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常见害虫及其防治
- 格式:wps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2
香菇常见虫害类型及防治指南香菇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用菌,营养价值高,口感鲜美,无论是炒还是炖汤都十分的美味,但同时香菇生产过程中也会滋生虫害,下面一起学习下香菇虫害类型以及如何防治。
一、蛞蝓俗称粘粘虫,成虫体长5~8厘米,虫体呈灰白色,头尾稍尖,腹部能分泌粘液,爬行后呈白色薄层液迹。
白天潜伏在阴暗潮湿处,夜间出来咬食菌伞、菌褶,有时还藏在菌褶中蛀食。
防治方法:发现虫害后,可用1%菜饼液或用5%食盐液喷洒;在蛞蝓经常活动的地方撒生石灰或白碱,沾在蛞蝓体上即死,也可人工捕杀。
二、甲虫类甲虫类害虫大多属于鞘翅目昆虫,常见的有赤拟谷盗、脊胸露尾虫。
这两种成虫体长均在2~4毫米,体扁平,背部有光泽,触角11节,末端3节膨大。
赤拟谷盗虫呈椭圆形,赤褐色至黑褐色,复眼黑色;脊胸露尾虫深黑色或黄褐色,复眼圆形,呈褐色,翅末端平截,腹部两节背板外露,俗称露尾虫。
这两种甲虫的幼虫均咬食用褶和香菇,影响香菇品质,成虫潜伏于菌褶内产卵。
防治方法:同香菇蛾。
一旦发生大量虫害,可将香菇置于60℃烘干室2-3小时,即可杀死害虫。
三、螨类又名红蜘蛛,无触角、无翅、无复眼,身体不分节。
潜藏在厩肥、饼粉、饲料、培养料内,取食香菇菌丝、幼菇、成熟菇、贮藏干菇,还给栽培者和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防治方法:一旦发现螨害的菌种马上检除,并进行高温药物处理,发生螨害的菌种不能继续用作繁殖的栽培种。
对发生过螨害的菌种培养室用敌敌畏、磷化铝、磷化钙进行熏杀;菌种放置前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0.25公斤加40%乐果0.25公斤或可湿性硫磺1~2.5公斤,再对水250公斤喷洒菇棚。
当温度低于25℃时,改用20%的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0.25公斤、加25%菊乐合酯0.25公斤,再对水250公斤喷雾即可。
菌种培养期间,用500克药粉处理200瓶菌种或20平方米培养场,每25-30天处理1次;轻微螨害的栽培种在使用前1~2天可用蘸有少许50%敌敌畏的棉花球塞入种瓶内以熏杀螨虫;螨害较重的菌种应在报废的同时及时用杀螨剂进行喷杀。
香菇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种香菇需要防治的害虫一般有螨类、眼菌蚊、瘿蚊、跳虫、线虫及蛞蝓和白蚁。
下面Sara小编给大家分享了香菇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香菇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一、香菇螨类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螨类俗称菌虱,分粉螨和蒲螨两种。
蒲螨体小,肉眼不易看到,它们多在培养料表面上集中成团;粉螨体较大,白色发亮,不成团,量多时呈粉状。
发生螨类害虫的香菇菌块,菌丝被咬食,严重时可将菌丝吃光。
菌种中发生螨虫,可用棉塞蘸50%的敌敌畏塞上熏杀。
发菌期间出现螨虫,可用0.5%的敌敌畏喷杀,也可喷洒25%的菊乐合酯2000倍液。
出菇期间有螨虫发生,可用菊乐合酯喷杀,但要在喷洒药3天以后才能采菇。
二、香菇眼菌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眼菌蚊其小龄幼虫在培养料内取食,大龄幼虫则蛀食香菇等菌类的子实体。
防治方法:菇房、菇场及周围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
栽培前,菇房、菇场要喷药杀虫,可用40%的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洒。
出菇期间发生眼菌蚊,可用40%的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杀,也可用25%的菊乐合酯2000倍液喷料面防治。
三、香菇瘿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瘿蚊其幼虫主要危害菌丝体和子实体。
防治方法在香菇出菇期间发生瘿蚊,可用40%的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杀,也可用25%的菊乐合酯2000倍液喷料面防治。
四、香菇跳虫的防治方法跳虫又称弹尾虫、烟灰虫等。
防治方法:培养室内外和菇场要用40%的敌敌畏500倍液喷洒。
发菌期间发生跳虫危害,可用敌敌畏加蜜糖诱杀,即用40%的敌敌畏500倍液喷于纸上,再滴数滴蜜糖,将药纸分散铺于培养料面上诱杀。
出菇期间发生跳虫危害,可用0.1%的鱼藤精或除虫菊杀灭。
五、香菇线虫的危害及防治方法线虫受线虫危害的培养料表层或全部会变湿、变黑、发粘、菌丝萎缩或消失,幼菇死亡。
死亡的幼菇表面发粘,有腥臭味。
在潮湿、闷热、不通风的条件下,易发生线虫危害。
防治方法:可用2%的甲醛溶液喷雾杀灭。
