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登记卡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1
※办理电梯使用登记,使用单位应当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1)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或者电梯产权所有者(指个人拥有)身份证(复印件1份);
(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3)安装监督检验报告;
(4)使用单位与维保单位签订的维保合同(原件);
(5)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电梯司机等与电梯相关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6)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
说明:1、该设备注册代码为永久标志,验收检验机构报告应使用本设备注册代码。
2、此表不适用于电站锅炉、移动式压力容器、客运索道。
3、此表一式两份,使用单位和注册登记机构各一份。
电梯使用登记制度规定电梯使用登记制度规定:一、目的为确保电梯安全、高效运行,规范电梯使用行为,特制定本电梯使用登记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电梯的使用登记管理。
三、电梯使用登记要求1. 所有电梯使用者必须遵守电梯使用登记制度。
2. 使用电梯前,必须在电梯使用登记本上进行登记,包括姓名、单位、使用时间、使用目的等信息。
3. 电梯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登记本,确保登记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电梯使用登记流程1. 使用者在电梯前,先阅读电梯使用须知。
2. 在电梯使用登记本上填写相关信息。
3. 电梯管理人员审核登记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电梯。
4. 使用完毕后,使用者需再次登记使用结束时间。
五、电梯使用登记管理1. 电梯管理人员负责电梯使用登记本的保管和维护工作。
2. 电梯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登记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对于违规使用电梯的行为,电梯管理人员有权进行制止,并记录违规行为。
六、违规处理1. 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登记的使用者,电梯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其使用电梯。
2. 对于多次违规使用电梯的个人或单位,将予以警告,并视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
七、电梯使用登记记录的保存1. 电梯使用登记记录应至少保存一年。
2. 记录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或未经授权的访问。
八、附则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电梯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如有变更,将及时通知所有电梯使用者。
九、其他本规定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相关规定执行。
电梯使用登记制度
是指对电梯的使用进行登记和管理的制度。
其目的在于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预防事故的发生,并及时掌握电梯的使用情况。
电梯使用登记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使用单位登记:所有使用电梯的单位需要进行登记,包括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
登记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如使用合同、单位营业执照等。
2. 电梯登记:每台电梯都需要进行登记,包括电梯品牌、型号、安装厂家、安装日期、额定载重、使用范围等信息。
登记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如电梯的合格证书、施工许可证等。
3. 定期检查登记: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需要进行登记。
登记时需要填写维护单位、维护人员、维护日期等信息。
检查结果和维修记录也需要登记。
4. 事故登记:如发生电梯事故,需要立即登记,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登记时需要提供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原因、损失情况等信息。
5. 监督检查:相关部门需要对电梯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以确保使用单位和维修单位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和维护。
电梯使用登记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对电梯安全的监管,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效率。
同时,也方便了相关部门对电梯使用情况的了解和掌握,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 1 页共 1 页。
特种设备信息登记表(电梯)
2、如产权单位与使用单位非同一单位时,需双方盖章,盖章方对本表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3、设备注册代码按照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填写。
4、使用单位需写清建筑名称及对电梯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并对电梯使用承担首负责任的单位名称。
如: 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XX苑)。
