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19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北京版 (2)一、课前导学1.询问学生们上一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2.引导学生思考一亿字、一亿米的长度;3.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二、引入知识1.向学生介绍一张A4纸的大小;2.带领学生一起算出一米共有多少张A4纸:一米等于100厘米,一张A4纸大小为29.7厘米×21厘米,所以一米可以放置3行×4列=12张A4纸;3.让学生自主计算一亿张A4纸有多少米:–1亿÷12=8333333.3米(约为8333.33公里)4.让学生思考如何将8333.33公里的长度转换为高度。
三、讨论与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一亿张纸纵向摞起来有多少米高?2.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进行转换:–一亿张A4纸横向排列,相当于8333333.3米的长度,纵向摞起来,高度就是1亿张纸的厚度;–需要计算一张A4纸的厚度,即纸张的厚度;–一张A4纸的厚度约为0.1毫米(0.001厘米);–因此一亿张纸的厚度约为10000米(10公里)。
四、拓展应用1.让学生尝试将一亿张纸的高度与其他高度进行对比:–珠穆朗玛峰高度约为8848米,一亿张纸的高度约为10000米,也就是说一亿张A4纸纵向摞起来,其高度超过珠穆朗玛峰;–上海中心大厦高度约为632米,一亿张纸的高度超过了15座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一亿张纸的高度相当于熊猫爬10年所爬的高度。
五、小结归纳1.督促学生回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2.提醒学生关注新知识的学习,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继续拓展学习;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兴趣。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下面是一份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的示例:导学目标:掌握四年级上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课题:数的认识1.认识数的读法目标:掌握1~10以内的数的读法。
导学活动:师生一起读出1~10以内的数,观察每个数的数位结构。
2.数的排序和比较目标:掌握数的大小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数的排序和比较。
导学活动:给出4个不同的数字,要求学生将这些数字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然后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判断大小。
3.数的加法和减法目标:掌握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导学活动: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算式,要求学生计算结果。
二、课题:长度和重量的认识1.长度的认识目标:了解长度的基本概念,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导学活动:给学生展示一把尺子,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尺子的长度单位。
然后请学生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2.重量的认识目标:了解重量的基本概念,并能使用适当的重量单位进行测量。
导学活动: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要求学生通过比较重量,将这些物体从轻到重进行排序。
三、课题:图形的认识1.二维图形的认识目标:了解常见的二维图形,能够辨别和绘制这些图形。
导学活动: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二维图形,要求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并能够画出这些图形。
2.三维图形的认识目标:了解常见的三维图形,能够辨别和绘制这些图形。
导学活动: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三维图形,要求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并能够画出这些图形。
以上就是一个数学导学案的示例,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可以适当调整导学活动和目标。
导学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发现,教师在导学过程中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5.1平行与垂直【核心素养】建立符号意识,能正确表达平行和垂直的关系,体会符号的简洁性。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的现象,理解平行与垂直的相关概念。
2.经历垂直与平行的认识、形成和巩固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力。
3.积累操作和思考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56-57,例1,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 请任意在本子上画两条直线,会有几种情况?并将他们分类一下。
2. 相交的两条直线有几种情况?尝试画一画。
3. 你觉得怎样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4. 认真阅读后,请说说平行与垂直的区别?5.你是怎样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探究新知】一、教材第56页问题一:什么是平行?1、四人一个小组,学一学例题1平行部分。
2、填一填。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二、教材第56页问题二:什么是垂直?1、四人一组,学一学例题1垂直部分。
2、填一填。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
一组垂线中,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
【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与1条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条。
A.1B.2C.无数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一定()。
A.相交B.平行C.相交或平行3.下图这组直线互相平行吗?()A.不平行B.平行C.无法判断4.下图中,线段AE与下面的哪条线段互相平行?()A.线段BCB.线段GFC.线段CG5.下面三组直线中,互相平行的一组是()。
A. B. C.二、判断题6.一组平行线就是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7.左图中,直线a是平行线,直线b也是平行线。
()8.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6.1口算除法【核心素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口算除法的算理,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表达能力和估算的意识。
3.感受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口算除法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口算计算方法,并能以此估算两位数除两位数、两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学习难点】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口算算理。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71,例1-例2,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新龟兔赛跑。
2、估一估。
41÷8≈ 138÷7≈说说估算方法。
