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8-2024年)示意图
- 格式:pdf
- 大小:343.13 KB
- 文档页数:1
武昌2024城建计划书项目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武昌市2024年的城建计划。
武昌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本计划的目标是进一步提升武昌市的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推动武昌市成为全国一流的现代城市。
项目内容该城建计划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武昌市的基础设施状况,本计划将重点进行以下改造和建设:•道路改善:修复和扩建主要道路,提高交通流畅度,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水电设施升级:加强对水电设施的维护和改善,确保供水、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城市绿化: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
•垃圾处理:改善垃圾处理设施,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
•公共交通:提高公交车辆数量和线路覆盖范围,优化公共交通网络。
2. 住房建设和社区改造本计划将通过以下措施改善武昌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住房建设: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的建设投入,满足市民的住房需求。
•社区改造:改善老旧社区的基础设施,提升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社区配套设施:增加社区公园、健身设施等配套设施,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3. 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本计划旨在推动武昌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主要措施包括:•产业引导:通过引导、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创新中心建设:建设创新中心,提供创新创业的场所和支持,培育新兴企业。
•旅游业发展:加强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推广,提升武昌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4. 文化交流和城市形象提升本计划致力于推动武昌市的文化交流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加强与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
•文化设施建设:增加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城市标志性建筑: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实施计划本城建计划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实施:1. 前期准备阶段•完善城建方案:根据市民的需求和相关专家的建议,制定详细的城建方案。
武汉地铁未来规划文章
1.通车时间:
武昌段预计于2024年12月底建成通车,江北段预计于2025年12月底建成通车。
2.最新进展:今年3月30日,12号线武昌段在江楚大道站正式开工。
3.线路概况(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可能有变动,以最终开通后为准):
项目起于汉口火车站北侧,沿后湖大道、兴业路、园林路、团结大道、沙湖大道、平安路、南湖大道、白沙三路、四新南路、芳草路、琴台大道、汉西路、常青一路运行,串联三镇最终闭合成环。
武汉市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第四轮建设规划中的主要线路,全线包括武昌段和江北段,线路全长约59.9km(全地下线路),共设车站37座。
武昌段范围包括:科普公园站—青菱站,线路长度为22.0km(全地下线路),共设车站14座;江北段范围包括:青菱站—科普公园站,线路长度约37.9km (全地下线路),共设车站23座。
二、16号线工程
1.通车时间:预计2021年通车试运营
2.最新进展:8月31日,地铁16号线川江池站至沌口站高架段开始铺设轨道,标志着该线路铺轨工作正式开始。
3.线路概况(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可能有变动,以最终开通后为准):
武汉地铁16号线属于市域线,设计目标时速120公里/小时,是武汉市目前设计时速最快的地铁线路,也是一条联系汉南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
线路南起纱帽周家河站,北至国博中心南站。
全长33.1公里,设站12座。
其中,老关村站、国博中心站均可换乘6号线,方便居民出行。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9.07•【字号】武政〔2018〕39号•【施行日期】2018.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武政〔2018〕3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18年9月7日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工作要求,为推进我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新体系,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深化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各种交通方式及区域交通协调发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以陆路交通为骨干,辐射中部,一路向西,贯通欧亚;以水路交通为衔接,带动中游,一路向东,通江达海;以航空运输为平台,站位中心,连通世界,直达五大洲;以多式联运为手段,集约高效,形成大交通、大流通、大物流,将武汉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战略节点,为“三化”大武汉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二、重点任务(一)建成航空“门户枢纽、窗口形象、开放高地”。
对标成都、西安拼搏赶超,力争到2020年底,武汉天河机场客货通航点总数达到150个,其中,国际和地区通航点达到60个,形成“快线为主的国内航线网、覆盖广泛的中短程国际航线网和重点突出的远程国际航线网”;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3500万人次和50万吨,其中,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450万人次。
积极谋划高铁进机场和第三、第四跑道建设等武汉天河机场扩容工程,在武汉大都市区范围内实施武汉天河机场、顺丰机场“客货双枢纽”发展战略,完善武汉航空口岸体系建设,高标准提升机场服务和管理水平。
附件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一、线网规划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2049年)线网总长约1100公里,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与土地集约开发相协调,多元复合、衔接高效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实现“60/60客运目标”,即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轨道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的60%。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12号线、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三期(武昌段首开段、新汉阳火车站段和葛店段)、7号线北延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项目,总长198.4公里,其中:地铁项目4个(含延伸线)、总长81.7公里;市域快线项目4个、总长116.7公里。
到2024年,形成14条线路运营、总长606公里的轨道网。
12号线工程自武昌火车站至武昌火车站(环线),线路长59.9公里,设车站37座,投资583.8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
