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431.00 KB
- 文档页数:11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是基于城邦的概念,城邦是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
在希腊城邦中,公民通过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选举产生的官员统治国家。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也建立在公民大会和选举的基础上。
中世纪的政治制度:中世纪的欧洲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制度。
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贵族,贵族向国王提供军事服务,作为回报,贵族得到土地和特权。
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行使权力,管理农民。
农民向贵族缴纳租金和税款,并为其提供劳役。
近代民主制度的兴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壮大。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他们要求改革政治制度。
在英国,光荣革命导致了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美国,独立战争导致了联邦制度的出现;在法国,大革命导致了共和国的建立。
现代民主制度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民主制度逐渐形成。
大多数西方国家都采用了代议制民主,即选民选举代表,代表在议会中行使权力。
政府通常由政党组成,政党通过赢得选举来执政。
总体来说,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城邦到封建制度,再到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过程。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梳理】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古希腊1.城邦形成(1)时间: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2)特点:①数量众多,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②制度包含民主因素;③各城邦千差万别(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
2.雅典民主政治(多数人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1)国家权力:①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立法)。
②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参与国家日常管理(部分行政)。
③官员:由选举产生,一年一任,可以被罢免(行政)。
④陪审法庭:陪审员抽签产生,审理大小案件(司法)。
(2)性质: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
(3)特点:直接民主;(4)评价:①积极:公民拥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陶片放逐法),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②局限:妇女、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是奴隶制下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容易形成多数人的暴政,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3.斯巴达寡头政治(少数人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1)国家权力①国王:世袭;垄断军事统率权;(掌握实权)②长老会:终身任职;实际最高权力机关;(贵族组成,掌握实权)③公民大会:全体男性成年公民参加;(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④监察官:选举产生;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避免独裁);一年一任,不得连任。
(不利充分发挥作用,平民权力受到限制)(2)特点:实行分权;具有民主色彩;寡头政治。
(二)古罗马1.罗马共和国时代:贵族寡头制(1)权力机关①执政官:一年一任;选举产生;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执行决议;②元老院:终身任职;卸任高级官员组成;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③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审判,是罗马最高权力机关。
(2)局限:①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②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当选;(3)特征:带有贵族寡头制特征。
西方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评价
西方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政治格局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对西方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评价:
1.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石。
希腊的民主制度和罗马的共和制度为后来的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希腊的民主制度强调公民的平等和参与,通过公民大会和陪审团等机构实现了政治决策的民主。
罗马的共和制度则强调政治权力的制衡和制约,通过元老院、公民大会和执政官等机构实现了政治权力的分散和平衡。
2.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是一种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体的政治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封建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主导权,而农民则处于被压迫和剥削的地位。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但也存在着封建割据、战乱不断等问题。
3. 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体的政治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民主制度和法治制度得到了广泛的实施。
这种
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也存在着贫富差距、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第二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要求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
本节重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本节难点比较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异同知识概要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古代希腊,公元前8到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国家林立,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
古希腊公民要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也掌握大部分社会财富,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是希腊城邦制度的基础。
1. 雅典,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国家权力由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掌握,属于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
(2)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
人民主权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
2. 斯巴达,寡头政治的代表。
(1)表现:国王世袭继承,垄断了军事统帅权;长老会议员终身任职;监察官由选举产生,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任期一年,不得连任,更换频繁。
(2)特点:实权掌握在国王和长老会手中,公民大会权力较小。
