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9
2024北京西城初一(下)期末语文2024.7一、基础•运用(共18分)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学校组织“博物馆告诉我”主题参观活动。
请你阅读同学们的参观记录,完成相关任务。
第一站北京鲁迅博物馆——认识一位先生我们来到北京鲁迅博物馆“方寸天地”展厅,欣赏馆藏的鲁迅印章。
18岁的鲁迅刻下“戎马书生”印。
这是文人舞刀,也是以笔代刀,更是青年人一往无前的勇气。
鲁迅晚年病重后让人刻了一方“生病”印,凡有书信来就在回执上加盖此印,对方也就不急着等回信了。
我们从这些印章中看到了鲁迅的艺术爱好,还看到了鲁迅的另一面——细腻的情感、有趣的灵魂。
在体验活动中,有同学刻下“莲”字印章,有同学抄写了鲁迅的七言诗《莲蓬人》,其中的“濂溪”是指______哲学家周敦颐,本学期我们学过他的《爱莲说》。
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鲁迅先生七言诗《莲蓬人》中的任意一句。
(2分)2.在上面文段横线上,填入朝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3.同学们对上述作品评论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戎马书生”印章采用篆书,展现了青年鲁迅一往无前的勇气。
B.“生病”印章采用行书字体,一波三折,笔法简洁而生动有趣。
C.“莲”字印章和《莲蓬人》作品字体相同,表达了对莲的喜爱。
D.《莲蓬人》作品竖排书写,如行云流水,大小相间,疏密适宜。
第二站中国国家妙物馆——认识一群英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我们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英模.蜡像展【甲】蜡像细致描摹了百年来为中华民族奋勇拼搏的三十位英模人物。
其中既有李大钊、方志敏等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驱,也有王进喜、雷锋等无私奉献的劳动模范;既有钱学森、袁隆平等以身许国的科学巨擘,也有罗阳、黃文秀等苦干奋斗的时代楷模【乙】这一英模群体炽.热的梦想、慷概.的付出无不令人动容。
他们是我们奋发前行的精神灯塔。
4.下列关于文段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英模”中的“模”的意思是“模范”,“模”应读作“mó”。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mò mò guǎ yán)B. 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C. 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D. 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原因,今天的比赛被取消了。
B. 我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和用电。
3. 下列诗句中,用词准确、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碧水东流至此回,忽闻水上琵琶声。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4. 下列成语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B. 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C. 举案齐眉:比喻夫妻恩爱。
D.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5. 下列名言警句中,与勤奋学习有关的一项是()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 下列对联中,对仗工整、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上联:山青水秀风光好;下联:鸟语花香四季春。
B. 上联:梅须逊雪三分白;下联:雪却输梅一段香。
C. 上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联:风卷残云归去也,雨打梨花深闭门。
D.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下联: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纷繁(fēn fán)、繁荣(fēn fán)B. 贪婪(tān lán)、贪婪(tān lán)C. 恋恋不舍(liàn liàn bù shě)、恋恋不舍(liàn liàn bù shě)D.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8.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B. 妙手回春(miào shǒu huí chūn)C. 倾国倾城(qīng guó qīng chéng)D.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16分。
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羸.弱(léi)悲怆.(chuàng)妄.下断语(wǎng)B. 吞噬.(shí)疮.痍(chuāng)面面相觑.(qù)C. 遒劲.(jìng)剽.悍(biāo)浑身解.数(xiè)D. 脑髓.(suǐ)枉.然(wǎng)锲.而不舍(qiè)2. 下列句子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B. 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换多姿的旋舞。
C. 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 它的头部比例整齐,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章。
3.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
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
B. 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
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C.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我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4. 下面句中加点词用另一个词替代而不改变原义,恰当的一项是报社编辑对这篇文章比较满意,只修改..了其中两个地方。