6号线二期工程自金银湖至富民南路,线路长7公里,设车站5座,投资45.5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8号线三期工程自野芷湖至黄家湖,线路长4.9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25.9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11号线三期工程分为三段实施,其中武昌段首开段自武昌火车站至白沙洲,线路长4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79.8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新汉阳火车站段自黄金口至新汉阳火车站,线路长2.2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39.0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葛店段自左岭至葛店南,线路长3.7公里,设车站1座,投资16.2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7号线北延线工程(前川线)自马池路至黄陂广场,线路长33.6公里,设车站9座,投资175.5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16号线工程自国博中心至周家河,线路长32.3公里,设车站12座,投资154.2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19号线工程自武汉火车站至高新二路,线路长20.6公里,设车站6座,投资171.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编者按:8月武汉市政府决定启动“城管革命260工程”,通过银行贷款今年投资60亿元,2012、2013年各投资100亿元,用于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确保2013年实现城市综合环境和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目标。
据了解,武汉市如此大手笔计划投入“城市综合管理”,投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一个多月前,武汉市启动城管革命,提出的目标是,3个月内城市环境明显改变;2011年城市环境实现大变样;2012年城市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2013年达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市容环境标准,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达到全省最优、国内一流水平。
对于这一个月来的“城管革命”成绩单,你满意吗?你对于未来五年的武汉城市建设怎么看,有什么期望?武汉市目前正在开工建设的5000多工地,涉及机场、地铁、隧道、道路、桥梁等城建项目,虽然有不少外界声音质疑武汉城建正在走上“大跃进”的道路,但不可否认的是武汉的交通基础建设,特别是地铁通车是武汉市民目前最为关心和期望的头等大事。
【地铁篇】2011年120亿元修地铁明年起每年通一条地铁今年,我市将投入120亿元建设轨道交通,阮成发表示十二五期间,武汉将有5条地铁连通武汉三镇,23条过江通道穿越两江。
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武汉的地铁建设将要加速。
2011年,是十二五期间的第一个年头,地铁4号线8号线换乘站已经动工。
地铁建设已然提速。
明年起,武汉将每年开通一条轨道线,到2017年,共7条轨道线建成,总里程超过250公里。
目前武汉7条地铁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意味着这些线路正式拿到“准生证”,可全面开建。
而这也是国内同类城市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期限最长、新增规模最大的规划。
国家发改委同时建议,武汉应统筹考虑交通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建设时机,近期建设年限以2017年为宜,重点建设过江线路和部分引导城市外围组团形成的线路,3号线、6号线部分路段和8号线一期可以考虑适当延后。
史上最全全国41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览(附规划图)导读史上最全轨道交通规划,全国41个城市尽情浏览,新规划的城市-绍兴,芜湖,⽼牌城市北京、上海、⼴州、深圳,接下来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是什么?由于本⽂内容均整理⾃⽹络、发改委及地铁公司官⽅⽹站,如有数据纰漏,欢迎指正!华东地区1上海在新⼀轮轨道交通线⽹规划(2015—2040)中,上海将规划1000公⾥市郊铁路(包括国家⼤铁路)、1000公⾥城市轨道交通、1000公⾥中运量公交系统(包括有轨电车、BRT等),形成效率和运量并重的客运交通⾛廊。
⾄2025年上海将新增规划再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
据了解,此次公⽰的9条线路并⾮都是地铁,还包括了连接上海两⼤机场的的城际铁路快线,以及中运量轨道线路等多种模式。
据悉,到2025年为⽌,上海将拥有包括地铁、城际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多种模式的轨交线路,共计39条,总长约1050公⾥。
2杭州2013年6⽉20⽇,《杭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期建设规划(2013-2019)》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根据批复,在⼀期⼯程长约84公⾥线路的基础上,2013-2019年间,杭州市将建设2号线⼆期、4号线⼀期、5号线⼀期和6号线⼀期⼯程共计106.6公⾥的地铁线路,2019年杭州将形成总长约190公⾥的轨道交通⽹络。
3宁波宁波市轨道交通线⽹规划以三江⽚为核⼼,跨三江(甬江、姚江、奉化江),连三⽚(三江⽚、镇海⽚、北仑⽚),沿三轴(商业轴、⽔轴、公建轴)形成三主三辅6条线、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线⽹。
线⽹全长247.5 km,共设换乘站20座。
线⽹规划同时还预留了向市域⽅向延伸的条件。
规划线⽹建成后,对缓解城市交通⽭盾、⽅便居民出⾏、引导城市按规划⽅向拓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城市综合竞争⼒都将发挥重要作⽤。
4温州推荐线⽹由6条线组成,线路总长361.8km,设站128座,其中换乘站14座。
推荐线⽹中市域线4条,线路长269.3km;市区线2条,线路长92.5km。
【武汉2017版地铁图】武汉25条地铁超详细图解!生活必备~规划根据武汉市空间布局和客流需求,提出2020年在既有7条线的基础上新增10条线(段)、173.5公里,建成约400公里的轨道网;2049年根据城市发展战略要求,构建“环+放射”、四网合一(即高铁网、城铁网、主城地铁网、新城轨道网)、衔接高效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由25条线路构成,总长1045公里,日客流达到2358万人次,公共交通出行占全方式出行比例达到60.5%,轨道客流占公共交通客流比例达到63%。
武汉地铁线路未来演变线路图2015年武汉地铁线路图2017年武汉地铁线路图2020年武汉地铁线路图2049年武汉地铁线路图《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4-2049年)》终于出炉了。
报纸上说了,到2049年,武汉要构建“环+放射”、四网合一(即高铁网、城铁网、主城地铁网、新城轨道网)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由25条线路构成,总长1045公里,设站603座,日客流达到2358万人次(是目前整个武汉市人口的两倍)。
公共交通出行占全方式出行比例达到60.5%,轨道客流占公共交通客流比例达到63%。
算了一下,除开目前已开通和在建的9条线路,到2049年,35年要净增加16条线路,平均每两年新建一条线。
目前通车的78公里地铁还只能算一个零头呀,大头还在后头呢。
那么问题来了,这25条线经过你家吗?看了哈规划图,青山的童鞋们盼星星、盼月亮的5号线,2017年看来是没戏了,但到2020年开通,问题应该不大。
再就是之前被发改委砍掉的9号线(植物园路—汤逊湖),在2020年的规划图上确实没找到,一直拖到2030年去了。
看来地大、民大、纺大、财大的童鞋们在学校门口坐地铁,还得再等十几年哦。
你们放假还是得到光谷去看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了,想想这个残酷的现实,已经哭晕在厕所。
之前报道过的野芷湖到江夏的27号线,在2020年的规划图中,已弃用这一叫法,已经纳入在建的7号线一期工程(东方马城—纸坊青龙山),在2049远景规划图中也找不到27号线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