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一框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4.29 MB
- 文档页数:31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56 253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②④5.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精神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通过文化创新来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这段话①回答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②看到了文化创新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③指出了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④认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民族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A. 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这句话主要体现出 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C.中华民族爱好和平 D.中华民族自强不息7.《老子•三十三章》说“自胜者强”;《论语•子罕》说“为仁由己”;《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商君书•画策》说:“自恃者,得天下。
得天下者,先自得也”。
上述引文共同体现了中华民族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8.“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我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它A.中华民族之魂B.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C.贯穿和渗透在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D.具有极大地稳定性和民族性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No.10——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时间:2013.9.6 使用时间: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全面准确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知识自主探究】一.中华民族之魂【预习提示:阅读课本71页,完成以下填空或问题,并把问题在课本上标明】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______________的力量。
七上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第七课《品味生活》第一框《情趣与兴趣》第一目情趣源于兴趣授课:黄陂区鲁台中学朱芬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兴趣带来的心理感受,感受生活之中的美。
(2)在处理个人兴趣爱好与学习的关系中增强对学习的责任感。
(3)增强培养广泛兴趣的积极性,乐于过有情趣的生活。
能力目标(1)学会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
(2)在了解兴趣与情趣的关系过程中,提高分辨能力。
知识目标(1)知道兴趣和情趣的含义与特点,认识兴趣与情趣的关系。
(2)感受生活处处有情趣,从中认识情趣的作用。
教学重点(1)认识情趣和兴趣的关系。
(2)认识情趣的作用。
教学难点(1)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
(2)认识情趣和兴趣的关系。
教学准备:(1)拍摄武汉市十一初中学生有关“兴趣”的照片。
(2)开展“寻找兴趣爱好”问卷调查,进行学情调查。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伴着秋高气爽中翩翩起舞的秋叶,我从黄陂区鲁台中学来到了武汉市的名初中——武汉市十一初。
今天,我给城里生活的大家带来了一个农民,一个玩弹弓玩到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黄陂农民,人称“弹弓大侠”。
【播放】CCTV讲述栏目《神弓》中“绝技展示”。
【教师】同学们玩过弹弓吗?(展示弹弓)想知道弹弓神手邓飞虎如何练得一身绝技吗?请同学们与老师一道来学习第七课第一框《情趣与兴趣》的第一目《情趣源于兴趣》(屏显课题)。
首先,让我们挑战第一关:心灵汇通。
新课教授第一关心灵汇通【教师】课前,我对本班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内容是“寻找兴趣爱好”。
这是我们的调查表。
【教师】统计表明,我们班同学们兴趣广泛,全班x人,没有兴趣爱好的为x 人,有两种兴趣的x人,有三种兴趣爱好的多达x人。
在十一初校园,老师用相机记录了同学们从事一些感兴趣活动的场景。
【视频】播放《武汉十一初中学生生活场景》【提问】(屏显)你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的心理感受是怎么样的?请与大家分享。
【学生】四位同学发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