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性腺轴
- 格式:pdf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2
hpg轴名词解释医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医学领域中,人们对于HPG轴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HPG轴,即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调节路径之一。
它由下丘脑释放激素决定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调节性腺激素的释放与合成,并影响生殖、性发育以及其他许多生理功能。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HPG轴进行名词解释和定义,包括其组成要素的解读。
接着,在医学的概述说明中,我们将介绍医学的定义、发展历史以及不同分支学科的解释。
然后,重点探讨HPG轴在医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生殖健康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的重要性。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文章内容,并对HPG轴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HPG轴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强调其在不同方面的应用。
通过了解HPG轴的基本概念和医学领域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HPG轴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2. HPG轴的名词解释:2.1 HPG轴的定义HPG轴是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的缩写。
它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重要的一个调节轴,主要参与调控生殖功能和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2.2 HPG轴组成要素解释HPG轴由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下丘脑:下丘脑位于大脑底部,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合成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简称GnRH)来调控垂体前叶。
垂体:垂体是位于颅底的一个小腺体,产生和释放多种重要激素。
在HPG轴中,垂体前叶会受到下丘脑产生的GnRH刺激,并分泌促性腺激素(如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
性腺:性腺包括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
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会刺激性腺产生相应的性激素,如睾酮和雌二醇。
2.3 HPG轴在医学中的重要性HPG轴在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测定女性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之杨若古兰创作陪伴女性毕生的性腺轴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其次要生理功能是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和性功能,这类功能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反馈调节完成的.是以,临床上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来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和诊断与内分泌失调相干的疾病.经常使用的性激素六项即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基本满足了临床大夫对内分泌失调与否的筛查和对生理功能的普通性了解. 月经是女性平生中次要的生理环节,它反映出HPOA轴的功能发育、成熟和衰退的过程.正常月经的发生和周期性变更受卵巢周期性变更的调节,即卵泡期:FSH 、LH 保持在较低水平,E随卵泡发育分泌逐步升高,P 仅微量.排卵期:排卵前24小时,FSH是低峰式分泌,LH 是陡峰式分泌,E较FSH 、LH 出现略早亦是峰式分泌,在排卵时FSH 、LH 均骤降.黄体期:FSH 、LH 又保持在低水平,E、P随黄体发育分泌量渐增,至排卵后7E8天达最高量,当前回落. 月经来潮前FSH 、LH 、E、P 均降至最低值,月经来潮后逐步恢复继续下一周期.女性进入围绝经期,HPOA 功能呈渐进性衰退,E分泌渐少至消逝,T有分泌,FSH 、LH 分泌逐步升高,且FSH /LH>1.1 测定促性腺激素(FSH 、LH)1.1 判断闭经的缘由①FSH 及LH 水平低于正常,提示闭经缘由在腺垂体或下丘脑.但需除外高催乳素血症及口服避孕药的影响.为此还须要行垂体高兴试验(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 100ug,溶于5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打针,30 秒钟内注完),当注完30 分钟时测定的LH 值较打针前增高3倍或以上者,标明垂体功能正常,病变鄙人丘脑;若无增高或增高不明显,必须再反复试验,反复后仍得不异结果,则认为病变在垂体.②FSH 及LH 水平高于正常,甚至达到绝经水平,病变在卵巢.