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设计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8
包豪斯学院1919年,在设计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事情——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的包豪斯学校在德国魏玛市成立了。
这是世界上第一家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为世界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简介国立包豪斯学校(德语:Staatliches Bauhaus),通常简称包豪斯(Bauhaus),是一所德国的艺术和建筑学校,讲授并发展设计教育。
“Bauhaus”由德文“Bau”和“Haus”组成(“Bau”为“建筑”,动词“bauen”为建造之意,“Haus”为名词,“房屋”之意),由建筑师沃尔特·格罗佩斯在1919年时创立于德国威玛。
学校经历了三个时期:1919~1925年魏玛时期、1925~1932年德绍时期和1932~1933年柏林时期,以及三任校长:1919年至1927年的沃尔特·格罗佩斯、1927年至1930年的汉那士·梅耶(Hannes Meyer)以及1930至1933年的密司·凡·得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933年在纳粹政权的压迫下,包浩斯宣布关闭,同年也是威玛共和的结束。
由于包浩斯学校对于现代建筑学的深远影响,今日的包浩斯早已不单是指学校,而是其倡导的建筑流派或风格的统称,注重建筑造型与实用机能合而为一。
而除了建筑领域之外,包浩斯在艺术、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现代戏剧、现代美术等领域上的发展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包豪斯新校舍二、时代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帝国掀起“十一月革命”改制威马共和,知识分子们面对战败的屈辱,怀抱着狂热的社会改革理想。
格罗佩斯在这股思想潮流下,欲建立一所崭新的建筑与设计学校,以实现他对团队合作精神、发扬手工艺传统训练及乌托邦式的理想。
三、设计理念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佩斯在其青年时代就致力于德意志创造联盟。
他区别于同时代人的是,以及其认真的态度致力于美术和工业化社会之间的调和。
包豪斯最初是一所由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1883—1969)
包豪斯设计学院
于1919年在德国创建成立的设计学院,它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
包豪斯从1919年创立到1933年结束,14年间历尽磨难。
从它的成立、发展到结
束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魏玛包豪斯、德绍包豪斯、柏林包豪斯;它有三任校长,即格罗佩斯、迈耶(1889—1954)、米斯(1886—1969);在它14年的办学历程中,共有1250名学生和35名全日制教师在其中学习和工作,在学校构成、教学思想、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师资制度、以及设计理念等方面发生了许多种重大变化
包豪斯设计学院
在设计理论方面,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
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1.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
2.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
3.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的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的虽大贡献之一。
4.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并重。
包豪斯通过设计学院通过10多年的努力,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于与实验成果,并加以完善和发展,它所奠定的工业设计教育的框架,以及他所创造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对于世界工业设计以后几十年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
对于现代设计来
说,包豪斯不仅仅是一种风格,也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它是一个公社、一种新造型精神的聚集、一场各种艺术形式的改革,它所培养的一代人才是以后开辟世界工业设计道路的最富有生气的力量,它是现代设计师的摇篮。
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历史上每⼀次设计改良都伴随着设计思潮的改良⽽进⾏,就有如⾰命⼀般。
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的“万国博览会”带给⼈们的是对于机械化产品美学质量的下降的担忧和不满,随之⽽来的艺术与⼿⼯艺运动使设计家能够静下⼼来思索如何才能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但是很可惜,这场运动从实质上使反对⼯业化时代的⼤机器⽣产特征的,因此并没有探索出⼀条全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法,后来的⼀些运动也没有很好地探索出⼀种设计改良的⽅法。
直到⼀战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出现才使这种现象有了本质上的改观,艺术家不再单纯是艺术家,⽽⼯业家也逐渐意识到设计对于产品开发和⽣产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包豪斯设计学校的⼀些设计探索与纳粹政权的“种族清洗”计划有所抵触,因此在1933年被强⾏关闭。
但是包豪斯设计学校在这⽅⾯的探索对于德国以及世界的影却是⽆法估量的,他第⼀次系统地探索了在⼯业化时代中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种理念和具体的⽅法。
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成⽴于德国的魏玛,这是⼀个闻名德国乃⾄欧洲的⽂化名城。
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建⽴的学院,包豪斯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个新的⾥程碑,学院经⼗多年的努⼒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并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个空前的⾼度。
