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6西方政治制度课程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306.68 KB
- 文档页数:30
导言政体、政府制度、国家结构、政治体制(名词解释)1研究西方政制制度的意义(简答)1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指导意义(论述)2 论法的精神(名词解释)3历史地认识和评价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制度(简答)3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第一节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制度的主要内容(简答)4雅典民主制的形成和发展(简答)6第二节古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罗马帝国的元首体制(名词解释)8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的内容(简答)8罗马共和时代的高级官吏的共同特点(简答)8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影响(论述,案例分析)8第三节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分封采邑制(名词解释)10行政自治(名词解释)11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特征(简答)11中世纪封建制度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论述)11第四节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文艺复兴(名词解释)13议会共和制(名词解释)13法理型政治与统治型政治的区别(简答)14西方国家行政集权化的表现(论述)15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一节主权在民的原则主权在民(名词解释)15比较洛克的议会主权理论与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论述)16第二节代议制原则代议制(名词解释)17密尔关于代议制的论述(简答)18西方国家代议制通行的具体原则(简答)19第三节法治原则法治(名词解释)21司法独立(名词解释)21政治合法性(名词解释)21法治原则的主要内容(简答)21第四节分权制衡原则杰斐逊、汉密尔顿的分权思想(简答)22英国的分权制衡模式的特点(简答)22法国第三、第四和第五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中的分权制衡关系的不同特点(论述)23第五节人权原则人权宣言(名词解释)24人权理论的发展与人权的主要内容(简答)25近代自然权利学说对于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论述)25 第三章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第一节西方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普选制(名词解释)27英国宪章运动提出的改革要求(简答)27西方选举制度的意义(简答)27第二节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对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评析(论述)28分析西方国家普选权的实现过程(论述)29第三节选民、候选人和选区的划分职业代表制(名词解释)30地域代表制(名词解释)30选民资格的要件(简答)30候选人的资格要件(简答)31西方国家在划分选区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简答)31第四节选举过程与程序多数代表制(名词解释)32比例代表制(名词解释)32竞选机构的主要成员(简答)32美国总统竞选资金的来源(简答)33分析多数代表制对政党格局的影响(论述)33第五节选举的保障选举监督(名词解释)34选举监督的内容(简答)35选举诉讼与选举监督的联系与区别(论述)35第四章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利益集团第一节西方现代政党的产生政党的特征(简答)36两个半政党体制(名词解释)36西方国家主要政党的分类(简答)37现代政党的产生(简答)37第二节西方政党的功能利益表达(名词解释)38利益聚合(名词解释)38政党组织和参加选举的注意事项(简答)38政治社会化(名词解释)38第三节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及其运行政党政治(名词解释)38西方国家政党政治表现的基本特点(简答)39政党政治运行的环节(简答)39分析政党政治与民主证制度的关系(论述)39两党制(名词解释)40多党制(名词解释)41一党制(名词解释)41英国的政党制度及其特征(案例分析)41第四节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名词解释)41压力集团(名词解释)41利益集团的产生背景和社会条件(简答)41利益集团的类型(简答)42利益集团政治对西方政治与政治制度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论述)43第五章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第一节议会的产生与发展中世纪英国大议会的特征(简答)44西方议会在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简答)45第二节议员议员的产生方式(简答)47议员的任职资格和任期(简答)47议员的权力和义务(论述)48西方国家议员的主要政治活动(简答)49第三节议会的体制和内部组织结构一院制(名词解释)50两院制(名词解释)50议长的地位和作用(简答)50议会党团的地位和重要意义(简答)51第四节议会的权力西方国家议会预算权的含义及具体内容(简答)52质询权(名词解释)53弹劾权(名词解释)53西方议会的监督权(论述)53第五节议会的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议会的立法程序中各个环节的密切联系(论述)55议会的议事规则(简答)57第六章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制度第一节国家元首制度国家元首(名词解释)58国家元首的特征(简答)58临朝而不理政(名词解释)58国家元首的职权(简答)59第二节政府与内阁内阁(名词解释)60英国内阁的发展变化特点(简答)60第三节政府的体制内阁制的含义及特点(简答)61总统制的含义及特点(简答)61 