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召回门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912.00 KB
- 文档页数:13
丰田召回门(踏板门)一、事件介绍a)起因由于丰田汽车油门踏板的踏板臂和摩擦杆的滑动面经过长时间使用,在低温的条件下使用暖风(A/C除外)时,在滑动面发生结露,使摩擦增大,使用油门踏板时有阻滞,可能影响车辆的加减速。
极端情况下,油门踏板松开时会发生卡滞,车辆不能及时减速,影响行车安全,故而丰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召回大量丰田汽车。
b)过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一系列召回行动给公司经营和品牌造成重大损失,而事件隐患多年前就已埋下。
以下是2000年以来丰田召回事宜相关脉络。
2000年,丰田实施“打造21世纪成本竞争力”战略,计划把180个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削减30%,2005年前节省成本100亿美元。
2004年,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协助下,丰田把有关汽车突然加速的调查范围局限于瞬间加速案例上,排除突然加速超过数秒或司机有踩刹车动作案例。
2006年,随着全球范围召回案例猛增,时任丰田公司总裁渡边捷昭为“质量小故障”道歉。
2007年3月,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启动对丰田汽车油门踏板嵌顿问题的调查。
同年9月,丰田召回5.5万个脚垫。
2007年下半年,美国州农场保险公司通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称丰田汽车相关的事故“显著增加”。
2007年12月,丰田在美国销量超越福特汽车,仅次于通用汽车。
2008年,丰田超越通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业“老大”。
2009年6月,丰田章男取代渡边捷昭,出任公司总裁。
11月日26,丰田在美国召回420万脚垫有问题的汽车。
12月15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官员前往日本,敦促丰田迅速采取行动。
2010年1月16日,丰田通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美国零部件供应商CTS集团生产的油门踏板存在缺陷。
1月21日,丰田宣布召回美国市场8款230万汽车。
1月25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通知丰田,后者有法律义务暂停销售召回车型。
第二天,丰田宣布暂停销售8款车型。
1月27日,应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要求,丰田进一步召回110万辆脚垫缺陷汽车。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课题:丰田“召回门”危机公关方法:运用史密斯公关危机处理九步骤分析案例指导老师:黄良芳第八组:清一色“MAN”组组员:叶祝义吴中活韦锋张庄曹迪邓勇班级:07营销时间:2010年7月1日史密斯九步规划案例分析第一阶段:形成研究步骤1:分析形势1 、事件发展过程及原因美国交通部2009年内收到了43份与丰田汽车的车辆意外突然加速有关的致命撞车事故报告。
接着,美国互联网上开始疯狂流传丰田的一段“死亡视频”,开车时突然加速致死事件,而后消费者投诉不断增加,2010年2月17日:丰田汽车缺陷可能已致美34人身亡,投诉数量飙升,陷入全球信任危机。
迫于政府和舆论的压力,丰田开始了对于有存在质量缺陷的汽车的召回。
09年底开始,继“脚垫门”、“踏板门”、“爬坡门”、“刹车门”,丰田陆续召回汽车,最大规模召回380万辆汽车。
由于丰田存在自身的问题,在美国本土上演多起致命事故,在美国政治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下,丰田面临着非常大的困境,丰田被迫在美国召回数百万辆汽车,因为丰田危机四伏,公关处理不及时,导致消费者不信任扩大,从而影响全球丰田车辆的召回。
2 、事件策划者是美国政治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
迫于舆论压力,近几个月内丰田公司在全球累计召回车辆超过850万辆,远超其2009年销量总额。
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布的数据看,该公司无疑成为丰田召回事件最直接的受益者。
今年1月份,福特轻型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同比攀升24%,2月份增长43%,3月份上升39.8%,位居各大汽车制造商之首,远超市场平均增幅。
而这一业绩的背后,与美国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一个产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持续获得成功,离不开国家战略的有效支撑。
丰田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美国人在操作打压的。
3 、事件主角—丰田公司(1)“成本杀手”埋隐患,质量问题是根本被誉为“成本杀手”的丰田前CEO渡边捷昭2001年底就主持了一个从2002年到2004年降低成本30%的计划,涉及80%的零部件。
