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召回门”事件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605.50 KB
- 文档页数:18
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法律评析1.事件概述2009年8月,美国发生一起导致四人死亡的车祸,其原因被指为丰田汽车的脚垫缺陷和突然加速问题。
自此,丰田就与召回――这个在渡边捷昭(上任丰田社长)时代就竭力想远离的噩梦――形影相伴。
虽然新上任的社长丰田章男始无前例地承认错误并对公众道歉,但这并未终结丰田汽车的召回史。
大大小小的召回事件波及北美、欧洲、中国等国家或地区,其势头在2010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到达了顶点。
1月21日,继09年召回420万辆后,丰田再次宣布召回美国市场上销售的8款车型共计230万辆,随后又宣布暂停销售这8款车型。
如此大规模的召回及停售,在丰田历史上绝无仅有。
再加上在欧洲、中国宣布召回和追加的召回车辆,其总数已达900万辆。
除去故障叠加的257万辆外,丰田共召回700多万辆,几乎超过其去年全球销量。
其中,涉及中国市场的是75552辆国产RAV4。
北京时间2010年1月30日,丰田章男在达沃斯经济论坛年会上再次道歉,称“召回行动引发消费者不安,我们对此极为抱歉,我们会尽快给消费者合理解释。
”但这似乎并不能解除消费者的担忧。
日本媒体评论,“丰田车安全信誉严重受创,它在消费者心中形象必然受损。
”1.1美国的召回情况在丰田召回事件中,美方动用的是整个国家机器,丰田面临着美国各方的轮番打压,显得势单力薄,几乎无人为丰田辩护。
1.1.1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施压。
2010年1月19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负责人与丰田北美总裁会面,迫使其发出召回指令,要求“立即采取行动”。
21日,丰田开始被迫召回油门踏板问题汽车。
25日,该局要求丰田公司停售有问题型号的车辆,直到汽车被修复为止。
2月3日,拉胡德向美国民众呼吁,在油门踏板被修好之前,不要开被召回的丰田汽车。
5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开始在美国对丰田普锐斯刹车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调查。
1.1.2美国媒体突出报道丰田汽车的不安全事例,使美国普通民众中产生了丰田车不安全的印象。
丰田召回门(踏板门)一、事件介绍a)起因由于丰田汽车油门踏板的踏板臂和摩擦杆的滑动面经过长时间使用,在低温的条件下使用暖风(A/C除外)时,在滑动面发生结露,使摩擦增大,使用油门踏板时有阻滞,可能影响车辆的加减速。
极端情况下,油门踏板松开时会发生卡滞,车辆不能及时减速,影响行车安全,故而丰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召回大量丰田汽车。
b)过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一系列召回行动给公司经营和品牌造成重大损失,而事件隐患多年前就已埋下。
以下是2000年以来丰田召回事宜相关脉络。
2000年,丰田实施“打造21世纪成本竞争力”战略,计划把180个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削减30%,2005年前节省成本100亿美元。
2004年,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协助下,丰田把有关汽车突然加速的调查范围局限于瞬间加速案例上,排除突然加速超过数秒或司机有踩刹车动作案例。
2006年,随着全球范围召回案例猛增,时任丰田公司总裁渡边捷昭为“质量小故障”道歉。
2007年3月,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启动对丰田汽车油门踏板嵌顿问题的调查。
同年9月,丰田召回5.5万个脚垫。
2007年下半年,美国州农场保险公司通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称丰田汽车相关的事故“显著增加”。
2007年12月,丰田在美国销量超越福特汽车,仅次于通用汽车。
2008年,丰田超越通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业“老大”。
2009年6月,丰田章男取代渡边捷昭,出任公司总裁。
11月日26,丰田在美国召回420万脚垫有问题的汽车。
12月15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官员前往日本,敦促丰田迅速采取行动。
2010年1月16日,丰田通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美国零部件供应商CTS集团生产的油门踏板存在缺陷。
1月21日,丰田宣布召回美国市场8款230万汽车。
1月25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通知丰田,后者有法律义务暂停销售召回车型。
第二天,丰田宣布暂停销售8款车型。
1月27日,应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要求,丰田进一步召回110万辆脚垫缺陷汽车。
丰田召回事件的原因与启示摘要:2010年初,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深陷大规模召回事件,被媒体称为“召回门”,严重影响了其品牌形象,同时也给“日本制造”蒙上了阴影,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政府、业界、车主、媒体、民众的高度关注和思考。
