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教学设计1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团扇》|湘美版
美术五下第九课《团扇》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历史及特点。
2.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
教学重点:1.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1.欣赏团扇画面,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我们来猜一个游戏: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生:扇子
师:好,大家都见过哪些扇子呢?
(可以从形状、用途、制作材料等来说一说)
生:畅谈扇子的种类
师:多媒体介绍,从诸葛羽扇的人物典故(诸葛亮无论是六出祁山、还是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生死存亡之际,他总是轻摇羽扇、波澜不惊胸有成竹、胜算在握。
他这样做最主要的是运用了扇上的谋略,
活佛济公的故事、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济公法宝破芭蕉扇破蒲鞋他是一位多行善事、排难解忧的和尚。
他的一把破蒲扇常不离手。
宋代的仕女扇子(扇面上常画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和明清的折扇方面来引入课题并板书。
二、新授
1、教师讲解:
2.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四、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 自评、互评。
五、小结
扇子蕴藏着丰实的文化内涵。
古往今来,扇子与人们日常生活结下不解之缘,一把小小的扇子,不但已成为融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体的精美工艺品,还拥有很多扇子故事、民间传说和趣闻轶事。
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团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2. 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3. 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欣赏团扇,会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团扇。
教学难点:团扇扇面的内容设计及构图、色彩处理。
教学用具:课件、彩色卡纸、剪刀、胶棒等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好!(老师好)2、今天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首先,我想要大家来猜一猜。
(PPT 出示谜语)“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打一夏季物品猜猜,是什么?嗯,大家非常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
2、瞧,这就是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礼物,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像这样类似圆形有柄的扇子我们称它为团扇。
幅不盈尺的团扇不仅是炎炎夏日的清凉神器,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9 课团扇,感受团扇的文化的艺术魅力!(板书课题)二、观赏团扇,感受团扇的美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去搜集有关团扇的资料,关于团扇你了解多少?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的预习成果。
(团扇出现于西汉时期,又称合欢扇,又因团团似明月而得名团扇。
……)2、接下来请大家仔细观察,不同形状的团扇(有圆形,有方圆形、梅花形……)我发现同学们都被这散发着古典美的团扇吸引住了,都看得很认真思考:观察不同形状的团扇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特点(1、不管形状怎么变化,它们都接近于圆形,或由圆形演变而来,我们都叫团扇。
(2、以扇柄为中心轴,为轴对称图形)3、了解了团扇的形状和特点,接下来我们再细致了解一下团扇的结构组成。
说一说,团扇有哪几部分组成?(扇面、扇柄、扇坠)历代的文人墨客素有在团扇上题诗作画、抒怀寄情的雅趣,扇面上都表现有一些什么内容呀?(层峦叠嶂的山水画、恬淡雅致的花鸟画,娴静含羞的女子,刚柔并济的书法)团扇在方寸之间,折射人们生活的百态。
那么,到了现代,古团扇又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呢?三、玩团扇:今天同学们表现都很不错,今天老师还跟每个小组都带来了礼物,等下会发给做的端正,表现最好的小组。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高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团扇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团扇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团扇。
教学准备:1. 团扇制作材料:空白团扇、彩笔、颜料、画笔、贴纸等。
2. 教学课件:团扇历史、文化内涵、制作方法等。
3. 团扇制作示范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团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团扇的形状、结构、颜色等。
2. 介绍团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解1. 讲解团扇的历史发展、种类、用途等。
2. 讲解团扇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材、上色、装饰等步骤。
三、示范1. 教师现场示范团扇的制作过程,讲解每个步骤的技巧。
2. 学生观看示范,了解制作方法。
四、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制作材料。
2. 学生按照示范步骤,开始制作自己的团扇。
第二课时一、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团扇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鼓励创意和个性化。
二、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团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如装饰、礼品等。
2. 鼓励学生将团扇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书法、绘画等。
三、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扇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在团扇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2. 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2篇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团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团扇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学习团扇的制作工艺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团扇模型或图片。
团扇制作材料,如纸张、彩笔、丝绸等。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
学生活动手册和练习册。
教学步骤导入:通过展示团扇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团扇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如“你知道团扇的用途和特点吗?”探究: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介绍团扇的起源、历史和制作工艺。
引导学生观察团扇的结构和装饰,并进行讨论。
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个团扇模型。
学生可以使用纸张、彩笔等材料,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制作。
