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_我们的民族精神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37
第二十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考点展示]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核心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提示 中华民族精神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2.核心——爱国主义(1)地位和作用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②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特点和主题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基本特征(1)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命题点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典例1 (2009·广东文基)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 A .善良朴实B .爱好和平C .自强不息D .艰苦朴素答案 C解析 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故选C 。
B 项与题意不符;A 、D 项本身不属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命题点2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典例2 (2010·江苏高考)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
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课题:必修三《文化常识》复习提纲一(6—10课)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1. (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这表现在许多方面。
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这也表现在许多方面。
A.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国文学艺术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各具特色。
B.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3)包容性。
2. (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义、意义)(1)含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住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3. (了解)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个 性 笔记的丰富多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④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1. (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和基本内涵:(1)重要作用、意义: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和基石。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2.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3.把握当今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难点: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基础·初探]一、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地位:中华民族之魂。
(2)作用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它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核心:爱国主义。
2.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意义: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地位: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作用: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特点:是具体的。
(1)与爱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2)新时期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预习·提升]1.判断(1)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 )(3)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之中。
( )(4)中华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
( )(5)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 )(6)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答案】(1)×(2)×(3)×(4)×(5)√(6)×2.思考: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提示】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参考答案:【点重点填空】略¶判断正误¶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答案】正确。
2.任何文化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解析】文化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不能笼统地说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作用。
3.文化决定政治经济。
【解析】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4.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解析】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传承至今的文化。
【答案】正确。
6.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解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7.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解析】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8.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又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答案】正确。
【解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之一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9.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
【解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可以为实践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从而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10.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解析】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1.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解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12.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课标考纲解读】【高考复习策略】该讲主要以“中华民族精神”为主线,从“是什么”的角度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核心和时代特征;从“为什么”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从“怎么办”的角度阐述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该讲承接了文化的实质与作用,落脚在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复习时,要结合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结合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还应与第四单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知识联系起来。
该讲的核心在于凸显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所以复习中一定要立足中华民族精神,掌握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事材料。
①结合各地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认识民族精神的作用与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
②结合红色文化建设,认识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
③应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关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各项活动,还要把该讲知识与文化的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
【主干知识梳理】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拥护________,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1)原因:民族精神作为________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________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各个时期。
【易错提醒】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中华民族精神也具有稳定性、继承性、包容性等特征。
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________,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________,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________,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之魂。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之魂::
⑵伟大民族精神的作用: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
2
3、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有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
2、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1
①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①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域思想文化的影响。
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中华民族精神专题复习一、民族精神作用、意义类的归纳(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三精一魂一火炬●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必要:民族素质、综合国力、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3)中华民族精神对人的作用:塑造、核心价值、素质、时代新人●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的作用:●彰显中华文化力量,提升文化影响力和感染力●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5)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二、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启示类、措施类)(1)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实践)(2)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指导思想)(3)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继承)(4)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交流)(5)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与时俱进。
(创新、内容)(6)要让人们群众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建设者和弘扬者。
(主体)(7)利用商业贸易等经济政治活动加强宣传、发挥教育的作用(途径)(8)大众传媒的宣传、传播(手段)(9)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载体如电影、文学、诗词等(载体、形式)如果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考察为什么/如何弘扬“XX精神”,应该如何作答呢?首先明确考察知识范围,其次依据材料和设问指向作答。
情形1:题目设问中有明确知识范围指向的就用该范围的知识分析(例如2019年全国3卷,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考点导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知识结构:是什么:基本内涵、核心、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特征中华民族精神本身的作用决定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怎么办: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特征:时代特征即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什么(1)中华民族精神本身的作用决定: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主心骨”的作用。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xx兰州模拟)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忍辱著《史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都已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典范。
这说明()A.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B.只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C.自强不息精神已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解析:C本题考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A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说法错误;B说法太绝对,排除;D与题意无关;自强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C正确。
2.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这副对联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C对联强调“只知有国”,体现了①;强调“益坚其志”等,体现了④;②③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
故答案为C。
3.“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这句源自童话《马兰花》的经典童谣,曾经伴随着许多中国孩子的童年,成为他们那一代人儿时最经典的美好回忆。
下列成语或名句中与此在精神上一致的有()①俭以养德②任人唯贤③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④实干兴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D材料体现的是勤劳勇敢的精神。
①②与题意无关;③体现了勇敢,④强调了勤劳。
4.《论语·子罕》说“为仁由己”;《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商君书·画策》说“自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