虽然在1933年学院被纳粹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强⾏关闭,但是学院创始⼈格罗佩斯所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式却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并且使所有的设计师意识到为⼤众设计和为⼯业化设计才是设计的真正⽬的。
“包豪斯”这个名字有些特别。
德⽂"Bau"指建造和建设。
“haus”的意思很多,可指房屋、住房、家、家园,也可指世家、企业、公司、商号等等。
创建者为学校取名“包豪斯”,有建设者治家的意思,以区别于学院式的教育机构。
学校的名称特别,来就的⼈学也与众不同。
招揽的学⽣有刚从战场回来的,有⼯匠,有流浪汉,有失业者。
附件2海外高端人才游学研修介绍课程01:设计精英国际研修班——德国包豪斯大学研修班课程主题:建筑空间设计、室内设计、设计思维创新专业方向: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院校介绍: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的魏玛,这是一个闻名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化名城。
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学院经十多年的努力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并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学院创始人格罗皮乌斯所创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却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并且使所有的设计师意识到为大众设计和为工业化设计才是设计的真正目的。
知名校友: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约翰内斯·伊顿、瓦西里·康定斯基、马塞尔·布劳耶、赫伯特·拜尔、保罗·克利授课环境:20世纪现代主义遗物——包豪斯大学教室授课导师:Gabriele Fecher(首席客座教授)、ThomasApel(建筑师)、Kate Clark(研究参与式公共艺术,作品遍及全球)、Matthew Burger(产品设计、交互设计师) 。
授课形式:手动表达,体验式沉浸式教学,实地考察课程收获:包豪斯校方颁发官方在职研修结业证书,获得欧盟认证学分;中德双方设计资源交流授课时间:2018年7月3日-13日、2018年8月19日-29日招生对象:从业2年以上的设计师、设计院校校方推荐优秀师生报名截止:2018年5月30日限额人数:25人/班学员反馈:宋刚,北京可已空间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我们包豪斯研修班的学员在一起学习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忆。
我们每天都很快乐,国外的学习方式和国内的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
国内的学习方式就是大家做记录,像开会似的。
在国际工作室,我们相互之间可以交流、沟通,能交朋友,让你感觉很快乐。
包豪斯设计学院学校简介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一词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格罗佩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基本信息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佩斯在其青年时代就致力于德意志制造同盟。
他区别于同代人的是,以极其认真的态度致力于美术和工业化社会之间的调和。
格罗佩斯力图探索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并要求设计师“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灵魂”。
他认为,只有最卓越的想法才能证明工业的倍增是正当的。
格罗佩斯关注的并不只局限于建筑,他的视野面向所有美术的各个领域。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无论达芬奇或米开朗基罗,他们都是全能的造型艺术家,集画家、雕刻家甚至是设计师于一身,而不同于现代社会中分工具体化了的美术家,包豪斯对建筑师们的要求,也就是希望他们是这样“全能造型艺术家“。
包豪斯的理想,就是要把美术家从游离于社会的状态中拯救出来。
因此在包豪斯的教学中谋求所有造型艺术间的交流,他把建筑、设计、手工艺、绘画、雕刻等一切都纳入了包豪斯的教育之中,包豪斯是一所综合性的设计学院,其设计课程包括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览设计、舞台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等,甚至连话剧、音乐等专业都在包豪斯中设置。
包豪斯学院设计理念包豪斯学院是一所位于德国的艺术与设计学院,成立于1919年。
包豪斯学院的设计理念是以功能性、实用性和美学为核心,追求简约、纯粹和精确的设计。
以下是我对包豪斯学院设计理念的理解。
包豪斯学院坚信设计应该服务于人民的生活,追求功能性和实用性。
设计师们将自己的创意和构思应用于实际产品中,致力于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他们注重设计的实用性,追求材料的简约和经济性,以创造出高效、便捷和舒适的产品。
包豪斯学院的设计师们相信,只有真正服务于人民的设计才是优秀的设计。
包豪斯学院追求简约、纯粹和精确的设计。
他们认为,简洁的设计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复杂性,突出实用和纯粹的本质。
他们通过剥离不必要的元素和注重细节的处理,使设计更加清晰、简约而具有强烈的可视性。
在包豪斯学院的设计中,每一个元素和细节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没有多余的装饰和华丽的色彩。
设计的形式与功能相统一,简约而不失美感。
包豪斯学院追求艺术和技术的结合。
设计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术,将其应用于设计中,并通过创新的方式呈现出美学效果。
他们注重工艺的精湛和生产过程的合理性,不仅关注设计本身,还关注设计的可实施性和制造过程中的经济性。
他们倡导设计和生产的紧密结合,通过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来推动设计的发展。
包豪斯学院追求民主和平等的设计观念。
他们认为设计应该为每一个人服务,而不仅仅是为少数人预留。
他们反对奢华和浪费,倡导注重平等和普及性的设计。
包豪斯学院的设计师们通过创造适用于大众的产品和空间,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设计。
总之,包豪斯学院的设计理念以功能性、实用性和美学为核心,追求简约、纯粹和精确的设计。
他们注重服务于人民的生活,追求实用性和纯粹性的结合,倡导艺术和技术的融合,追求民主和平等的设计观念。