香菇常见病虫害防治一、香菇病害(一)香菇畸形病香菇畸形病是由于出菇期间环境条件不适宜或因栽培管理不善而使香菇子实体不能正常发育的病症。
主要表现有菌盖异形、菌盖有缺口、盖缘呈波浪形、盖缘内卷或呈钟罩形、盖上生角状或须状和小盖等附属物、菌柄膨大成纺锤形、没有菌盖或菌盖极小、子实体相互联合等。
1.发生条件选择品种不当,把段木栽培的品种用于代料栽培,把低温品种用于温度较高的季节栽培;栽培料组分不当,米糠、麸皮用量过大,造成氮肥过多,碳氮比失调,致使营养生长不能向生殖生长转化,菌丝集结成“菌块团”不能分化成正常的子实体;温度、湿度失控,菌块中菌丝未完全长透,养分积累不足,只能供应菌柄生长,而不能供应菌盖的生长;通气不良,光线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可能感染有病毒或农药中毒。
2.防治措施①加强通风换气,注意调节光线,尤其是易遮光的角落处。
②子实体形成期,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90%左右,当遇到干旱高温时,要特别注意喷雾洒水。
③袋内农药残留不能超过国家标准。
(二)香菇病毒病香菇病毒病在香菇生产中非常普遍,在香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中都有发现,在菌丝生长期,菌种瓶或菌种袋中出现秃斑,子实体生长阶段,一是出现畸形子实体,二是子实体早开伞,菌肉薄,产量低,均为病毒感染。
香菇感染病毒的症状主要在营养生长的后期,表现为菌丝生长慢,甚至停止生长,菌丝退化等,抗杂菌能力明显下降,部分菌丝体不能结实或能结实而是畸形菇等。
1.发生条件香菇病毒病主要靠菌丝和孢子传播,使用带毒的菌种接种,或者带毒的担孢子落到菇床上后都可能引起发病,造成损失。
2.防治措施①严格把好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检查关,发现菌丝生长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剔除,剔除后需及时处理或烧毁或深埋。
②栽培结束后,要用2%甲醛彻底消毒床架和菇房。
③防治好菇蝇和螨类,也可减少病毒感染。
(三)香菇绿色木霉病绿色木霉危害香菇使菌筒和培养料面上形成一堆堆的绿色霉层,菌筒崩碎,手提即松散,使菌丝不能正常扭结形成菇蕾,即使长出少,量的子实体也会腐败而失去食用价值。
香菇常见的杂菌虫害及防治香菇在生长发育中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防治病虫害对香菇栽培十分重要,不及时治疗,轻则造成减产,重则栽培失败,所以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香菇的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和治理,把化学防治作为辅助手段,使生产的香菇达到国家无公害香菇质量标准。
香菇的病虫害包括杂菌害、虫害、病害三大类。
一旦发生病虫害,要认真分析,确定病因,及时采取措施防治,防止扩大传播,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一、杂菌危害(一)杂菌种类生长在香菇上的杂菌很多,主要有木霉、青霉、毛霉等。
1、木霉:木霉又称为绿霉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侵入培养基内,在适宜的条件下就萌发繁殖为害。
木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它本身能分泌毒素,抑制香菇菌丝生长。
木霉在4-42℃范围内都能生长,孢子萌发喜高湿环境,侵害香菇培养基时,初期为白色棉絮状,后期变为绿色。
菌种如果被木霉危害,必须报废,即使轻度感病的菌种也应弃之不惜。
2、链霉:又叫链孢霉,生长初期呈绒毛状,白色或灰色,生长后期呈粉红色或黄色。
大量分生孢子堆集成团时,外观与猴头菌子实体相似,链孢霉主要以分生孢子传播为害,是高温季节发生的最重要杂菌。
3、毛霉:又叫黑霉、长毛霉,菌丝初期白色,后灰白色至黑色,该菌在土壤、粪便、禾草及空气中到处存在。
在温度较高、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发生率高,生长速度明显高于香菇菌丝,毛霉菌丝体每日可延伸3厘米左右。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基质中使用了霉变的原料,接种环境含毛霉孢子多,在闷湿环境中进行菌丝培养等等。
(二)杂菌防治1、培养料必须先经堆制发酵,利用多种高温型微生物所产生的生物热杀死害虫和中低温菌类,减少污染源。
2、快速装袋灭菌。
配制后的培养偏酸性,适于各种微生物生长与繁殖,所以应尽量在5小时内装完毕,灭菌时要求在4-6小时使温度上升到100℃。
香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概述香菇(学名: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受到多种病害和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证香菇的生长和产量,综合防治香菇病虫害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香菇病虫害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香菇病害防治香菇病害主要包括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