一贯被视为企业界“质量神话”、以“精益生产方式”闻名于世的丰田汽车公司为什么会面临这样的危机?本文将从丰田汽车公司的社会地位、事件的原因、事件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召回事件;社会责任;危机管理;政府公关一、丰田汽车公司的社会地位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成立于1937年,是总部设在日本丰田市的高度国际化的汽车制造公司,其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全球雇员28万多人,旗下品牌主要包括凌志、丰田等系列高中低端车型。
2008年,丰田汽车公司全球销量第一,总销售额为2528亿美元,净利润为165.4亿美元,荣登全球最受尊敬企业榜首。
凭借这一业绩,丰田在《Fortune》世界500强排名中名列全球第5位,在《Interbrand》发布的世界品牌价值排名中以33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名列全球第6位。
一直以来,丰田公司被称为企业界的“质量神话”,更被视为日本企业高技术含量和高品质的典型代表。
丰田首创的以“准时生产制度”为核心的“精益生产方式”帮其实现了持续多年的辉煌。
日本汽车业曾经远远落后于欧美,但经过几十年努力,丰田却能凭借强大的管理竞争力超越欧美汽车巨头,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精益生产方式”。
越来越多企业在研究和效仿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美国波音、韩国三星等世界著名公司,中国的海尔、海信等名企更是将丰田视为榜样进行持续不断的“标杆学习”。
二、丰田召回事件的原因这样一家技术先进、质量上乘、被业界视为标杆的企业,近几个月却爆出了“召回门”事件,严重影响了其品牌形象,同时也给“日本制造”蒙上了阴影,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政府、业界、车主、媒体、民众的高度关注和思考。
丰田“召回门”事件0一、事件回顾:00此次事件起因在于丰田汽车油门踏板存在问题导致刹车失灵。
0具体事件:01、国外:2009年8月28日,美国发生了一起丰田雷克萨斯因加速器失灵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成为丰田汽车被召回的触发点。
02、国内:2009年8月24日,丰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宣布,由于零部件出现缺陷,自8月25日开始,召回部分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及卡罗拉轿车,涉及车辆总计688314辆。
这是我国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数量最大的一项召回。
二、丰田方面对于此次事件的态度:01、前期:0(1)动作迟缓:死亡事故发生3个月后才宣布召回;0(2)有意隐瞒:没有对问题的真相做出坦诚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02、后期:0(1)不得不“正面出击”:丰田章男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被日本媒体拦截发表了致歉声明。
(2)全力布局:丰田章男宣布企业内部改革措施,2010年3月1日来华就召回事件公开道歉。
0三、丰田对于此次召回事件,危机公关中的可取与不可取之处:1、败笔:0(1)看错大局,误判形势00事实上,几乎每家汽车公司每年都会召回大量汽车,有的汽车公司甚至以召回“做秀”作为有责任感的表示。
这个汽车业界见怪不怪的现象导致了丰田的掉以轻心。
但丰田明显看错了大局,误判了形势。
2009年1月20日,在奥巴马“登基”同一天,丰田首次登上了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同年6月1日,百年老店通用汽车宣告申请破产保护。
“美国汽车绝不做老二。
”在这样官、民、媒体同仇敌忾的的背景下,丰田公司还在以常规的召回措施来应对质量危机,当然是自讨苦吃。
0(2)决策缓慢,反应迟钝00丰田美国公司的所有重大决策都必须等丰田总部做出。
召回近800万辆,丰田仅仅在报纸上避重就轻地告知消费者。
近一周后,美国国会宣布对此展开调查,当天参加达沃斯论坛的丰田总裁丰田章男才发表了几句轻描淡写的致歉声明。
2月2日,美国运输部长严厉批评丰田反应过于迟钝,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空前严重,宣布不惜代价从海外大规模召回。
丰田“召回门”案例分析摘要: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产品涵盖从微型轿车到大型卡车的整个范围。
丰田汽车以其享誉全球的丰田品质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信赖与喜爱。
这归功于丰田人“顾客至上”的理念和由此形成的在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各领域中的综合实力。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实力如此雄厚的丰田却面临着“召回门”的事件?关键词:召回质量成本一、案例回顾2009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辆丰田雷克萨斯汽车因突然加速发生事故导致4人死亡。
美国媒体质疑车辆存在质量问题,穷追不舍进行报道,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
之后,美国公路交通安全局公布数据说,共收到100多件相关投诉,其中17件撞车事故导致5人死亡。
在美国媒体和当局以及消费者的强大压力下,丰田公司09年9月底发表声明说,在美国销售的包括凯美瑞、普锐斯、雷克萨斯在内的7款共380多万辆汽车,因驾驶座脚垫卡住油门踏板无法复位引发事故,要求用户取下脚垫。