古代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制到帝制的演变3. 罗马共和国的政体,表现在:(1)执政官,任期一年,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执行相关决议。
(2)元老院,终身任职,是国家决策机构,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行动等。
(3)公民大会,负责立法、宣战和审判,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召开和表决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
特点:所有官职没有薪金;实权掌握在元老院和高级官员手中,公民大会的权力比较小;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4.罗马帝国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
皇帝(元首)掌握国家权力,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5. 古代希腊罗马政体的共同点:形式上都实现了分权;都维护奴隶主利益,维护奴隶制度;公民仅是少数;妇女、外侨和奴隶都没有资格参与政治。
二、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5-15世纪)1. 封君封臣制度(采邑制,封建等级制)(1)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法兰西王国(日耳曼人王国)的建立。
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演变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
以下提供一个大致的概述:1. 古希腊城邦制度:古希腊是政治制度演变的起点,城邦是希腊政治组织的基本单位。
城邦由土地贵族、市民阶级和奴隶组成,政治权力在土地贵族手中。
城邦制度强调公民的参与和民主原则。
2. 罗马共和制:罗马共和制是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
在这个制度中,权力由两个领导人组成的元老院和民选的执政官共同组成。
共和制强调民主、政治平等和公民参与。
3. 罗马帝国:随着罗马帝国的崛起,共和制逐渐转变为封建君主制。
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贵族阶级逐渐失去政治参与的机会。
4. 封建时代:在中世纪的封建时代,欧洲的政治权力逐渐从中央集权转移到地方贵族手中。
封建制度强调封建主与领地间的关系,政治权力高度分散。
5. 君主封建制:君主封建制是封建时代的一种演变形式。
君主以神权的名义统治,政治权力再次集中在中央。
6. 绝对君主制:在16世纪及17世纪,绝对君主制开始在欧洲兴起。
国王拥有绝对权力,与贵族和议会相互制衡。
这种制度在欧洲许多国家持续存在到18世纪。
7. 启蒙时代的民主理念:18世纪,启蒙思想家开始提出民主和人权的理念。
这些理念对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美国于1776年宣布独立成为共和制度。
8. 现代民主制度:19世纪和20世纪,欧洲和美洲大部分国家逐渐转变为代议制民主制度。
政治权力逐渐转移给选举产生的议会和总统,中央政府的权力加强。
总体来说,西方古代政治制度从城邦制、共和制、封建制到现代民主制度的演变,是政治权力从贵族到国王再到公民的转变过程。
这个过程中,政治权力的分配和平衡发生了多次变化,不断求索适合社会发展的政治制度。
古代欧洲政治制度
古代欧洲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其中主要有政教统一、君主立宪制政体、共和政治、二元君主制以及革新制等。
政教统一是指这个国家皇帝是教宗所授予的统治者,在注重宗教发展的同时,政治和宗教紧密结合,且国家已经立法。
君主立宪制政体是指该国家的强大君主权威约束着议会制度的发展,它的宪法规定了通过某种机制来规范君主权力。
共和政治意味着以公民为中心,政府是被民众选举产生的,且它实行的是多头统治的制度。
而二元君主制被视为君主与代表者之间权力的平衡,他们共同决定国家事务。
最后,革新制是指分裂主权,弱化君主权力,采用一种多头治理制度。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梳理?答: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梳理可以按照以下脉络进行:1.古代政治制度:古希腊政治制度:包括城邦国家的形成,特点为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政治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
雅典是古希腊的民主城邦代表。
古罗马政治制度:初期为贵族寡头制,后来发展成元首制。
元首制实为君主元首制,元首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司法权和最高行政权。
2.中世纪政治制度:封建制度:封建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权力,而国王则通过封土制度将这些权力分封给地方领主。
教会制度:罗马教会在中世纪欧洲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教皇和教会不仅是精神上的权威,也干涉世俗政治。
3.近代政治制度:绝对主义王权:16-17世纪,欧洲各国普遍出现专制主义制度,君主拥有绝对权力,国家权力高度集中。
资产阶级革命与共和制:18世纪末的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事件催生了共和制的发展。
共和制主张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府,并限制君主或总统的权力。
宪政主义:宪政主义是对绝对主义王权的一种制衡机制,通过宪法和法律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
4.现代政治制度:民主化进程:随着社会发展和公民意识提高,民主化进程加速,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增多。
福利国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许多西方国家转向福利国家模式,政府通过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全球化与跨国治理:全球化使得各国政治制度更加相互依存,跨国性问题需要各国合作解决,推动了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发展。
总之,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政治制度。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一、古希腊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僭头制
(公元前2000年-前1700年)(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公元前509年)
个人管理集体管理(九人)多数公民的决议具有最高权威
二、古罗马
1、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元首制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27年)
2、罗马的法律及制度
①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律的渊源(公元前452年-公元前450年)
②法律制度:陪审制度-保护人制度(律师制度)-一审终审的审级制度
3、民主制、共和制的主要机构
古希腊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
古罗马
(公民大会)(元老院)(执政宫2名)平民保民官(6-10名)
三、近代英、美、法、德
1、英国---君主立宪制(公元1689年)《权利法案》出
台,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2、美国---总统共和制1787年宪法(联邦制)
联邦制1776年
3、法国----君主立宪制(17971年9月宪法)--总统共
和制(1875年宪法)
4、德国----君主立宪制(1871年4月宪法)。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的政治制度
雅典全体公民管理国家(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2.斯巴达的政治制度
斯巴达国王和贵族管理国家(寡头政治)
3.罗马的政治制度
寡头政治君主政治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中古西欧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1)封君封臣制度
(2)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
2.中古后期欧洲政治制度的变化
13-14世纪法国与英国的政治制度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英国的政治制度
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
三次议会改革使英国的资产阶级的权利获得了增长,拥有选举权的人民大范围的增加,英国的各个阶层在改革中达成了一种妥协,共同治理国家,实现了国家的渐进式的平稳过渡。
2.美国的政治制度
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较,美国的联邦共和制有何突出特点?