总统制与内阁制的区别(论述)61半总统制的含义及特点(简答)63委员会制的含义及特点(简答)63第四节政府的组成与机构相容原则(名词解释)64不相容原则(名词解释)64美国独立管制机构的特点(简答)64第五节政府的职能和决策体制政府职能(名词解释)65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简答)65政府职能的发展概况及其趋势(论述)66政府决策的过程(简答)67第七章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第一节国家结构形式与地方政府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名词解释)67单一制的特点(简答)68联邦制的特点(简答)68比较美国和德国的联邦制(论述)69第二节地方政府的类型与层级美国特别区(名词解释)70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含义及其优缺点(简答)70自治体地方政府政府的含义及其优缺点(简答)71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论述)71第三节地方政府的职能和机构设置地方政府职能(名词解释)72西方国家地方政府职能的演变趋势(论述)73地方政府职能的具体内容(论述)74地方政府机构的发展趋势(简答)76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措施(简答)77第四节城市政府城市政府(名词解释)78城市政府的分类(简答)78城市政府职能(名词解释)78城市政府职能的特点(简答)78城市政府面临的困境(简答)79第五节基层政府基层政府的作用(简答)80西方国家基层地方自治的模式类型(论述)80英法美基层政府的设置(案例分析)81第八章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第一节西方国家的法律传统与司法原则大陆法系及其特点(简答)82英美法系及其特点(简答)83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比较(论述)83司法独立原则的涵义(简答)8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涵义(简答)85公平审判原则的表现(简答)86第二节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法院的分类(简答)87英国的检察机关及其工作原则(简答)87第三节司法程序与审判制度法官不可更换制(名词解释)88法官保障制度的内容(简答)89辩护制度(名词解释)89律师制度(名词解释)89陪审制度(名词解释)90西方国家挑选陪审团成员的方法(简答)90第四节司法审查制度预防性审查(名词解释)90司法审查(名词解释)90司法审查的主要内容(简答)91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依据和意义(简答)91第五节行政诉讼与行政裁判制度行政诉讼(名词解释)92行政裁判(名词解释)92法国行政法院的职能(简答)92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行政裁判制度发生的重大变革(简答)93行政裁判制度对西方政治制度发展所具有的意义(论述)94。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单多选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1、古代希腊社会基本结构是城邦制度。
古希腊城邦中,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体,斯巴达实行的是寡头政体。
2、雅典城邦民主制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制经济。
3、早期雅典城邦由三个等级组成:世袭贵族、自由民中的工商业者和农民。
4、梭伦改革为奴隶制城邦民主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梭伦改革后,雅典人分成了平原派、海岸派和山地派。
5、古代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
在雅典,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核心特征是主权在民。
6、雅典民主制的特征:主权在民、直接民主、法治原则。
雅典民主制是西方政治制度的活水源头,是西方民主实践的思想摇篮。
7、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对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
8、古罗马国家经历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时代、罗马帝国时代;实行过的政体:军事民主制、共和制、元首制和君主制。
古罗马王政时代政治制度特征是军事民主制。
9、古罗马王政时代的平民与贵族的矛盾集中在:土地问题、债务问题、平民向贵族争取政治权利的问题。
10、罗马民主程度最高的人民大会是特里布大会。
12、公元前326年通过的彼特留法,规定禁止将负债的罗马公民变成奴隶。
13、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内容:人民大会、元老院、行政官吏。
14、罗马共和国的行政官吏包括:执政官、独裁官、行政长官、监察官、保民官。
15、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的“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528年制定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欧洲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它提出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16、中世纪的欧洲,教权和王权冲突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王权的来源。
17、在欧洲中世纪出现过封建割据君主制、等级君主制和专制君主制三种封建君主制统治形式。
等级君主制是封建割据君主制与专制君主制之间的过渡形态。
18、法国等级代表机构称作三级会议,即贵族、僧侣和市民三个等级的代表机构。
19、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特征:自由、司法独立、有一部保障城市和平和安全的城市法。
西方政治制度(00316适用全国)速记宝典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政治制度。
答:1.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个政治统治形式,包括国体(核心)、政体(关键)、国家结构、政府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所有内容,其中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2.分析西方政治制度的一般特征时,我们较多地以英、美、法、德、日等国作为分析案例考点2:简述古罗马的行政官员。