【探究新知】一、教材第71页问题一:整十数除整十数怎么口算?1、四人一个小组,学一学例题1。
2、填一填。
3、计算:80÷20=1)()个20是80;所以80÷20=()。
2)因为 8÷2=4;所以80÷20=()。
4、估算83÷20≈ 80÷19≈83个位的3()5,(),83≈(),所以商是()。
19个位的9()5,向前一位(),19≈20,所以商是()。
二、教材第71页问题二:几百几十数怎样除整十数?1、四人一个小组,学一学例题2。
2、填一填。
150÷50=1)()个50是150;所以150÷50=()。
2)因为 15÷5=();所以150÷50=()。
3、估算:122÷30≈ 120÷28≈1)122个位的2()5,(),122≈120,所以商≈42)28个位的8()5,向前一位(),28≈30,所以商≈43)估算就是用“()”求近似数。
【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400÷80=()A. 200B. 4C. 5D. 202.最大的两位数与()的积是99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2.2平方千米的认识【核心素养】在活动中丰富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推理、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学习难点】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35,例2,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巧补天窗。
(1)津津沿着游泳池走了一圈,大约300( ),这个游泳池占地面积约是5000( )。
(2)江苏南通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他的面积约是8001( )。
2.填一填。
1公顷=()平方米50000平方米=()公顷1公顷3000平方米=()平方米【探究新知】认识平方千米1.伟大的祖国。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测量土地面积常用()作单位。
2. 1平方千米=()平方米。
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平方千米。
1000×1000=___________平方米=___________平方千米=___________公顷1平方千米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还要大一些。
【达标测试】一、填空。
1、豫园的占地面积约为2( ),( )个“豫园”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2、某果园的占地面积约5公顷,()个果园的占地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3、4块方砖的面积约是1平方米,那么( )块方砖的面积约是1公顷。
4、一个占地1公顷的长方形苗圃,长是250米,宽是( )米。
二、在()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1、天津市的面积约是11946()。
2、足球场的面积约是7000()。
3、俄罗斯红场的占地面积约是9()。
4、我国钓鱼岛的面积约4()。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设计(6)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设计(7)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8)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9)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1)练习题(12)一、比较大小(12分)72108 ○1357900 617000 ○62万10110 ○9999 4762504 ○4762513 四万万○九百九十万89001 ○89101二、读出下面各数。
(12分)708500 读作:70000508 读作:100090009 读作:5060032 读作:三、写出下面各数。
(12分)五十六万零五十六写作:七亿七千零一万零八百写作:四百七十八万九千零六写作:一亿零二万零三写作四、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 22500000 = 2) 10110000 =3) 72400000 = 4) 52000000 =5) 90600000 = 6)87600000 =7) 2175600 ≈()万 8) 785000 ≈9) 734000 ≈ 10) 620000 ≈练习题(13)1、读出下面各数。
2356000000 读作23009800000 读作230000000 读作350098 读作2、写出下面各数。
一亿三千八百万写作四百五十万三千零九写作六亿零七十写作二十五万零三十写作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7000000000 378000000000 8000000000 12000000004、把下面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值。
2409678900 358230000 23008978000 26530060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6-17)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2.说出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角()角()角()角3.填一填。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认识容量和升∣苏教版一、概述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容量和升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一些概念。
此导学案旨在引导孩子们认识和理解这些概念,以及学习如何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学习目标1.认识容量的概念。
2.了解升的含义。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容量和升。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1.容量和升的概念。
2.容量和升的计算方法。
四、学习内容1.容量的概念容量是指容器内可以装下液体或物体的数量或体积以及容器自身的体积。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容易发现各种容器,例如水杯、水壶、水桶等,这些都是有容量的容器。
2.升的概念升是表示液体或物体的体积大小的单位。
在中国,我们常使用升来计算液体的容量大小。
3.计算容量和升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容器内装下多少液体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容量 = 质量÷ 密度当我们需要将容器内的液体转换为升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升 = 容量÷ 1000此处需要注意,容量单位是毫升时,需要将计算结果除以1000。
五、练习题1.如果一个清洁剂的密度是1.2克/立方厘米,容量为500毫升,那么它的质量是多少?答案:质量 = 容量 x 密度 = 500 x 1.2 = 600因此,这瓶清洁剂的质量是600克。
2.如果一个容积为2000毫升的杯子装满了水,那么它的升数是多少?答案:升 = 容量÷ 1000 = 2000 ÷ 1000 = 2因此,这个杯子的升数是2升。
六、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对容量和升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孩子们可以认真完成相关的练习,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2)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3)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4)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5、6)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角的度量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0的乘法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