A. 改造B. 改善C. 改进D. 改动5. “一辆车”、“一棵树”的“辆”、“棵”是我们常见的“量词”。
“一杯水”、“一碗饭”中的“杯”、“碗”,原为名词,借用为量词。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3.7一、基础·运用(共16分)1.答案:喻笼缀评分标准:共3分。
每字1分,有错不得分。
2.答案:A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3.答案:B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4.答案:C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5.答案示例:兔死狐悲/守株待兔/狡兔三窟/动如脱兔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6.答案: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
7.答案示例:①马的头部形状/头部形状如兔头②马的速度/跑得快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
8.答案:D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共5分)9.答案:无案牍之劳形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10.答案:濯清涟而不妖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11.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12.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第1页(共4页)(二)(共5分)13.答案:B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14.答案示例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原意:终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众山,众山就显得渺小。
新意:不怕困难,勇攀高峰,才能俯视一切。
答案示例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原意:要想便览千里风景,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新意:要想高瞻远瞩,就要不断努力进取。
评分标准:2分。
原作意思1分,新的意义1分。
15.答案示例:千山鸟飞绝/飞来山上千寻塔/长河落日圆/黄河之水天上来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三)(共8分)16.答案:C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17.答案:A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18.答案:①排版/排字②印刷③定形模式/模式④(即)千万如出一范评分标准:共4分。
每空1分。
三、名著阅读(共6分)19.答案示例一:我选画面一。
虽然祥子十分努力,却接连遭遇灾祸:好不容易买的车被大兵抢走,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导演设计的这个画面预示着祥子就像一株脆弱的小草,在命运面前飘摇不定。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 默写。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2)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3)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4)科学家在研究中,有时会陷入重重困境,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也许就会和灵感相遇,另辟蹊径,解决问题。
就像陆游《游山西村》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2. 兔年说兔,常说常新。
初一年级开展“兔年说兔”研学活动。
请阅读下面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京城兔儿爷保平安“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这首家(yù)户晓的儿歌,将可爱的小兔子形象,深深印在了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传说有一年京城闹瘟疫,生命被疫病吞噬,京城(lǒng)罩在阴霾之下。
月宫中玉兔捣了药,骑着各种坐骑,为百姓治病去灾。
人们用泥土塑造了保佑平安的玉兔形象,亲切地称之为“兔儿爷”。
兔儿爷形象分为戏曲型和生活型【甲】戏曲型兔儿爷面部点(zhuì)金泥,身插护背旗,看起来神气非凡【乙】生活型兔儿爷常扮作鞋匠、厨师、小商贩等形象,小道具搭配妥帖,看起来就是生活中的人物。
这些兔儿爷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
(1) 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在答题卡田字格中,书写正确的汉字。
家户晓罩点(2)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吞噬(shì)妥帖(tiē)忍俊不禁(jīn)B. 吞噬(shí)妥帖(tiè)忍俊不禁(jìn)C. 吞噬(shí)妥帖(tiē)忍俊不禁(jīn)D. 吞噬(shì)妥帖(tiè)忍俊不禁(jìn)(3) 文段中【甲】【乙】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甲】:【乙】,3. 汉语中的那些“兔”“兔”字,甲骨文写作,字形像只张着嘴巴、长耳短尾的小动物。
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2020.7试卷满分:100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共14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祈.祷(qí)骊.歌(lí)羸.弱(léi)毛骨悚.然(sù)B.哺.育(bǔ)惬.意(qiè)讪.笑(shàn)叱.咤风云(chì)C.炽.痛(zhì)归省.(shěnɡ)晦.暗(huǐ)浑身解.数(xiè)D.重荷.(hé)脑髓.(suí)遒劲.(jìnɡ)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静穆撺掇锋芒必露迫不急待B.狂谰抽搐永往直前妇儒皆知C.真谛崎岖相得益彰眼花缭乱D.冗杂阴霾齐心协力来势凶凶3.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秋天无风,空气有些干燥。