如卵巢早衰、卵巢发育不良、双侧卵巢切除术后等,均可以表示为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1.2 测定LH / FSH 值>3 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1.3 诊断性早熟有助于区别真性和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由促性腺激素分泌添加惹起,FSH 和LH 呈周期性变更,应考虑中枢性缘由;假性性早熟FSH 及LH 水平较低,且无周期性变更,应考虑外周缘由如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外源激素所致.1.4 测定LH 峰值可以估计排卵时间及了解排卵情况,有助于不孕症的医治.2 测定催乳激素(PRL)的意义①闭经、不孕及月经失调者,不管有没有泌乳,均应测PRL,以除外高催乳激素血症.②PRL异常增高时应考虑垂体催乳素瘤,需进一步检查.PRL高兴或按捺试验可以区别PRL增高是因为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还是因为垂体肿瘤.功能失调者受药物高兴及按捺的影响明显,而垂体泌乳素瘤的激素分泌有绝对自立性,缺乏对普通药物高兴、按捺的反应.③PRL水平升高还见于性早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卵巢早衰、黄体功能欠佳、持久哺乳、神经精神刺激、某些药物感化如氯丙嗪、避孕药、大量雌激素、利血平等抗高血压药等身分均可惹起PRL升高;PRL 降低多见于垂体功能减退、单纯性催乳激素分泌缺乏症.3 测定雌激素(E2)的意义3.1 监测卵巢功能3.1.1判断闭经缘由①雌激素持续低水平,标明卵巢无卵泡发育,闭经可能因为卵巢早衰或继发于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高泌乳素血症或药物按捺.②雌激素水平符合正常的周期变更,标明卵泡发育正常,应考虑子宫性闭经.3.1.2 判断有没有排卵雌激素持续在早、中期卵泡水平,无周期性变更,罕见于无排卵型宫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3.1.3 监测卵泡发育3.1.4 其他女性性早熟,雌激素水平常高于正常值;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卵巢颗粒细胞瘤或使用促排卵药物如氯米酚、绒促性素、尿促性素等可使雌二醇达到超生理水平;肝硬化时雌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切除、化学医治时卵巢功能受损均可使雌二醇水平降低.3.2 监测胎儿-胎盘功能应连续动态的观察雌二醇的变更.4 测定孕激素(P)的意义①了解有没有排卵:正常月经周期中排卵后7-8日孕酮水平达高峰,血孕酮>15.6 nmol/L,提示有排卵.使用促排卵药时,可用孕酮观察促排卵后果.②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无排卵性月经或无排卵性宫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口服避孕药或持久使用GnRH 激动剂,均可使孕酮水平降低.③了解黄体功能:黄体期孕酮水平低于生理值,提示黄体功能缺乏;月经来潮4-5 日孕酮仍高于生理水平,提示黄体萎缩不全.④观察胎盘功能:妊娠期胎盘功能减退时,血中孕酮水平降低.⑤血中孕酮升高,也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肾上腺肿瘤.5 测定雄激素(T)的意义①卵巢男性化肿瘤(睾丸母细胞瘤、门细胞瘤),血睾丸酮水平明显增高.②两性畸形的鉴别.男性假两性畸形及真两性畸形,睾丸酮水平在男性正常范围内:女性假两性畸形则在女性范围.③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医治后血睾丸酮水平应有所降低.④多毛症患者、血睾丸酮水平正常者,多考虑因为毛囊对雄性激素敏感所致.⑤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血睾丸酮水平异常增高.⑥利用睾酮或具有雄激素感化的内分泌药物如达那唑等,用药期间有时需作雄激素测定.陪伴女性毕生的性腺轴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其次要生理功能是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和性功能,这类功能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反馈调节完成的.是以,临床上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来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和诊断与内分泌失调相干的疾病.经常使用的性激素六项即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基本满足了临床大夫对内分泌失调与否的筛查和对生理功能的普通性了解.月经是女性平生中次要的生理环节,它反映出HPOA轴的功能发育、成熟和衰退的过程.正常月经的发生和周期性变更受卵巢周期性变更的调节,即卵泡期:FSH 、LH 保持在较低水平,E随卵泡发育分泌逐步升高,P 仅微量.排卵期:排卵前24小时,FSH是低峰式分泌,LH 是陡峰式分泌,E较FSH 、LH 出现略早亦是峰式分泌,在排卵时FSH 、LH 均骤降.黄体期:FSH 、LH 又保持在低水平,E、 P随黄体发育分泌量渐增,至排卵后7E8天达最高量,当前回落.月经来潮前FSH 、LH 、E、 P 均降至最低值,月经来潮后逐步恢复继续下一周期.女性进入围绝经期,HPOA 功能呈渐进性衰退,E分泌渐少至消逝,T有分泌,FSH 、LH 分泌逐步升高,且FSH /LH>1.1 测定促性腺激素(FSH 、LH)1.1 判断闭经的缘由①FSH 及LH 水平低于正常,提示闭经缘由在腺垂体或下丘脑.但需除外高催乳素血症及口服避孕药的影响.为此还须要行垂体高兴试验(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 100ug,溶于5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打针,30 秒钟内注完),当注完30 分钟时测定的LH 值较打针前增高3倍或以上者,标明垂体功能正常,病变鄙人丘脑;若无增高或增高不明显,必须再反复试验,反复后仍得不异结果,则认为病变在垂体.②FSH 及LH 水平高于正常,甚至达到绝经水平,病变在卵巢.