以下是常见的香菇病害及其防治措施:1. 罗勒病罗勒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影响香菇的生长和产量。
预防和控制罗勒病的主要措施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菌棚和设备,减少病菌的侵入和传播。
•合理通风:保持菌棚的通风良好,降低病菌滋生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病性较好的香菇品种进行种植。
•早期发现和处理:定期检查香菇的生长情况,发现病叶和病菌及时处理。
2. 褐斑病褐斑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香菇菇盖上出现褐色斑点。
预防和控制褐斑病的主要措施包括:•消毒基质:使用消毒过的基质进行培养,减轻病菌的感染风险。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情况合理施肥,避免过度施肥造成基质富于营养而容易感染细菌。
•保持适宜湿度:保持菌棚的湿度适宜,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细菌滋生。
•定期病害监测:定期观察香菇的生长情况,发现褐斑病早期病斑及时处理。
3. 黄疸病黄疸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香菇菇盖上出现黄色斑点和变形。
预防和控制黄疸病的主要措施包括:•消毒菌种:使用消毒过的菌种进行接种,减轻病毒的传播风险。
•保持菌棚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菌棚,减少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合理灌溉:避免过度灌溉导致病毒滋生,保持适宜的湿度。
•严格控制病毒源:切勿使用已感染黄疸病的菌种和基质。
•隔离感染源:如发现病毒感染,及时隔离和处理受感染的香菇。
香菇虫害防治香菇虫害主要包括蚜虫、飞虱和蛴螬。
以下是常见的香菇虫害及其防治措施:1. 蚜虫蚜虫是香菇的主要虫害,对菇盖和菌梗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预防和控制蚜虫的主要措施包括:•清除虫源:定期清理菌棚中的杂草和宿主植物,减少蚜虫滋生的环境。
香菇病虫害防治香菇是一种受欢迎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然而,由于香菇栽培环境的特殊性,病虫害是香菇生产中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香菇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并分点列出。
一、病害防治1. 灰蝇病防治灰蝇是常见的香菇病虫害之一,其幼虫为害香菇菌盖,在腐烂的底部损害菌丝。
灰蝇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环境清洁,及时清理垃圾和残留物,减少灰蝇滋生的条件。
- 定期进行药物喷洒,选用环境友好的杀虫剂进行处理。
- 利用灰蝇性信息素陷阱进行监测和捕蝇,减少繁殖数量。
2. 白粉病防治白粉病是香菇生产中常见的真菌病,主要通过风、水和操作工具传播。
针对白粉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通风和湿度适当,避免高湿度环境,因为湿度过高容易导致白粉病的传播。
- 定期检查菌舍内的香菇,一旦发现病斑,及时将其摘掉并丢弃。
- 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处理,可以采用多效菌胺等杀菌剂。
3. 褐根病防治褐根病是一种严重威胁香菇生长的病害,它会导致菌丝基底部变为褐色,最终导致发生腐烂。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褐根病的常用方法:- 选择抗病性强的香菇菌种,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 控制菌舍内的湿度和通风,避免湿度过高和空气流通不畅。
- 加强灭菌处理,彻底消除可能存在的病原菌。
二、虫害防治1. 滞育虫防治滞育虫成虫常以菌褶为食,严重感染会导致菌褶损坏和香菇产量下降。
以下是对滞育虫的防治方法:- 定期巡视和检查香菇发育情况,发现感染早期进行物理除虫,如用刷子或丝线轻轻地擦去滞育虫。
- 使用安全可行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处理,如茶皂素等。
2. 红蜘蛛防治红蜘蛛是香菇生产中另一种常见害虫,其通过吸食菌丝体液引起损害。
针对红蜘蛛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菌舍通风良好,避免湿度过高,因为红蜘蛛害虫喜欢干燥的环境。