偶尔下一点小雨,也让你倍感惬意。
闻着泥土的气息,湿润的空气滋润着你的脸,看着大自然中缤纷的色彩,你会不觉地伸开手臂,仰起头,轻轻闭上眼睛,来一次深呼吸,此时,你就是那一片叶子,一朵小花,一颗果实……。
A.你会融于秋的生命里。
B.你的生命会融于秋里。
C.秋会融于你的生命里。
D.秋的生命会融于你的生命里。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为建设世界城市,实施“人文北京”发展战略,北京加大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
①北京的中轴线始于元大都城的规划设计,到明清时期形成现有规模。
梁思成先生曾赞美它是“穿过全城的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②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③北京要加大力度保护古都风貌,特别要保护和规划好首都文化血脉的中轴线,并力争为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④毫无疑问,保护好“中轴线”,能够提升北京城市价值,能够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作出贡献。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纵横稳如磐石B. 鹿死谁手窃窃私语C. 纵横捭阖饱经风霜D. 鸡鸣狗盗一触即发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位老教授的讲座,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还开阔了我的视野。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C. 由于最近天气原因,导致很多游客取消了这次旅行计划。
D.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了多种兴趣小组。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临”字在“临别赠言”中的意思是“即将”。
B. “衷”字在“衷心感谢”中的意思是“真诚的”。
C. “博”字在“博学多才”中的意思是“广博的”。
D. “激”字在“激情澎湃”中的意思是“强烈的”。
4.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样,在蓝天上悠闲地漫步。
B. 母亲的手,就像那把老式缝纫机,永远缝补着我们的青春。
C. 暴风雨来临了,仿佛要将这个世界淹没。
D.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尽雪中送炭B. 碌碌无为振聋发聩C. 莫名其妙一马当先D. 息息相关遥相呼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表中自陈的功绩有:(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7. 《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军师是________________。
8. 《庐山谣》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庐山的壮丽景色。
9. 《咏柳》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柳树的生机。
10. 《石灰吟》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险、甘愿为国献身的决心。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出师表》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灵敏(líng míng)B. 瞒天过海(mán tiān guò hǎi)C.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D.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此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D. 他的脸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显得非常紧张。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B.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条河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山谷中。
D.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画蛇添足B. 井底之蛙C. 班门弄斧D. 风和日丽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满堂喝彩。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起来令人如痴如醉。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足以证明他的聪明才智。
D. 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令人叹为观止。
6.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是()A. 惊涛骇浪B. 振臂高呼C. 沉鱼落雁D. 眉清目秀7.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B. 这朵花笑得像个小姑娘。
C.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D. 那只小鸟在枝头唱歌。
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是()A. 我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B.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C. 我们要热爱祖国,保卫祖国。
D. 老师告诉我们,要勤奋学习。
