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理及相关疾病
- 格式:ppt
- 大小:4.07 MB
- 文档页数:40
精神紧张当心内分泌疾病引言精神紧张是指由于心理、情绪上的压力过大,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和病变。
当人们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下,内分泌系统也会受到影响。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机体各种生理过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精神紧张与内分泌疾病的关系及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精神紧张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内分泌系统是由多个内分泌腺体组成的,包括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和垂体后叶两部分。
精神紧张状态下,大脑中的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被激活,导致垂体分泌的激素水平升高,进而影响到全身的内分泌平衡。
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精神紧张状态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被激活,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具有重要作用。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下,甲状腺功能可能会受到抑制或过度刺激,引发甲状腺相关疾病。
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精神紧张状态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被激活,导致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增加。
肾上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导致肾上腺功能过度兴奋,引发肾上腺相关疾病。
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精神紧张状态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被抑制,导致性激素的分泌减少。
性激素对生殖系统、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等起重要作用。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下,性激素的减少可能引发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
精神紧张引发的内分泌疾病根据上述影响可知,精神紧张可能引发多种内分泌疾病。
下面将对其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进行介绍。
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紧张状态下,甲状腺功能可能出现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常表现为神经过敏、体力消耗过多、体重减轻、心率加快等症状。
另一种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常表现为疲劳、体重增加、心率减慢等症状。
精神紧张可能促使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肾上腺功能异常精神紧张状态下,肾上腺功能可能异常。
肾上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肾上腺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血压升高、心悸、头痛等症状。
GnRH激发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检查方法,通过注射GnRH药物并观察垂体和性腺激素的分泌情况。
以下是该试验结果的解读:
1. 结果正常:在试验过程中,血清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达到峰值后回落,说明GnRH刺激下的性腺轴功能正常。
这表明患者有正常的排卵功能和生育能力。
2. 低水平反应:部分患者对GnRH的反应较低,导致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较低。
这可能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异常引起的,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原因。
3. 高水平反应:极少数患者对GnRH的反应过高,导致血清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升高。
这可能是卵巢肿瘤等病理性改变引起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妇科检查以排除相关疾病。
4. 试验结果的临床应用:除了评估性腺轴功能外,GnRH激发试验还可以用于评估其他内分泌疾病的病因。
例如,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该试验可以帮助排除是否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异常。
对于不孕不育患者,该试验可以评估患者的生育能力,并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5. 试验结果的解释:在试验结果解释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不同时间点的激素水平变化,以确定GnRH的刺激反应是否正常。
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GnRH激发试验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性腺轴功能,为不孕不育、月经不规律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解读试验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hpg轴名词解释医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医学领域中,人们对于HPG轴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HPG轴,即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调节路径之一。
它由下丘脑释放激素决定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调节性腺激素的释放与合成,并影响生殖、性发育以及其他许多生理功能。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HPG轴进行名词解释和定义,包括其组成要素的解读。
接着,在医学的概述说明中,我们将介绍医学的定义、发展历史以及不同分支学科的解释。
然后,重点探讨HPG轴在医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生殖健康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的重要性。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文章内容,并对HPG轴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HPG轴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强调其在不同方面的应用。
