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笔算加减法-进位加法3 冀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87 KB
- 文档页数:5
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年级:二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合作学习,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1.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正确进行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教学难点:1. 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
2. 在计算过程中正确处理进位。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三位数的加法,回顾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的加法,那么你们知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不连续进位的含义。
2. 讲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强调不连续进位时的处理方法。
3. 通过例题,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计算练习。
三、巩固练习1. 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练习活动。
2. 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检查,确保计算正确。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正确处理进位。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提高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录:练习题1. 计算:123 4562. 计算:234 5673. 计算:345 6784. 计算:456 789要求:每位同学完成以上练习题,并互相检查,确保计算正确。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口算加减法——整百数加几百几十和相应的减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自主尝试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几十的口算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索,交流个性化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自主尝试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几十的口算过程。
【教学准备】小方块、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图说图意,重点说出表格里的数据。
师:那么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问题1:第一天剩余多少元?问题2:两天的收入一共是多少元?问题3:第二天剩余多少元?……让学生列出算式。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一:第一天剩余多少元?师:怎么计算200-100?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教师提示:先计算2-1=1,然后2个百减去1个百剩余1个百,也可以用两张100元的人民币减去一张100元的人民币,还剩100元。
所以200-100=100。
归纳总结:整百数减整百数的口算方法:(1)根据数的组成计算。
(2)借助100元面值的人民币口算。
(3)先把百位上的数字相减,然后在得数的末尾添上2个0。
解决问题二:两天的收入一共是多少元?师:怎么计算200+360?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教师提示:(1)根据数的组成,200里面有20个十,360里面优6个十,公积6个十,也就是560。
(2)360可分为60和300,先想300+200=500,再想5个百和6个十合起来是560.所以200+360=560。
归纳总结:整百数加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1)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2)把几百几十数拆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先用整百数加整百数,再加整十数。
解决问题3:第二天剩余多少元?师:怎么计算360-200?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教师提示:360可分为60和300,先想300-200=100,再想1个百和6个十合起来是160.所以360-200=160.三、课堂练习1.试一试。
《笔算加减法》【知识与能力目标】经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共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会进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
(一)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情景引入。
出示几张有纪念意义的邮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生:邮票。
师:那你对邮票的了解有哪些呢?生1:邮票是代替人们在邮寄信件时所付的邮资,没有邮票的信件是寄不出去的。
生2:邮票的版面设计体现了我们国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等等。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完全正确,这小小的一张邮票不光作用大,而且它的收藏价值也是用语言无法比拟的。
你们看,这张邮票就是发行到现在已经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所以有很多人都特别喜欢收集邮票,因为通过这小小的邮票,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到祖国那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而且还可以再次去重温祖国一次又一次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去欣赏祖国那壮丽的风景。
这不,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两位朋友小强和小花就是两位集邮爱好者,咱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喜欢收集哪些类型的邮票,好吗?2、自主探索。
(1)观察情景图,交流各自发现的数学信息。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呢?生1:我知道小强有112张风景邮票,小花有124张邮票。
生2:我知道小强的动物邮票比风景邮票多23张。
生3:我也知道小花的动物邮票比风景邮票少21张。
(2)交流,从谈话中了解到的情况。
师:你们发现的数学信息可真多呀,那老师再问你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从上面的谈话中,你都了解到了哪些情况呢?生1:小花的风景邮票多,小强的动物邮票多。
生2:通过他们收集的邮票数量来看,我想小强比较喜欢收集动物邮票;而小花比较喜欢收集风景邮票。
(3)尝试自己独立解答。
师:你们谈得真好,那么你们还能不能把你们了解到的情况用一个数学的问题提出来并尝试着计算解答呢?生1:小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师:你是如何计算的,把算式列出来好吗?生:112+21=()(张)112+ 23生2:小花的风景邮票比小强的风景邮票多多少张?师:你又是如何列式计算的呢?生:124-112=()(张)124- 112师:谁还可以提出其它的问题呢?生:小强的邮票比小花的邮票少多少张?师:你真的很聪明,肯动脑筋。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我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们将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步骤,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 能够正确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34块糖,他又买了56块糖,问他一共有多少块糖?2. 讲解例题:以234+56为例,讲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234+56的计算。