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团扇模型,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创意点。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团扇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鼓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小结。
教学扩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团扇制作工坊或艺术展览,深入了解团扇的制作过程和艺术表达。
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制作个性化的团扇作品,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团扇展览或团扇设计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评估与反思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包括制作团扇模型的过程和展示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进行评估。
听取学生的总结和反馈,了解他们对团扇教学的理解和收获。
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教学资源和支持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源。
团扇模型或图片。
教学手册和练习册。
教学延伸与拓展鼓励学生研究团扇的不同类型和风格,如中国团扇、日本团扇等,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艺术展览或文化活动,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和文化素养。
《团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扇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体验团扇制作的乐趣。
4.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团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团扇的文化内涵3. 团扇的制作方法4. 团扇艺术的欣赏5. 创作自己的团扇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团扇的起源、发展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团扇制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团扇的起源、发展历史、文化内涵。
2. 演示法:展示团扇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团扇,提高实践能力。
4.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团扇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团扇的历史资料、图片和视频。
2. 准备团扇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3. 准备展示优秀团扇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导入】教师展示团扇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团扇的美感,激发学生对团扇制作的热情。
【新课导入】1. 讲解团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介绍团扇的文化内涵,如寓意、象征等。
3. 讲解团扇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材、设计、绘制、组装等步骤。
【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团扇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2. 引导学生注意团扇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细节。
【作品欣赏】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团扇作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总结与反思】1. 学生展示自己的团扇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团扇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
【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团扇制作过程的日记或心得体会。
2. 学生选择一幅优秀的团扇作品进行模仿创作,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团扇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团扇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团扇制作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团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团扇的文化内涵,如寓意、象征等。
《团扇》教学设计课题: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团扇》课型:综合·探索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2.欣赏团扇的扇面画,运用水墨画扇面,提高审美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3.使学生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4.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及特点。
难点: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材料准备:纸材(卡纸、宣纸、蜡光纸、沙画纸、刮画纸、素描纸)竹片、中国画材料、双面胶、固体胶、剪刀、装饰物、彩笔、油画棒、高粱杆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古诗情景诗意引题,导入新课——聊扇谈扇。
师:同学们从幼儿园到小学肯定学过不少古诗词吧,谁给大家朗诵一首?(学生吟诵古诗)。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
播放课件,学生聆听配乐吟诵西汉诗人班婕妤的《怨歌行》。
听了推荐的朗诵你觉得这首诗是写什么的?(扇子)嗯,同学们对诗意的把握很准确,这首诗写了古代文人雅士喜欢用的一种扇子。
(出示雅士执扇图)谁知道这种扇子古人又称什么?(对了)这种圆圆的扇子古人称之为——团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在这诗情画意中一起走进团扇的世界。
板书课题:团扇【设计意图】:传统文化中诗与扇有着很完美的结合,创设诵诗情境,引导学生在古诗的意境中感受古人对扇的喜爱,从而引出课题。
二、创设文化情境,了解古老的扇文化——说扇知扇。
师:过渡语:“裁为合欢扇,团团如明月”。
的确,团扇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更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请同学们收集有关团扇的资料,现在我们全班交流一下吧!生1:通过查资料我们小组知道了团扇出现于西汉时期,又称绢宫扇,合欢扇。
生2:通过查资料我们小组知道了团扇多为唐代女性随身佩带。
生3:通过查资料我们小组知道了团扇是中国发明,而后传入了日本。
生4:通过查资料我们小组知道了团扇是圆形有柄的扇子。
……师:同学们收集的不错,看的出很用心。
篇一: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团扇》教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 11课时篇二:团扇美术教案备课人教研组长签字篇三:《团扇》教学设计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团扇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2.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3.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欣赏团扇,会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团扇。
教学难点:团扇扇面的内容设计及构图、色彩处理。
教学用具:课件、彩色卡纸等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好!(老师好)2、张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是什么样的礼物呢?首先,我想要大家来猜一猜。
(出示谜语)“有风它不动,一动就有风,若要它不动,等到起秋风”打一夏季物品猜猜,是什么?对了,是扇子。