包豪斯学院的设计理念不仅在当时对设计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现代设计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力。
包豪斯设计学校的设计理念包豪斯设计学校是建立于20世纪初的德国艺术学校,其设计理念被认为是现代设计的基石之一。
包豪斯设计学校的设计理念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概念展开:1. 功能性:包豪斯设计学校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即以功能为导向的设计。
设计师将产品或建筑物的功能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注重实用性和效率。
设计必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实际功能,避免过分夸张的装饰和不必要的复杂性。
2. 简约主义:包豪斯设计学校提倡简约主义,即“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
设计师追求简洁、明确和直观的形式,剔除多余的元素和繁杂的装饰,注重纯粹的形式和几何形状。
通过简约的设计,强调产品或建筑物的实质和内在价值。
3. 工业化生产:包豪斯设计学校主张将设计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
设计师应当考虑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和经济条件,将设计从手工生产转向工业生产。
通过标准化的设计和模块化的构造,大批量生产具有良好品质和高效率的产品。
4. 真实性与诚实性:包豪斯设计学校追求设计的真实性和诚实性。
设计师应当尽可能在设计中展现材料的本质和生产过程的真实性,避免人为装饰和虚假效果。
设计的价值应该来自于其功能和材料的特性,而不是虚假的美化和装饰。
5. 综合性:包豪斯设计学校鼓励不同艺术和工艺的融合,追求综合性的设计。
例如,建筑师、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共同参与一个项目,并加强各自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通过综合性的设计,可以实现产品和建筑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包豪斯设计学校的设计理念强调功能性、简约主义、工业化生产、真实性与诚实性以及综合性的重要性。
这些理念在当今设计领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设计理念帮助设计师了解如何设计出更加实用、简洁、经济和真实的产品和建筑物。
一、概述:包豪斯是一所综合性的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其设计课程包括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览设计、舞台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等。
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继任。
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L·密斯·凡·德·罗继任。
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L·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1932年10月纳粹党控制了德绍,并关闭了包豪斯。
米斯和师生只好将学校迁至柏林以图再起,后由于希特勒的国家社会党上台,盖世太保占领学校,包豪斯终于在1933年7月宣告正式解散,从而结束了14年的办学历程。
在这期间共有1250名学生和35名全日制教师在包豪斯学习和工作过。
学校解散后,包豪斯的成员将包豪斯的思想带到了其它国家,特别是美国。
包豪斯设计学院发展史
的毕业生来从事教学,在全部的12名教员中,这样的毕业生就有6名,他们是阿尔柏斯(Joesf Albers),拜耶(Herbert Bayen)、布鲁尔(Marcel Breuer)和辛柏(Hinnerk Scheper)、斯托兹(Gunta Stolzl)。
迪索时期的全部教员
柏林时期(1932.9~1933.8)痛苦的结局1930年8月,米斯·凡·德洛接替包豪斯校长职务,着手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他的种种努力并没有维持住包豪斯的生存地位,1931年,包豪斯被迫迁往柏林,政治气氛的进一步恶化,终于使包豪斯于1933年8月彻底解散。
至此,包豪斯结束了它14年的历程。
学校中的教员和学生大部分都流散在欧洲各地,1937年以后,他们多数移居美国,并在新的国家开始发展,将包豪斯的精神和经验传播到
世界各地。
黄弋珊人文社科系08广告3月8日2011年包豪斯包豪斯大学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Staatliche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Bauhaus-Universit&aum Weimar), 于1919年由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建筑师接手而成立,以包豪斯之名成为了开创了新时代的先锋派艺术家们,反传统、推行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战场和精神基地。
由于战争和纳粹的关系,学校再次易主,就连在一战中曾获得过铁十字勋章的W. Gropius也被纳粹定义为“优雅的沙龙布尔什维克”,并因不堪纳粹褐衫队队员的骚扰而逃亡去了美国。
而后这座几经兴衰易名的学校最终在两德统一后的1995到96年间重新复名为包豪斯,成为著名的公立综合设计类大学性质的学术机构。
作为世界顶尖设计类大学之一,目前包豪斯大学分为4个学院:建筑学院:德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建筑学院之一。
媒体学院:德国成立的第一所媒体学院,欧洲首屈一指的媒体与设计教育机构。
造型学院:德国最早成立的造型与设计学院之一。
土木工程学院:与建筑学院协同工作。
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和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比之下,包豪斯所设计出来的实际工业产品无论再范围上或数量上都是不显著的,在世界主要工业国之一德国的整体设计发展过程中,包豪斯的产品并未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包豪斯的影响不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而在于它的精神。
包豪斯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
但包豪斯的局限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到,因而它对工业设计造成的不良影响受到了批评。
