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题(附答案)$814585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9
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应用(共25分)1.根据课文默写。
(1),在河之洲。
(2),单于夜遁逃。
(3)晓战随金鼓,。
(4)蒌蒿满地芦芽短,。
(5),红杏枝头春意闹。
(6)羌笛何须怨杨柳,。
(7)衣带渐宽终不悔,。
(8)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阔绰(chuò)浮光掠(lüè)影B.地壳(qiào)一筹(chóu)莫展C.殷(yīn)红消(xiāo)声匿迹 D.恣睢(suī)言简意赅(ɡāi)3.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A.丹:用丹砂B.罾:鱼网 C.书:字条 D.以:同“已”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境地;纵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B.老校区遗留着一种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5.选出对《格列佛游记》表述不准确的一项()A.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之一,小说抨击了当时议会、司法等方面的黑暗,揭露了英国统治者的殖民政策,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特色B.小说描绘了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周游“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主人公格列佛勤劳、勇敢、机智、善良.作品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勾画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C.利物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朝廷官员也时常奉命在皇帝面前表演,按照技术高低获得各种丝线.谁表演得最敏捷,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就赏赐给他一根红丝线,第二名赏给蓝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他们都把这些丝线缠两道围在腰间D.格列佛来到慧骃国,这里的马是高雅贤良的,而人却是一种野蛮粗俗的动物,“AHOO”就是慧骃国里对人的称呼.闻名世界的网站“YAHOO”(雅虎)即来自《格列佛游记》一书6.阅读下列语段,完成①②两题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
2018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课文默写。
(8分)①不愤不启,。
(《论语》八则)②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③,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⑦刘禹锡《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①juān 刻②tuí唐③鞠躬尽cuì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听闻你家犬子..在全国作文竞赛中发挥出色,获得大奖,我们特来表示祝贺。
C.科学家袁隆平长期深入水稻生产实际,持之以恒....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D.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2018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 根据课文默写。
①不愤不启,__________。
(《论语》八则)②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③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⑤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⑦刘禹锡《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不悱不发(2). ②札札弄机杼(3). ③感时花溅泪(4). 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5).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6).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7). ⑦自古逢秋悲寂寥(8). 我言秋日胜春朝【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悱、札、杼、寂、寞、寥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2018年春学期锡山区初三语文期中试卷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 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 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题写在答题卡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根据课文默写。
(8分)(《诗经·关雎》)(2)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 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 ____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 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7)许多仁人志士常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舍生取义,献身国家的豪情壮志。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天暗了下来,浓雾弥(màn)开,渲染出一个平静xiánɡ和的夜,月光下,白雾如纱,树叶簌簌作响,仿佛在弹奏着《月光曲》,wǎn 约而令人陶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任何流行都只能风靡..一时,如果它们在某天过气,也并不新鲜。
B.3月底至4月上旬,无锡鼋头渚景区的樱花迎来了盛花期。
大批游客进入樱花林,尽情享受这春日里的视觉盛宴..。
试卷第1页,共9页绝密★启用前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29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弥漫着收获喜悦的果园里,将甜美诱人的水果从丰硕的枝头摘下,无疑是惬意的农家生活中最浪漫的劳作。
B .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边吃年夜饭,边谈笑风生,显得格外温馨。
C .人群中挤攘了一下,一个梳着童花头的男孩子跑过来,郑重其事地把一块钱放进了捐款箱。
D .夜色里的蠡园,在彩灯的映照下,呈现出一派浮光掠影、流光溢彩的景象2、下面文段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A .乃:竟然B .具:同“俱”,全,都C .要:同“邀”,邀请D .咸:都3、下面对名著内容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试卷第2页,共9页A .格列佛在利立普特小人国受到优待,作为条件他必须替国王递送信件,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参加战斗摧毁敌人。
B .格列佛当了“羚羊号”船长,第三次外出航海,他的部下图谋不轨,把他长期禁闭在舱里,后来又把他抛弃在了小人国。
C .“我”在小人国最大的愿望是获得自由,皇帝则认为这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要征求内阁会议的意见,还要“我”宣誓与他和他的王国和平相处。
D .小人国有两大危机,一是国内高跟党和低跟党的争斗;二是不来夫斯库岛的威胁,两国长期苦战的起因,则是吃鸡蛋时应该先打破哪一端。
试卷第3页,共9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
2018年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号是否与本人的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课文默写。
(8分)①不愤不启,。
(《论语》八则)②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③,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煜《相见欢》)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仲淹《楼记》)⑥,各领风骚数百年。
(翼《论诗》)⑦禹锡《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①juān 刻②tuí唐③鞠躬尽cuì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听闻你家犬子..在全国作文竞赛中发挥出色,获得大奖,我们特来表示祝贺。
C.科学家袁隆平长期深入水稻生产实际,持之以恒....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D.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围。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义务教育阶段期中学业质量测试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0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山汉字。
