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工程 第七讲 轧制压力及力矩计算3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82
1.1.5轧制压力模型工程计算中经常采用如下简化的专用于孔型轧制的轧制压力公式计算轧制压力:Q F K P d m =(1.25) 式中:m K ——平均变形抗力;d F ——接触投影面积;确定轧件与轧辊的接触面积,经常采用如下公式:用矩形-箱形孔,方-六角,六角-方,方-平椭圆,平椭圆-方以及矩形-平辊系统轧制时⎪⎪⎭⎫ ⎝⎛-+=1122101ηA B B H S (1.26) 按方-椭轧制方案时 75.0)1(121-+=A H S ηξη(1.27)()⎪⎪⎭⎫ ⎝⎛++⎪⎪⎭⎫ ⎝⎛-++⎪⎪⎭⎫ ⎝⎛-++=213.009.011845.0375.01128.0)1(29.071.0221k k a a ηηηδξ 按椭-椭,椭-圆,圆-椭,椭-立椭和立椭-椭轧制时⎪⎪⎭⎫ ⎝⎛-=1121ηξA H S (1.28)椭圆-圆 )1.01)(62.1(201K K a a --=δδξ (1.29)圆-椭圆 )4.01)(62.1(2101δδδξK K a a +-=(1.30) Q ——载荷系数,针对各种孔型轧制情况的Q 值回归模型为:W W Q /61.10771.0731.0++-=式中:W ——考虑不同轧制条件的无量纲参数; 102F F F W d+=其中:10,F F 分别为轧件入出口断面面积。
1.1.6轧制力矩及功率模型轧制力矩计算公式为:ψm z PL M =(1.31) 式中:P ——轧制压力m L ——平均接触弧长度ψ——力臂系数力臂系数ψ也采用对各种孔型轧制情况的回归模型:W W /083.0108.0705.0+-=ψ(1.34) 轧制功率是单位时间所做的功,即:tAN =(1.35) 式中:A ——变形功,KJ ; t ——轧制时间,s 。
又由轧制所消耗的功与轧制力矩之间的关系为:VtARt A AM ===ωθ(1.36) 式中:θ——角度,rad ; ω——角速度,rad/s ; R ——轧辊半径,mm ; V ——轧辊线速度,m/s 。
三、几个重要工艺参数的计算1、轧制压力、轧制力矩的计算(1)平均单位压力计算平均单位压力一般形式式中? ——应力状态影响系数;——考虑外摩擦及变形区几何参数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考虑外区(外端)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考虑张力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其值小于1,当张力很大时可达到0.7~0.8。
——考虑轧件宽度影响的系数;——对应一定的钢种、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的单向拉伸(或压缩)变形抗力(或屈服极限);——考虑中间主应力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
在1~1.15范围内变化,如果忽略宽展,认为轧件产生平面变形,有,则,=1.15。
斯米尔诺夫根据因次理论得出如下关系式当时,当时,、为变形区平均宽度和平均高度,为外摩擦系数。
根据大量现场实测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轧件应力状态的主要参数是接触弧长度与轧件平均高度的比值。
该比值综合反映了变形区三个主要参数R(工作辊半径)、(轧前厚度)、(压下量)对影响状态的影响。
1)热轧钢板轧机热轧钢板轧机包括中厚板与薄板轧机。
中厚板轧机(包括热轧薄板轧机的粗轧机组)轧制特点与初轧(开坯)机相近,外区影响()是主要的;与初轧不同点是宽度较大,可近似认为是平面应变情况,此时,。
薄板轧机的产品厚度为1.2~16mm。
其待点是,一般为1.5~7,此时,外区影响不存在(),而接触弧上摩擦力是造成应力状态的主要因素,其平均单位压力可表示为外摩擦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可按前面介绍的采利柯夫方法与西姆斯方法进行计算。
热轧薄板精轧机组平均单位压力计算用得最多的是西姆斯公式。
实际计算时常常使用以下简化式或美板佳助简化式。
2)冷轧带钢轧机冷轧带钢轧机的轧件尺寸更接近于推导理论公式时所做的假设,即宽度比厚度大得多,宽展很小,可认为是平面变形问题。
轧件厚度小,轧件内部不均匀变形可忽略,因而平面断面假设和滑动摩擦理论与冷轧带钢(薄板)的情况较符合。
此外,冷轧时均采用张力轧制,因而计算冷轧平均单位压力时,必须考虑张力影响。
轧制力矩及计算
轧制时垂直接触面水平投影的轧制总压力与其作用点到轧辊中心线的距离(即力臂)和乘积叫轧制力矩,如图1所示。
图1 简单轧制时作用在轧辊上的力
轧制力矩是驱动轧辊完成轧制过程的力矩。
轧制力矩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轧件给轧辊的压力计算
M1=P总a (1)
式中 M1——传动一个轧辊需要的力矩,N•m;
P总——垂直接触面水平投影的轧制总压力,N;
a——P总的作用点到轧辊中心线的距离,m。
根据轧制压力和接触面积的计算公式可知,
P总=p平均S接触=p平均(RΔh)1/2[(B+b)/2] 式中 p平均——平均单位轧制压力,MPa;
B、b——轧件轧前与轧后的宽度,mm
R——轧辊半径,mm
△h——压下量,mm。
力臂a可按下式计算:
a=Ψ(R△h)1/2×10-3,m (2)
式中Ψ一轧制压力的力臂系数。
将(2)代入(1)可得