丰田召回门事件丰田召回门事件起因:2009年8月28日,在美国加州圣迭戈的高速公路上,一名警察驾驶一辆雷克萨斯ES350轿车突然加速导致一家四口死亡。
经过美国媒体的轮番报道,丰田车的质量问题引发关注。
政府部门介入,责令丰田公司对其汽车安全系统进行检查,爆发了丰田的召回门事件。
根本原因:公司扩张速度过快,产品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没有跟进,导致一系列部件存在缺陷。
在扩张市场期间没有对员工提出的一些建议进行采纳,对顾客的质量问题反馈没有重视,高层的理念存在一定的误区,偏离了切戒奢侈浮华,力求朴实稳健的丰田纲领。
盲目降低成本,生产扩张市场,没有注重汽车的售后维修服务及客户信息反馈,导致汽车问题的累积及最后的爆发。
教训: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迅速扩张期,这次丰田的召回门事件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而言,是一次很好的教育,中国车企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本以此引以为戒。
教训一:企业发展不能盲目发展,大量扩张市场,而忽视了顾客的安全。
企业要时刻牢记:客户至上、服务至上;以人为本;以精简为手段,追求低成本;以零缺陷为最终目标,追求高质量的公司经营理念。
教训二:企业明确自己的企业准则,领导要戒骄戒躁,听取下属的建议,注重顾客的产品反馈,坚持产品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原则。
教训三:企业要充分了解各地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立足自身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求发展变化适应当地状况。
丰田在刚进入美国时就遇到过挫折,主要是因为对美国的市场需求不熟悉,车对美国的道路不适应,后来通过详细调研,有针对性地改进了产品才获得成功,打开了市场。
而2000年以后丰田公司在对美国当地风俗习惯,客户个人信息方面的资料搜集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为丰田召回门埋下了隐患。
启示:启示一:汽车质量第一,客户的安全第一。
丰田作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汽车公司出现“召回门”事件,其教训不可谓不惨痛,丰田为此目前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我国的汽车产业正处于迅速扩张期,丰田的教训对我们弥足珍贵。
从丰田召回事件中可以看出使用者的安全和汽车的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丰田“召回门”案例分析案例简介2009年8月28日,在美国加州一条高速公路上,一名警察驾驶的雷克萨斯ES350轿车突然加速导致一家四口死亡。
经过美国媒体的轮番报道,丰田车的质量问题引发关注。
由此爆发了丰田的“召回门”事件。
丰田汽车因油门踏板和制动系统等故障,连续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超过850万辆汽车,主要涉及凯美瑞、卡罗拉和雅力士等车型。
丰田在我国的召回也是我国自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最大规模的汽车召回事件。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丰田陷入“召回门”丑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案例分析框架丰田公司采用的成本战略丰田公司成本战略中存在的风险丰田公司在实行成本管理战略中存在的失误丰田“召回门”事件给企业成本管理战略带来的启示成本领先战略彻底杜绝浪费合理化生产持续改进“JIT”准时化生产自动化看板管理丰田公司采用的成本战略丰田公司成本战略中存在的风险2.产业的新加入者或者追随者通过模仿或者以其对高技术水平设施的投资能力,用较低的成本进行学习。
3.由于注意力放在成本上因而无法看到所需产品或市场营销的变化。
4.企业一旦成本膨胀,就会削弱其保持足够价格差的能力,从而不能抵消竞争对手在品牌形象或其他标岐立异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设法保持足够的价格差。
1.技术上的变化将企业过去的投资和学到的经验一笔购销。
丰田公司在实行成本管理战略中存在的失误•丰田公司以成本领先战略为导向,通过“集成供应链策略”压低采购质量成本;通过“汽车室内测试”压低汽车鉴定成本;通过“零部件通用”压低生产质量成本和生产职工工资;单方面注重建新厂而忽视新技术的投资;盲目注重扩大生产规模而忽略对管理层的培养……•由此可知,丰田汽车频繁被召回的主要原因是丰田公司弱化了成本领先战略实施的基本保障,从而引起了成本领先战略实施风险的发生。
丰田“召回门”事件给企业成本管理战略带来的启示低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丰田事件中,过于重视成本控制,导致忽视包括质量在内的其它因素”被归结为重要原因之一。
对“丰田召回门”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分析外国语学院11级旅游英语二班崔灿学号11251042【事件主角】:丰田汽车【事件介绍】:2009年8月24日,丰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宣布,由于零部件出现缺陷,自8月25日开始,召回部分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及卡罗拉轿车,涉及车辆总计688314辆。