答:1.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两人组成,他们从森杜里亚大会中选举产生,任期一年,互有否定对方的权利。
还拥有军事权、民政权、执行元老院和人民大会的决议,是罗马军队的最高军事长官2.独裁官是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下由元老院任命的特殊官职,享有最高军事权和民政权,但只能在一定的受委托的范围内使用,期限不超过六个月3.行政长官是负责诉讼方面的最高长官,由两人担任。
分别负责罗马和罗马以外的诉讼审判,任期一年,在特殊情况下可代理执政官4.监察官主要职责是审查元老名单、进行公民调查、管理公共财产和公共工程、监督公民道德5.保民官代表平民说话,对官员命令和元老决定有否决权考点3:简述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
答:1.法兰克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被罗马人称为“野蛮人”2.中世纪的西欧广泛存在的是封建采邑制3.作为西欧封建君主制早期形态的贵族君主制广泛存在于9~13世纪,贵族君主制是封建君主制最早出现的形态4.专制君主制是封建君主制的最高和最后形式5.佛罗伦萨共和国最高行政机关是长老会议6.在威尼斯共和国,大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检察机关考点4:简述中世纪封建政治制度对立宪主义的影响。
西方政治制度(课程代码:00316)目录导言 (5)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 (7)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13)第三章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18)第四章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利益集团 (22)第五章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 (28)第六章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制度 (33)第七章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 (38)第八章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 (45)章节重要考点出题方式历年考题一、当代政治学划分政体的主要依据P45:(1210简)从当代政治学对各国政体的研究以及对当代各国政体的划分比较来看,人们在划分政体时主要是依据最高国家权力的构成(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产生方式和任期、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等,尤其是国家的立法机关与国家元首和行政机关的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
二、政治制度P46:1.含义P46:一个国家的整个政治统治形式,包含国体和政体。
(1310选)2.类型P46:实际上包括了政体、国家结构、政府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所有内容。
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3.形式P46:政体、政府制度、国家结构、政治体制等。
三、“西方”P46:1.含义P46:所谓的“西方”,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
2.认识过程P46:(1)近代以来,作为一个地理概念,“西方”指的就是欧美两大洲;作为一个政治概念的“西方”,只限于欧美地区的资本主义世界。
(2)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分野,进一步强化了“西方”的政治内涵,“西方”所涵盖的地理区域包括欧洲、北美和大洋洲以及其他地区实行资本主义类型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国家。
(3)地理上属于东亚的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所形成的经济制度、价值观念、教育体系等等,都大幅度地采用了欧美模式,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基本仿照了英、美两国的制度,因此也被认为是一个西方国家。
3.本书在涉及具体国家时,多考虑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因此,我们在分析西方政治制度的一般特征时,将较多地以英、美、法、德、日等国作为分析的案例,同时适当兼顾其他国家。
第一章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概述一、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运作以及有关国家政治过程的一系列规则和安排。
包括国家的国体;包括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包括依据国家宪法和法律建立起来的国家权力机构及其运作规程;包括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组织以及社会一切政治参与行为规则。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为实现其政治统治和协调政治权力、利益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的总和。
2、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与政治体系“政治体制”(Political institutions),一般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建立起来的一套政权机构和决策机制,包括政府机构、有官方地位的法律机构和社会机构等。
“政治体系”(Political system),则是西方政治学界以系统分析模式和结构功能分析模式研究政治制度时用以代替“国家”、“政府”等术语的所用概念,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美国。
政治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伊斯顿、阿尔蒙德、多伊奇等人。
这是一个涵盖面在实际上大于“国家”、“政府”和“政治制度”的概念。