通过了解HPG轴的基本概念和医学领域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HPG轴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2. HPG轴的名词解释:2.1 HPG轴的定义HPG轴是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的缩写。
它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重要的一个调节轴,主要参与调控生殖功能和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2.2 HPG轴组成要素解释HPG轴由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下丘脑:下丘脑位于大脑底部,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合成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简称GnRH)来调控垂体前叶。
垂体:垂体是位于颅底的一个小腺体,产生和释放多种重要激素。
在HPG轴中,垂体前叶会受到下丘脑产生的GnRH刺激,并分泌促性腺激素(如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
性腺:性腺包括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
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会刺激性腺产生相应的性激素,如睾酮和雌二醇。
2.3 HPG轴在医学中的重要性HPG轴在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青春期提早出现,即女性在8岁以前出现性腺增大和第二性征,或者在10岁之前出现月经,男性在9岁以前发育。
按发病机制的不同,性早熟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依赖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和非GnRH依赖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前者称中枢性性早熟或完全性性早熟,后者称外周性性早熟。
此外,不完全性性早熟,如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单纯性阴毛早现,有学者归入青春发育的变异类型。
一、症状:1、中枢性性早熟:50%中枢性性早熟儿童开始发育年龄早于6岁,女性表现有乳房发育,小阴唇变大,阴道黏膜细胞的雌激素依赖性改变,子宫,卵巢增大,阴毛出现,月经初潮,男性表现为睾丸和阴茎增大,阴毛出现,肌肉发达,声音变粗,男女性均有生长加速,骨成熟加速,最终可导致终身高低于靶身高,在伴有颅内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时,可有头痛,呕吐,视力改变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2、外周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又称假性性早熟,临床表现有第二性征出现,但非青春期发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活动无关,而与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性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1)家族性高睾酮血症:仅见于男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性早熟,病因是由于编码LH受体的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膜上LH受体处于持续激活状态,血睾酮水平达青春期或成人水平,但LH的分泌方式和LHRH激发试验的LH反应呈青春期前反应,表现为双侧睾丸增大,生长加速和骨成熟加速,睾丸活检可见间质细胞成熟和曲细精管发育。
2)McCune-Albright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咖啡牛奶斑,多发性囊性纤维性骨发育不良和外周性性早熟,皮肤咖啡牛奶斑分布常不超过中线,位于有骨病变的同侧躯体,多发性囊性纤维性骨发育不良呈慢性渐进性,骨病变常累及四肢长骨,骨盆,颅骨,可有假性囊肿,变形和骨折,本病女孩发病率较男孩高,还可伴甲状腺,肾上腺,垂体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表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肾上腺结节性增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产生巨人症或肢端肥大征等。
1.简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性腺调控作用。
下丘脑生殖核团产生神经生殖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LHRH or GnRH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垂体前叶(腺垂体)产生垂体生殖激素: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作用于性腺,形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性腺产生生殖激素:卵巢产生①雌性激素②孕激素③松弛素(肽).睾丸产生睾丸酮。
胎盘促性腺激素: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由灵长类胎盘绒毛膜产生(合胞体层)由于在形成与功能上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非常密切,可将它们看作一个功能单位。
下丘脑分泌GnRH/LHRH存在两种方式:紧张性基础分泌,对其受体起自身预剌激作用。
阵歇脉冲式释放,是剌激LH与之同步释放的关键。
下丘脑GnRH脉冲式释放是生殖内分泌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也是保证动物生殖周期、排卵和性腺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关键.下丘脑GnRH的分泌调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神经系经高级中枢的控制.至少有4种神经元参与GnRH的调节,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内源性阿片肽能神经元;催产素能神经元;类固醇激素浓缩能神经元。
它们和GnRH分泌细胞通过不同方式连接,相互协调,共同控制GnRH的合成和释放。
2.性腺激素和垂体激素的反馈调节。
目前公认有三套反馈调节机制维持着GnRH分泌相对恒定,即:性腺激素作用于下丘脑引起GnRH分泌增加或减少(正负长反馈);FSH/LH作用于下丘脑影响GnRH分泌(短反馈);垂体门脉血中的GnRH浓度的变化反过来作用于下丘脑,调节其自身分泌(超短反馈)。
垂体前叶(腺垂体)产生垂体生殖激素: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作用于性腺,形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睾丸的内分泌调节主要通过睾酮对下丘脑GnRH释放及腺垂体LH和FSH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来控制。