9.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是()A. 息息相关B. 比比皆是C. 水落石出D. 人才济济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生动,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踟蹰(chí chú)谨慎(jǐn shèn)毅力(yì lì)B. 神秘(shén mì)漫步(màn bù)翻译(fān yì)C. 沉默(chén mò)淘气(táo qì)悲剧(bēi jù)D. 舒服(shū fú)沉思(chén sī)领略(lǐng lü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C. 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很有趣的书,但它已经被借走了。
D. 他不但学习努力,而且工作认真,是我们班上的优秀学生。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愉快(yú kuài)沉默(chén mò)美丽(měi lì)B. 竭尽(jié jìn)招待(zhāo dài)舒适(shū shì)C. 踉跄(liàng qiàng)摇曳(yáo yè)舒服(shū fú)D. 灵巧(líng qiǎo)悲剧(bēi jù)愉快(yú kuài)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工作认真,像蜜蜂一样勤劳。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让人百读不厌。
C. 她的歌声像百灵鸟一样动听。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梦想。
5.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2015.7试卷满分:100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祈.祷(qí)骊.歌(lí)羸.弱(léi)毛骨悚.然(sù)B.哺.育(bǔ)惬.意(qiè)讪.笑(shàn)叱.咤风云(chì)C.炽.痛(zhì)归省.(shěnɡ)晦.暗(huǐ)浑身解.数(xiè)D.重荷.(hé)脑髓.(suí)遒劲.(jìnɡ)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静穆撺掇锋芒必露迫不急待B.狂谰抽搐永往直前妇儒皆知C.真谛崎岖相得益彰眼花缭乱D.冗杂阴霾齐心协力来势凶凶3.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秋天无风,空气有些干燥。
偶尔下一点小雨,也让你倍感惬意。
闻着泥土的气息,湿润的空气滋润着你的脸,看着大自然中缤纷的色彩,你会不觉地伸开手臂,仰起头,轻轻闭上眼睛,来一次深呼吸,此时,你就是那一片叶子,一朵小花,一颗果实……。
A.你会融于秋的生命里。
B.你的生命会融于秋里。
C.秋会融于你的生命里。
D.秋的生命会融于你的生命里。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为建设世界城市,实施“人文北京”发展战略,北京加大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
①北京的中轴线始于元大都城的规划设计,到明清时期形成现有规模。
梁思成先生曾赞美它是“穿过全城的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②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③北京要加大力度保护古都风貌,特别要保护和规划好首都文化血脉的中轴线,并力争为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④毫无疑问,保护好“中轴线”,能够提升北京城市价值,能够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作出贡献。
A.②①④③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5.下列成语谜的谜面与谜底不对应...的一项是A.结婚照——一拍即合B.割除白内障——刮目相看C.两鼻孔出气——息息相关D.白铁无辜铸佞臣——死得其所6.下列对联中对仗欠工稳...的一项是A.上联:夸父逐日志向大下联:女娲补天胸怀宽B.上联:孔文举四龄肯让梨人品出众下联:方仲永五岁能作诗天资超群C.上联:花木兰代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下联:周树人弃医从文唤醒胜过解剖D.上联:百草园冬日捕鸟乐趣无尽下联:平桥村夏夜看戏友情长存7.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或国籍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伤仲永》——王安石——北宋B.《最后一课》——都德——德国C.《社戏》——鲁迅——现代D.《狼》——蒲松龄——清代二、语文积累(共9分)8.默写(6分,每空1分)①,入日;渴,,饮于河、渭。
(《夸父逐日》)②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结果悲壮的诗句是:“,。
”9.名著阅读(3分)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
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他的《》(又译为《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
三、语言运用(共4分)10.续写《最后一课》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上,小弗郎士在韩麦尔先生和镇上的人的感染下,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升华,但是他再也没有机会学习法语了,再也见不到韩麦尔先生了!如果你是小弗郎士,想象你与韩麦尔先生告别的情景,运用描写,展开联想,写一个片段,字数在100字左右。
四、文言文阅读(共11分)阅读《孙权劝学》,完成第11~14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B.但.当涉猎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忽啼求之.D.蒙乃始就.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每空1分)(1)即更.刮目相待(2)孰.若孤(3)自以为大有所益.(4)及鲁肃过.寻阳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4.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用原文回答)(3分)孙权建议吕蒙读书的原因是吕蒙当时已经“_______”,地位发生了改变。
吕蒙却借口推辞了,于是孙权针对吕蒙不愿读书的真实心理,为他提出了“________”的读书方法,并指明了读书的目的是“________”。
同时接着孙权驳斥了吕蒙“军中多务”的借口,最后现身说法,表明学习的重要性。
这一番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充分体现了劝说的艺术。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阅读《信任》,完成第15-18题。
