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微课比赛评分表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2
二十九小教师微课比赛评分表
姓名:课题:年月日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得分A B C D
教材处理20分1.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2.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突出重点。
3.注意知识或技能的前后联系。
20 18 15 12
教学设计20分1.符合教材要求,体现课改理念及学科特点。
2.整体构思合理,符合教学原则和学生认知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寓教学内容之中。
4.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20 18 15 12
教学方法20分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2.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0 18 15 12
教学过程20分1.教学过程严谨、完整,程序合理。
2.层次清楚,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
3.教学内容取舍适当,容量合理,突出重点和难点。
20 18 15 12
综合素质与效果20分1.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特色。
2.教态自然大方、得体,语言表达准确、精练、生动。
3.板书设计科学、准确,书写规范、清晰、美观。
4.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达成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均有收获。
20 18 15 12
合计分数
评分人:。
微课如何评价?——好微课的“五个关键”微课最关键、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果学生用微课很快捷地掌握了知识,这个微课就是好的微课。
因此微课要在学生学的角度去制作,体现以学生为本。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中小学和高校的微课大赛各提出了一个评审标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两者的比较如表1所示:中小学微课评价标准比较表从表1中两个评价标准分析来看,有以下特点:1.教学对象不同。
中小学的教学对象的低龄化,因此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正确性要求比较高,要求精选内容合适、简单明了的教学内容。
高校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复杂,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性,因此重点考察教学设计与组织,强调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
2.语言要求不同。
中小学是学语言的阶段,因此要求教师教学的语言要规范,而高校并没有重点强调,只是要突出教师的授课风采。
3.教学方式不同。
针对中小学的特点,中小学的微课要求有趣味性,以便吸引学生兴趣。
而高校学生的理解、自学能力都较强,不要故意增强趣味性,因此提出了要体现教学特色。
4.教学应用不同。
高校的微课传播更为广泛,有些起到了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要,因此高校的微课应用的要求更高一些。
微课有课程的属性,也有课件的属性,即有知识性,又有资源性,因此可以有多重评判标准和要求。
比如可以用上文提到的“四术”作为衡量标准,但最核心的是以下五个方面:1.选题。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做微课,必须是重点和难点。
2.设计。
要对原有的内容重新设计与组织,要体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想。
3.讲解。
要准确清楚,言简意赅。
4.表现。
音视频及多媒体等技术实现要准确规范。
5.效果。
学习者使用的效果要明显有效。
一、为什么要做微课,找准学生的学习困惑。
二、解惑。
直击问题的本质。
浅析小学科学微课中的“几种”内在关系【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微课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科学课堂,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人关注。
我们作为微课的制作者和使用者必须了解它的特质,其中它们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关系(内容、大小、环节、过程、容量,等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了解与探索,它对我们微课的制作、使用和价值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