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6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69.53 KB
- 文档页数:3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的熟练掌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题目,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收集一些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计算不准确、运算速度慢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练习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同时,我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3. 通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享,评价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以及能够灵活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详细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对于除法的概念和步骤也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他们在面对除数是两位数的情况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和教学软件,以直观的方式展示除法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除数是两位数的情况。
2.新课导入:介绍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4.练习环节: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应用拓展: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6.总结环节: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
但是,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过程中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提问、启发、讲解,引导学生发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律,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的动画演示。
2.黑板:用于板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步骤。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运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五课时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灵活试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例题,思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3)师生共同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3.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共同评析。
4.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进行补充。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计算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学生尝试计算和师生共同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对于这个重点的细节,以下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1. 学生尝试计算: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尝试解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例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除数是两位数时如何进行试商,如何调整试商的方法,如何处理余数等等。
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观察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应用除法计算法则,以及是否能够灵活地处理各种情况。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材解析一、教材介绍“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是小学阶段整数除法学习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第二小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
在第二小节的十个例题中,除最后三个例题是讲解“商的变化规律及简算”,其余七个例题都是讲解试商方法的。
为了便于学生逐步掌握试商方法,把这部分教材按照试商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分为几个层次(见下表),这样既便于学,又利于教。
编排特点1.按照计算的难易程度分层次编排。
为了解决笔算除法试商这个关键问题,教材按照计算的难易程度分两段编排:(1)商一位数,这是笔算的重点内容,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对于试商的方法,本单元主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去试除被除数。
这种试商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试一两次就能确定出一位商。
在教学一般的试商方法的基础上,教材还注意教学在特殊情况下,灵活地运用试商方法。
(2)商两位数,分三段编排:用整十数除;除数接近整十数;除数不接近整十数。
让学生将商一位数的除的过程、试商方法等迁移至此。
2.注意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
计算教学,如果仅仅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作为重要环节,是不符合课改理念的,但忽视了方法的概括总结,既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为此,本单元教材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口算、笔算的计算方法,而且适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结合具体问题概括总结计算的方法。
并在学生对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概括总结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用文本框的形式呈现不完整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在补充的过程中,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规律,掌握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规律,掌握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获得数学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引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自主探究:学生自主尝试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总结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算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15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能比较熟练的估算、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学生学会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80÷20xx÷1060÷30160÷80100÷50250÷50360÷60390÷30(2)上节课我们留了一道口算题:540÷60=?同学们,这道题应该如何口算呢?复习可以起到知识迁移的作用,以利于学生后面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导入新课1.学生进行独立计算2.交流口算的方法,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但是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吸收别人的好方法,选择最合适的。
如:60×9=540所以540÷60=9或者540÷6=90所以540÷60=9又或者54个十除以6个十等于9,所以540÷60=9(学生已经有了用口诀求商和第一个红点的基础,放手让学生自己算,并进行方法的交流。
)3。
质疑:问题口袋我们刚才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你能说说口算方法是什么么?你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举例提问?(每个红点问题后都有问题口袋,鼓励学生学会新知后质疑,提己的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1.口算840÷60=480÷30=750÷50=630÷30=600÷30=720÷60=1、自主练习第四题:口算。
集体订正。
找出两组说明算理。
2、第五题。
要选择哪份工作,主要看什么?(每小时多少钱)怎么办,计算?独立完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主要内容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练习机会,以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激励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例题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题目,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并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给出一些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并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优质范文三篇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优质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优质范文一【教学内容】四(上)第9~10页例题、想想做做1~4。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材是按照“提出问题------独立解决----产生矛盾-----互动交流-------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路进行教材编排的,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以前,已经学会了运用五入法进行试商,同时,学生在运用四舍法试商时,发现初商偏大,知道要调小,有了这些知识基础和方法经验作为支撑,学生在解决今天的例题时难度不是很大。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1、学生在做“五入调商法”这一类题时,速度相当慢。
2、当“四舍调商法”和“五入调商法”放在一起时,学生搞不清调大还是调小。
