护;职业健康等方面。
六、评价结论通过评价,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基本能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于出现的不符合项,公司将制定纠正措施计划,消除违规行为,确保企业和从业人员生产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及有关要求。
XX包装制品有限公司2024年度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编制:年月日审核: 年月日批准: 年月日2024年度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一、评价目的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符合性评价是一项系统、全面、深入的评价活动,是验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有效途径,是确认企业自身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是企业确保正常生产的基本保障。
为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通过公司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条款的搜集、整理和学习,对各条款进行识别、评审,查找日常作业和管理过程中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生产作业行为,完善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从而满足法律法规相关条款的要求,做到依法生产、规范管理、达标排放。
二、评价范围及依据本次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范围包括公司安全办公室、生产部、后勤部等所有部门,对我公司各部门、生产车间运行及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主要对已建项目、在建项目和计划建设项目依法建设情况和运行过程进行评价。
本次评价依据为公开辨识更新、替换后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它要求。
三、评价小组组成为了能够达到评价的最终目的,保证符合性评价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公司组建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小组。
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四、符合性法律法规辨识和获取为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章制度,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我公司定期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章制度进行收集和辨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及时予以更新。
五、评价时间:自2024年月日至2024年月日,共计5天。
六、评价过程评价组共对与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相关11部法律,11部行政法规,72部部门规章,12部地方法规文件,125部标准规范进行辨识评价,本次评价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文件全部都是现行有效的,其涉及的内容,基本覆盖到公司环保管理的各个方面。
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1000字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评价报告一、项目背景作为对企业诚信度、规范经营、合规运营的考核,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经营领域,都会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
企业是否达标符合,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责任,也是社会的需求。
因此,对企业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进行评价,既是对企业责任、规范性的检测,也是对监管部门、公众的监督。
二、评价目的本次评价旨在对某企业2019年度的法律法规标准符合性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价评价体系包括“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指标体系”与“精益化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指标体系(一)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指标体系1. 法律法规依从性:评估企业的各项业务是否符合国家、地方法规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环保、质量安全等方面,并对高风险、高频率项进行重点检查。
2. 监管要求满足性:评价企业是否满足相关监管要求,包括成立时的注册资金和准入条件、经营上的资质要求和行业标准。
3. 经营合规性:评价企业制定的经营计划、业务实施方案和财务报表是否合规,是否存在表格造假、信息泄漏等情况。
(二)精益化评价指标体系1. 运作效率:评价企业各项业务运营的效率,包括人员配置、业务流程、信息化程度等方面。
2. 品质管理:评价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品质是否达到客户期望,对不符合品质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分类记录和分析。
3. 改进能力:评价企业对运营流程优化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建议并跟踪整改措施是否有效。
四、评价结果在法律法规符合性方面,该企业年度总体符合性指数为90分,其中:1. 法律法规依从性得分为85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1 薪资支付滞后,有一定的拖欠现象,但呈现缓解趋势。
1.2 企业设备排污不达标,需加强环保投入。
2. 监管要求满足性得分为95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2.1 更新档案资料不及时,造成盲区。
2.2 存在违规行为记录的员工未进行相应处理。
3. 经营合规性得分为91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3.1 企业将“财务关口”设置过紧,导致资金回笼周期较长。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xxx有限公司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一、评价目的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是一项系统、全面、深入的评价活动,是评价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证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法律法规进行符合性评价,使公司各项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二、评审范围由各单位经过识别和获取并经公司确认试用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内容包括: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有关文件精神;地方性法规和有关文件;标准和规范;三、评审人员评审组长:主要负责人组员:安全管理人员、各部门以及车间负责人四、评审时间: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五、工作步骤1、各单位、部门对本单位、部门适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要求进行识别、获取并收集,建立安全生产试用的法律法规清单,汇总后上报至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各单位、各部门上报的法律法规清单进行初步的汇总和整理,并建立安全生产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汇编版。
3、由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人员对安全生产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汇编版进行评审,评审法律法规清单中的适用性,对不符合项提出相关的要求及整改建议。
4、安全管理部门对符合性评审的结果进行综合,总结出公司的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情况,符合性评价报告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审批。
5、在进行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过程中应包括:规章制度、培训教育、内外部安全距离、操作规程、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特殊作业、隐患排查、安全设施等内容。
六、评价结论通过对安全生产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价,我公司在各项安全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过程中基本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要求,满足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存在的不符合项目如下:七、评审人员签字。