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一、引言包豪斯(Bauhaus)是20世纪初德国的一所设计学院,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于世。
包豪斯的教学体系不仅影响了当时的设计界,也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包豪斯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介绍其设计艺术教学体系。
二、包豪斯的教学理念1. 实践导向包豪斯注重实践性与技能性训练,强调“做中学”、“实践出真知”的原则。
在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手工制作、模型制作等方式来掌握技能和技巧,同时也需要进行实际项目的合作与实践。
2. 综合性教育包豪斯强调综合性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除了传统的艺术课程外,还有建筑、工业制造等专业领域的课程。
3. 人本主义包豪斯倡导人本主义思想,注重人类需求与情感体验的满足。
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更是为了创造美好的生活体验。
三、包豪斯的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豪斯的基础课程包括构图、色彩、材料等方面的教育。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设计基本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2. 专业课程包豪斯的专业课程分为三个领域:建筑、工业制造和艺术设计。
每个领域都有相应的课程设置,例如建筑领域有建筑构造、规划与设计等课程,工业制造领域有机械加工、电气技术等课程,艺术设计领域有平面设计、立体造型等课程。
3. 实践项目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外,包豪斯还注重实践项目。
学生需要参与实际项目,例如建筑物或家具的设计与制作,并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四、包豪斯的教学方法1. 个性化教学包豪斯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其提供不同的教育方案和支持。
2. 团队合作包豪斯强调团队合作,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与分享。
在实践项目中,学生需要分组完成任务,并在团队中协作解决问题。
3. 实验性教育包豪斯采用实验性教育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试错和尝试新的设计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豪斯设计学院设计理念包豪斯设计学院是20世纪初在德国建立的一所设计学院,被誉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
其设计理念是通过简约、功能主义和合理的材料运用来追求实用性、美学和技术的统一,以此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理念的主要内容:1.简约主义:包豪斯设计学院倡导去除一切多余的装饰和复杂性,追求简洁、干净、明快的设计风格。
他们认为简约的形式可以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并且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生活方式。
2.功能主义:包豪斯设计学院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即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问题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设计师应该将产品的功能性放在首位,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实现其预期用途。
3.合理的材料运用:包豪斯设计学院强调使用合理的材料来实现设计的功能和美学。
设计师应该了解材料的特性和潜力,并在设计中合理运用,以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可维护性。
4.机械化生产:包豪斯设计学院积极推崇机械化生产的设计方法,认为大规模生产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使设计更加普遍和可负担。
他们鼓励使用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业生产的要求。
5.提倡艺术与工艺的融合:包豪斯设计学院认为艺术和工艺是不可分割的,设计师应该注重艺术和美学的追求,同时确保设计的可实施性和可持续性。
他们鼓励设计师参与到产品的制作过程中,以更好地控制设计的实施。
6.社会责任:包豪斯设计学院鼓励设计师关注社会问题,通过设计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
设计师应该为人类的福祉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负责,将设计的力量用于社会的进步。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理念给当代设计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它强调了功能的重要性,注重简约和实用,推崇合理的材料运用和机械化生产。
这些设计理念都是现代设计所必需的,使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需求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和思路。
浅谈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1. 引言1.1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历史背景包豪斯设计学院建立于1919年,是由德国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市创立的一所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艺术学院。
包豪斯在德语中意为“建筑之家”,这所学院致力于在建筑、艺术和工艺等领域中推崇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
