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联用测定正十七烷
- 格式:docx
- 大小:11.37 KB
- 文档页数:2
气质联用仪实验报告气质联用仪实验报告引言:气质联用仪是一种用于分析化学物质的仪器,它能够同时测量物质的质量和结构信息,因此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气质联用仪,对某种有机物进行分析,探索其结构和性质。
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选取一种有机物,称取适量放入气相色谱柱中。
2. 仪器设置: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联用仪连接,调整仪器参数,如进样速度、柱温、质谱检测器的工作模式等。
3. 开始实验: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柱,通过气相色谱分离样品成分,然后进入质谱检测器进行质谱分析。
4. 数据处理:根据质谱图和气相色谱图的结果,分析样品的组成和结构。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得到了一组质谱图和气相色谱图。
质谱图显示了样品中各个成分的质量和相对丰度,而气相色谱图则展示了样品中各个成分的保留时间和峰形。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成分分析:质谱图显示,样品中存在多个峰,每个峰代表一个成分。
通过比对质谱图中的峰与数据库中已知物质的质谱图,可以确定样品中各个成分的化学物质。
2. 结构推断:通过对质谱图中峰的相对丰度和气相色谱图中峰的保留时间的分析,可以推断样品中各个成分的结构。
例如,当某个峰的相对丰度较高且保留时间较长时,可以推断该成分为样品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3. 纯度评估:通过气相色谱图中峰的峰形和峰宽的分析,可以评估样品的纯度。
如果样品中的成分纯度较高,则气相色谱图中的峰形会更尖锐,峰宽更窄。
讨论与分析:本实验通过使用气质联用仪,成功地对某种有机物进行了分析。
通过质谱图和气相色谱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样品的组成、推断其结构,并评估样品的纯度。
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气质联用仪分析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样品的制备过程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样品的制备方法。
其次,质谱图和气相色谱图的解析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气质联用仪测量范围
气质联用仪是一种新型、小巧、便携、低成本的仪表,能够直接测量地表和空气中大
气中气态和溶解态质联用物质的含量。
它可以对有机物、重金属、氟化物、氨基硫酸盐、氧化物、甲醛、硫醇以及氨等有害
物质的浓度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检测,同时可以检测和测定一定范围内的气质值,保证空间
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给人们带来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气质联用仪主要用于地表和大气中气态、溶解态质联用物质的定量和定性测量。
它主
要用于检测以下几类物质:一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即有机体在常温下易挥发、呈气态
而易飞散的有机物,具有味、毒、臭味等危害环境特性。
二是二氧化硫(SO2),即由某些
物质在高温中燃烧、反应或分解时所产生的毒性气体,可直接破坏或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
三是氧化物(O3),即由某些臭氧产生的非常有“Taint”毒性的高分子物质,具有强烈剧
毒性,可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皮肤、眼部等遭受痛苦。
四是氨(NH3),即在高温燃烧或生
化反应,含氮物质引起的黄绿色气体,具有腐蚀性、毒性等污染现象,可引起炎性气体气
泡的形成,损害人们的健康,造成大气污染。
五是甲醛(HCHO),有毒性有机物,经过一变
略弱的分解,甲醛能够被空气的紫外线和氧气组合,产生成有毒的臭氧,它对人体的损害
甚大,从而导致肺癌和其他恶性病变,甚至死亡。
通常,气质联用仪能够检测质联用物质浓度在0.001–15000ppm/百万/μg/m3之间,
是一种可靠、准确、便携式的检测仪器。
实验1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混合烷烃样品一、目的要求1. 了解6820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 了解色谱定性的基本原理。
3. 熟悉分离度的定义、计算及判据。
二、实验原理色谱法的实质是分离分析。
它根据混合物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固定相与流动相中分配能力、吸附能力等性能的差异作为分离依据。
当各组分随流动相渗漉通过固定相时,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结果使那些分配系数仅有微小差异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移动距离产生了较大的差别,从而得到分离。
物质在一定得色谱条件下具有一定的保留值,故保留值可以作为一种定性指标。
色谱定量的依据是峰高或峰面积。
当操作条件一定时,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与检测器响应讯号成正比。
判断色谱柱分离效能的指标是分离度,其定义式为:Rs=2(t R2-t R1)/(W1+W2)式中,t R为保留时间,W为基线宽度,二者均可由色谱流出曲线得到。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6820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Agilent),氮、氢、空气体发生器,稳压电源,微量进样器,定性滤纸试剂:混合烷烃样品四、实验步骤1. 色谱条件色谱柱:DB-1,15 m×0.53 mm;柱温:80℃,梯度:15 ℃/min;气化室温度:250 ℃;FID温度:300 ℃;载气:高纯氮,分压表0.4 MPa,流量:410 mL/min。