5、设备位置需写清设备在建筑中的安装位置,如:东楼东单元东梯。
6、设备种类、类别品种按制造许可证填;出厂编号、设备型号请严格按照产品合格证填写。
6、联系电话请勿填写个人电话,使用单位及维保单位电话应填写应急救援电话。
7、适用场合填写防爆或非防爆。
8、如有疑问请电询7236448。
特种设备信息登记表(电梯)(例)。
特种设备使用检验登记注册上牌办理指南一、办理条件:申请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 特种设备的使用者具有合法的身份(自然人出示身份证,法人和其他组织出示登记证件);(二) 特种设备由取得许可单位设计、制造、安装,并经监督检验安全性能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三) 使用者有与设备使用相适应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持证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四) 有维护保养能力,或者与专业维护保养单位建立了合同关系,能够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五)使用者建立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各项管理制度、应急处理措施,并能有效运转;(六)使用者建立了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七)使用者能够保证特种设备使用符合相应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
二、办理程序: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包括申请、受理、审批、发证等程序:(一)申请申请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当登录重庆市特种设备网上办事平台(http://113.207.83.163:6580/cqjc/publics/construction/new)在网上填报申请,由许可实施机关对网上申报材料进行预审,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在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移动式压力容器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办理。
申请单位通过网上预审后,持以下网上预审时提交的材料向许可实施机关提出申请:1.《登记卡》或《登记表》一式两份;2.使用者的合法身份证明复印件;3.使用登记需要的特种设备出厂、安装资料、监督检验证书;4.有关规章制度的目录;5.持证作业人员名录;6. 安全技术规范需要的其他材料。
7.其他说明:(1)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发生变化、长期停用、移装或者过户的,使用者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相关手续;(2)设备报废时,使用单位应向使用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并交回《使用登记证》、电子记录卡(移动式压力容器注销登记需提供)予以注销。
(二)受理登记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同意受理的,在设备登记表上签署意见并交申请单位;不同意受理的向申请单位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
电梯使用登记制度
是指在某个建筑物或者场所中设立电梯使用登记表,要求每个乘客在使用电梯前都要登记个人信息,并记录进出电梯的时间、楼层和目的地等相关信息。
电梯使用登记制度的目的是管理建筑物内电梯的使用情况,维护电梯安全和秩序,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
具体的电梯使用登记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使用登记表:在电梯井口或相关位置设置使用登记表,要求乘客在进入电梯前填写个人信息,并核对身份证明。
个人信息可以包括姓名、单位或住址、电话号码等。
2. 时间记录:使用登记表要求乘客记录进出电梯的时间,以便后续管理和追溯电梯使用情况。
3. 楼层记录:乘客在登记表上记录进出电梯的楼层,可以通过数字或者简单的描述方式表示,方便后续分析电梯的使用情况和热点区域。
4. 目的地记录:乘客在登记表上记录进出电梯的目的地,可以以楼层的形式表示,也可以简单描述,方便后续了解电梯的使用需求和方便管理。
5. 登记表保管:建立相应的登记表保管制度,确保登记表的安全和完整,以备相关管理和法规要求的检查。
通过电梯使用登记制度,可以提高对电梯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保障乘客的安全和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附件B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式样一〕注:本式样适用于按台〔套〕进行登记的特种设备。
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表〔式样二〕登记类别:注:本式样适用于车用气瓶使用登记。
〔气瓶的制造单位名称、制造日期、产品编号、单位内编号的行数,根据该车所用的气瓶数量编制;气瓶容积是指单个气瓶。
括号内表述不印制〕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式样三〕注:本式样适用于按使用单位登记的特种设备。
附录b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b1 登记类别填写本次办理使用登记的事由,如新设备首次启用、停用后启用、改造、使用单位更名、使用地址变更、过户、移装、到达设计使用年限等。
b2 设备根本情况b2.1设备种类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也可直接印制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b2.2 设备类别、品种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
没有品种的划“—〞。
b2.3产品名称按照产品铭牌或者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的内容填写,也称设备名称。