如卵巢早衰、卵巢发育不良、双侧卵巢切除术后等,均可以表示为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1.2 测定LH / FSH 值>3 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1.3 诊断性早熟有助于区别真性和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由促性腺激素分泌添加惹起,FSH 和LH 呈周期性变更,应考虑中枢性缘由;假性性早熟FSH 及LH 水平较低,且无周期性变更,应考虑外周缘由如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外源激素所致.1.4 测定LH 峰值可以估计排卵时间及了解排卵情况,有助于不孕症的医治.2 测定催乳激素(PRL)的意义①闭经、不孕及月经失调者,不管有没有泌乳,均应测PRL,以除外高催乳激素血症.②PRL异常增高时应考虑垂体催乳素瘤,需进一步检查.PRL高兴或按捺试验可以区别PRL增高是因为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还是因为垂体肿瘤.功能失调者受药物高兴及按捺的影响明显,而垂体泌乳素瘤的激素分泌有绝对自立性,缺乏对普通药物高兴、按捺的反应.③PRL水平升高还见于性早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卵巢早衰、黄体功能欠佳、持久哺乳、神经精神刺激、某些药物感化如氯丙嗪、避孕药、大量雌激素、利血平等抗高血压药等身分均可惹起PRL升高;PRL 降低多见于垂体功能减退、单纯性催乳激素分泌缺乏症.3 测定雌激素(E2)的意义3.1 监测卵巢功能3.1.1判断闭经缘由①雌激素持续低水平,标明卵巢无卵泡发育,闭经可能因为卵巢早衰或继发于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高泌乳素血症或药物按捺.②雌激素水平符合正常的周期变更,标明卵泡发育正常,应考虑子宫性闭经.3.1.2 判断有没有排卵雌激素持续在早、中期卵泡水平,无周期性变更,罕见于无排卵型宫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3.1.3 监测卵泡发育3.1.4 其他女性性早熟,雌激素水平常高于正常值;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卵巢颗粒细胞瘤或使用促排卵药物如氯米酚、绒促性素、尿促性素等可使雌二醇达到超生理水平;肝硬化时雌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切除、化学医治时卵巢功能受损均可使雌二醇水平降低.3.2 监测胎儿-胎盘功能应连续动态的观察雌二醇的变更.4 测定孕激素(P)的意义①了解有没有排卵:正常月经周期中排卵后7-8日孕酮水平达高峰,血孕酮>15.6 nmol/L,提示有排卵.使用促排卵药时,可用孕酮观察促排卵后果.②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无排卵性月经或无排卵性宫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口服避孕药或持久使用GnRH 激动剂,均可使孕酮水平降低.③了解黄体功能:黄体期孕酮水平低于生理值,提示黄体功能缺乏;月经来潮4-5 日孕酮仍高于生理水平,提示黄体萎缩不全.④观察胎盘功能:妊娠期胎盘功能减退时,血中孕酮水平降低.⑤血中孕酮升高,也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肾上腺肿瘤.5 测定雄激素(T)的意义①卵巢男性化肿瘤(睾丸母细胞瘤、门细胞瘤),血睾丸酮水平明显增高.②两性畸形的鉴别.男性假两性畸形及真两性畸形,睾丸酮水平在男性正常范围内:女性假两性畸形则在女性范围.③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医治后血睾丸酮水平应有所降低.④多毛症患者、血睾丸酮水平正常者,多考虑因为毛囊对雄性激素敏感所致.⑤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血睾丸酮水平异常增高.⑥利用睾酮或具有雄激素感化的内分泌药物如达那唑等,用药期间有时需作雄激素测定.。
---------------------------------------------------------------最新资料推荐------------------------------------------------------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妇产科学名词解释 Braxton Hicks 收缩:自妊娠 12-14 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可由腹部检查时触知,孕妇有时自己也能感觉到。
特点为稀发和不对称,尽管其强度及频率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增加,但宫缩时宫腔内压力不超过 1. 3-2. 0kPa,故无疼痛感觉,称 Braxton Hicks 收缩。
HELLP:是重度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 是妊高征患者并发溶血, 肝酶升高, 血小板减少, 称之为 HELLP 综合征。
H-P-O 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是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它的每个环节均有其独特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并且互相调节、互相影响。
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和性功能,因此又称性腺轴。
此外,它还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代谢的调节。
SCJ(squamo-columnar junction)鳞-柱交接部:宫颈阴道部被覆复层鳞状上皮。
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称为鳞-柱交接部,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1 / 11VSM(vasculo-syncytial menmtrane)血管合体膜:血管合体膜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5 层组成的薄膜。