2. 混合样品的分离测定(1)注册样品——样品/编辑/注册样品。
(2)进样——混合样品0.2μL/后进样口/手动进样。
五、结果处理1. 方法/输出/报告规格/面积百分比/打印。
2. 计算分离度。
六、思考题1. 气相色谱如何定性?2. 分离度有何意义?3. 气相色谱中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4. 分流与不分流进样各适用于何种情况?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多环芳烃一、实验目的1. 掌握GC-MS工作的基本原理;2. 了解GC-MS联用仪的基本操作;3. 初步学会质谱图的解析。
2019年09月气质联用检测车用柴油中多环芳烃含量辛如雪(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监督检验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摘要:车用柴油中含有的多环芳烃不仅是柴油机产生可吸入颗粒的主要因素之一,还具有强致癌、致畸和致基因突变性,是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物质。
文章采用气质联用法,对车用柴油中多环芳烃含量进行检测,能够很好地定量检测出多环芳烃的含量。
关键词:多环芳烃;气质联用多环芳烃(PAHs)是指含有两个或多个苯环以并联的形式构成的一类化合物[1]。
它具有广泛的存在范围,在自然界中存在于煤、原油等天然燃料中;而在油品加工过程中,受炼制工艺的影响,也会导致生成一定的多环芳烃。
1气质联用气相色谱(GC )对于混合有机化合物具有有效的分离能力,而质谱(MS )则是准确鉴定化合物的有效手段。
气相色谱将样品混合物引入仪器系统,分离混合物的挥发性成分。
混合物之所以能在气相色谱中分离,是因为混合物的各个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保留时间有所不同。
载气携带分离后的化合物通过传输线到达质谱仪中。
根据运动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等)的不同质荷比,质谱仪用电场和磁场将其进行分离,然后检测。
可以看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技术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同时具备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鉴别能力。
使得我们在面对复杂未知的样品时,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2多环芳烃检测原理依据SH/T 0606-2005中间馏分烃类组成测定法(质谱法),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车用柴油中的多环芳烃含量进行检测。
先将试样分离为饱和烃和芳香烃,再分别进行质谱测定,最后以特征质量碎片加和来确定各类烃的浓度。
通过质谱数据估计各类烃的平均碳数,再以平均碳数确定校正数据,然后计算。
每个馏分的结果根据分离得到的质量分数进行归一,结果同样以质量分数表示。
3实验部分3.1实验准备3.1.1仪器设备及其他器材Agilent7820A/5977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十七碳酸/十七烷酸(C17:0)检测
十七碳酸(Margaric acid,C17:0),又称为十七烷酸、十七酸,是一种奇数脂肪酸,存在于家蝇油脂、麻疯树籽油、栀子果油等动植物体内。
迪信泰检测平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LC-MS)、气质联用(GC-MS)和生化法,可高效、精准的检测十七碳酸的含量变化。
此外,我们还提供其他脂肪酸检测服务,以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HPLC、LC-MS和GC-MS测定十七碳酸样本要求:
1. 请确保样本量大于0.2g或者0.2mL。
周期:2~3周
项目结束后迪信泰检测平台将会提供详细中英文双语技术报告,报告包括:
1. 实验步骤(中英文)
2. 相关质谱参数(中英文)
3. 质谱图片
4. 原始数据
5. 十七碳酸含量信息。
响应面法优化烟草游离烟碱的提取工艺研究摘要:为研究提取因素对烟草中游离烟碱的提取得率的影响。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溶剂中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摇床转速,进行4因素3水平Box-Behnken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RSM)分析了4个因素对响应值(游离烟碱得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水提取-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烟草中游离烟碱的最优条件如下:液料比30∶1(V/m,mL/g),提取时间33 min,摇床转速212 r/min和提取温度34 ℃。
在最优的条件下进行了5次验证试验,游离烟碱的平均得率为7.01 mg/g,与理论值(6.98 mg/g)的误差为0.43%,说明该优化方法可行。
关键词:烟草;游离烟碱;提取;响应面优化烟碱是烟草中的一种特殊的生物碱,以游离态、质子态两种形态存在[1]。
卷烟的品质和劲头不仅与烟草及主流烟气中的烟碱总含量有关,与烟碱形态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游离态烟碱易挥发,主要以气相形态存在,易于穿透口腔黏膜从而更快速地被人体吸收,能对中枢神经产生强烈的作用,抽吸时具有较强的劲头[2,3],而质子态烟碱被口腔吸收的相对慢一点,抽吸时劲头较弱。
所以针对不同形态的烟碱进行研究和测定是十分必要的。
烟草中烟碱与有机酸结合所形成的盐类为极易解离的弱酸弱碱盐,因而要准确测定烟草中游离态烟碱的绝对含量有一定的难度,其提取方法是至关重要的[4]。
目前烟草中游离烟碱含量的提取和测定方法各异,测定结果也有所不同,为得到一个稳定而准确的可以用于长期检测的方法,笔者根据前期试验和参考文献[5,6],利用响应面法[7]优化了烟草游离烟碱提取条件,旨在为烟草烟碱形态对烟草品质的影响提供支撑。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烟碱(纯度大于98%,0 ℃下保存);正十七烷(纯度大于99%,New Jersey USA);三氯甲烷(色谱纯,北京化工厂);氢氧化钠(AR,天津市科密殴化学试剂开发中心);烟叶(石家庄卷烟厂提供);BS-4GBS-4G全温振荡培养箱(江苏省金坛市金祥龙电子有限公司);6890GC/5973MS气质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