什么是政治制度?迪韦尔热:“可以把一个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分的特定社会团体的形式称作政治制度。
”阿尔蒙德:“政治制度是负责维护社会秩序或改变这种秩序的合法制度。
”中国学者:“政治制度是社会政治领域各项制度的总和。
”二、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传承与基本内容(一)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1、古代雅典城邦民主制(1)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形成①梭伦改革②克里斯梯尼改革③伯里克利时代梭伦改革梭伦改革主要有三项重要的内容:①在经济上,颁布“解除债负令”。
②在社会结构上,以财产而不是按血亲划分社会等级。
③在政治上,削弱贵族会议的权力,提升公民大会的作用。
克里斯梯尼改革克里斯梯尼的改革内容有:(1)以地区原则划分的新选区替代按氏族部落组成的旧选区。
(2)以五百人会议替代以前的四百人会议,以次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并执行公民大会决议。
导言45-50一、本课程研究的内容和范围1、国体:指的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哪些阶级是占统治地位的,哪些阶级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由此决定的国家的阶级属性,或者说,就是国家的性质。
国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是决定性部分。
即一个国家的国体决定的是政治制度的形式。
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2、政治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个政治统治形式,不仅包含国体,也包含政体;不仅涉及政体、国家结构和政府制度,而且涉及国家机关、政府机关之外的一切政治单位或政治角色(公民和选民、政党和利益集团、新闻和大众传媒,等等)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环节,等等。
3、政治制度的形式:(1)政体,(2)政府制度,(3)国家结构,(4)政治体制(1)政体: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即政权组织形式,具体内容是设置哪些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如何组织、国家机关如何产生、权力如何划分、如何相互配合和牵制。
(2)政府制度:一个国家行政机关的制度。
(3)国家结构:即国家的整合形式。
(4)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和具体形式、运作的具体方式、具体程序和具体环节。
◇当代政治学划分政体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当代政治学划分政体的主要依据最高权力的构成(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产生方式和任期,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等,尤其是国家的立法机关与国家元首和行政机关的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
二、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1)有助于分清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2)是面向世界学习外国的需要。
(3)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西方各国内政外交及其走向,从而更透彻地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
(4)有助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
三、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方法:1、历史唯物主义,2、比较研究方法,3、政治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
导言45-50一、本课程研究的内容和范围1、国体:指的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哪些阶级是占统治地位的,哪些阶级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由此决定的国家的阶级属性,或者说,就是国家的性质。
国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是决定性部分。
即一个国家的国体决定的是政治制度的形式。
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2、政治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个政治统治形式,不仅包含国体,也包含政体;不仅涉及政体、国家结构和政府制度,而且涉及国家机关、政府机关之外的一切政治单位或政治角色(公民和选民、政党和利益集团、新闻和大众传媒,等等)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环节,等等。
3、政治制度的形式:(1)政体,(2)政府制度,(3)国家结构,(4)政治体制(1)政体: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即政权组织形式,具体内容是设置哪些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如何组织、国家机关如何产生、权力如何划分、如何相互配合和牵制。
(2)政府制度:一个国家行政机关的制度。
(3)国家结构:即国家的整合形式。
(4)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和具体形式、运作的具体方式、具体程序和具体环节。
◇当代政治学划分政体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当代政治学划分政体的主要依据最高权力的构成(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产生方式和任期,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等,尤其是国家的立法机关与国家元首和行政机关的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
