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新生儿窒息
- 格式:ppt
- 大小:3.56 MB
- 文档页数:52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的情况。
这种情况对新生儿的生命是一种巨大威胁,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以避免不可逆的伤害甚至死亡。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新生儿窒息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急救措施。
一、新生儿窒息的原因1. 胎儿窒息:胎儿在子宫内发生窒息的情况,可能因胎盘功能不全、宫内感染等原因引起。
2. 出生窒息:新生儿在出生后发生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的情况,常见原因包括分娩窒息、窒息性肺炎、呼吸道阻塞等。
二、新生儿窒息的症状1. 呼吸困难:新生儿呼吸急促、喘息、发出奇怪的呼吸声。
2. 紫绀:新生儿的嘴唇、指甲床、皮肤出现明显的青紫色。
3. 呕吐:新生儿窒息时常伴有呕吐,常见食物残渣或黄绿色胆汁样液体。
4. 神经系统异常:新生儿可能出现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三、新生儿窒息的诊断1. 临床观察:医生会仔细观察新生儿的呼吸状况、心率、皮肤颜色等指标。
2. 血气分析:通过抽取新生儿的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以评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3. X线检查:新生儿胸部X线片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呼吸道阻塞、肺部感染等相关表现。
四、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措施1. 维持呼吸道通畅:将新生儿放在平坦而坚硬的表面上,用手指轻轻翻开口鼻,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2. 人工呼吸:使用婴儿面罩或一次性呼吸袋,对新生儿进行人工呼吸。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频率和技巧应该正确。
3. 心肺复苏:当新生儿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采取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的方式,直到医护人员赶到。
综上所述,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急危重症,需要及时正确认识其症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在处理新生儿窒息时,家长和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正确应对,并及时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名词解释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空气循环受阻,无法获取足够的氧气,吸气变少甚至停止的一种状况。
新生儿把大部分出生后的时间花在吸气上,不能有效的吸入氧气,就会发生窒息状况。
一旦发生窒息,新生儿会出现窒息的表现,如紫红色面部,呼吸变慢甚至停止,皮肤变白或发绀,皮肤变紧,心跳变慢甚至停止等。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一是正常出生小于预期的出生体重,出生重小的新生儿呼吸力较弱,容易出现窒息状况;二是从产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口腔、气道、呼吸道阻塞,使气道受阻,新生儿无法正常吸入氧气;三是新生儿出生后突然发生的突发性疾病。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主要有:一是新生儿出生前的产前检查,医生可以通过产前检查,及早发现母婴存在的疾病,以及出生体重是否正常;二是新生儿出生后的新生儿抢救,医生可以根据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的窒息状况,采取挽救措施,有效抢救新生儿的性命;三是产前和出生后的护理,严格按照医院的护理标准,正确处理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的窒息状况。
《儿科学》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型酸中毒;若出生时无窒息,而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者亦属窒息。
其发生原因与孕母、胎儿及分娩过程的因素密切相关,出现婴儿各器官缺血、缺氧以及血液生化和代谢的改变。
一、临床表现(一)胎儿宫内窒息早期有胎动增多,胎儿心率增快≥160次/分,晚期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儿心率变慢或不规则,羊水粪染。
(二)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是一种简易的临床评价刚出生婴儿窒息程度的方法。
通过对呼吸、心率、皮肤颜色、肌张力、对刺激的反应等五项指标评分,以区别新生婴儿窒息程度。
五项指标每项2分,共l0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三)各器官受损表现1.心血管系统轻症时有心脏传导系统及心肌损害;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和心衰.2.呼吸系统易发生羊水或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和持续肺动脉高压。
低体重儿常见肺透明膜病及呼吸暂停等。
3.肾脏损害较多见,出现尿少、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等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静脉栓塞时可见肉眼血尿。
4.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
5.代谢方面常见低血糖、低钠及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6.胃肠道可发生应激性溃疡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缺氧导致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降低,使黄疸加重。
二、治疗(一)ABCDE复苏方案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价。
以前三项重要.其中A是根本,B 是关键。
【真题库】对新生儿窒息进行复苏,最先施行的根本措施是D.尽量吸净呼吸道粘液[解析]:根据ABCDE复苏方案,首先进行A清理呼吸道,即尽量吸净呼吸道粘液。
(二)复苏程序1.最初复苏步骤(1)保暖:娩出婴儿置于远红外或其他预热方法的保暖台上。
(2)用温热干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
(3)摆好体位,肩部用布卷垫高,使颈部微伸仰。
(4)立即吸净口、咽及鼻部粘液。
(5)触觉刺激:拍打足底及摩擦婴儿背部,促使呼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