4. 讲解例题:以345126为例,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345126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实践情景 | 笔算方法|234+56 |345126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运用。
但在课堂上,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和进一步解释的细节。
学生们在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需要对这个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涉及到数位的进位和退位。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加减法连续退位减法 _冀教版(2)(2)师: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对,这是我国美丽的云南。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美丽的云南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云南去看一看吧!(4)简单介绍:美丽的云南有三大著名景点。
昆明的石林:是由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组成的森林。
大理的三塔寺:由三座塔而得名。
丽江的玉龙雪山:13峰终年积雪。
(5)师:(指导学生看主题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看看他们的旅行路线。
他们从什么地方出发?(昆明)板书:线段图准备怎样走?(先经过大理再到丽江)板书:线段图他们一共要行多少路程?(板书:线段图517千米)他们现在到达了哪里?(大理)已经走了多远呢?(板书:线段图348千米)(6)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到丽江还有多远?)(7)师:怎样列式?学生列式,教师板书:517-348=三、探究新知1、教学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1)估算: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能先估计一下吗?怎样估算?还有不同的估法吗?生1:我把517看作500,把348看作350,500-350=150,大理到丽江大约有150千米。
生2:我把517看作500,把348看作300,500-300=200,所以大理到丽江大约有200千米。
(2)笔算:那大理到丽江到底还有多远呢?我们列竖式计算一下。
(3)师板书竖式,指名学生先说出个位的计算过程,板书如下:5 1 7- 3 4 8□□ 9(4)师:接下来该怎么做?(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5)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其他同学你们会说吗?把你的算法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6)师:你们会写吗?打开书23页,把例题补充完整。
(指名完善板书,再说一说计算过程。
)(7)师:把计算结果与刚才你估计的数据对比一下,看看你估得准不准?(比较估算方法:估成整十数比估成整百数更准确一些。
)2、小结并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同学们,你还发现今天学的退位减法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完善板书:连续退位)四、巩固练习1、反馈练习:先估一估,再笔算。
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理解降价的含义2在掌握降价含义的基础上解决“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实际问题3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在掌握降价含义的基础上解决“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导入】引入为了达到目标,我们今天将进行三场比赛,第一场比赛,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能看懂课本内容并完成课本的填空。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请看自学指导【活动】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1)自学课本页例题完成问题一(要求: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端正,时间2分钟)什么是降价,如何求出降价多少?(原价-现价=降价)每件衣服各降价多少?师:时间到,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请放下!谁能完成课本的填空?出示自学指导(2)自学课本页例题完成问题二小组讨论:如何用面值100元的钱买每一件衣服,各应付几张,找回多少元?将结果写在答题纸上要求: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讨论,细心计算,共同学习,时间为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表格,对的打手势,错的打手势,进行讲解出示自学指导(3)自学课本页例题完成问题三思考:买一件羽绒服和一条羽绒裤有两种买法,各要花多少钱?什么是消费500元返还50元?要求:认真看书,仔细观察两幅图片,坐姿端正,时间3分钟【练习】课堂练习1.计算120+234 750+48 324+561 378-254 675-65 348 +135 690+218 463+95458-49 780-613463+258 782+218 96+345800-345 712-69为了保护环境,二年级三个班的全体同学出去回收塑料瓶。
一班的同学们共回收了203个瓶子,二班的同学共回收了198个瓶子,三班的同学回收的瓶子比一班回收的瓶子多32个。
三班的同学们回收了多少个瓶子?全年级共回收了多少个瓶子?3 '电话机录音机玩具车书160元80元385元29元①录音机比书贵多少元?(4分)②小明买电话机和玩具车,一共要付多少钱?(4分)③小明付给售货员100元,买了一个玩具车和一本书,应找回多少元?(4分)④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出来。
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捡废弃饮料瓶问题,经历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在进位加法中的应用。
2、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导入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26+44= 200+400= 500+300= 35+6= 300+700=40+600= 40-30= 63+37= 28+12= 45+16=2、说一说。
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你认为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要对齐后再加减。
师:你是怎么理解“相同数位要对齐”这句话的?生:个位要和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百位与百位对齐。
3、笔算。
125+63 425+153 48+35指名三人板演,全班齐练后集体订正。
集体订正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48+35”时应注意什么。
(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三位数加法计算问题。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讲授】探索新知1、课件展示课本第58页“绿色环保”行动教学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结合图表,回答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①四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②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③三个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列出算式:①69+114 ②114+189 ③69+114+189教师指出:下面我们先来解第①个问题:四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①自主探索算法师:怎样计算69+114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试一试吗?让学生独立尝试,算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共同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满10进1”和“退1当10”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师:用竖式计算:38+55= 55-38= (1)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抽生板演。