气质联用含量测定气质联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测定样品中各种气体的含量。
通过全面、准确地测量气体成分,可以有效地评估样品的品质、安全性和环保指标,并指导相应的处理措施。
气质联用是一种利用气相色谱仪与质谱联用的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快速分析的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气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气体分离,并将其送入质谱仪进行质量分析。
随后,高度灵敏的质谱仪将气体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含量结果。
气质联用技术在许多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环境监测中,气质联用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评估空气质量,并为制定环境政策和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提供依据。
在工业生产中,气质联用可以用于监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通过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此外,气质联用还可以用于检测产品中有害气体的残留量,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在食品和药品行业,气质联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测定食品和药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可以评估其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检测食品和药品中的有害气体的残留量,可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科学研究中,气质联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物质分析、环境科学、药物研发等。
其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使其在分析复杂样品中的微量成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综上所述,气质联用是一种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分析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测定各种气体的含量,并评估样品的品质、安全性和环保指标。
它在环境保护、工业生产、食品和药品行业以及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掌握气质联用技术对于提升分析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1篇一、引言气质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是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分析、药品质量控制、法医学等领域。
本文针对气质联用实验报告进行讨论,旨在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结果解读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二、实验原理气质联用技术结合了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两种分析技术的优点。
GC用于分离复杂样品中的各个组分,而MS则用于鉴定这些组分的化学结构。
通过GC-MS联用,可以实现对样品中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三、实验步骤1. 样品前处理:根据实验需求,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提取、净化等,以获得适合GC分析的样品。
2. GC分析:将处理后的样品注入GC仪,通过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
不同组分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3. MS分析:分离后的组分进入MS仪,通过电离、离子传输等过程进行质谱分析。
根据质谱数据,可以鉴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
4. 数据处理:将GC-MS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峰提取、峰匹配、定量分析等操作。
四、结果解读1. 定性分析:通过GC-MS联用,可以鉴定样品中的化合物。
根据质谱图和标准谱库进行匹配,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
2. 定量分析:通过GC-MS联用,可以测定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根据峰面积或峰高与标准品进行定量分析。
3. 未知物分析:对于未知化合物,通过GC-MS联用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分子量、结构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五、问题与改进措施1. 样品前处理:样品前处理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因素。
应优化提取、净化方法,确保样品中目标组分的回收率。
2. GC条件优化:GC条件如柱温、流速、进样量等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应通过实验确定最佳GC条件。
3. MS条件优化:MS条件如电离方式、扫描范围、碰撞能量等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应通过实验确定最佳MS条件。
