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过海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14
小学二年级语文《燕子过海》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燕子过海》教案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燕子过海》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冰冷、昼夜、疲惫、崇敬”等词语的意思,用知道重点词语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劳、艰巨和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会燕子过海地艰辛,知道要爱惜益鸟燕子。
3、能按提示用“……怀着……心情(干什么)”写句子,能听写课文最后一段句子。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中描写燕子过海时非常辛劳、艰巨的句子。
教学难点:知道水手们对待燕子态度的句子。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进程:(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风平浪静过海燕子冰冷暖和不分昼夜2、交换校订。
(小黑板出示听写的词语)3、你能挑选上面的词语来说说燕子过海时的情形吗?4、是呀!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燕子到暖和的南方去,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飞呀飞,一定太累了,用新学的词说就是——(疲惫)板书(二)学习课文的第三段。
1、学生自读,知道燕子的“疲惫”。
(1)出示句子:燕子一定是太疲惫了“太疲惫了”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是呀,燕子累得不能再累了。
我们读读课文的第三段划出写燕子疲劳的句子,仔仔细细地读一读,然后我们来交换。
(2)你先别忙着交换,可以与同桌交换交换意见,再读一遍给他听听。
(3)集体交换,知道句子“燕子一定是太疲惫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你在这一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重点交换:“像雨点一样”、“落”、“伏”带着你的知道谁再来读读这句话?立刻指导朗诵。
(4)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读出燕子太疲惫了?知道“停止了呼吸”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5)读这句话时你还有其它的什么感受?那展翅起飞的燕子不累吗?为何又展翅起飞了呢?(6)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能读好吗?分男女生比赛读。
《燕子过海》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燕子过海》。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燕子的特征和过海的过程。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描绘画面来感受课文中燕子的形象和场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燕子过海》的内容简介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过海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在其他燕子的帮助下,最终成功过海的感人故事。
2.2 生字词的学习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发音。
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燕子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段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3.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和书写。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填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填空题目,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
4.2 描绘画面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描绘出燕子过海的场景。
5.1 课堂小结5.2 课后拓展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并尝试用生字词造句。
鼓励学生观察大自然,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提问在朗读和讨论过程中,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6.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第七章:评价与反馈7.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和表达情况,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导语】语⽂课⼀般被认为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也可以说,语⽂是运⽤语⾔规律与特定语⾔词汇所形成的书⾯的或⼝语的⾔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燕⼦过海》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燕⼦过海》原⽂ ⼀个晴朗的⽇⼦,我们的船在蓝⾊的⼤海上航⾏。
⼤海呀,⽔连天,天连⽔,望也望不到边。
⼀群从北⽅飞往南⽅过冬的燕⼦,在⼤海的上空不停地飞呀,飞呀……它们⼀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点⼀般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过了⼀会⼉,有的燕⼦⼜起飞了;有的燕⼦倒在甲板上再也飞不起来了。
⽔⼿们向远飞的燕⼦挥⼿告别,⼜把死去的燕⼦轻轻放到蓝⾊的⼤海⾥。
我在船票上画上⼀只燕⼦。
我知道燕⼦是益鸟,更知道⼩⼩的燕⼦并不软弱。
南来北往,不管路途多么遥远,⼩燕⼦总是坚强地飞着,飞着…… 【篇⼆】⼩学⼆年级语⽂《燕⼦过海》教案 教学⽬标 1、体会燕⼦过海的⾟苦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
2、学会本课⽣字11个,理解“寒冷、昼夜、疲倦、崇敬”等词义。
3、运⽤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意思的⽅法,读懂描写燕⼦过海不怕⾟苦、艰难和写⽔⼿们对待燕⼦的态度的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
5、能按提⽰⽤“……怀着……⼼情(⼲什么)”写句⼦。
6、能听写课⽂最后⼀个⾃然段。
重点、难点:理解写燕⼦过海不怕⾟苦、艰难和写⽔⼿们对待燕⼦的态度的句⼦ 第⼀课时 教学⽬标: 1、体会燕⼦过海的⾟苦和艰难。
2、学会本课⽣字11个,理解“寒冷、昼夜、疲倦、崇敬”等词义。
3、运⽤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意思的⽅法,读懂描写燕⼦过海不怕⾟苦、艰难和写⽔⼿们对待燕⼦的态度的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理解写燕⼦过海不怕⾟苦、艰难和写⽔⼿们对待燕⼦的态度的句⼦ 教学难点:体会燕⼦过海的⾟苦和艰难。
教学准备:地图、地球仪、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引⼊课题。
2024年燕子过海的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的特点和习性。
2. 引导学生关注燕子过海的行为和意义。
教学内容:1. 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燕子过海的行为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学活动:1. 观察燕子的图片,描述其外形特征。
2. 讨论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3. 观看燕子过海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其行为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作业:1. 绘制燕子的外形特征。
2. 写一篇关于燕子过海的小短文。
第二章:燕子过海的背景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过海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燕子过海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燕子过海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 燕子过海的时间和迁徙路线。
教学活动:1. 地图上标出燕子过海的地理位置。
2. 讨论燕子过海的时间和迁徙路线。
3. 观看相关纪录片,了解人类活动对燕子过海的影响。
作业:1. 绘制燕子过海的地理位置图。
2. 写一篇关于人类活动对燕子过海影响的小短文。
第三章:观察燕子过海的行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过海的行为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燕子过海的行为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 观察和记录燕子过海的行为。
教学活动:1. 观察燕子过海的行为,记录其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 讨论燕子过海的行为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作业:1. 绘制燕子过海的行为特点图。
2. 写一篇关于燕子过海行为特点的小短文。