二、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1)有助于分清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2)是面向世界学习外国的需要。
(3)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西方各国内政外交及其走向,从而更透彻地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
(4)有助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
三、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方法:1、历史唯物主义,2、比较研究方法,3、政治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
1、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指导比较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
经济因素并不是决定历史过程的唯一因素。
(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却不相同。
)我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研究政治制度,就应该看到,影响各国政治制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国家的国情。
国情:所谓国情不仅包括经济制度,而且包括历史特点、文化传统、民族构成和民族习惯、国际环境、阶级力量的对比,甚至人口、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
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他要适合该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适合这个国家的国情。
(一国政治制度与该国国情的关系)2、比较研究方法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基本方法最早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他提出了对政治制度进行分类的原则和标准;以及后来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比较政治研究的取向:①国别研究;②跨国研究3、政治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具体研究方法:阶级分析、制度分析、历史分析、文化分析、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把系统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的方法引进政治学研究而产生的一种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对政治制度研究的意义:系统分析对政治制度研究的意义在于把政治制度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来认识,有助于揭示政治制度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51-79第一节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一、城邦:(城邦是西方政治制度的摇篮)(古代希腊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城邦制度)1、城邦: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的一种小型的城市国家,即一个单独的城市为中心和周围乡村组成的城市国家。
2、代表性城邦: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体)、斯巴达(实行的是寡头政体)、叙拉古等。
3、城邦的社会结构城邦人口划分的三个主要阶级:(1)奴隶、(1)外邦人、(3)公民公民:是城邦的成员,有权参加城邦政治生活,这种特权是根据出身而获得的。
公民概念的核心是权力。
4、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性:①君主制政体;②贵族制政体;③民主制政体。
古希腊出现过多样的不同政体(政体类型):(1)君主制政体:城邦最高统治权掌握在君主一个人手中,即所谓一人统治。
克里特岛最早出现。
(2)贵族制政体:由少数贤人掌握城邦最高统治权的政体形式。
(3)民主制政体:指城邦国家中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儹主制(叙拉古)是君主制的变态形式:具有个人独裁色彩的政体。
二、雅典的城邦民主制(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核心特征是主权在民)1、雅典的民主制的形成与发展(雅典城邦民主制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制经济)雅典民主制:指在古希腊城邦雅典实行的民主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制的形成:在荷马时代,古希腊的氏族社会开始解体。
在阶级分化、阶级对立过程中,雅典城邦产生了。
早期的雅典城邦是由:世袭贵族、自由民中的工商业者、农民,三个等级组成。
(2)雅典民主制的发展:1)梭伦改革,2)克里斯梯尼改革。
1)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①经济改革:颁布了解除债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度;②社会结构改革:打破原有血亲组织;③政治改革:剥夺贵族对政治的垄断,规定按等级抽签选官。
还创立了陪审法庭。
梭伦改革历史意义: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
2)克里斯梯尼改革:①以地域组织取代血缘组织作为城邦的行政单位。
②政治制度上进行一系列改革,议事会规模扩大为500人。
③建立陶片放逐法制度。
克里斯梯尼改革历史意义:宣告了氏族社会的终结和国家的成熟,标志着雅典民主制的最终胜利。
★梭伦改革后雅典人出现了三个政治派别:①平原派(贵族后裔);②海岸派(商人和手工业者);③山地派(农民)。
2、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内容:(1)公民大会;(2)议事会;(3)陪审法庭;(4)十将军委员会。
(1)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有权了解真实问题和情况,然后进行辩论和公议,决定城邦所有值得一论的事情和政策。
(2)议事会:雅典最重要的统治机构。