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过程中,应确保峰提取、峰匹配等操作的准确性。
气质联用溶剂选择
气质联用是指在溶剂中加入其他溶质,以实现某种化学反应或物质分析的方法。
溶剂选择在气质联用中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具体实验需要和分析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溶剂。
常用的气质联用溶剂选择有以下几种:
1. 极性溶剂:如甲醇、乙腈等。
适用于极性化合物的分析,能够溶解大部分有机物质,但可能与某些气相色谱柱相容性差。
2. 非极性溶剂:如正己烷、乙醚等。
适用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析,能够溶解脂溶性物质,但对极性物质的溶解能力有限。
3. 混合溶剂:如醇和醚的混合溶剂。
适用于性质复杂的样品,能够提供更广泛的极性范围,增强溶解能力。
4. 特殊溶剂:如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
适用于某些特殊的化合物或分析方法,具有特殊的溶解能力或反应性。
在选择溶剂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良好的溶解性:溶剂应能够充分溶解待测物质,并保持在溶剂中的稳定性。
2. 合适的沸点范围:溶剂的沸点范围应与气相色谱柱的工作温度相匹配,以确保样品在柱中有足够的保留时间。
3. 丰富的选择性:溶剂的选择应能够满足分析方法对选择性的要求,以避免干扰物质的干扰。
4. 低挥发性:溶剂选择应尽量避免挥发性较高的溶剂,以减少对仪器的污染。
综上所述,在气质联用中选择合适的溶剂是保证实验和分析准确性的关键步骤,需要根据实验目的、样品性质和仪器要求进行判断和选择。
气质联用测定正十七烷
引言
气质联用是一种高效、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气质联用技术在正十七烷测定中的应用。
正十七烷简介
正十七烷,化学式为C17H36,是一种饱和直链烷烃。
它在石油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作为溶剂、润滑剂以及制备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原料。
正十七烷的纯度对于其应用性能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进行精确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是一种结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两种分析技术的强大工具。
GC-MS能够对复杂混合物进行分离和识别,并通过质谱获得样品中各组分
的结构信息。
GC-MS原理
GC-MS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进入质谱仪进行离
子化和质谱分析。
在离子化过程中,样品分子被加热并转化为带正电荷的离子,然后通过质谱仪中的磁场进行分离和检测。
GC-MS在正十七烷测定中的应用
GC-MS在正十七烷测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GC-MS技术,可以对复杂的样品进
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
样品前处理
在使用GC-MS测定正十七烷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
常见的前处理方法包括提取、蒸馏、萃取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从其他干扰物质中分离出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分离与识别
GC-MS通过气相色谱柱将复杂样品中的各组分进行有效分离,并通过质谱获得各组
分的结构信息。
对于正十七烷来说,它是一种饱和直链烷烃,具有明确的结构特征。
因此,在GC-MS图谱中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正十七烷。
定量分析
GC-MS还可以通过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内标法是在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通过比较内标峰和目标物峰的峰面积或峰高来计算目标物的浓度。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样品制备和仪器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提高定量结果的准确性。
GC-MS方法验证
为了保证GC-MS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进行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包括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灵敏度等指标的评估。
通过对正十七烷样品进行一系列实验,可以确定GC-MS方法是否满足要求。
结论
气质联用技术在正十七烷测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GC-MS技术,可以对复杂样品中的正十七烷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并获得其结构信息。
GC-MS方法
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等优点,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Smith A, Johnson B.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5, 87(1): 706-742.
2.Wang Y, Chen H, Liu J, et al. Determination of n-alkanes in crude
oils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ith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4, 1037(1-2):
32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