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两方案高清原图
- 格式:doc
- 大小:7.88 MB
- 文档页数:5
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规划研究若干问题探讨
廖彩凤;张安峰;缪和平
【期刊名称】《地下工程与隧道》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简要介绍了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的工程概况,对其线路局部方案、过江节点、车站换乘、站间距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总页数】5页(P21-25)
【作者】廖彩凤;张安峰;缪和平
【作者单位】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13.2
【相关文献】
1.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若干思考
2.轨道交通对办公楼溢价效应的空间分异特征——以武汉市地铁2号线为例
3.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网络化客流成长特征分析
4.BIM技术在武汉市轨道交通12号线双墩站初步设计阶段中的应用
5.轨道交通空间内的艺术照明设计研究——以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艺术站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21年3月武汉1 总论1.1 编制说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
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21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局部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工程地点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
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七雄路转向北,再沿七雄路跨东吴大道、金山大道至终点金山大道站。
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地铁17、18号线意义重⼤!建成后武汉临空港才能辐射黄陂南部黄陂观察,观察黄陂01前⾔:从现实来讲,由于东西湖区域内有国家级开发区,代表东西湖相对于黄陂可以引进很多⾼新企业,如果黄陂在接下来的10年内仍然没有国家级开发区落地的话,黄陂⼯业就必须依赖临空港开发区的外溢和辐射。
⼩编知道,部分黄陂⼟著⼈对东西湖是多少有些不以为然的,这⼀⽅⾯是作为宗主的⾃尊⼼作怪(东西湖很多⼟地是黄陂划出去的),另⼀⽅⾯也是武汉江北长期各⾃为政的结果。
江夏和光⾕亲密⽆间,希望黄陂和东西湖也能合作发展。
下⽂主要是探讨地铁17和18号线是如何连通东西湖和黄陂南部的。
02有粉丝问⼩编,黄陂南部离国家级的武汉临空港开发区这么近,黄陂能不能像江夏承接光⾕的外溢和辐射⼀样得到发展呢?⼩编的答案是肯定的,从武汉市对东西湖和盘龙城两地的道路和地铁规划就可以看出来,武汉市希望这两个地区能⽆缝连接的,且由于东西湖⼟地有限,开发区的供应链必然向黄陂延伸。
但这个辐射带动效果不会显⽰的那么快,⼩编估计5年后才会看到国家⽹安基地的产业链在黄陂南部落地的情形,原因在于,第⼀临空港才成⽴⼏年,⾃⾝内部都没发展完全,第⼆,临空港引进的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多是⼀个封闭的体系,⾃然其供应链就没有那么长。
由于黄陂区域内没有国家级开发区,现阶段是搞不来⾼新科技和⼤企业,也就代表黄陂区域内⾼薪机会不是很多,部分黄陂⼈需要跨过府河到有国家级开发区的东西湖上班(和江夏⼈到光⾕上班⼀个意思),过去,黄陂和东西湖之间虽然有绕城⾼速和盘龙⼤桥相通,但绕城⾼速要钱,⾛盘龙⼤道转⾦银潭⼤道⼜太堵,现状来看,黄陂和临空港开发区之间的联系是远远弱于江夏和光⾕之间的联系的。
03连接东西湖和黄陂南部主要有两条规划的地铁线路,17和18号线。
在具体谈这两条线路之前,⼩编需要澄清⼀个概念,那就是国家级武汉临空港开发区⾯积是很⼩的,只有20平⽅公⾥,东西湖区虽然和临空港开发区是“两个牌⼦⼀套⼈马”,但两者的管辖范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21—2021〕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2021年11月武汉目录一、规划概况二、规划相容性和协调性分析三、环境质量影响分析四、规划方案调整意见及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五、评价结论一、规划概况1、建设规模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在在已批复并开始实施的1号线一、二期、轨道2号线一期、轨道4号线一期的根底上,延伸轨道1、2、4号线,新建轨道3、6、7、8号线,到2021年轨道交通建设总规模到达215.3公里,其中新增工程总长142.6公里。