在20世纪初期,包豪斯设计学院成为了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运动的先锋,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立者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希望通过该学院培养出具有前卫设计理念和视野的设计师和艺术家,推动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该学院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建筑、工业设计、家具设计、绘画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艺术和工程技术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在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影响下,现代设计教育逐渐从传统的技艺教学转变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为后来的设计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先导思想。
在于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教育理念,为后来的设计学院和设计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性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育理念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鼓励学生在设计中跨界创新,拓展思维边界。
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促使他们在设计实践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和更全面的专业能力。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其开拓性和前瞻性,为设计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影响了整个现代设计行业的发展方向。
2. 正文2.1 包豪斯设计理念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包豪斯设计理念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
包豪斯提倡的功能主义设计理念,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注重简洁、实用、精准的设计风格,对于现代设计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其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包豪斯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注重将设计与生活紧密结合。
这种注重功能性的设计理念对于现代设计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使学生明白设计的本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人们提供便利。
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简介:包豪斯产生的历史背景:欧洲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工艺生产体系,是以劳动力为基点的。
而工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则是以机器手段为基点。
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以娴熟的技艺取代或包含了设计,可以说这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
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然而大工业产品的弊端是: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
究其原因在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
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
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
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下三个运动作为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19世纪后期英国人威廉·莫里斯发起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发起人威廉·莫里斯对当时出现的缺乏艺术性的机械化批量化产品深恶痛绝,他同时十分反对脱离实用和大众的纯艺术。
1861年,莫里斯与友人合作成立了一家“绘画、雕刻、家具和金属制品美术工匠公司”,这在艺术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由美术家亲自设计并组织生产的机构,但其背离了工业革命的必然趋势,否定代表新生产力的大工业机器生产,使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机器生产产品技术与艺术的矛盾。
1900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提倡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
主要成就体现在家具与室内设计方面,主要贡献在于继承了英国“艺术手工艺运动”主张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并使这种新的设计理论和观念在欧洲各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
其局限在于否定了工业革命和机器生产的进步性,错误地认为工业产品必然是丑陋的。
比利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最为杰出的设计家与设计理论家,无疑应推凡·德·威尔德(Henry Vaan de Velde),威尔德出身画家,后来也当过建筑师,1890年他为结婚选购家具时,感到市场的所有用品都"形态虚伪",从而开始自己动手设计大部分用品,这使他立志毕生从事设计活动和设计改革,在这一点上,他和威廉·莫里斯颇为相似。
威尔德的设计思想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
早在十九世纪末,他就曾经指出"技术是产生新文化的重要因素","根据理性结构原理所创造出来的完全实用的设计,才是实现美的第一要素,同时也才能取得美的本质,他提出了技术第一性的原则,并在产品设计中对技术加以肯定。
1902年至1903年间,威尔德广泛地进行学术报告活动,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从建筑革命入手,涉及产品设计,传播新的设计思想,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反对纯艺术。
1906年他考虑到设计改革应从教育着手,于是前往德国魏玛,被魏玛大公任命为艺术顾问,在他的倡导下,终于在1908年把魏玛市立美术学校改建成市立工艺学校,这个学校成为战后包豪斯设计学院的直接前身。
威尔德到魏玛之后,思想有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如果机械能运用适当,可以引发设计与建筑的革命。
