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与垂体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84
下丘脑垂体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调节中起什么作用?A.调节体温B.调节水盐平衡C.调节体重D.调节生殖器官功能正确答案:D.调节生殖器官功能2、下丘脑和垂体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A.下丘脑通过神经直接控制垂体B.下丘脑通过激素间接控制垂体C.下丘脑通过免疫系统控制垂体D.下丘脑和垂体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正确答案:B.通过激素间接控制垂体3、垂体能分泌哪些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促性腺激素D.以上全部正确正确答案:D.以上全部正确二、简答题4、请简述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
答: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它通过分泌多种激素来调节垂体的活动。
垂体是内分泌系统的腺体之一,它接收来自下丘脑的信号并分泌相应的激素,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下丘脑和垂体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内分泌系统的核心。
41、请阐述下丘脑和垂体在生殖系统中的作用。
答:下丘脑和垂体在生殖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来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进一步作用于性腺(睾丸或卵巢),使其分泌性激素。
这些激素的相互作用维持了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411、请说明下丘脑和垂体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答:下丘脑和垂体在应激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当身体面临外部环境的挑战时,下丘脑会通过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来刺激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进一步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应激激素。
这些激素的相互作用帮助身体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下丘脑垂体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系统中起什么作用?A.直接调节身体各器官的生长发育B.直接控制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活动C.间接控制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活动D.直接控制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正确答案:C.间接控制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活动2、以下哪种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A.胰岛素B.生长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抗利尿激素正确答案:D.抗利尿激素3、以下哪种疾病与垂体异常有关?A.甲状腺功能减退B.侏儒症C.糖尿病D.肾上腺功能减退正确答案:B.侏儒症二、简答题1、请简述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关系。
下丘脑和垂体疾病(1)第十五章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包括各内分泌腺体及弥散分布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即APUD细胞)。
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一方面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同时也受下丘脑-垂体-靶器官之间的调节机制所控制。
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多种肽类激素,控制垂体许多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垂体的激素又控制着靶器官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反过来,靶器官所分泌的激素在血中的水平又对垂体及下丘脑相关激素的合成及分泌起反馈调节作用。
通过上述调节,保持着各种激素的水平相对恒定。
各内分泌器官的肿瘤、炎症、血液循环障碍、遗传疾病及其他病变均能引起该器官激素分泌的增多或不足。
但由于有上述调节机制,机体的激素水平仍然可以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只有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或者调节机制异常,机体内的激素水平才会失去平衡,临床表现为相应器官功能亢进或低下。
可见内分泌系统疾病实际上包括内分泌器官的病变和由此引起的相应靶器官腺体的增生肥大或萎缩。
例如垂体破坏性病变引起ACTH及TSH分泌不足,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及甲状腺腺体的萎缩及功能低下;垂体腺瘤时某种激素常分泌增多,引起靶器官腺细胞的肥大增生和激素分泌增多,后者又可反馈性抑制腺瘤外垂体正常部份某种激素的合成、分泌,并出现该腺细胞的萎缩;如果靶器官遭到破坏致功能低下,血中该激素水平下降,通过反馈机制使垂体相关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使靶器官未受累的腺体肥大增生。
第一节下丘脑和垂体疾病下丘脑和垂体在解剖与功能上有密切关系。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实际为一个解剖、功能单位。
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细胞的轴突,经漏斗进入神经垂体的神经部(即垂体后叶),该神经细胞合成加压素(即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及催产素(oxytocin,OT),其分泌颗粒沿轴突运送到神经部,然后释放。
下丘脑结节漏斗核等处的神经细胞,合成多种释放激素及抑制激素,其分泌颗粒在漏斗处释放入血,调节腺垂体功能。
腺垂体包括远侧部(即垂体前叶)、中间部及结节部。
下丘脑与垂体间的功能联系
下丘脑和垂体是内分泌系统中两个重要的腺体,它们之间的功能联系非常紧密。
下丘脑通过分泌调节性多肽来调节垂体的激素分泌,而垂体则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下丘脑对垂体的调节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CRH)来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ACTH),进而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另一种是通过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来促进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H),进而调节生长和代谢。