一、评审目的
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条款的搜集、整理和学习,对各条款进行识别、评审,查找日常作业和管理过程中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作业行为,从而满足法律法规相关条款的要求,达到保护环境、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实现本质安全的目的。
二、评审范围
本次识别的法律、法规,参见后页《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表》。
三、评审依据
适用于本公司的67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四、评审方式
按照公司《文件管理办法》,通过局域网、地方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等途径,收集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在公司领导的全面协调下,与部门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与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学习和讨论,并查阅有关基础资料,对适用于本公司的67部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进行符合性评审,界定责任部门、相关部门和相关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判定符合性。
五、评审人员
评审组组长:叶子洲
组员:叶腾飞、王美安、孙永虎、陈厚义、于林
六、评审时间:2013年7月10日
七、评审结论
对适用于本公司的67部法律法规、标准条款进行评审,通过本次评审,发现本公司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方面,已建立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获取、培训、沟通等规范的管理渠道,而且运行正常。
嘉善英锐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2013年7月11日。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评价记录是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是否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一种记录和评估工作。
该评价记录应包括符合性评价的目的、评价范围、评价方法和结果等内容,评价结果应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符合性情况。
评价目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评价的目的是评估企业对于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是否具备符合性,以确定企业的风险水平,进而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评价结果还可以作为企业治理的重要参考,为企业及相关方提供决策依据。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主要包括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法规、税法、环境法规、知识产权法规、竞争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等。
评价范围将根据企业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所在地区等因素进行确定,以覆盖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评价方法:针对每一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估。
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文件审查、实地检查、访谈、抽样调查等。
文件审查主要是通过查看与所评价的法律法规及要求相关的文件、记录,确认企业的执行情况;实地检查可通过现场观察、设备检查等方式,验证企业的实际操作;访谈则是与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企业实施的具体情况;抽样调查则是通过对数据、文件等进行随机抽样,验证企业的符合性情况。
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将根据实际的评价情况进行整理和总结,反映企业的符合性水平。
评价结果应准确、客观地描述企业的符合性程度,以便企业及相关方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
评价结果还可能被用作内部沟通、外部合规报告、相关方交流等用途。
综上所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评价记录是对企业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估的一种重要工作。
通过评价记录,企业能够及时了解自身的符合性情况,为合规管理和风险防范提供重要参考。
XXX有限公司
2016年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记录
识别部门:安环科
本次识别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
6.《浙江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办法》
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8.《浙江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办法》
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结论:
1.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主要参考9 项法规,评估其中的30 项。
2.29 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占97%),出现不符合项
1 项,(占3%)。
3.0 项未采样检测是否达标。
制定人:刘建鑫部门:安环科主管领导:杜宏伟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表
宁波大榭开发区恒信燃料油品有限公司
2011年度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中的违法、违规现象的整改
2011年8月份,安环科组织,其它部门负责人参与组织进行了对公司的部分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了符合性评价,本次共评价了9部法律、法规,采样抽查了其中相关的30项,其中有29项达标,1项不符合规定。
现就不符合项展开原因和责任分析,并提出整改计划及制定整改措施。
在符合性评价表第7项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符合性评价中,出现了违规现象;
“第四十九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
公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每个职工都提供了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大部分职工都能够正确佩戴,但是还有个别从业人员由于认识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够坚定,在思想上认为戴不戴无所谓导致,未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可以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使事故对人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所以劳动防护用品的有效性和能不能正确佩戴和使用,都是日常安全生产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原因和责任分析
通过日常的安全检查情况,统计分析后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条:
(1)公司宣传力度不够,安全部门监管不严。
(2)班组监管力度不够,要求不严,宣传教育不到位。
(3)部分职工个人安全意思淡薄,认识没有到位。
2、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
为切实消除违规现象,避免今后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制定了以下整改计划:(一)由安环科负责制定各处罚措施,各班组长现场监管违规现象的整改。
(二)全体员工都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严格执行,不打折扣,领导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公司非常重视这次整改,将时时监督,提出以下整改建议: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思想意识;
(2)严格按照员工考核制度处罚标准进行安全考核;
(3)班组长应积极配合,大力宣传,班长以身作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通过此次整改和教育要使得全体员工都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而且还要在思想上要有一个新的认识,行动上有一个新的开始,迫使公司安全在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