eclampsia postpartum(产后子痫):子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称产前子痫; 少数发生于分娩过程中,称产时子痫; 个别发生于产后 24 小时内,称产后子痫。
force of labor(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产力。
女性衰老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表时间:2010-05-20T14:31:14.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蔡骐浓[导读] 衰老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生物学法则,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蔡骐浓 (哈尔滨市传染病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1-0265-02【摘要】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变化在衰老过程尤为突出。
中医认为,肾主生殖,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在衰老过程中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脉冲频率减慢,幅度降低,也降低了性腺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
同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功能衰退还可使其他的内分泌腺的功能有所减退。
【关键词】衰老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性激素衰老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生物学法则,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从理论上讲,衰老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前者指机体在其生成的全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的普遍性退行性变化,后者主要是由于各种疾病导致的衰老。
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两者常常同时存在。
衰老过程中所呈现的退行性变化主要为体内细胞数目减少,组织与器官萎缩,重量减轻。
从而导致生物体的多种生理功能障碍。
多年来虽有多种学科从不同角度进行广泛的探索,但迄今衰老的机制尚未完全弄清。
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变化在衰老过程中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方面讨论衰老的机制。
1 中医对衰老的认识天癸源于先天,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人体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肾中真阴不断得到充实,天癸逐渐成熟,才能促进胞宫有经孕产育的生理功能,现代医学把女性从新生儿到衰老的渐进生理过程按年龄划分为新生儿期、幼年期、青春期及性成熟期、更年期和老年期。
女性生殖系统最显著的生殖特征是各个时期既有变异,又能保持各时期的恒定性。
按照人体生理规律,肤色与容颜的美丽程度是跟随衰老进程下滑的。
女士30岁应预防衰老,40岁上要对抗衰老。
只有适时地对卵巢及整个性腺轴进行医学专科调养,才能推迟更年期,绝经期及老年期的到来,使机体维持平衡态,年轻态,才能延缓容颜及整体的衰老。
有人认为防衰老就是要用雌、孕激素替代疗法,补充雌激素;有的不到40岁就吃大豆异黄酮;有的吃大剂量维生素E或做一些所谓的卵巢保养。
结果事与愿违,小则过早干扰尚处于平衡态的性腺轴,出现月经不正常,性激素六项化验证实提前进入绝经期,甚至卵巢早衰闭经了。
有的给更年期患者做激素替代疗法,掌握不好适应症,剂量或雌、孕激素的比例,出现乳腺癌,子宫内膜癌。
更甚则出现心脑血管凶险急症的增加。
抗衰之道,在于顺应医学,持之以恒,因人而异,以有常之法应无常之事!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是一个完整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它的每个环节均有其独特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并且相互影响,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和性功能,因此由称性腺轴。
此轴又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并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代谢的调节。
性成熟以后由于卵巢周期性变化,使其他生殖器也产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性周期。
性腺分泌与生殖细胞发育的调控性腺分泌和生殖细胞发育是人类生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两个环节,它们的调节和精准控制是保证生殖功能正常的保障。
而在内分泌调节、神经调节、细胞因子调节等多重机制的联合作用下,生殖细胞发育和性腺分泌得以维持稳定而灵活的变化,适应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
本文将阐述性腺分泌和生殖细胞发育的调控机制及其在人类繁衍生育中的重要性。
一、性腺分泌的调控性腺分泌是维持人体性激素平衡的重要环节。
性激素对人体内分泌调节、生殖器官发育和性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性腺分泌的调节涉及到多个环节。