垂体对下丘脑的反馈调节也非常重要。
当垂体分泌的激素水平升高时,它会通过反馈机制抑制下丘脑激素的分泌,从而使激素水平稳定。
例如,当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时,它会抑制下丘脑的分泌,从而降低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下丘脑和垂体还共同组成了下丘脑 - 垂体系统,这是一个复杂的调节系统,涉及到多种激素的分泌和调节。
例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可以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进入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总之,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非常紧密,它们共同参与了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通过分泌调节性多肽和激素,下丘脑和垂体不仅可以直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还可以通过反馈机制使激素水平稳定。
下丘脑:垂体病变简介下丘脑是脑部一个重要的部位,位于脑的中央,主要控制和调节着垂体的功能。
垂体则是内分泌系统的控制中心,分泌多种重要的激素,调节着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等。
当下丘脑发生病变时,可能会引起垂体功能异常,导致一系列疾病的产生。
垂体病变症状下丘脑病变引起的垂体功能异常可表现为多种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垂体功能亢进:如过度分泌生长激素导致巨人症等疾病;•垂体功能减退:如肢端肥大症等;•不规则的月经周期或不育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通过病史、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来诊断垂体病变。
垂体病变的原因引起下丘脑病变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先天因素,也可能是后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创伤:头部创伤或手术可能影响下丘脑的功能;•肿瘤:下丘脑肿瘤或垂体腺瘤是引起垂体病变的常见原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感染:脑膜炎病毒等可引起下丘脑病变。
治疗方法治疗垂体病变主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药物治疗:对于早期的垂体功能异常,医生常常会选择激素替代治疗;•手术:对于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的垂体病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放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放疗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预防措施由于下丘脑病变的原因复杂多样,目前尚无特定的预防措施。
然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头部创伤,积极治疗其他慢性疾病等,可能有助于减少发生下丘脑病变的风险。
结语总的来说,下丘脑作为垂体的控制中枢,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下丘脑发生病变,可能会导致垂体功能异常,引起多种疾病。
因此,及时发现并治疗下丘脑病变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下丘脑病变有更深入的了解。
下丘脑与垂体【阅读材料——下丘脑】下丘脑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重量仅4g,占全脑的0.3%左右,是垂体内分泌系统的激发处,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
下丘脑面积虽小,但接受很多神经冲动,它们能调节垂体功能,合成神经垂体激素及控制许多神经功能。
任何下丘脑损伤都会引起动机行为的异常,如:摄食、饮水、性行为、打斗、体温调节和活动水平。
【阅读材料——垂体】垂体,位于丘脑下部,是身体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的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影响内分泌腺的活动。
垂体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成人垂体大小约为1*1.5*0.5cm,重约0.5-0.6g。
它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等,还能够贮藏并释放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
这些激素对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
【问题】为什么寒冷会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阅读课本P35~36,尝试建立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联系。
【填空】【活动:知识竞猜】活动要求①:请同学根据下列词汇,向其他同学提出你的问题。
台上相应同学举手,但还不能展示你纸上的答案。
发言同学要求其他在座同学回答后,台上同学展示你的答案!活动要求②:台上同学交换纸条,再根据自己的信息,向在座同学描述与其有关知识,并提出问题,可参考书本。
【实验设计】(10分)在动物体内,下丘脑作为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中枢,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使垂体分泌激素,作用于其他内分泌腺,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这一过程被称为负反馈调节。
为了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请结合所提供的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实验思路,同时设计表格来预测实验结果,完成分析与讨论。
实验材料和用具: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兔子15只、含放射性的碘溶液、生理盐水、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注射器、消毒器具、放射性检测仪等(要求与说明:实验所用溶液的具体注射剂量、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的具体测定过程不作要求;预测结果时,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用高、中、低表示)(1)实验思路:(2)实验结果预测:(3)分析与讨论:甲状腺分泌的两种甲状腺激素,一种是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这两种激素都含碘。
关于下丘脑腺垂体的描述一、下丘脑与腺垂体:神秘的“指挥中心”大家好啊,今天咱们聊聊一个不太“显眼”但又超重要的东西——下丘脑和腺垂体。
你可能一听名字就开始头大了,啥玩意儿啊?但是啊,这俩小东西可真的是咱们身体里的超级英雄,默默地掌控着好多事情,搞得像是幕后的导演,大家看不到他,结果没他不行!下丘脑,这个听起来像是个外星星球的名字,其实就是咱们大脑底下的一个小小区域,几乎可以说是咱们身体的“大脑”。