第四章:研究燕子过海的环境因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过海的环境因素。
2. 培养学生分析环境因素对燕子过海的影响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燕子过海的环境因素,如气候、食物等。
2. 分析环境因素对燕子过海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分析燕子过海的环境因素。
2. 讨论环境因素对燕子过海的影响。
作业:1. 绘制燕子过海的环境因素图。
2. 写一篇关于环境因素对燕子过海影响的小短文。
第五章:保护燕子过海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燕子过海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燕子过海》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 能够理解诗歌中的生词和短语。
3. 能够解释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
2. 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梗概《燕子过海》是一首描绘燕子飞越大海的诗歌。
诗歌通过描绘燕子的勇敢和坚韧,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诗歌的形象描写和修辞手法。
2.2.2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特征和动作,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2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掌握。
随后,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3.3 生词与短语学习解释诗歌中出现的新词和短语,可以通过例句和上下文来帮助学生理解。
3.4 分析与解读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形象描写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背诵、生词学习和解读分析,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和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燕子过海》诗歌文本。
5.2 图片资源:燕子的图片。
5.3 参考资料:相关诗歌解读和分析的资料。
第六章:教学实践6.1 课堂活动1. 学生朗读诗歌,并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燕子过海的情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6.2 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 每组选择一个隐喻或象征意义,进行分享和解释。
第七章: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燕子过海》的读后感,内容包括对诗歌的理解、感受和启示。
读《燕子过海》有感
雨沙沙地下个不停,雨点又重又快地落在地上,还溅起了一个个小水花。
每当我看见这个情景,我就会想起《燕子过海》这篇课文。
《燕子过海》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燕子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在太平洋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些燕子宁可牺牲生命。
读了这篇课文以后,我就会联想到我的生活,记得有一次,有一道数学题做不出来,我没多想便问妈妈,妈妈耐心地教我,直到我做出为止。
现在想起来,要是一直这样下去的话,恐怕以后会不行的,一定要自己多多去想,真想不出来,再问妈妈或老师。
我总结出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习燕子过海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长大以后才会有出息。
第1页共1页。
《燕子过海》小学语文教案——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需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完善的教学内容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本文将以《燕子过海》小学语文教案为例,探讨如何通过优质教案,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教材分析《燕子过海》是一篇小学语文课文,也是一篇普通话读本文章。
文章主要讲述了爱国主义情感在人们心中的表现,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到爱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情感。
文章情节简单明了,语言简练流畅,适合小学生阅读。
同时,文章内涵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阅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语言的运用能力的提高。
具体地说,以《燕子过海》为例,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情节和人物,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学习积极性。
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文字的含义和词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阅读鉴赏能力。
3、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通过文学鉴赏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情感、思维品质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追求主体性和自主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发现中提高,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以生活的情境为依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有趣的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情景中,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成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文章,依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常识,让学生猜测故事的情节和主题,便于引导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中来。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燕子过海一、教学目标1.了解燕子的特点和习性;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3.学生会体会小鸟勇敢、顽强不屈的精神,认识到坚韧不拔的力量,以及团结在一起的力量;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燕子以及其他小鸟的特点和习性;2.培养学生在观察环境和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推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多样化的思维模式,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2.建立学生对于小鸟习性及行为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图片等多种方式,了解小燕子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小燕子可爱、勤劳、聪明。
•学生根据图片进行观察和描述,老师收集学生的语言素材,让他们主动参与。
•老师可以放一些有关燕子的短片,介绍燕子的外观、生态习性等。
第二步:讲解课文•展示燕子过海的全文,读给学生听,画面生动形象;老师针对文中词语的解释提问,让学生慢慢懂得新生词和理解语意。
第三步: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自己读一遍语文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纠正语音、语调、语速等语言问题。
老师提问学生对于文中新词意思以及课文大意的领悟。
第四步:课文分析•老师让学生围绕着蚂蚁扳倒大树的问题展开思考,考虑这个问题的答案。
•听取学生的意见,分析其提出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所运用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燕子过海,看到小鸟的聪明和勇敢,以及燕子协同作战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团结合作和自力更生的意义。
第五步:延伸拓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一封信给朋友,向他们描述燕子的特点和故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小鸟的了解和认识。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小燕子的生活习性及其困难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观察自然环境的快乐;•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讲解,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认知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协作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书写信件的方式,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