- 使用专业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处理,如丙环唑等。
3. 蚜虫防治蚜虫是一种吸食香菇菌丝体液的害虫,严重感染会导致菌丝体变形和生长受限。
香菇菌棒培菌期病虫害防治方法近期香菇生产已进入培菌管理阶段,4~6月气温回升快,又适逢多雨季节,在此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极易导致菇蚊(菇蝇)、杂菌、闷堆、烂棒等病虫害发生。
现提出以下病虫害防控措施,望广大菇农朋友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虫害(菇蚊、菇蝇)防治发生原因及为害规律:菇蚊、菇蝇是香菇培菌期间最主要的害虫,培菌场所高温高湿、通风不畅和环境不清洁、浸染源多是其发生的直接原因。
菇蚊、菇蝇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为害严重,其生命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为害方式:通过幼虫蛀食香菇培养料和菌丝体,进而导致培养料变黑、菌棒烂棒。
药剂防治方法:采用低毒、低残留的药剂溶液进行喷洒(除虫菊酯1000倍水溶液喷雾)、熏蒸(蚊香熏蒸;敌敌畏原液每立方米5克熏蒸),从菌棒掀膜散堆之前3天开始,或者刺孔通气之前3天开始,每隔1~2天喷药一次,连续多次对菌棒及培菌场所进行喷药杀虫。
喷药期间务必注意人畜安全!培菌场所清理整洁清理上年度废物菌棒和各类杂物,菇棚地面及四周洒石灰粉,架上喷石灰水,菇棚四周喷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减少病虫基数。
菌棒及早散堆应在高温季节来临前,选择室内或室外通风散热较好的场所完成菌棒的散堆、移堆工作。
一般安排在早晚时段散堆,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振动菌棒,室内散堆菌棒应呈三角形或“井”字形堆放,堆高3~5层,堆间要留有通风道,并保持门窗空气对流状态,以利通风降温。
高温期间应停止菌棒刺孔排气或翻动菌棒,以防菌棒受振动,菌丝呼吸作用加剧而使堆温上升。
室外培菌菇棚的遮荫通风管理1、增加棚顶遮荫物,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菌棒造成菌丝灼伤。
2、根据太阳走向,适时加强朝阳面遮荫、背阳面通风管理。
3、在菇棚四周挖沟排水,灌“跑马水”(流动力)以降低环境温度。
刺孔通气要适时、合理及时刺孔通气能有效防止菌棒缺氧、增强菌丝活力、软化瘤状突起物、减少黄水及闷堆烂棒发生。
接种口菌丝圈直径8~12cm时“放小气”;菌丝长满全棒一周左右时“排大气”。
香菇常见害虫及其防治
1、螨类俗称菌虱,分粉螨和蒲螨两种。
蒲螨体小,肉眼不易看到,它们多在培养料表面上集中成团;粉螨体较大,白色发亮,不成团,量多时呈粉状。
发生螨类害虫的香菇菌块,菌丝被咬食,严重时可将菌丝吃光。
菌种中发生螨虫,可用棉塞蘸50%的敌敌畏塞上熏杀。
发菌期间出现螨虫,可用0.5%的敌敌畏喷杀,也可喷洒25%的菊乐合酯2000倍液。
出菇期间有螨虫发生,可用菊乐合酯喷杀,但要在喷洒药3天以后才能采菇。
2、眼菌蚊其小龄幼虫在培养料内取食,大龄幼虫则蛀食香菇等菌类的子实体。
防治方法:菇房、菇场及周围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
栽培前,菇房、菇场要喷药杀虫,可用40%的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洒。
出菇期间发生眼菌蚊,可用40%的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杀,也可用25%的菊乐合酯2000倍液喷料面防治。
3、瘿蚊其幼虫主要危害菌丝体和子实体,防治方法与防治眼菌蚊相同。
4、跳虫又称弹尾虫、烟灰虫等。
防治方法:培养室内外和菇场要用40%的敌敌畏500倍液喷洒。
发菌期间发生跳虫危害,可用敌敌畏加蜜糖诱杀,即用40%的敌敌畏500倍液喷于纸上,再滴数滴蜜糖,将药纸分散铺于培养料面上诱杀。
出菇期间发生跳虫危害,可用0.1%的鱼藤精或除虫菊杀灭。
5、线虫受线虫危害的培养料表层或全部会变湿、变黑、发粘、菌丝萎缩或消失,幼菇死亡。
死亡的幼菇表面发粘,有腥臭味。
在潮湿、闷热、不通风的条件下,易发生线虫危害。
防治方法:可用2%的甲醛溶液喷雾杀灭。
局部培养料上发生线虫危害时,可将受害的部分营养料挖掉,并用甲醛喷杀。
6、蛞蝓又称鼻涕虫,它是一种软体动物,白天潜伏在阴暗潮湿处,夜间出来活动,它咬食香菇等食用菌的子实体,在夜间9—10时,可在蛞蝓出来活动时进行人工捕捉,或在其游动的场所和路线上喷洒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的食盐溶液防治。
7、白蚁主要危害菇木。
防治方法:用80%的亚砷酸、15%的水杨酸、5%的氯化铁,配成毒剂,喷洒蚁路、蚁巢,每巢喷洒6—16毫升;或用50%的升汞、35%的亚砷酸、10%的水杨酸、5%的氯化铁,配制成白蚁粉,喷洒蚁巢,只要部分白蚁蘸药便可全巢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