3.法国的政治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产生条件及其差异性原因。
古代西方制度古代西方世界的制度多样而复杂,不同国家和文化各有其独特的制度体系。
本文将以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古代西方的制度,并介绍一些具体的案例。
一、政治制度1.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古希腊是民主制度的发源地之一。
雅典民主制度是古希腊最著名和精髓的民主政治制度。
它采用了公民直接参与的方式,公民在集会上行使权力,选举和监督政府官员。
这种民主制度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罗马共和制度古罗马共和制度是一种混合制度,既包含民主元素,也包含了贵族和独裁者的权力。
罗马共和制度中的元老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由贵族成员组成,管理国家事务。
罗马共和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权益,但随着国家的扩张和政治腐败的增加,最终被独裁制度所取代。
二、经济制度1.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与奴隶制度古希腊的城邦是一个独特的经济制度,城邦拥有自己的政府和经济系统。
在城邦中,奴隶制度占据重要地位,奴隶为城邦提供劳动力,而市民则从事政治和文化活动。
这种制度在城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引发了对奴隶制度的批评和反思。
2. 罗马的奴隶制度和农奴制度古罗马是一个奴隶制度盛行的社会,奴隶为罗马帝国的经济贡献了大量的劳动力。
此外,农奴制度也是古罗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奴为富裕地主提供农业劳动。
这两种制度在古罗马的经济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对社会造成了不平等和不稳定的影响。
三、社会制度1. 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个集体活动,在体育竞技中展示个人和城邦的荣誉。
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一项体育盛事,也是社会和政治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促进了城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并推动了古希腊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 罗马的公共设施和娱乐活动古罗马社会非常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娱乐活动的举办。
罗马城拥有许多壮丽的建筑,如剧院、竞技场和浴场,供市民和奴隶使用。
此外,罗马也举办了各种娱乐活动,如战斗和赛马等,以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同时也加强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控制。
第3讲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考纲要求]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考点一 古代希腊城邦与雅典民主政治一、古代希腊城邦制度1.地理环境:多山,不适宜农耕,港湾众多,适宜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城邦制度⎩⎪⎪⎨⎪⎪⎧含义:是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若干村落。
兴起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
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主要政体:贵族制、民主制为主,还有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作用:古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思维发散自然环境对古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的摇篮。
但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是由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
二、雅典民主政治1.形成⎩⎪⎨⎪⎧有利条件:贵族制取代君主制,为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
走上轨道:梭伦改革,奠定了古代世界的新政体——民主政体的制度基础与社会基础。
最终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实行“陶片放逐法” 等,最终在雅典确立起奴隶制民主政治。
2.基本特点(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2)主要表现⎩⎪⎨⎪⎧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②五百人议事会: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
③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
[图解识记] 雅典民主政治的运行方式3.评价(1)积极意义⎩⎪⎨⎪⎧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 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修正错误、监督政府、促 进文化深入发展。
(2)消极方面⎩⎪⎨⎪⎧①民主的范围: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②民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专攻,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史料一 当代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
” 解读 史料中顾准的话强调了城邦制度与直接民主之间的内在联系。
史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解读 史料强调雅典的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反映了雅典政治的民主性。
史料三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解读 史料表明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
史论1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人民主权、轮番而治①雅典民主制是小国寡民的民主制。
享有民主权利的公民为成年男性公民。
②雅典民主制是直接民主。
雅典在国家结构上,实行公民大会制度和民众法庭制度,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除十将军外,所有官职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表现为“轮番而治”。
(2)权力制约:城邦的公民集体对官吏监督和制约。
“陶片放逐法”是权力制约的民主形式。
(3)公民意识: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了。
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史论2 雅典民主政治对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影响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考点一古希腊城邦与雅典民主政治1.(2013·广东高考)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 )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答案 C解析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C项“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有为个人谋取更多权力的倾向,有危及民主政治的可能性。