应该做到"产品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严格准确,工作程序明确清楚",以这三点作为设计的最高准则,达到"工艺与艺术的结合"。
在这一点上,他已经突破了新艺术运动只追求产品形式的改变,不管产品的功能性的局限,推进了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
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工业同盟或德国制造同盟这是一个半官方机构,旨在促进工业产品设计。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支持的促进产品艺术设计的中心,在德国现代艺术设计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心人物为海尔曼·穆特修斯。
他洞察到英国艺术设计运动的致命弱点在于对于工业化的否定,因而确立了“艺术、工业、手工艺合作水平,明确指出机械与手工艺的矛盾可以通过艺术设计来解决。
英国手工艺运动认为手艺比机械生产优越,而工业同盟提倡认识两者之间的差别;穆特修斯从设计目的热情地为标准化和机械的价值争辩,他认为简单和精确既是机械制造的功能要求,也是20世纪工业效率和力量的象征。
工业同盟的努力想要把艺术家和手艺人与工业融化为整体,去提高大量生产的功能和美观质量,尤其对低成本的消费产品。
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在其青年时代就致力于德意志制造同盟。
他区别于同代人的是,以极其认真的态度致力于美术和工业化社会之间的调和。
格罗皮乌斯力图探索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并要求设计师“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灵魂”。
他认为,只有最卓越的想法才能证明工业的倍增是正当的。
格罗皮乌斯关注的并不只局限于建筑,他的视野面向所有美术的各个领域。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无论达芬奇或米开朗基罗,他们都是全能的造型艺术家,集画家、雕刻家甚至是设计师于一身,而不同于现代社会中分工具体化了的美术家,包豪斯对建筑师们的要求,也就是希望他们是这样“全能造型艺术家“。
包豪斯的理想,就是要把美术家从游离于社会的状态中拯救出来。
因此在包豪斯的教学中谋求所有造型艺术间的交流,他把建筑、设计、手工艺、绘画、雕刻等一切都纳入了包豪斯的教育之中,包豪斯是一所综合性的设计学院,其设计课程包括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览设计、舞台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等,甚至连话剧、音乐等专业都在包豪斯中设置。
而这一教育思想缘自德国的缪司运动。
包豪斯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HANNS MEYER)继任。
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L·密斯·凡·德·罗(L MIES VAN DE ROHE)继任。
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L·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包豪斯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虽然包豪斯名为建筑学校,但直到1927年之前并无建筑专业,只有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因此,包豪斯主要是一所设计学校。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包豪斯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的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
包豪斯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它并不敌视机器,而是试图与工业建立广泛的联系,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生存的必须。
包豪斯成立之初,在格罗披乌斯支持下,欧洲一些最激进的艺术家来到包豪斯任教,使当时流行的一是思潮特别是表现主义对包豪斯的早期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包豪斯早期的一批基础课教师有俄罗斯人康定斯基、美国人费宁格、瑞士人克利和伊顿等,其中康定斯基曾担任过莫里斯教育学院金属和木制品车间的绘画课教师。
这些艺术家都与表现主义有很强的联系。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出现于德国和奥地利的一种艺术流派。
主张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管感受和体验,鼓吹用艺术来改造世界。
用奇特、夸张的形体来表现时代精神。
这种理想主义的思想与包豪斯“发现象征世界的形式”和创造新的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
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它最先是由伊顿创立的,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
伊顿提倡“从干中学”,即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作探讨形式、色彩、材料和质感,并把上述要素结合起来。
但由于伊顿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十分强调直觉方法和个性发展,鼓吹完全自发和自由的表现,追求“未知”与“内在和谐”甚至一度用深呼吸和振动练习来开始他的课程,以获取灵感。
这些都与工业设计的合作精神与理性分析相去甚远,从而遭到了很多批评。
1923年伊顿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
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
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
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
另一方面,构成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几何形式,又使包豪斯在设计上走向了另一种形式主义的道路。
1923年包豪斯举行了第一次展览会,展出了设计模型、学生作业以及绘画和雕塑等,取得了很多成功,受到欧洲许多国家设计界和工业界的重视和好评。
在这次展览会上,格罗披乌斯作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讲演,更加强调技术的作用。
从1923—1925年,包豪斯技术方面的课程得到了加强,并有意思地发展了与一些工业企业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