2、车辆运用设施及规模规划至2021年设置古田、常青花园、三金潭〔3号线〕、青山、老关、长丰和壕沟〔8号线〕等7处车辆段,硚口路、中山、流芳、客运中心站、黄金口、建设十路、金山大道、新余家湾和三金潭等9处停车场,车辆运用设施规划占地438.9hm2。
3、主变电站除轨道1号线、2号线和4号线一期工程既有和在建的6座主变电所外,2021年前新建线路主变电所根据规划线网控制江汉路、二七路、古田二路等12处轨道交通专用变电所,建设规划新增控制用地面积3.88hm2:①轨道3号线利用4号线王家湾主变电所,新建赵家条1座主变电所,占地4375m2,用地现状主要为商业和居住。
②轨道4号线二期工程在王家湾新建1座主变电所。
③轨道5号线利用轨道7号线车辆厂主变电所,占地3460m2,用地现状主要为居住。
④轨道6号线新建博览中心和杨汊湖2座主变电所。
⑤轨道7号线利用轨道2号线青年路主变电所,新建武昌车辆厂1座主变电所。
⑥轨道8号线利用轨道3号线赵家条主变电所和轨道4号线铁机路主变电所,在壕沟停车场新建1座主变电所。
二规划相容性和协调性分析1、规划政策符合性分析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和?建设部关于优先开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的精神要求;符合国家能源政策,规划的实施将减少武汉市公共交通对燃油的依赖、促进武汉市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
武汉地铁计划新增两条线年内开建直通新洲江夏连接武汉市中心城区和新城区的两条轨道交通线路——21号线和27号线昨起公开招标,并披露两条线路走向。
武汉地铁集团表示,这两条线路计划将于今年内开建,不过因为尚在设计招标阶段,线型不一定是最终定版,最终敲定还需工程可行性报告获批时。
21号线(通往新洲)全线32.5千米,共13站,最大站间距5千米武汉轨道交通21号线起于江岸区新荣汽车客运站,与轻轨1号线换乘,线路向东经黄浦新城,并设黄浦新城站和黄浦新城东站,然后下穿三环线、武广高铁及其联络线,由地下线转为高架线,跨新河后进入黄陂区。
线路沿汉施公路路中高架,直至线路终点——新洲阳逻开发区倒水河。
21号线沿线经过江岸、黄陂和新洲区,线路全长32.5千米,共设车站13座,其中地下站3座(位于江岸区),高架站10座(位于黄陂区和新洲区)。
招标信息显示,21号线13座站点分别为:新荣站、黄浦新城站、黄浦新城东站、梅教站、武湖站、刘大线站、军民村站、武生站、平江路站、阳逻开发区站、施岗站、金台站、倒水河站。
因为穿越客流较少地区,21号线平均站间距为2603米,其中最大站间距5005米,为黄浦新城东站到梅教街站;最小站间距为1335米,为金台站到倒水河站。
车辆方面,21号线采用比现在1、2、4号线更大的A型车,初期和近期列车编组为4辆,远期6辆,同时,两端均预留延伸条件。
21号线在武湖汉施公路以北地块设武湖停车场,在倒水河西侧设倒水河车辆段。
控制中心设于武湖停车场。
27号线(通往江夏)全线19.9千米,分两期开建,近期设6站点武汉轨道交通27号线工程与7号线一期工程在野芷湖站衔接,沿文化大道、纸坊大街、五里界路自北向南、向东行进,先后途经大桥新区、纸坊新城区、纸坊老城区和五里界新城,线路长约19.9千米,设站8座。
信息显示,该线路将分两期实施,其中野芷湖站(不含)至纸坊大街站(含)为近期实施工程,线路长约14千米,设站6座,均为地下线;纸坊大街站(不含)至五里界站,线路长约6千米,设置两座,以高架线为主。
附件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5~2021年)一、线网规划依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25条线路组成,总长约1045公里,设车站603座,其中换乘车站123座。
规划2020年,武汉市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62.5%,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达到53%。
二、近期建设规划(一)基本原则以线网规划为基础,加密中心城区网络,扩大对外部新城组团的覆盖,改善交通状况,支持城市重点发展区域。
坚持量力而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力求近期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交通方式发展密切配合与衔接,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
(二)近期建设方案建设1号线延伸工程,2号线北延、南延工程,4号线西延工程,5号线,7号线南段,8号线二期工程,11号线东、西段,21号线。
到2021年,形成10条运营线路、总长4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1号线延伸工程自金山大道至径河站,线路长4公里,设站2座,投资17.4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9~2020年。