A、D两项对雅典民主政治基本没有什么威胁;B项属于雅典公民民主权利的体现,不符合题意。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答案 A解析古代雅典实行民主制度,公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政治领袖由民众选举产生,要赢得民众的支持,演说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许多政治领袖都是著名的演说家,所以“政治领袖与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政治体制的产物,选A项,并由此排除B、C、D三项。
3.(2013·安徽高考)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民众法庭的审判。
这表明( )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D.伯里克利排斥“持不同见解者”答案 C解析对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持不同见解者的治罪,说明雅典民主制并不能保障人们言论的充分自由。
4.(2011·广东高考)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 .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 .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 .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答案 B解析 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抽签方式均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
故A 、C 、D 三项都不能支持材料提供的观点。
雅典民主是雅典男性公民的民主,广大奴隶、外邦人及妇女都被排斥在外。
故B 项叙述足以支持材料观点。
5.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的最高行政职务。
有一次在放逐投票的时候,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他在陶片上代写“阿里斯提德”的姓名投入票柜。
阿里斯提德问这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他;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该故事不能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 ( ) A .广泛性 B .盲目性 C .随意性D .公正性答案 D解析 仅仅因为听烦了就投了反对票,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性。
故选D 。
考点二 罗马法一、罗马法的概念及开端1.概念:最初的《十二铜表法》和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古罗马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构成了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2.开端:《十二铜表法》(1)背景⎩⎪⎨⎪⎧①罗马共和国的诞生促进了法律的制定。
②平民的强烈要求和长期斗争。
(2)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3)评价⎩⎪⎨⎪⎧①消极: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
②积极:有利于约束贵族,使其按律判决量刑,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的基本法。
二、罗马法的发展、完备与历史影响1.发展:继《十二铜表法》之后,古罗马又根据不同时期的立法需要陆续制定了许多法律,对维系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错误!3.历史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思维发散罗马人将帝国大厦建立在两大支柱上,即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和博大精深的罗马法律,他们以武力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版图,以法律来巩固帝国的统治,这是罗马帝国能够维持数百年之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解识记]一、《十二铜表法》史料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解读 史料反映了罗马法规定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史论 如何理解习惯法与《十二铜表法》?习惯法与《十二铜表法》都是罗马公民法的构成部分,二者在法律的呈现方式上有差异,即不成文和成文的区别。
《十二铜表法》并没有废除习惯法,也不是为了削弱贵族特权。
它的进步之处在于是罗马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起点。
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史料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如果用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如为奴隶,则为一百五十阿司。
——引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解读 史料体现了罗马法维护奴隶制度,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的本质。
史论 《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法典的比较士丁尼民 法大全》三、罗马法的地位及影响史料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解读 史料反映了罗马法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强调了法律至上。
史论 如何理解罗马法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罗马法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后来成为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宝;罗马法中的陪审制度为近代资产阶级所效仿——建立起完整的资产阶级陪审制度;罗马法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后来发展为律师制度,现代各国的律师制度基本上源于罗马法;罗马法中“不告不理”原则为近代西方各国普遍继承。
1.(2013·浙江高考)“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
……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
”这段话表明 ( )A .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B .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C .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D .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答案 B解析 本题以妇女继承财产为切入点,考查罗马法,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调动和理解能力。
“……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说明财产关系规定的不严谨,而随着对外扩张和形势的变化,妇女的财产管理权有所扩大,进一步印证了罗马法在财产管理权上规范的不严谨,故B 项符合题意。
材料所述体现不出男女家庭中的地位平等,排除A ;自然法基本的原则是自然、理性、自由、平等和正义,C 项所述不符合当时罗马的时代特点;随着帝国的扩张,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D 项“公民法”不符合题意。
2.(2012·新课标全国卷)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
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
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答案 B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与“《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进行比较认识,不难发现“葡萄树”“葡萄”“树木”之间的关系,显然这是非常呆板和注重形式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