(4分)①愉▲(yuè) ②▲(lín)峋③错(zōng) ▲复杂④浮光(1uè) ▲影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桥是了解姑苏风土人情最好的地方,伫立桥头,看榜水人家,绿树掩印。
水巷女子在河旁浣衣,一杵起落声音远远传来,慢了半个节拍,如空谷回音,使人晃如隔世。
看苏州姑娘上桥来了,对襟小衫几尽是丝绸,萧萧洒洒。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②▲,春风不度玉门关。
( ▲《凉州词》)③▲,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④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⑤兼葭苍苍,▲。
(《诗经·蒹葭》)⑥以天下之所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⑦▲,▲,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⑧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4.名著阅读。
(4分)①《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可以凭借什么而获得高官厚禄,又靠什么来赢得皇恩殊荣的奖章?(2分)②格列佛在小人国时,他的衣袋受到搜查,其中有一个秘密口袋逃过了检查,请问下列哪一项内容是没被搜查到的?(2分)( ▲)A·银币B.腰刀C.眼镜D.手枪5.下面是一张截至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数据的图表(注:图表上“2014E”指的是预计2014年将实现总票房收入288亿元)。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初三语文试题卷出卷人:审卷人: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3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根据课文默写。
(10分)①,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③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⑤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⑥,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⑦,隳突乎南北。
(柳宗元《捕蛇者说》⑧陈涉太息曰:“嗟乎,!”(史记《陈涉世家》)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①qiè()意②危言sǒng()听③涕sì()横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遇烦恼,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
B. 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C.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D.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4.下面文言语段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夫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A.哀:哀怜B.甚:厉害C.向:从前D.病:生病5.下列关于名著《格列佛游记》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在慧骃国,马是理性的载体,友谊和仁慈是慧骃的两种主要美德。
B.我在语言学校参观时,了解到三位教授曾计划取消本国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但遭到很多硕学聪明人的反对。
C.格列佛发现小人国根据绳技的好坏选拔官员,党派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因鸡蛋的打法分大端派和小端派,法律上欺诈罪和忘恩负义罪通常被处以死罪。
D.作者用讽刺手法和虚构的情节,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2018江苏省无锡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1.【答案】(1)不悱不发(2)札札弄机杼(3)感时花溅泪漫(4)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6)江山代有才人出(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解析】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悱、札、杼、寂、寞、寥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考点】默写古诗文。
2.【答案】(1)镌(2)颓(3)瘁【解析】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额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注意“镌”不能写成“隽”,“瘁”不能写成“萃”。
【考点】对字形的掌握。
3.【答案】B【解析】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
A.“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用在此句恰当;B.“犬子”,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不能用于称呼别人的儿子,用在此句不恰当;C.“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用在此句恰当;D.“果不其然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用在此句符合语境。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
要想正确地运用词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考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
4.【答案】C【解析】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A.“提高”与“范围”搭配不当,应删去“和范围”;B.缺少宾语,应在“尤其是读经典名著”后加“的习惯”;C.正确;D.语序颠倒,应改为“不但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而且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
【考点】修改病句。
5.【答案】D【解析】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课文默写,并写上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0分)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②,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③月黑雁飞高,。
(卢纶《塞下曲》)④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⑤,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关雎》)⑦,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⑧,白露未晞。
(《蒹葭》)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liào( )望玲珑tī( )透寒jìn( ) 销声nì( )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她对未来一番美好的畅想,使我原本平静无波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B.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
C.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睹物思人....,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
D.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我望着熟悉的校园,思绪万千,茫然若失....。
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A丹:用丹砂 B王:为王 C罾:鱼网D以:同“已”,已经二、阅读与赏析(40分)(一)(14分)袁涣,陈郡扶乐人也。
郡命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
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
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
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
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
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
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
”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
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
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初三语文出卷、审卷:东坡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2017年11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10分)①,白露未晞。
(《蒹葭》)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③蒌蒿满地芦芽短,。