(2)集体讲评,重点以一题为例口述计算过程。
(3)及时改错,同桌检查。
生:1385593+553817g-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知识迁移做好铺垫。
】 二、你问我说师:勤劳的小蜜蜂要出去采蜜了。
瞧,它们来到花园里,来到果园里。
它们分成两队在采蜜,大家快来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图)师:你看到这幅情境图,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一队有518只,二队有227只。
第一队说:果园在我们家的后面,离家592米。
第二队说:花园在我们家的前面,从家到花园384米。
师: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师板书。
生:从果园到花园有多远?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有多少只?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多少只?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师:果园到花园有多远?你会列式吗? 生:592+384 师:怎么计算呢? 生:方法一:我是用估算的方法,592接近600,384接近380,600+380=980,592+384≈980。
方法二:我用竖式计算的:1592384976+从个位加起2个一加4个一得6,十位上9个十加8个十是17个十,10个十是1个百,向百位进1,百位上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再加进位的1个百得9百,结果是976。
师:大家的方法真多!这么多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小组谈论一下。
生: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笔算既方便又准确。
三位数的进位加法说课稿一、说教材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整十整百数的加法、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多位数加法计算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能笔算和在1000以内的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2、继续培养探索意识和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三、说教法教法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所以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多媒体教学法3.自主探索教学法、合作交流教学法四、说学法新课标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确定了以下的学习方法:1.自主观察思考2.合作交流法3.自主归纳法4.动手操作法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7+18 236+143(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复习两位数进位加法和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勤劳的小蜜蜂(三)、练习巩固(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六、说板书设计三位数的进位加法1.果园到花园有多远?592m 384m果园房子花园592+384=976(m)百十个5 9 2+ 3. 8 49 7 62. 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518+227=745(只)百十个5 1 8+ 2 2. 77 4 51. 笔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2.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
七、总结本课时注重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在探究过程中明白“哪一位满十,就应该向它的前一位进1”并掌握竖式的规范书写。
以上这些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老师们批评指正。
谢谢!。
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2、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方法与策略。
3、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迁移类推能力,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导入】1
1、旧知铺垫,导入新课(课件出示)
36 42
87
+
72 + 88
+ 49
————————————
结合板演情况让学生进行评议,说说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口述并出示目标:通过学习,我会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讲授】2
学习指导要在老师的指引、带领下分步完成。
认真看课本第58——59页“练一练”上面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蓝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
1、观察69+114的竖式,竖式中的“8”是怎样算出来的?
2、试着把(2)中的竖式补充完整。
3、计算三个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如何列式?
4、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独立自学5分钟,组内交流2分钟,然后分组展示。
)
【活动】3
1、自主学习
生独立研题、分析指导中的4个问题,并做好记录。
2、交流合作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自研成果或提出在自学中遇到的疑惑。
3、记录、汇报展示
组内记录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研成果的汇报展示。
组
间相互补充或质疑,教师适时引导,及时做好评价。
4、知识小结
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练习】4
第一关:想一想做一做。
(展示要求:可抽取每组的3—4号学生上台展示,其余在练习本上做。
)
456+307= 271+436=
169+602= 85+324=
第二关:火眼金睛辨对错。
(展示要求:指名回答。
)
6 5 3 3 4
+ 2 4 3 +5 6 9
————————
2 0 8 8 9 3
第三关:解决下面问题。
(展示要求: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抽选小组展板展示)
上山走了235米,下山的路比上山长85米。
下山要走多少米?
【作业】5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1、选择。
(1)113+57()160
A.>
B.
< C.=
(2) 235+275=( )
A.400
B.410
C.510
(3) 348与25的和是多少?列式是()
A.384+25
B.348+250
C.25+348
(4) 下面各题计算正确的是()
A.
456 B.421
C.165
+781 +129
+ 561
______ ______
_______
236 540
726
2、竖式计算。
307+296= 286+474=
199+171=
3、星期天,科技馆上午接待游客573人,下午接待游客419人,今天共接待多少人?
4、小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96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45页,第三天看的是前两天的总和。
第三天看了多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