09年底,继“胶垫门”、“踏板门”、“爬坡门”、“刹车门”事件,丰田开始了对于其存有质量缺陷的汽车进行召回,召回总量853.7万辆。
二、丰田召回事件的影响丰田此次召回事件涉及范围广、数量大,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将难以估算,全球各机构估算的损失金额也从几亿到几十亿美元不等。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累计800余万辆汽车的多起召回事件让丰田汽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次召回事件极大地影响到丰田今年的利润指标,毫无疑问,大伤丰田的元气。
召回事件不仅动摇了丰田的全球“老大”地位,更是伤害了其“安全、可靠”的形象,严重影响消费者对丰田的信心。
三、丰田存在的问题1、高速扩张的战略失误1995年奥田硕担任丰田董事社长,丰田的经营策略开始转变,上台伊始,奥田硕就语出惊人:丰田首先要占据全球汽车市场的10%,到2010年要达到通用汽车当时的市场占有率15%。
丰田“召回门”案例分析案例简介2009年8月28日,在美国加州一条高速公路上,一名警察驾驶的雷克萨斯ES350轿车突然加速导致一家四口死亡。
经过美国媒体的轮番报道,丰田车的质量问题引发关注。
由此爆发了丰田的“召回门”事件。
丰田汽车因油门踏板和制动系统等故障,连续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超过850万辆汽车,主要涉及凯美瑞、卡罗拉和雅力士等车型。
丰田在我国的召回也是我国自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最大规模的汽车召回事件。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丰田陷入“召回门”丑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案例分析框架丰田公司采用的成本战略丰田公司成本战略中存在的风险丰田公司在实行成本管理战略中存在的失误丰田“召回门”事件给企业成本管理战略带来的启示成本领先战略彻底杜绝浪费合理化生产持续改进“JIT”准时化生产自动化看板管理丰田公司采用的成本战略丰田公司成本战略中存在的风险2.产业的新加入者或者追随者通过模仿或者以其对高技术水平设施的投资能力,用较低的成本进行学习。
3.由于注意力放在成本上因而无法看到所需产品或市场营销的变化。
4.企业一旦成本膨胀,就会削弱其保持足够价格差的能力,从而不能抵消竞争对手在品牌形象或其他标岐立异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设法保持足够的价格差。
1.技术上的变化将企业过去的投资和学到的经验一笔购销。
丰田公司在实行成本管理战略中存在的失误•丰田公司以成本领先战略为导向,通过“集成供应链策略”压低采购质量成本;通过“汽车室内测试”压低汽车鉴定成本;通过“零部件通用”压低生产质量成本和生产职工工资;单方面注重建新厂而忽视新技术的投资;盲目注重扩大生产规模而忽略对管理层的培养……•由此可知,丰田汽车频繁被召回的主要原因是丰田公司弱化了成本领先战略实施的基本保障,从而引起了成本领先战略实施风险的发生。
丰田“召回门”事件给企业成本管理战略带来的启示低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丰田事件中,过于重视成本控制,导致忽视包括质量在内的其它因素”被归结为重要原因之一。
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法律评析1.事件概述2009年8月,美国发生一起导致四人死亡的车祸,其原因被指为丰田汽车的脚垫缺陷和突然加速问题。
自此,丰田就与召回――这个在渡边捷昭(上任丰田社长)时代就竭力想远离的噩梦――形影相伴。
虽然新上任的社长丰田章男始无前例地承认错误并对公众道歉,但这并未终结丰田汽车的召回史。
大大小小的召回事件波及北美、欧洲、中国等国家或地区,其势头在2010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到达了顶点。
1月21日,继09年召回420万辆后,丰田再次宣布召回美国市场上销售的8款车型共计230万辆,随后又宣布暂停销售这8款车型。
如此大规模的召回及停售,在丰田历史上绝无仅有。
再加上在欧洲、中国宣布召回和追加的召回车辆,其总数已达900万辆。
除去故障叠加的257万辆外,丰田共召回700多万辆,几乎超过其去年全球销量。
其中,涉及中国市场的是75552辆国产RAV4。
北京时间2010年1月30日,丰田章男在达沃斯经济论坛年会上再次道歉,称“召回行动引发消费者不安,我们对此极为抱歉,我们会尽快给消费者合理解释。
”但这似乎并不能解除消费者的担忧。
日本媒体评论,“丰田车安全信誉严重受创,它在消费者心中形象必然受损。
”1.1美国的召回情况在丰田召回事件中,美方动用的是整个国家机器,丰田面临着美国各方的轮番打压,显得势单力薄,几乎无人为丰田辩护。
1.1.1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施压。
2010年1月19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负责人与丰田北美总裁会面,迫使其发出召回指令,要求“立即采取行动”。
21日,丰田开始被迫召回油门踏板问题汽车。
25日,该局要求丰田公司停售有问题型号的车辆,直到汽车被修复为止。
2月3日,拉胡德向美国民众呼吁,在油门踏板被修好之前,不要开被召回的丰田汽车。
5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开始在美国对丰田普锐斯刹车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调查。
1.1.2美国媒体突出报道丰田汽车的不安全事例,使美国普通民众中产生了丰田车不安全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