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六章思维与想象共4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65 MB
- 文档页数:40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教学要求:1、了解思维和创造思维概念、思维的过程及思维的分类;2、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在行为上的特征、良好的思维品质、青少年思维与想象的特点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了解想象概念、想象的分类。
4、了解概念学习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思维与想象概述一、思维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思维的高级阶段。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将反映的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
综合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按一定要求、线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比较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映对象的特征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的思维操作活动。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抽取出同类是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操作活动。
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特征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
对鸟下定义:鸟是有羽毛、有翅膀、会飞的动物。
(下定义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抽象与概括)(三)思维的分类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所依据的中阶物分)(1)直观动作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借助知觉和实际动作操作为媒介的思维。
(2)形象思维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3)抽象思维借助语言为媒介,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分)(1)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3.直接思维与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的过程特点分)(1)直接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2)分析思维也叫做逻辑思维,它严格遵从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符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4.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分)(1)常规思维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第六章思维和想象本章要点:1.思维的概念、种类、过程和形式2.想象的概念、种类以及认知加工方式3.问题解决的概念、策略及其影响因素4.创造思维的概念、特点、过程及其培养5.思维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和想象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灵性”所在,是个体的高级认知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良好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重要前提。
第一节思维的概述一、什么是思维(一)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自古以来,思维一直是人类所关心的对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所说的“思考”、“考虑”、“想一想”、“推理判断”等等,都是思维活动。
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是在感知觉、记忆的基础上,对输入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揭示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并形成概念,利用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层次性、问题性、元认知性6种特性,其中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特征。
1.概括性概括性是思维过程最显著的特性,它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因此,思维的概括性强调人们在思维的时候能够找出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同时能够反映事物运动的内在规律。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水开时就会冒出蒸汽,冬天许多地方屋外的水会结成冰。
通过思维,我们就可以了解,液态的水、蒸汽和冰都是水的形态,这是由水的温度决定的。
2.间接性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烟火一定的媒介,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感知到的事物,以推测事物过去的进程,认识事物现实的本质,推知事物未来的发展。
也就是说,思维的间接性强调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主要是语言符号)来认识事物。
例如:高明的医生如果不通过借助适当的工具和中介手段,那么很难直接看到病人体内器官的病变。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第一节思维的概述1、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散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D)思维。
A.具体形象B.抽象C.语词逻辑D.动作2、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概括的(B)的反映。
A.深刻B.间接C.抽象D.综合3、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4、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5、沿不同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称为(发散式思维)6、(抽象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7、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8、聚合式思维: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9、发散式思维:发散式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10、常规思维:常规思维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二节思维的过程1、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程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为(A)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2、(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3、抽象: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4、分类:分类是在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5、简述思维过程中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
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有三种水平:1、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2、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3、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以上三种水平的综合,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第三节概念的形成于掌握1、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D)A.综合B.抽象C.概括D.概念2、所有科学概念,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各种定理和法则,都是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A)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