2、瞧,这就是张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礼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特殊的礼物,它的形状是?下面还有一个?我们一般把上面是圆形、下面有柄的扇子统称为团扇。
(板题)3、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团扇吗?在哪里看到过?其实呀,团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在一些路边的工艺品店,或旅游景点,都可以见到。
(图1)在一些歌舞表演中,团扇也经常作为道具使用。
(图2)在古代,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喜欢随身携带一把团扇,这也是身份与优雅的象征。
二、观赏团扇,感受团扇的美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去搜集有关团扇的资料,下面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教师出示传统团扇给学生欣赏,学生做相应介绍)呀,我发现同学们都被这散发着浓浓古典美的团扇吸引住了,都看得很认真。
接下来请大家仔细观察,团扇在形状上都有什么特点呢?(不管形状怎么变化,它们都接近于圆形,或由圆形演变而来,我们都叫团扇。
)扇面上都表现有一些什么内容呀?女子:很漂亮的女子花鸟:很恬淡诗词:都是很风雅的东西大家知道古代团扇一般是采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绢、丝绸、刺绣)2、那么,到了现代,古团扇又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呢?我们继续来欣赏(欣赏)谁来说说这些团扇发生了哪些新变化?但还是以圆形为主。
团扇教学设计《团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
学生能够掌握团扇的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团扇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团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之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团扇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
团扇的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团扇作品的创意和个性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团扇作品。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团扇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
讲解团扇的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2. 欣赏法欣赏优秀的团扇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方法。
欣赏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如诗词、书法、绘画等,引导学生将其融入到团扇作品中。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团扇的制作和绘画,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学生进行团扇作品的展示和交流,分享创作思路和经验。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团扇作品。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如何在团队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精美的团扇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团扇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文化内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团扇的制作和绘画。
2. 知识讲解讲解团扇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
讲解团扇的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欣赏作品欣赏优秀的团扇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方法。
欣赏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如诗词、书法、绘画等,引导学生将其融入到团扇作品中。
《 团扇》教学设计
郑婷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美术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团扇的资料。
准备卡纸、铅笔、橡皮 、油画棒、彩笔、双面胶、等材料。
二、 教学课题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古团扇的起源、工艺及特点。
2、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
3、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4、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 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一课前延伸,开拓,导入新课。
天气越来越暖和,老师趁着闲暇时间在夏天给妈妈做了一个小礼物,碰巧被
别的老师看到,都非常喜欢,也来瞧一瞧、学一学,同学们猜猜是什么?(扇子
——出示作品引出团扇)
师: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团扇》板书:团扇
二课内探究
(一) 出示图片,初步欣赏,。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幅画,有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知道团扇在古代那些人使用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
欣赏图片(古代的女性:贵妇、戏子、烟花女子等)
(二)初步了解古老的扇文化
师:今天我们从,团扇的起源、造型、材质、装饰四方面了解,主要我们了解团
扇的造型、装饰,其次是起源、材质。课前老师收集有关团扇的资料,我们来看
看:
1、欣赏团扇的形式美(图片)。
造型的了解:长圆、扁圆、方圆、梅花形、葵花形、腰形、马蹄形等。
师;现在我们听着音乐,欣赏团扇,回答问题,加深造型美的影响。
(学生畅所欲言)
师;这些呀都是扇面的形状。细心的同学们可能发现了扇面的特点(师做对折的
动作)是什么呀?
(生:扇面都是对称的)
2、了解团扇的材质
竹子、麦秆、麻布、棉布、绢、以及后来的塑料。
3、了解扇面装饰(内容)
师:那让我们带着音乐再来欣赏一组扇面画吧!仔细观察扇面上画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师:扇面画的内容大多为中国画中的花鸟,山水,人物。不过团扇在现代社会它
的宣传功能也显得格外重要。我们思考一下我们对团扇古文化的了解多少?
(三)深入了解团扇文化
1、加深影响
团扇出现于西汉时期,又称绢宫扇、合欢扇、纨扇和罗扇。
团扇的特点是对称、轻盈、工艺性强。
团扇的造型除圆形以外,还有长圆、扁圆、方圆、梅花形、葵花形、腰形、马蹄
形等。
团扇的扇面题材广泛,故事、神话传说、花鸟虫草、庭院楼阁、才子佳人、民
间风俗等,都进入到幅不盈尺的扇面之中。
2、教师范画,学生欣赏。
师;老师先画两个自己喜欢的扇子。
师:你还想表现以什么为主题的扇面?
(学生踊跃回答)
3、欣赏图片,画面的布局,学生实践操作。
师:你还想表现以什么为主题的扇面?
(学生踊跃回答)
师;我们在装饰扇面的时候,图案的大小,布局要适合于扇面的形状,就拿我们
课本17页左上角来说,仔细欣赏下哪个扇面更美?
(学生思考回答)
4、团扇装饰流程
师:讲了那么多,我们试一试吧,要做一把团扇我首先要怎么办?
(选择自己喜欢的造型)
师:设计好了那然后呢?
(装饰画面)
师:我得注意图案的大小和布局要适合扇面,我还得装饰得漂亮些。
(四)学生制作团扇、教师巡回辅导
师:下面是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参考,老师多媒体上的素材,我
们可以小组合作,小组商量,那我们听着音乐开始吧!
(做出自己喜欢的扇子)
(五)展示作品互评
评选出全班五个最好的作品,送给他们最佳创作星。
(六)小结
透过一把小小的扇子,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国画艺术,书法艺术,文学艺术,还有
我国制扇的精美工艺。希望你们把它发扬光大。
三、课后提升
课外了解折扇文化。
我们下来也和老师一样做一把完整的团扇,可以送给我们的家人,给他们的夏天
也带来一丝丝凉意。
板书设计:
团扇
特点 对称
布局 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