(共12分)信任①冬日的寒风凛冽地刮着,街上的人们行色匆匆,我夹在人流里快步疾行。
忽然,我的羽绒服被人拽住了,低头一看,一只粗糙而略显肮脏的手正紧紧抓住我的衣袖,顺着那只手,我看到了它的主人,一个满头银发的农村老年妇女。
我心里一紧,知道遇到要饭的了。
②我们小区外面的这条路上,每到秋收过后,就会出现几个要饭的,他们不断地向路人诉说自己的不幸:出来探亲迷了路,孩子精神有病走失了……编造出种种理由,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要钱。
有好心人给了钱,他们还不走,乐此不疲地继续着这项创收的门道,直到来年春节前才不见踪影。
我在心里思忖着如何来对付这个老人。
③那老妇人抬头看着我,“闺女呀,求你件事。
”得,演出开始了,我心里暗笑。
按照我的一贯方针,为了避免他们继续纠缠,此时我应该拂袖而去。
但是那老人叫了我一声闺女,让我这位自己的闺女都已长成大姑娘的半老徐娘不免有些得意,决定耐下心来听她说几句。
④“你有什么事?”我冷淡地对那老人说,无意中一抬头,看见老人身后几步之外,一个中年妇女正探头探脑地向这边张望,我心中不禁冷笑:还有个幕后操纵者!⑤我看着老妇人的手伸进她的衣兜,慢慢地拿出一张纸片。
这把戏我见过可不止一次了,不用看我就知道:那上面一定歪歪扭扭地写着无法寻找的地址姓名,然后她就会开始向我述说,她按照地址去寻找某个人,找了好几天没找到,钱也花光了……我做好了准备,只要她一开始述说,我就给她指往派出所的方向。
⑥“闺女呀,你看看这是啥?”老人把那张纸片送到我眼前。
“这是……是火车票啊。
”我有些吃惊地回答,心中暗想:要饭的玩出新花样来了?“真的是火车票?!”老妇人惊喜地大声问。
“真的是火车票。
这是×日从北京开往××的火车票。
”“哎呀,这太好了!”听到我肯定的回答,老妇人高兴地咧开嘴笑着,露出嘴里几颗残留的牙。
⑦几步之外那中年妇女听到我的回答也笑了,快步走到我们旁边,解释说:“这是俺娘,过年想回老家去。
我给她买的火车票,她不相信,说我骗她,拿一张纸片糊弄她。
俺娘不识字,非要自己到街上找个看上去诚实可靠的人,亲自问问。
”⑧听到这里,我的心一下激动起来,原来我之前的猜测全是错误的,这位不识字的老妇人,把我。
我为自己的小人之心感到当作比她的家人还诚实可靠的人,而我却差一点辜负了老人家对我的信任..羞愧。
⑨中年妇女笑着问老妇人,“这下你相信了吧?”“相信了!相信了!”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
“天挺冷的,咱回家吧。
”中年妇女搀扶着老人向前走去。
“闺女呀,谢谢你!谢谢你!”老人边走边向我道谢,我微笑地说:“您别客气。
您慢走。
”⑩冬日的寒风仍在刮着,我望着老妇人蹒跚而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温暖。
老人家,感谢您在茫茫人海中选择了我,感谢您教会了我: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这世界上仍然有一个词叫做——信任。
1516.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两处环境描写分别有哪些作用?(4分)答:17.第⑩段的两个加点词“感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2分)答:18.结合全文,标题“信任”的含义及作用有哪些?(3分)答:(二)阅读《人性本善找到科学根据——婴儿天生有助人的欲望》,完成第19-21题。
(共10分)人性本善找到科学根据——婴儿天生有助人的欲望①德国某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神产生的源泉。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一群婴儿面对各种环境时如何反应协作。
他们意外地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②心理学研究员每天在一群刚刚会爬的婴儿面前做几个简单的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员故意笨手笨脚地搞砸这些最简单的任务,但尽量不让婴儿发现,比如夹子掉了,或书堆碰倒了。
此时实验室的24个婴儿在几秒钟内,同时都表现出要帮忙的意思。
③录像中,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看看研究员的脸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夹子,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他手脚并用地爬过去,抓起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急着要把夹子递给研究员。
婴儿们都表现出同样的热诚,似乎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
④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员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
因为如果做出感谢等表示,很容易改变研究的初衷,使婴儿在帮助人的同时期望回报。
所以整个研究中,婴儿完全展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助人而不图回报。
⑤研究员沃内克提出,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心理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婴儿大脑发育出足够的认知能力,可以判断别人的真实意图。
第二,婴儿发展出“亲社会倾向”,渴望融入社会。
一般来说,婴儿到18个月大甚至更早,就会具备这两个条件,拥有助人为乐的品质。
⑥沃内克补充道,婴儿发生助人为乐的行为是有条件的。
婴儿们会判断人们是否真的需要帮助。
在实验中,如果研究员明显有意把书碰倒,把夹子丢到地上,婴儿们通常不会伸出援手。
⑦在人类社会中,处处可以找到人性本善的证据。
人们为慈善机构捐款,尽力保护环境,在地铁上为老人让座……这些行为除了获得自我满足感,通常不会有任何实质回报,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
⑧科学家得出人类行为的结论后,又把目光转向其他动物。
结果发现,人类是动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为的动物。
虽然自然界的很多动物也会互相协作,但往往带有实质的目的。
有些动物会成群结队觅食,共同抵抗捕猎者。
⑨灵长类动物如大猩猩甚至拥有更多人性化的一面。
曾有报道,一个三岁的男孩掉进了关大猩猩的笼子里,大猩猩亲自把男孩递了出来。
科学家试图找到大猩猩这种利他主义的动机。
他们曾仔细研究了与人类最相近的大猩猩的行为和心理。
在三四岁大猩猩身上做同样的捡东西实验。
结果发现,大猩猩也会捡东西,但缺少主动性。
大猩猩的助人动作只限于捡起来,不像婴儿那么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