LH可与睾丸间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睾酮的合成、分泌.而FSH则在LH诱导下分泌的适量睾酮参与下,促进精子的生成。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通俗理解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是人体内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它对应激反应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HPA轴的正常功能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它的运作原理和调节机制非常重要。
HPA轴由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三部分组成。
下丘脑是位于大脑基底部的一部分,它被认为是HPA轴的起始点。
下丘脑中的神经元有一种特殊的细胞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它们合成和释放一种叫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化学物质。
当人体遇到外界的压力和威胁时,下丘脑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会释放CRH。
CRH的释放刺激了垂体腺垂体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
垂体位于脑下垂体柄的末端,它是一种内分泌腺体,主要功能是合成和释放多种激素。
CRH的作用刺激垂体中的细胞合成和释放ACTH。
ACTH进入血液循环后,以远距离的形式运送到两个位于肾上腺上部的小腺体。
ACTH的到达刺激了肾上腺皮质合成和释放皮质醇激素,主要是皮质醇(也称为皮质酮或cortisol)。
皮质醇是一种能够调节许多生理功能和抵抗压力的激素。
它的作用包括增加血液中的糖分和脂肪酸,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并在紧急情况下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当皮质醇分泌达到一定水平后,它会向下丘脑和垂体发送负反馈信号,抑制CRH和ACTH的分泌,从而停止HPA轴的活动。
这种负反馈机制确保了HPA轴在激活后能够及时恢复正常水平。
HPA轴的正常功能与应激反应有密切的关系。
当人体面临压力或威胁时,HPA轴会被激活,释放更多的皮质醇来应对不利的情况。
皮质醇的作用有助于增加能量供给和抵抗压力,帮助人们应对紧急情况。
然而,长期慢性的应激状态可能会导致HPA轴异常激活,导致皮质醇分泌过多。
过高的皮质醇水平与许多健康问题有关,包括免疫功能下降、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问题和应激性精神障碍等。
因此,保持HPA轴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为了维持HPA轴的正常运作,有一些方法可以采取。
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规律的锻炼和充足的睡眠,对调节HPA轴非常重要。
生殖系统的生理学原理与生殖调节生殖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繁衍后代并维持物种的延续。
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受到多种生理学原理的调控和影响,同时也受到生殖调节机制的控制。
本文将探讨生殖系统的生理学原理和生殖调节的相关知识。
一、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学原理与调节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等器官,它们协同工作以产生、储存和输送精子。
而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它负责产生精子和合成雄激素,如睾酮。
在生理学层面上,男性生殖系统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调控男性生殖功能的重要机制。
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使垂体前叶释放促性腺激素(LH和FSH),进而刺激睾丸产生睾酮和精子。
其次,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受到LH的刺激,开始合成和分泌睾酮。
而LH的作用也促使睾丸内的生精细胞进行分裂和发育,最终形成成熟的精子。
此外,睾丸内的Sertoli细胞对FSH的作用非常关键,它提供了生精细胞所需的营养和环境。
生殖调节对于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维持也至关重要。
正常的生殖调节可以保持睾酮水平的稳定,维持精子的产生和性欲的正常表达。
然而,一些因素可能会干扰生殖调节的平衡,导致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出现问题。
例如,压力、环境因素、年龄等都可能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睾丸功能。
此外,一些疾病和药物也可能干扰睾丸的正常功能。
二、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学原理与调节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器官,它们协同工作以产生卵子、接受精子、孕育和分娩后代。
而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它负责产生卵子和合成女性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
在生理学层面上,女性生殖系统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是调控女性生殖功能的重要机制。
下丘脑通过释放GnRH促使垂体前叶分泌FSH和LH,进而刺激卵巢中的卵泡发育和排卵。
而FSH的作用主要是刺激卵泡内的颗粒细胞合成雌激素,而LH则促使排卵和黄体生成,合成和分泌孕激素。
女性衰老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表时间:2010-05-20T14:31:14.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蔡骐浓[导读] 衰老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生物学法则,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蔡骐浓 (哈尔滨市传染病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1-0265-02【摘要】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变化在衰老过程尤为突出。
中医认为,肾主生殖,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在衰老过程中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脉冲频率减慢,幅度降低,也降低了性腺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
同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功能衰退还可使其他的内分泌腺的功能有所减退。