针对这一难点,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也有了较好地突破,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也较好。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探索出五入法的调商方法。
2、使学生通过四舍调商法和五入调商法的对比,体会到初商偏大要调小,初商偏小要调大,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3、使学生在探索地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探索出“五入法”的调商方法。
【教学难点】调商速度很慢,与四舍调商法混在一起,部分学生搞不清调大还是调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1、 (创设情境)同学们,四(2)班的两位小小图书管理员去图书馆借书了,我们我和他们一起去图书馆看看吧。
(出示挂图)提问: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该如何列算式呢?为什么用除法?2、(独立解决)提问:252÷ 36等于多少呢?你能在自备本上算一算吗?3、(产生矛盾)在算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余数和除数一样大)4、(互动交流)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使余数比除数小,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材解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材解析一、教材介绍“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是小学阶段整数除法学习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第二小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
在第二小节的十个例题中,除最后三个例题是讲解“商的变化规律及简算”,其余七个例题都是讲解试商方法的。
为了便于学生逐步掌握试商方法,把这部分教材按照试商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分为几个层次(见下表),这样既便于学,又利于教。
编排特点1.按照计算的难易程度分层次编排。
为了解决笔算除法试商这个关键问题,教材按照计算的难易程度分两段编排:(1)商一位数,这是笔算的重点内容,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对于试商的方法,本单元主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去试除被除数。
这种试商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试一两次就能确定出一位商。
在教学一般的试商方法的基础上,教材还注意教学在特殊情况下,灵活地运用试商方法。
(2)商两位数,分三段编排:用整十数除;除数接近整十数;除数不接近整十数。
让学生将商一位数的除的过程、试商方法等迁移至此。
2.注意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
计算教学,如果仅仅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作为重要环节,是不符合课改理念的,但忽视了方法的概括总结,既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为此,本单元教材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口算、笔算的计算方法,而且适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结合具体问题概括总结计算的方法。
并在学生对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概括总结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用文本框的形式呈现不完整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在补充的过程中,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教学内容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
3.商的变化规律。
二、主要变化 ppt (还有一些细节变化)
口算除法:
笔算除法:
2.增加了例题或习题:
再如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商5。
出示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具体内容
(一)口算除法
例1、例2:口算除法。
(算式的正确写法)
因为“四舍五入”法都是把除数看做整十数来试商,所以这里安排了这两个口算例题来为后面的笔算除法的试商作准备。
例1是借助小棒图,从包含除的角度来理解算理,例2则脱离了小棒直观图,但也是从包含除的角度来理解算理,抽象程度更高。
两个例题之后的想一想,各安排了相应的除法估算,意在巩固口算方法,同时为后续学习试商做好铺垫。
(二)笔算除法
7个例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商一位数,包含例1到例5,第二部分是商两位数的,包含例6和例7。
其中,商一位数的重点是讲试商的方法。
1.例1、例2。
例1教学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重点是借助小棒图的直观支持理解“商为什么写在个位”的问题。
例2教学整十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
重点是理解“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的道理。
并给出结论式总结。
2.例3:“四舍法”试商。
例3 教学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试商,“把21看作20来试商”的方法,并把试商的思考过程放在虚线方框里,同时给出完整的除法竖式。
第1小题不用调商,第2小题则需要调商。
为了让学生弄清楚在试商的过程中为什么要调商,怎样调商等问题,教材在虚线框里给出了试商、调商的过程。
3.例4:“五入法”试商。
例4教学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在试商的过程中需要调商。
教材在虚线框里把调商的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试商和调商的方法。
最后,通过“你做的对吗?请验算一下。
”自然引出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
练习3张
4.例5:灵活试商。
例5教学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
当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又不接近整十数,如果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往往需要多次
调商,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灵活试商。
教材呈现了三种方法,分别通过虚线框展现试商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练习2张
5.例6: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重点是弄清楚每一位商的书写位置。
教材用虚线框呈现除的过程,重点突出两个问题的探究:第一次除得的商写在哪一位上?第一次除后的余数表示什么?进而理解并掌握商的书写位置。
6.例7:商的个位写0的问题。
例7教学商的个位写0的问题,即当余数不够除时商0。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商的个位写0的道理。
最后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验算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教学完7个例题后,教材呈现了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概括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7.例8:商的变化规律。
例8教学商的变化规律,渗透初步函数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材安排了3个层次来引导学生探索商的变化规律。
第三层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呈现了从上往下观察和从下往上观察的结论,并通过小精灵的引导,进一步理解商不变的性质。
与实验教材相比,商的变化规律的编排层次更清晰,结论更明确。
8.例9、例10:应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9和例10是应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这是新增的内容。
例10特别关注了简便运算中余数的处理问题。
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讨论余数是4还是40,并通过验证进一步理解在简便运算中对余数问题的处理方法。
五、教学建议
1.重视口算教学。
口算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口算除法的熟练程度,将对后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探索口算方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知识自主探索,二是注意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
同时还要注意组织好口算练习,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注意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
例如,利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可以组织“对口令”“摘苹果”“拔萝卜”“夺红旗”等熟练口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试商的方法是笔算除法的重点内容,教学中不能把现成的方法结论让学生去记忆,也不能忽视对计算方法的概括总结,要通过适时地引导,让学生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经历算理算法概括总结的过程。
教材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用虚线框的形式完整呈现试商过程,通过学生讨论的形式,以记录讨论结果的方式呈现不完整的试商方法,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
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试商的过程,既可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应用试商方法,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蠃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意识。
笔算除法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而当被除数和除数具备一定的特点时,可以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如教材在例题中就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简便,在对比中使学生切实了解到计算过程既有一般方法,又有灵活处理之处,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此外,在练习中教材多次安排了“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的题目,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与除数的特点,发现灵活试商的“小窍门”。
如第79页第10题、第80页第18题、第82页第4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去发现、总结,提高学生观察数字特点的意识,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