议事会负责筹备公民大会的召开,准备和起草公民大会讨论的所有议案,执行公民大会的决定,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
500人议事会(常设机构):处理日常事务的权力由来自10个部落50名成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轮流行使。
(3)陪审法庭:是整个民主城邦制度的拱顶石,以全体公民的名义行使权力,不仅是雅典城邦的最高审判机关,而且可以对各级官吏行使监察权。
控制方式有任前检查、任期结束检查、任期结束账目和公款检查。
(4)十将军委员会:十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军事机构。
在古希腊的雅典,唯一需要依据当选者的才能进行选举的职位是十将军。
3、雅典城邦民主制的特征:(1)直接民主;(2)抽签选官;(3)轮番为治(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对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三、城邦民主制的意义与困境1、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意义:(1)主权在民原则: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公民的主权,为后世民主政治理论提供了一个主权在民的原型。
(2)法治原则:雅典城邦民主制是和法治联系在一起的。
宪法是城邦的最高法律准则。
2、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局限和困境(1)雅典城邦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自由公民的民主制度,就其城邦人口总数而言,是少数人的民主。
(2)存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尖锐冲突。
(3)强调多数人裁定的时候没有相应的保护少数人的权利,这很容易导致多数暴政。
(4)频繁举行的大规模集会不可避免会导致民主质量的下降。
第二节古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一、古罗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1、古罗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1)王政时代,(2)共和时代,(3)帝国时代。
从罗马建城到末代国王于公元前510年被驱逐,构成罗马国家形成的王政时代(1)王政时代是罗马从氏族社会向国家过渡的时期。
罗马的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
10个氏族组成一个库里亚,10个库里亚组成一个部落,称特里布。
(2)共和时代。
罗马共和国:指古罗马在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之间的政体。
罗马共和国的发展的两条主线:①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②罗马对意大利的征服和对外扩张。
罗马共和时代,平民在政治上的无权地位是由土地问题、债务问题造成的。
(3)帝国时代。
罗马帝国分为:前期帝国(前27-192)和后期帝国(193-476)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被废除,西罗马帝国灭亡。
二、古罗马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1、王政时代的政治制度,2、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3、帝国时代的政治制度。
1、王政时代的政治制度:(1)库利亚大会,(2)长老会议,(3)王(勒斯克)。
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表现出军事民主制的色彩。
(1)库里亚大会:即罗马的人民大会:主要解决罗马公社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务。
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子参加,按库里亚分组议事。
(2)长老会议:由300个氏族族长组成,相当于库里亚大会的预决机构,能操纵库里亚大会并对王施加决定性影响。
(3)王:主要是军事首长,身兼最高祭司和审理某些案件的审判长。
公元前326年通过的彼特留法,规定禁止将负债的罗马公民变成奴隶。
古罗马王政时代的平民与贵族的矛盾集中在:土地问题、债务问题、平民向贵族争取政治权利的问题。
第六王塞维·图里乌进行了两项改革:①按财产把罗马公民划分成6个等级。
②以财产和地域原则设立森杜里亚大会。
图里乌改革,标志着罗马氏族社会向罗马国家的转变。
2、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1)人民大会,(2)元老院,(3)行政官员。
这时期的政治制度仍然以大地主占有为基础的新老贵族联袂执政,全体罗马公民有限参与的寡头民主制。
(1)人民大会:是罗马共和国时代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存在两种形式,一是森杜里亚大会,即百人队大会,是公民参政性的最高类型的人民大会,其权力有立法权、决定战争与媾和问题的权力、选举权、司法权。
二是特里布大会,这是罗马民主程度最高的人民大会,又称平民大会。
(2)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时代最为重要的机构,由王政时代的长老会议发展而成,控制着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在共和国的政制中,元老院处于权力的中心地位。
元老院一般由300人组成。
(3)行政官员:包括①执政官,②独裁官,③行政长官,④监察官,⑤保民官。
①执政官: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两人组成。
②独裁官: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下由元老院任命的特殊官职。
享有最高军事权和民政权。
③行政长官:是负责诉讼方面的最高长官。
④监察官:主要职权是审查元老院的名单、进行公民调查、管理公共财产和公共工程、监督公民道德等。
⑤保民官:保民官对其他官员的命令、元老院的决定有否决权共和时代的高级官吏的共同特点:1)除独裁官等特殊职位,所有官吏是经人民选举出来的。
2)官吏没有报酬。
3)任职都有期限。
4)决定必须一致通过。
5)除独裁官、监察官和保民官外,对任职期间行为负责。
3、帝国时代的政治制度:这时代的罗马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是一种君主专制体制。
(1)罗马帝国统治体制的三种类型:①元首体制, ②四帝共治体制,③君士坦丁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