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稻和小麦分布图
- 格式:pdf
- 大小:138.97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部编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课本知识点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首都:东京,重要港口:横滨、神户,国花:樱花)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位置、范围(1)领土组成: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最大的岛屿:本州岛。
(掌握图上位置) (2)位置:纬度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北温带。
海陆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
(3)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4)海岸线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2.自然环境:(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
(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最高山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3)河流特征:河流短小湍急。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1.资源特点:两多一少,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2.工业发展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说明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3.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利条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4.工业分布: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港口条件优越,便于巨型船舶可以停靠;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沿海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5.主要工业区及其分布:九州岛——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濑户内工业区;九州岛——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p186.对外投资对象: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1.文化特点: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与现代结合。
第四章第一节农业复习学案知识结构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重要性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 宜林则林:山区 宜粮则粮:平原 宜牧则牧:半干旱地区 宜渔则渔:河湖附近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热等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技术装备、文化水平等 影响因素 成就巨大,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问题严重:人口增多、耕地减少、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现状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建设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方向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利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措施挑战与 对策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自然条件:气候干旱,光热、水土配合欠佳人口稀少,农业发展历史较晚 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 西部地区 地区分 布 东部地区 自然条件:光热、水土条件配合良好 人口稠密、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北方 耕地类型:旱田 作物熟制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东北: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华北:棉花、小麦、玉米、花生、温带水果 主要作物 农业部门以 种植业为主 耕地类型:水田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主要作物: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 南方知识整合一、中国的粮食作物分布1、图中(A/B)代表我国小麦的分布区,对应的土地类型是;图中(A/B),代表水稻的分布。
对应的土地类型是。
2、小麦与水稻区的分界线是---线。
3、水稻区对应(干湿地区),降水量在mm以上。
小麦区对应(干湿地区)和半干旱区域,降水量400-800mm。
二、我国经济作物的分布1、连线甜菜南部沿海地区花生东北平原油菜华北平原山东丘陵甘蔗长江中下游平原三、我国的牧区分布1、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相当于mm等降水量线。
2、牧区主要分布在半干旱的草地。
写出字母代表的四大牧区的名称。
A牧区(优良畜种三河牛、三河马),B牧区(优良畜种细毛羊)C牧区,D牧区。
(优良畜种牦牛)四、农业发展条件地区温度带耕作制度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东北平原中温带小麦、玉米(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华北平原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长江中下一年两熟(油料作物)游平原华南沿海亚热带、热带(糖料作物)基础巩固1.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很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我们的基本原则,判断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合理的是()A. 内蒙古高原-耕作业B.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耕作业C. 大兴安岭-畜牧业D. 华北平原-水产养殖业2.下面是我国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图,其农作物名称与图的编号对应正确的是A. 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B. 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C. 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D. 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3.如图是“我国某两种农作物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A. ①大豆、②棉花B. ①甘蔗、②油菜C. ①油菜、②大豆D. ①棉花、②甘蔗4、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A. 甘蔗B. 甜菜C. 花生D. 油菜5、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在是全国著名的“北大仓”。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一、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小麦: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方小麦以其粒大、质优、口感好等特点著称。
2. 玉米:玉米在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也相当广泛,尤其在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这些地区的玉米以其饱满、香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
4. 薯类:马铃薯、红薯等薯类作物在北方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尤其在甘肃、陕西等地。
这些地区干旱少雨,适宜薯类作物生长。
二、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水稻: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口感细腻,是我国南方居民的主食。
2. 柑橘:南方地区的柑橘产业具有世界知名度,尤其是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这些地区的柑橘以其皮薄、汁多、味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
3. 茶叶:我国南方茶叶种类繁多,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
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长。
4. 棉花:南方地区的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这些地区的棉花纤维品质优良,产量稳定,对我国棉纺织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西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枣树:新疆是我国枣树的主产区,尤其以若羌红枣、和田大枣等品种闻名。
新疆的枣树种植历史悠久,红枣品质上乘,营养价值高。
2. 葡萄:新疆葡萄品种繁多,口感各异。
吐鲁番地区的葡萄干享誉世界,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
3. 瓜类:西北地区的哈密瓜、西瓜等瓜类作物品质优良,口感鲜美。
尤其是哈密瓜,以其甜度高、肉质细腻著称。
四、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青稞: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 藏药:青藏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藏药资源。
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类以及分布!相...农作物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
包括粮⾷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和做⼯业原料⽤的棉花﹑烟草等。
⼀、常见农作物的分类及原产地农作物有不同的分类⽅法,按⽤途兼顾植物学的分类法为农业上所习⽤。
⼤⽥作物按⽤途常可区别为⾷⽤、⼯业原料⽤和饲⽤三⼤类,但由于同⼀种作物常有多种⽤途,⼀般只按其主要⽤途来划分。
常见农作物分类及原产地表:ID农作物分类常见作物名称原产地引⼊中国时间1⾕类作物(粮⾷作物)⼩麦西亚和中亚⽔稻中国和印度11世纪(早稻)⽟⽶墨西哥16世纪⾼粱⾮洲中部中国12—13世纪⾕⼦(稷)中国2⾖类作物油料作物⼤⾖中国向⽇葵、芝⿇美洲16世纪末花⽣、油菜中国芝⿇⾮洲汉代棉花、油茶、油棕、油橄榄、蓖⿇等⾮洲(油棕)3薯类作物马铃薯南美洲清初⽢薯中美洲明代⼭药亚洲、⾮洲、美洲⼭药亚洲、⾮洲、美洲4糖料作物甜菜地中海沿岸、中亚5世纪⽢蔗印度春秋战国时期5饮料作物茶中国咖啡⾮洲可可南美洲蛇⿇花(啤酒花)捷克、中国新疆6植物性纤维作物⿇类作物⿇类作物棉花中国和印度汉代或宋代剑⿇剑⿇(中美洲)1901年蕉⿇(马尼拉⿇)蕉⿇(菲律宾)1957年⼴东亚⿇地中海沿岸纤维性1906年黄⿇东南亚唐以前苎⿇、⼤⿇(⽕⿇)中国7蔬菜、⽠类桑、果树番茄南美洲明代黄⽠、南⽠印度(黄⽠)南⽠(⾮洲)西汉(黄⽠)莲印度、中国等辣椒中南美洲16世纪哈密⽠、西⽠⾮洲(西⽠)五代柑橘中国菠萝南美洲1605年⾹蕉中国、⾮洲苹果、李、杏、桃中国椰枣、葡萄中亚、西亚(葡萄)前2世纪8其他包括:染料、⾹料、药⽤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花卉、烟草、橡胶等玫瑰中国和朝鲜⽉季中国茉莉花伊朗晋朝郁⾦⾹中国青藏⾼原唐朝传⼊中原樱花中国常春藤亚洲和北⾮等橡胶树⾦鸡纳霜南美洲烟草美洲16世纪注:空格表⽰原产地为中国,或未引⼊中国种植,不详或有争议。
⼆、主要农作物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1. ⾕类作物世界主要的商品⾕物⽣产国主要分在美国、加拿⼤、阿根廷、澳⼤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年产量⼤于⼀亿吨的有:中国、美国、印度和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