说它“指挥中心”一点都不为过,基本上,所有涉及到咱们身体功能的事儿,都会通过它来安排。
例如,控制咱们的体温、食欲、睡眠,还有情绪!是的,你没听错,生气或者高兴的感觉,也得感谢它的调度。
所以说,咱们的喜怒哀乐,甚至是饿不饿、想不想睡觉,全都跟这个下丘脑挂钩呢。
再来看看腺垂体,这可是一个长得像豆子一样的小家伙,它可不简单,它是下丘脑的“忠实部下”。
你可以想象下丘脑就是一个“大老板”,腺垂体就是个“执行经理”。
下丘脑发出指令,腺垂体就开始行动,分泌各种激素,帮助咱们的身体“打理”一切。
它分泌的激素包括了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别小看它们,这些激素就像是各路英勇的“战士”,每一个都有自己特殊的任务,像一个个“劳模”,忙得不亦乐乎。
二、下丘脑和腺垂体的互动:一场不见的合作咱们再来说说下丘脑和腺垂体之间的合作关系。
这俩可不是独立工作的小职员,而是一对“黄金搭档”,每一个行动都要协调得恰到好处。
下丘脑就是那个站在高楼上指挥的“指挥官”,而腺垂体则是那个迅速跑去执行命令的“先锋队员”。
两者配合得天衣无缝,差一个都不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突然遇到危险,想要逃跑或者战斗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启动“战斗逃跑反应”。
这时候,下丘脑会迅速感知到你紧张或者害怕的情绪,立马给腺垂体发指令,让它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一出来,咱们的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变得更加有力量,准备好应对任何突发的挑战!这一切,简直像是得到了“超级助推器”一样,快到飞起。
神经垂体与下丘脑直接相连,因此它实际上是下丘脑的一部分。
垂体各部分都有独自的任务。
腺垂体细胞分泌的激素
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神经垂体本身不会制造激素,而是起一个仓库的作用。
下丘脑制造的抗利尿激素,通过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神经纤维被送到神经垂体贮存起来,当身体需要时就释放到血液中。
抗利尿激素:管理肾脏排尿量多少 (由下丘脑产生,储存于垂体)。
因此,垂体只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它不会发出神经类调节。
高中生物下丘脑和垂体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下丘脑和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下丘脑和垂体在生理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3. 能够分析下丘脑和垂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调节机制。
教学重点:
1. 下丘脑和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2. 下丘脑和垂体的生理调节作用。
教学难点:
1. 理解下丘脑和垂体在生理调节中的复杂作用;
2. 掌握下丘脑和垂体的互动关系。
教学准备:
1. 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下丘脑和垂体的结构;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10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下丘脑和垂体的结构和位置,引导学生了解下丘脑和垂体的基本概念。
二、了解下丘脑和垂体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
1. 讲解下丘脑和垂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特点;
2. 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下丘脑和垂体的结构。
三、探讨下丘脑和垂体在生理调节中的作用(30分钟)
1. 讲解下丘脑和垂体在激素分泌中的调节作用;
2. 分析下丘脑和垂体在体温、代谢、生长发育等方面的调节机制;
3.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下丘脑和垂体在不同情况下的作用。
四、小结与展望(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对下丘脑和垂体的研究保持兴趣,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下丘脑和垂体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下丘脑和垂体有了基本的了解,理解其在生理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简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性腺调控作用。
下丘脑生殖核团产生神经生殖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LHRH or GnRH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垂体前叶(腺垂体)产生垂体生殖激素: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作用于性腺,形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性腺产生生殖激素:卵巢产生①雌性激素②孕激素③松弛素(肽)。
睾丸产生睾丸酮。
胎盘促性腺激素: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由灵长类胎盘绒毛膜产生(合胞体层)由于在形成与功能上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非常密切,可将它们看作一个功能单位。
下丘脑分泌GnRH/LHRH存在两种方式:紧张性基础分泌,对其受体起自身预剌激作用。
阵歇脉冲式释放,是剌激LH与之同步释放的关键。
下丘脑GnRH脉冲式释放是生殖内分泌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也是保证动物生殖周期、排卵和性腺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关键。
下丘脑GnRH的分泌调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神经系经高级中枢的控制。
至少有4种神经元参与GnRH的调节,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内源性阿片肽能神经元;催产素能神经元;类固醇激素浓缩能神经元。
它们和GnRH分泌细胞通过不同方式连接,相互协调,共同控制GnRH的合成和释放。
2.性腺激素和垂体激素的反馈调节。
目前公认有三套反馈调节机制维持着GnRH分泌相对恒定,即:性腺激素作用于下丘脑引起GnRH分泌增加或减少(正负长反馈);FSH/LH作用于下丘脑影响GnRH分泌(短反馈);垂体门脉血中的GnRH浓度的变化反过来作用于下丘脑,调节其自身分泌(超短反馈)。
垂体前叶(腺垂体)产生垂体生殖激素: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作用于性腺,形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睾丸的内分泌调节主要通过睾酮对下丘脑GnRH释放及腺垂体LH和FSH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来控制。
LH可与睾丸间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睾酮的合成、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