2号线北延工程自宏图大道至天河机场站,线路长15公里,设站5座,投资75.97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8年。
南延工程自流芳至藏龙岛站,线路长7.8公里,设站5座,投资68.69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9年。
4号线西延工程自黄金口至新汉阳火车站,线路长4公里,设站2座,投资26.3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18年。
5号线自武汉火车站至青菱站,线路长31.9公里,设站27座,投资249.6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1年。
7号线南段自野芷湖至纸坊青龙山站,线路长14.2公里,设站7座,投资96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8号线二期工程自梨园至野芷湖站,线路长16.7公里,设站12座,投资137.7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8~2021年。
11号线东段自武昌火车站至左岭站,线路长32.1公里,设站20座,投资246.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武汉轨道交通10 11号线
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是远景规划中的其中之一,起点前川,终点纸坊。
由黄陂向南,经天河机场、金银湖、东方马城、王家墩,沿三阳路过长江与U5换乘,然后折向武昌火车站、经南湖组团至纸坊。
作用:汉口中心区与武昌中心区的快速直达通道,沟通北部和南部两大新城组群。
在三阳路附近过江。
沿途经过天河国际机场、黄陂、东方马城,新华路体育场、汉口江滩,汉正街。
武汉轨道交通10号线是远景规划中的其中之一,起点蔡甸,终点豹澥。
由蔡甸向东沿汉蔡公路,四新大道过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过长江,经武咸公路、雄楚大道、南湖大道至豹澥。
经四新大道在杨泗港附近过江。
1号线站点站数站点换乘1东吴⼤道--2五环⼤道--3额头湾--4⽵叶海--9古⽥四路--10汉西⼀路--11宗关换乘3号线12太平洋--13硚⼝路--14崇仁路--15利济北路--16友谊路--17循礼门换乘2号线18⼤智路--19三阳路--20黄浦路--21头道街--22⼆七路--23徐州新村--24丹⽔池--25新荣--26堤⾓--27滕⼦岗--28滠⼝新城--29汉⼝北--30码头潭公园--31三店--32泾河--1号线⾸末班时间(点击查看⼤图)注:1号线双休⽇末班车时间与⼯作⽇末班车时间⼀致。
2号线光⾕⼴场--天河机场2号线⼀期⼯程北起天河机场,南达光⾕⼴场,是我国⾸条穿越长江的地铁,是国内埋深最⼤的地铁线。
设计时速为80公⾥,穿越长江江底⽤时仅需3分钟。
开通时间:2012年12⽉28⽇2号线站点站数站点换乘1光⾕⼴场--2杨家湾--3虎泉--4⼴埠屯--5街道⼝--6宝通寺--7中南路换乘4号线8洪⼭⼴场换乘4号线9⼩龟⼭--10螃蟹岬--11积⽟桥--12江汉路换乘6号线13循礼门换乘1号线14中⼭公园--15青年路--16王家墩东--17范湖换乘3号线18汉⼝⽕车站--19长港路--20常青花园换乘6号线21⾦银潭--22常青城--23宏图⼤道换乘3、8号线24盘龙城--25巨龙⼤道--26宋家岗--27航空总部--28天河机场--2号线⾸末班时间(点击查看⼤图)3号线沌阳⼤道--宏图⼤道3号线共设24座车站,起于沌阳⼤道经过6个城区到达宏图⼤道,是连接汉⼝、汉阳的⾻⼲线路,2012年03⽉31⽇全⾯开⼯。
开通时间:2015年12⽉28⽇3号线站点站数站点换乘1沌阳⼤道--2东风公司换乘6号线2东风公司换乘6号线3体育中⼼--4三⾓湖--5汉阳客运站--6四新⼤道--7陶家岭--8龙阳村--9王家湾换乘4号线10宗关换乘1号线11双墩--12武汉商务区--13云飞路--14范湖换乘2号线15菱⾓湖--16⾹港路换乘6号线17惠济⼆路--18赵家条换乘8号线19罗家庄--20⼆七⼩路--21兴业路--22后湖⼤道换乘阳逻线23市民之家--24宏图⼤道换乘2、8号线3号线⾸末班时间(点击查看⼤图)4号线黄⾦⼝--武汉⽕车站汉阳区、武昌区、洪⼭区3个城区。
武汉规划部门公布2013-2049版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两个初步方案,2013年8月28日两套方案亮相市民之家。
(这是最新版,内含两幅高清原图,下载另存桌面即可) 《武汉2049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
【初步方案一】
【初步方案二】
轨道线网方案一技术指标表
线路名称起点止点线路长度(km)基本网
1号线径河汉口北40
2号线金银潭佛祖岭37
3号线文岭三金潭32
4号线新汉阳火车站武汉火车站36 5号线青山郑店46
6号线体育中心吴家山45