(1)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调节性腺分泌的主要控制机制。
当下丘脑神经元受到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会释放神经肽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性腺激素(GnRH),GnRH作用于性腺后细胞,促进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调节性腺分泌功能。
(2)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性激素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来控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即当性激素水平上升时,会抑制GnRH的分泌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降低性腺激素水平。
当性激素水平降低时,再次刺激GnRH的分泌和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维持性腺激素的分泌平衡。
(3)神经递质的调节神经递质也会参与性腺分泌的调节。
例如交感神经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抑制下丘脑释放GnRH,从而降低性腺激素的分泌。
以上是性腺分泌的主要调节机制。
在这些机制的相互作用下,性腺激素水平得以维持稳定。
而当某些机制失调时,会导致性腺激素水平的异常,从而影响人类生殖健康。
二、生殖细胞发育的调控生殖细胞发育是人类生殖过程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全面了解生殖细胞发育的调控机制,对人类生殖问题的解决和生殖健康的保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基因调控生殖细胞发育的调节离不开基因调控。
在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基因主要通过表观遗传机制来调控。
表观遗传学指染色体DNA的可变性非编码修饰,这种修饰并不改变DNA序列本身,但是可以影响基因转录和基因表达,从而对生殖细胞的发育形成影响。
妇产科习题名词解释名解1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HPOA:月经周期涉及到下丘脑、垂体、卵巢和子宫。
在中枢系统影响及这些器官的相互协调下,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子宫内膜之所以有周期性的变化,是受卵巢激素影响;卵巢功能受垂体控制;而垂体的活动又受下丘脑调节,下丘脑又受大脑皮层支配;卵巢产生的激素还可以反过来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
故通常将三者合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2月经:月经是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
这种出血是卵巢内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且子宫内膜从增生到分泌变化的结果3 月经周期:出血第一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
+-3天4 卵巢周期: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成为卵巢周期。
每一周期都有一批卵泡发育,但只有其中1-2个发育成熟,其余的在发育过程中退化、闭锁。
卵巢周期包括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排卵、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5 卵泡闭锁:妇女一生中都有卵泡发育、生长,但99% 的都在发育后不久相继衰萎消亡,这些卵泡的消亡成为卵泡闭锁。
6 生长卵泡:7 Braxton-Hicks 收缩:自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可由腹部检查时触知,孕妇有时自己也能感觉到。
特点:稀发和不对称,尽管其强度及频率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增加,但宫缩时宫腔内压不超过10-15mmHg,故无疼痛感8 胎儿-胎盘单位:胎儿和胎盘都缺少单独合成甾体激素所必需的若干酶,但胎盘缺乏的酶能在胎儿中找到,反之亦然。
如此胎儿和胎盘功能相融合就能合成大部分甚至全部具有生物活性的甾体激素。
故,妊娠期的甾体激素由胎儿和胎盘共同合成,称胎儿胎盘单位。
9 胎盘血管合体膜:为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5层组一成的薄膜10 顶体反应:当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称顶体反应。
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GnRH和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具有反馈作用。
小剂量雌激素对下丘脑产生负反馈,而大剂量雌激素即可产生正反馈又可产生负反馈作用。
排卵前,卵泡发育成熟,大量雌激素分泌,刺激下丘脑GnRH和垂体LH、FSH大量释放,形成排卵前LH、FSH峰。
排卵后,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明显升高,两者联合作用,FSH和LH的合成和分泌又受抑制。
Auer小体多见于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成柴困样时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1)诱导缓解DA(3+7)方案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
(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亚砷酸诱导缓解。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长春新碱(VCR)和泼尼松(P)组成的VP方案是急淋诱导缓解的基本方案。