【关键词】衰老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性激素衰老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生物学法则,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从理论上讲,衰老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前者指机体在其生成的全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的普遍性退行性变化,后者主要是由于各种疾病导致的衰老。
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两者常常同时存在。
衰老过程中所呈现的退行性变化主要为体内细胞数目减少,组织与器官萎缩,重量减轻。
从而导致生物体的多种生理功能障碍。
多年来虽有多种学科从不同角度进行广泛的探索,但迄今衰老的机制尚未完全弄清。
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变化在衰老过程中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方面讨论衰老的机制。
1 中医对衰老的认识天癸源于先天,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人体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肾中真阴不断得到充实,天癸逐渐成熟,才能促进胞宫有经孕产育的生理功能,现代医学把女性从新生儿到衰老的渐进生理过程按年龄划分为新生儿期、幼年期、青春期及性成熟期、更年期和老年期。
女性生殖系统最显著的生殖特征是各个时期既有变异,又能保持各时期的恒定性。
禽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调节概述:动物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受到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调控。
下丘脑、垂体、性腺在中枢神经的调控下形成一个封闭的自动反馈系统,三者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使动物的生殖内分泌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下丘脑接受经中枢神经系统分析与整合后的各种信息,以间歇性脉冲形式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GTH),即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然后促进睾丸或卵巢的发育并分泌睾酮或雌二醇。
性腺、垂体、下丘脑释放的调控因子又可以作用于上级中枢或其自身,形成长轴、短轴和超短轴反馈调节通路。
1GnRH1971年GnRH首次从下丘脑分离得到,已被证明是HPG轴的关键信号分子。
1.1结构、分布及生理功能哺乳动物GnRH具有同一化学结构,是由9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十肽,禽类GnRH主要有cGnRHⅠ和cGnRH II两种存在形式。
利用放射免疫和免疫酶标定位技术,现已确定GnRH主要由下丘脑产生,松果体、脊髓液脑外组织,包括肠、胃、胰脏、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胎盘及交感神经节等器官和组织中也发现有GnRH类似物存在。
传统观念认为,下丘脑GnRH以脉冲形式通过门脉系统(如高等脊椎动物)或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如鱼类)到达垂体前叶,特异地与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刺激GTH的合成和分泌,进而通过血液循环调节性腺类固醇激素的分泌和配子发生,从而调控动物的生殖功能,因此GnRH可在垂体、性腺等多个水平影响生殖机能。
不同组织中GnRH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下丘脑中GnRH可调控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胎盘中的GnRH可调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肿瘤中的GnRH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消化系统中GnRH的功能目前还不确定,但有研究证明GnRH对消化系统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禽类两种类型的GnRH虽然都能以相近的浓度刺激GTH的释放,但Ⅰ型主要存在于正中隆起并由此分泌,而II型主要存在于下丘脑以外的脑区,这表明Ⅰ型是脑垂体GTH释放的调节者,直接刺激FSH和LH 的分泌,与生殖机能的关系较大,而II型在其他脑区起作用。
下丘脑和垂体疾病(1)第十五章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包括各内分泌腺体及弥散分布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即APUD细胞)。
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一方面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同时也受下丘脑-垂体-靶器官之间的调节机制所控制。
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多种肽类激素,控制垂体许多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垂体的激素又控制着靶器官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反过来,靶器官所分泌的激素在血中的水平又对垂体及下丘脑相关激素的合成及分泌起反馈调节作用。
通过上述调节,保持着各种激素的水平相对恒定。
各内分泌器官的肿瘤、炎症、血液循环障碍、遗传疾病及其他病变均能引起该器官激素分泌的增多或不足。
但由于有上述调节机制,机体的激素水平仍然可以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只有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或者调节机制异常,机体内的激素水平才会失去平衡,临床表现为相应器官功能亢进或低下。
可见内分泌系统疾病实际上包括内分泌器官的病变和由此引起的相应靶器官腺体的增生肥大或萎缩。
例如垂体破坏性病变引起ACTH及TSH分泌不足,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及甲状腺腺体的萎缩及功能低下;垂体腺瘤时某种激素常分泌增多,引起靶器官腺细胞的肥大增生和激素分泌增多,后者又可反馈性抑制腺瘤外垂体正常部份某种激素的合成、分泌,并出现该腺细胞的萎缩;如果靶器官遭到破坏致功能低下,血中该激素水平下降,通过反馈机制使垂体相关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使靶器官未受累的腺体肥大增生。
第一节下丘脑和垂体疾病下丘脑和垂体在解剖与功能上有密切关系。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实际为一个解剖、功能单位。
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细胞的轴突,经漏斗进入神经垂体的神经部(即垂体后叶),该神经细胞合成加压素(即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及催产素(oxytocin,OT),其分泌颗粒沿轴突运送到神经部,然后释放。
下丘脑结节漏斗核等处的神经细胞,合成多种释放激素及抑制激素,其分泌颗粒在漏斗处释放入血,调节腺垂体功能。
腺垂体包括远侧部(即垂体前叶)、中间部及结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