7号线前川、机场纸坊85
8号线盘龙城大桥新区43
机场线金银潭天河机场20
9号线磨山左岭39
10号线常福阳逻78
11号线蔡甸葛店70
12号线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57
13号线金银潭左岭56
14号线走马岭后湖43
15号线武汉火车站阳逻北29
16号线径河龙泉山68
17号线径河豹澥57
18号线阳逻邾城26
19号线阳逻双柳16
20号线青菱金口22
21号线国博中心纱帽36
合计981
为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开始第三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规划到2049年,建成“一环串三镇,十射联新城”的轨道交通。
昨日,两套方案在市民之家亮相,广征民意。
■ 深远意义
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第三次修编规划到2049年
近年来,武汉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为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要求进一步强化主城区城市功能,实施“三镇三城”发展战略,全面构建“1+6”城市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
在此背景下,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会同市发改委、交委、地铁集团等部门,开展了第三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
根据《武汉2049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到2049年,武汉人口到2020年将达到1150万-1200万,到2030年将达到1300万-1400万,到2049年将达到1600万-1800万。
届时,武汉将形成“大临港经济区”、“大临空经济区”、“大车都经济区”、“大光谷经济区”四大产业集群。
所以,第三轮修编工作参照以上两大方面展开,将有效避免城市重蹈“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引导武汉新城区的发展方向,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规划的时间结点也是2049年。
为了让这一轮规划尽量完善,武汉市成立了由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法国赛思达(SYSTRA)、香港弘达(MVA)、铁四院、北京城建院等多个单位组成的技术专班,于今年正式启动修编工作。
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目前已经形成初步方案。
另据了解,武汉市已经明确,到2020年建成的轨道交通有11条,分别是1、2、3、4、5、6、7、8、机场线、11号线东段、11号线西段。
■ 交通影响
中心城区内所有地铁线被大环线串联
此轮线网规划修编,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交通规划院提出,建设一条地铁环线串起武汉主城区,并提供了两个初步方案供市民参考。
一种是“小地铁环线”方案。
该方案长48公里,环线基本覆盖中央活动区,串起了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武汉火车站、王家墩CBD、四新城市副中心、沙湖中央文化旅游区等城市重点功能区。
另一种是“大地铁环线”方案。
该方案长达60公里,比“小地铁环线”方案覆盖范围更大,串起了汉口火车站、古田组团、四新城市副中心、南湖组团、省级行政中心和东湖风景区等城市重点功能区。
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交通规划院专家介绍,地铁环线的主要作用是将城市市区各个片区紧密地连在一起,减少市民换乘次数,分散换乘客流,缓解换乘压力。
六大新城区轨道交通半小时直达市中心
在这一轮轨道交通规划修编中,不仅规划了一条地铁环线,还规划了其他的轨道交通线路。
其他的轨道交通线大部分与地铁环线相交。
因此受地铁环线大小的影响,两种初步方案中的线路总数、线路总长度以及站点总数也相应不同。
“小地铁环线”方案总共有22条线路(详见方案一),总长度981公里,站定总数567座,其中主城区占495公里,设站365座。
“大地铁环线”方案总共有23条线路(详见方案二),总长度1009公里,站点总数571座,其中主城区占521公里,设站370座。
但是,无论是建设“小地铁环线”,还是建设“大地铁环线”,武汉都规划建设10条放射性的轨道交通与六大新城组群联系。
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交通规划院专家介绍,这10条放射性轨道交通分别通往江夏、新洲、黄陂、蔡甸、汉南、东西湖六大新城区。
建成后,新城区的居民到达主城区只需要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