b2.4 设备代码按照产品数据表上的内容填写,该代码具有唯一性。
如果该产品还没有编制设备代码,那么使用单位可以不填写,由登记机关按照设备代码的编制要求填写【见【固定式压力容器平安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21〕】填写,其中制造单位代号改为登记机关的行政区划代码(比制造单位代号多出一位)。
b2.5 型号〔规格〕按照产品数据表或者相应的设计文件填写,有型号的填写型号,没有型号有规格的填写规格,没有型号、规格的,划“—〞。
b2.6 设备数量压力管道填写本次登记时的压力管道长度〔单位为“米〞〕,气瓶填写本次登记时的数量〔单位为“只〞〕。
b2.7设计使用年限按照产品数据表提供的数据填写。
技术资料中未提供的,划“—〞。
b2.8设计单位名称填写产品的设计单位名称,其名称与产品合格证和产品铭牌〔或者设计图纸〕表述应当一致。
b2.9制造单位名称填写产品的制造单位名称,其名称与产品合格证和产品铭牌表述应当一致。
b2.10施工单位名称填写登记时最近一次从事安装或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的名称。
电梯使用管理情况总台账
安全管理员及证书编号:年月
电梯安全管理标准化台帐
总目录
1、电梯位置平面图
2、电梯使用管理情况总台账
3、电梯维保合同
4、电梯使用维保责任书
5、开展电梯应急演练情况
6、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情况
7、安装电梯物联网系统情况
8、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证
9、电梯管理各类制度
档案保存要求:电梯日常巡查、维保、报修处理、应急演习、定期检验报告保存2-3年,其他资料长期保存。
档案编号:电梯位置:
设备编号:
电梯安全管理标准化台帐
目录
1、电梯使用登记卡
2、电梯及相关装置的产品技术文件
3、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相关资料
4、电梯检验报告(每年)、限速器检验合格证(每两年)
5、电梯检验合格标记
6、电梯维保记录表(半月、季度、半年、年度)
7、电梯日常巡查记录表
8、电梯运行故障报修处理记录表
档案保存要求:电梯日常巡查、维保、报修处理、应急演习、定期检验报告保存2-3年,其他资料长期保存。
电梯使用登记卡。
电梯使用登记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管理和掌控公司电梯的使用,确保全部人员的安全和便利,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使用电梯的员工和访客。
二、登记要求1.全部员工和访客在使用电梯前必需进行登记。
登记方式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通过员工或访客卡进行刷卡登记;–在电梯入口处填写电梯使用登记表格;–在电梯门口使用电子登记设备进行扫码登记。
2.登记信息应包含以下内容:–姓名–公司/单位名称–所在部门/访问事由–登记时间–联系电话3.登记信息应保密,仅限于内部使用,并依照公司的保密规定进行处理。
三、登记流程和规定1.员工登记流程:–员工在每次进入电梯前必需自动进行登记;–登记表格或设备应放置在电梯入口处方便员工登记;–假如员工拥有刷卡登记的权益,则可以通过刷卡登记机制进行登记;–职能部门应定期审核登记记录,确保登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访客登记流程:–全部访客在进入公司时必需搭配员工完成登记;–员工应帮忙访客填写电梯使用登记表格或率领访客使用电子登记设备进行登记;–登记表格或设备应放置在公司大堂或访客接待处方便访客登记。
3.登记规定:–登记是电梯使用的必需条件,任何人不得违反;–全部登记信息必需真实、准确并完整填写;–不得替换他人登记,每个人都应个人完成登记;–登记信息应及时更新,特别是电话号码或工作单位;–登记表格应存档备份,供应给相关部门进行长期存储。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1.特殊访客:–对于来访的紧要客户、高级领导或其他特殊访客,员工需提前通知职能部门,由职能部门帮助布置相关登记事宜。
2.不行登记情况:–对于不属于公司员工或访客的人员,例如外卖送餐员、送快递人员等,应要求员工陪伴使用电梯,并对陪伴者负责登记。
五、违规处理1.假如发现有人违反本制度,职能部门将采取以下措施之一或几种:–取消其电梯使用权限;–进行口头警告或书面警告;–宣传教育,加添对规定的知晓度。
2.对于严重违规人员或者因违规导致他人人身资产受损的情况,视情况进行相关纪律处分,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电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电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是指对安装在建筑物中的电梯特种设备进行登记并颁发的证件。
电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的颁发,是为了确保电梯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营,并对电梯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的内容。
首先,电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证书名称:明确证书的名称为电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2.证书编号:每张证书都应有唯一的编号,以便于跟踪和管理。
3.证书有效期:明确证书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过期后需要重新进行登记。
4.证书持有人:登记证的持有人应为电梯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
5.使用单位名称:登记证上需注明电梯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的名称。
6.使用单位地址:登记证上需注明电梯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的详细地址。
7.受理日期:登记证的受理日期,即使用单位开始使用电梯特种设备的日期。
8.证书发证日期:登记证的发证日期,即证书被颁发的日期。
9.证书发证机构:明确证书的颁发机构,通常为相关部门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