这是我国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数量最大的一项召回。
一时间电视里网络上“丰田召回门”相关新闻铺天盖地,相关部门大批出动,消费者人心惶惶。
【案例分析】: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典型的由组织的产品与服务缺陷所造成的公共关系危机。
汽车质量涉及人身安全,因而更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一经媒体报道,瞬间就会在大街小巷广泛传播,公众也会由潜在的状态变为行动状态,如果企业事先没有对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足够重视,往往措手不及,造成多年树立的良好社会形象毁于一旦、甚至是无法维持在社会体系中运营的严重后果。
在丰田“召回门”愈演愈烈时,2010年3月1日下午18:00,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就大规模召回事件进行了说明。
丰田章男发言并回答了与会媒体的提问。
此次记者会虽然召开及时(总裁丰田章男从美国结束听证会之后直接飞到中国)显示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但是记者会的效果却差强人意。
为什么开了记者会也道歉了还是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结局呢?这要从丰田的危机管理态度说起。
丰田现在的态度摆明了还是想“捂”,他一方面认错,利用中国“情理法”社会的特征,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认错的时候却还有保留,回避产品品质问题,丰田的出发点是如果说他承认品质有问题,按照中国的“消法”可以追诉、可以赔偿。
实际上这个时候,丰田这个态度是错的,他是从法律风险的角度去考虑。
道歉、打感情牌要做到位,不是“意思一下”就完了,感情的东西和后边的工作是要连在一起的。
新闻发布会的处理方式不仅没有达到跟消费者沟通的目的,反而激怒了消费者。
从事件发生伊始,丰田就暴露了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能力不足——多次犯了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大忌——丰田召回门初始不作为,导致之后被美国政府穷追不舍,被迫支付了累计达5000万美金的罚款,这说明了丰田对公共关系危机管理“速度第一原则”的认识不足;丰田在对美和对中政策上采用双重标准(因油门踏板问题在北美召回了217万辆汽车,并声称中国的丰田车未受此影响拒不召回),更加激怒了中国消费者,没有做到“统一原则”;部分消费者怀疑丰田公司召回的原因。
经典公关案例分析—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是公关领域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该事件发生于2009年,当时丰田汽车因为车辆存在刹车等问题,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召回,涉及的车辆数量高达780万辆,严重影响了丰田汽车的声誉和销售业绩。
在这个案例中,丰田汽车处理公关危机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分析。
1. 及时回应和公开透明丰田汽车在面对召回事件时,第一时间发布了公告,承认了问题的存在,并公开透明地向消费者和公众提供了相关信息。
这种及时回应和公开透明的方式有利于保持公众对丰田汽车的信任,并展示了企业的责任感和诚信度。
2. 快速行动和解决问题丰田汽车采取了快速行动,并与相关部门和供应商合作,致力于解决问题。
他们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检修,确保召回的车辆得到及时的修复和维护。
这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有助于消除公众的担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声誉损失。
3. 高层领导的责任担当丰田汽车的高层领导层在召回门事件中表现出了责任担当的态度。
他们向公众道歉,并表示将采取措施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这种高层领导的责任担当有助于恢复公众对丰田汽车的信任和尊重,展示了企业的领导能力和担当精神。
4. 公关活动和声誉修复丰田汽车在召回门事件后,积极开展公关活动,包括推出广告宣传和产品更新,以重建公众对丰田汽车的信赖。
他们还与各界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利用公关手段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
这种积极主动的公关活动有助于重塑公众对企业的认知和评价。
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是一个成功的公关案例,虽然召回事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销售业绩,但通过及时回应和公开透明、快速行动和解决问题、高层领导的责任担当以及公关活动和声誉修复,丰田汽车成功地恢复了公众对其的信任和支持,最终重新确立了其在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