VP加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米托蒽醌等)组成的DVP方案,再加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即为DVLP方案,后者是推荐的ALL诱导方案。
L-ASP(左旋门冬酰胺酶)的主要副作用肝功能、胰腺炎、凝血因子及白蛋白合成减少。
长春新碱主要副作用:末梢神经炎和便秘。
柔红霉素主要副作用:心脏毒性作用。
80% ~85%的淋巴组织肿瘤是b细胞来源的,其余多为t细胞来源。
在分化阶段免疫表型不同,cd2,cd3,cd4,cd7,cd8是t细胞及其肿瘤的标志,cd10,cd19,cd20和表面ig 是b细胞及其肿瘤的标志。
Cd13,cd14,cd15,cd64仅在髓样细胞表达,可用来区别是髓样细胞还是淋巴细胞肿瘤,因为后者不表达这些标记。
3p实验why?DIC实验室检查1、筛查试验(1)血小板低于100×10 9/L或进行性下降。
(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1.5g/L或进行性下降。
(3)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APTT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
2、确定试验(1)3P试验阳性,但DIC晚期可阴性。
(2)FDP增高(3)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或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
【必看】性腺轴对女性的重要性!说到性腺轴调理,或许有些女人还会有些陌生,但是相信那些懂得精心保养的睿智女人们都很熟悉了,小编在这里为还不够了解的女性朋友,简单讲解性腺轴调理,各位疏于保养的女人看过来。
性腺轴是什么?它的作用有哪些?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阴道性腺轴是指与性激素分泌相关的三个腺体所构成的轴,包括下丘脑、垂体和卵巢。
性腺轴负责保证女性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的正常分泌,进而延缓衰老进程和预防各种女性妇科问题。
女人更年期综合症、皱纹色斑卵巢早衰、闭经、绝经月经量少、宫寒不孕、反复流产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等等都是因为它哦性腺轴对于女人的意义对于女性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性生活的频率,阴道、子宫和卵巢有一定的损伤,而性腺轴最底端的是阴道,这样性生活质量必受影响,同时影响下丘脑和脑垂体对卵巢性激素的分泌减少或者变性,一旦卵巢功能受阻、下降或发生改变,导致性腺轴的反应锐减,下丘脑-垂体-卵巢之间的协调性减弱,彼此分泌的激素量过少或过多,影响到女性正常的生理功能。
所以女人有性生活后,要及时对性腺轴调理和保养,保养性腺轴便成了女人一生的必修课。
性腺轴对于女人的重要性性腺轴不畅,女人便会提前进入性衰老,容颜不再,性生活质量也会越来越差,保养性腺轴才能保障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稳定和各项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功能,女人才能性福一生。
性腺轴的作用输送:支撑各个脏腑器官,维持各个脏腑器官功能正常运作,给全身各个脏腑器官输送营养(皮肤、脏腑)代谢:增加各个脏腑器官功能代谢运作(月经、怀孕)肌肤——细腻、光滑、靓丽富有弹性,延缓衰老身材——丰韵翘臀,婀娜多姿,呈现性感迷人年轻态健康——身心愉悦、性福美满,幸福全家女人同时受到月经、生育、流产、失眠、紫外线、大气污染、高压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一过25岁,女人性腺轴”每年以8%——10%的速度进行衰老,40岁,好的部分不足50%。
性腺轴机能下降的具体表现外在表现1、代谢变慢——(表现为局部颜色变深,如腹股沟、乳头、腋下、臀部)2、皮肤衰老——(长斑、皱纹、肌肉松弛)3、胸部腹部臀部——(胸部臀部松弛下垂干瘪、腹部赘肉堆积,身材走样变形,逐渐丧失女性性特征)内在表现:1、精力大不如前——(易疲劳、体力恢复变慢)2、自身分泌能力下降——(阴道干涩、性生活质量下降,家庭不和谐)3、经期障碍——(痛经、胸涨、经期不定、小腹坠胀、情绪波动)4、抵抗力下降——(炎症反复发作)5、各个性器官出现不同程度不适——(刺痛、隐痛、钝痛、乳腺增生,结节、硬块、肌瘤、囊肿、淋巴结肿大等)6、情绪波动——(抑郁、暴躁、失眠)都说女人要懂得“爱自己”,性腺轴是女人的生命之源,最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去保养!。
什么叫性腺轴
什么叫性腺轴??
性腺轴是指性腺激素对于作用器官(靶器官)的反馈性调节作用,包括垂体——间质细胞轴的调节和垂体——曲细精管轴的调节。
男性腺垂体分泌的FSH和LH属于一种糖蛋白激素,FSH主要作用于睾丸的生精和支持细胞,LH主要作用于睾丸的间质细胞。
垂体——间质细胞轴调节:LH又称间质细胞刺激素(ICSH),LH 与间质细胞膜上的LH受体结合,在线粒体内形成睾酮,睾酮进入血液后经扩散作用而透入靶组织,发挥作用。
去垂体后,间质细胞萎缩,睾酮分泌下降。
LH控制睾酮的分泌,反过来,血中睾酮和雌激素又通过反馈控制腺垂体LH与下丘脑GnRH的分泌。
雌激素降低垂体对GnRH的反应性,而睾酮不改变垂体的反应性,因此,雌激素作用于垂体,睾丸则作用于下丘脑。
垂体——曲细精管轴的调节:LH和FSH对生精过程均有调节作用。
LH的作用是通过睾酮实现的,生精过程受睾酮及FSH的双重控制。
动物实验表明,FSH起始动生精作用,而睾酮则有维持生精的效用,但注射睾酮后生精过程受到抑制,FSH与睾酮都刺激ABP的形成,ABP与睾酮和双氢睾酮的结合有利于生精过程。
FSH还使支持细胞中的睾酮转变为雌二醇。
雌激素可能对睾酮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作用,将睾酮分泌控制在一定水平。
另外,睾丸能
产生睾酮以外的某种物质,即抑制素。
如在离体培养液中加入抑制素,垂体将失去对GnRH的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