(《惠崇<春江晚景>》)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⑤,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⑥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⑦,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⑧,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①分道扬biāo()②浮想联piān()③恣suī()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弥漫着收获喜悦的果园里,将甜美诱人的水果从丰硕的枝头摘下,无疑是惬意..的农家生活中最浪漫的劳作。
B.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边吃年夜饭,边谈笑风生....,显得格外温馨。
C.人群中挤攘了一下,一个梳着童花头的男孩子跑过来,郑重其事....地把一块钱放进了捐款箱。
D.夜色里的蠡园,在彩灯的映照下,呈现出一派浮光掠影....、流光溢彩的景象4.下面文段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A.乃:竟然B.具:同“俱”,全,都C.要:同“邀”,邀请D.咸:都5.下面对名著内容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格列佛在利立普特小人国受到优待,作为条件他必须替国王递送信件,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参加战斗摧毁敌人。
B.格列佛当了“羚羊号”船长,第三次外出航海,他的部下图谋不轨,把他长期禁闭在舱里,后来又把他抛弃在了小人国。
C “我”在小人国最大的愿望是获得自由,皇帝则认为这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要征求内阁会议的意见,还要“我”宣誓与他和他的王国和平相处。
D.小人国有两大危机,一是国内高跟党和低跟党的争斗;二是不来夫斯库岛的威胁,两国长期苦战的起因,则是吃鸡蛋时应该先打破哪一端。
6.在飞岛国的“拉格多大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至少三个来。
(3分)答:二、阅读与赏析(共45分)(一)(14分)张顺,民兵部将也。
襄阳受围五年,宋将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
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
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使之为都统。
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
”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
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
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
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
黎明抵襄城下。
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
及收军,独失顺。
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
贵恃.其骁勇,欲还郢。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
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
”……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
元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待之。
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略有改动)7.下列句中的“以”与“据龙尾洲以待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固以.怪之矣B.以.中有足乐者C.杀之以.应陈涉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在解救襄阳受围的战斗中,张贵做先锋,张顺殿后,最终他们迅速突围。
B.襄阳城中已经很久没有救援了,士兵们听闻援军到,士气顿时高涨百倍。
C.张贵抵达襄阳后,主帅吕文焕极力挽留他共同守护襄阳,但张贵拒绝了。
D.元军得到了叛逃士兵的消息,在龙尾洲附近设了埋伏,张贵当场战死。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毋败.吾事败:②贵恃.其骁勇恃:③举流星火示.之示:④身被数十枪被: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后使之为都统。
②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
(二)(4分)初冬夜饮(唐)杜牧淮阳①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注】①淮阳,指西汉汲黯因切谏被贬,最后死于淮阳之事。
作者作此诗时,被流放为黄州刺史。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分)(1)请说说第二句中的“霜”字有何表达效果?(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最后的问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9分)“知入”与“知出”张运辅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
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
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
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
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
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
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
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
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
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
”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
”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
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
“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3.本文第④段画横线的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分)14.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3分)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
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四)(18分)月光手帕韦延丽秋夜的风一阵又一阵地袭击着阿斌单薄的身体,阿斌不由打个冷战,他借着月光顺着山沟吃力地穿过一条泥泞的土路,路的尽头,一棵高大的榕树下,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
阿斌在屋前站定,喘一口气,正了正身子,轻轻叩响锈迹斑斑的门环。
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小脑袋探出门外。
“你找谁?”男孩儿警惕地盯着他问。
“我路过这里,迷路了。
”阿斌专注地看着男孩儿,“能给我一碗水喝吗?”小脑袋又重缩回屋内,阿斌在门前的石堆上坐下。
男孩儿端来了水,水随着男孩儿的脚步在粗瓷碗里晃动,溢满了一碗月光。
阿斌起身接过碗,一仰脖子,粗瓷碗里的水就失去了光亮。
阿斌满足地咂了咂嘴巴,问男孩儿:“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吗?你爹娘呢?”“娘帮人卖夜宵去了,爹去了天堂。
”“爹一一你爹怎么会在天堂?”我娘说:“我哥和人打了架后不敢回家,爹到处找他,路上出了车祸,上了天堂。
”一阵风吹来,阿斌揉了揉眼睛。
“你怎么啦?”“我、我……沙子进了眼睛。
你们怎么不在村里住?”“我娘说,以前我们是住在村里的。
哥和人打架后,原本要好的两家人成了仇人,被打的那家人天天来逼爹娘交出我哥,赔偿医药费。
爹死后,娘只得将村里的房子卖掉抵了赔偿款,于是我们就搬来这儿住了。
娘说,住在这儿也好,免得村里人老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娘会生不会养,养了个罪犯。
娘还说,让我好好读书,爱读书的孩子不会打架。
”“你哥打的人,关娘什么事?”“当然有关系啦,他是爹娘的儿子呀!”男孩儿不满地说,“娘说哥的罪,顶多坐三年牢,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出来了……可是他跑了,他怕坐牢。
他不要爹娘,不要我了,呜呜……”阿斌蹲下搂过男孩儿,想安慰他,男孩儿却机警地跳开①,说:“我不认识你!”阿斌尴尬地收回手,停了停又问:“你还记得你哥吗?”“不记得,我哥出事时我才两岁多。
娘说,小时候我哥常背我呢,他可喜欢我了。
”“你哥犯了错,你和你娘还会想他吗?”“想,当然想啦!我娘说,我哥那是一时糊涂,那时不懂事,他要是知道错了,改正了,一定是个好孩子呢!唉,他要是能回来就好了,我就不用天天晚上担惊受怕了。
”“担惊受怕?晚上都是你一个人在家吗?”“是的,娘虽然卖了村里的房子,但人家的钱还没赔清,娘答应每年赔人家一万。
为了赔人家钱,娘白天做农活,晚上帮人卖夜宵。
娘说,明年就可以赔完,那时她就可以陪我了。
不过我不怕,爹在天上保护我呢!”阿斌心里一痛,他剧烈地咳嗽起来。
他急忙用手捂着嘴,快步走到石堆旁的树下,借着树阴抹去眼角的泪。
月光透过树隙,斑驳地洒在阿斌身上。
“你踩到月光手帕了!②”男孩儿惊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