M1=p平均R△hΨ[(B+b)/2]×10-3,N•m (3)热轧时力臂系数取值如下:
方形断面轧件Ψ=0.5
圆形断面轧件Ψ=0.6
在简单轧制情况下,即两个轧辊的直径相同,转速相等,双辊驱动,轧件作匀速运动,当轧件性质相同时,在上下两辊的作用下,轧件两面产生的变形一样,这时驱动两个轧辊的轧制力矩为:
M=M1+M2
因 M1=M2
故
M=2P总a
或
M=p平均R△hΨ(B+b)X10-3,N•m
2)按能量消耗计算
M1=A变R/l
式中A变——变形功,J;
R——轧辊半径,mm;
l——轧件轧后长度,mm。
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轧制非矩形对称断面轧件的轧制力矩。
4轧制力和功率的计算轧制代表了很多关系分析的特殊问题,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业流程。
其中板的轧制已经被广泛的研究了。
4.1通过局部应力分析的轧制力计算x x x h dh h d σσσ-++横向应力ααsin cos 2⎪⎭⎫ ⎝⎛dx p r 2个轧辊上的径向压力 图4.1带钢轧制的变形区域的剖视图,展示了带钢中性面两边的2个单元体的受力图。
虚线表示在载荷作用下轧辊的变形,轧辊半径变为R ’。
ααμcos cos 2⎪⎭⎫ ⎝⎛dx p r 2个轧辊上的摩擦力因为稳定轧制,所以单元体处于平衡状态:02tan 2=+++dx p dx p dh hd r r x x μασσ(4.1)在中性点入口一侧的单元体B 也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的方向与其相反,我们得到一个类似的方程:为方便起见,将2个方程统一表达:02tan 2=±++dx p dx p dh hd r r x x μασσ(4.2)这里,上面的符号“-”表示前滑区,下面的符号“+”表示后滑区。
带入公式αtan 2dx dh =得:常需要考虑S 的增加,因此方程4.3变为:()()()dh p hp hS d h d x αμσcot 1±-=-=(4.6)由于假设轧辊的半径是恒定的,所以能方便的用极坐标(R,α)替换dh: 又因为()()αμαcot 1sin 2±-=-Rp hp hS d根据量纲比S p /,()αμαααcot sin 2)(11±-=⎪⎭⎫ ⎝⎛-+⎪⎭⎫ ⎝⎛-Rp d hS d S p S p d d hS(4.7) 由Bland 和Ford 于1948年提出的简化,让这个方程更直接的积分。
在大多数情况下,轧制压力随辊缝里角度位置的变化比屈服应力随之的变化要大的多。
此外,hS 的乘积的变化将更小,因为S 随h 的减小而增加。
因此,与式子⎪⎭⎫ ⎝⎛-S p d d hS 1α比较,式子()hS d d S p α⎪⎭⎫ ⎝⎛-1通常被忽略。
轧钢等轧制力张力等常用公式轧制是将金属材料经过一系列的轧制工艺,通过压力使其变形实现加工的一种方法。
在轧制过程中,力和张力是非常重要的物理参数。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公式来计算轧制力和张力。
1.钢坯轧制力钢坯轧制力是指在轧制过程中施加在钢坯上的力。
钢坯轧制力的计算公式如下:F=K×A×σ其中,F表示轧制力,K表示轧制系数,A表示轧制面积,σ表示应力。
轧制系数是根据不同的轧制过程和材料性质确定的常数。
2.钢坯张力钢坯张力是指施加在钢坯上的轴向拉力。
钢坯张力的计算公式如下:T=F/S其中,T表示张力,F表示轧制力,S表示钢坯的截面面积。
3.单元轧制力单元轧制力是指在钢坯轧制中所施加在每个轧制过程中的力。
单元轧制力的计算公式如下:F_unit = F / n其中,F_unit表示单元轧制力,F表示轧制力,n表示每个轧制过程中的单元数量。
4.反弯力反弯力是指在轧制过程中,钢坯所承受的弯曲力。
反弯力的计算公式如下:R=M/h其中,R表示反弯力,M表示弯矩,h表示截面高度。
5.弯曲应力弯曲应力是指在轧制过程中,钢坯所承受的应力。
弯曲应力的计算公式如下:σ=M/(h×y)其中,σ表示弯曲应力,M表示弯矩,h表示截面高度,y表示截面中点到轴心的距离。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轧制力张力等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考虑材料的性质、轧制工艺参数等因素,综合计算得到准确的结果。
同时,这些公式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适应不同的轧制工艺需求。
5 轧制力能参数计算与强度效核5.1 计算各道次轧制压力、力矩、功率5.1.1 各道次的压力单位压力:爱克隆德公式p=(1+m)(K+ηu )(Mpa) (5-1)式中m----表示外摩擦对单位压力影响的系数;f----轧件与轧辊间的摩擦系数;对于钢轧辊,f=1.05-0.0005t;R----轧辊工作半径(mm),四辊轧机取450mm;----压下量,= - (mm);, ----轧制前后的轧件高度(mm);t----轧制温度(℃);K----静压力下单位变形抗力;K=9.8(14-0.01t)(1.4+C%+Mn%)Mpa,C%取0.2%,Mn%取1.4%。
η----被轧钢材的粘度系数η=9.8×0.01(14-0.01t)C Mpa•sC----关于轧制速度系数,V(m/s)<6时,C取1 ;v=6~10m/s时,C=0.8v----线速度,=3.14×0.9×60/60=2.826m/s,所以C=1。
u----变形速率为(s-1)轧制时金属对轧辊产生的总压力为:P=plB (5-2)式中p----平均单位压力(Mpa)B----轧件宽度,----变形区长度,例如,第一道次,f=1.05-0.0005t=1.05-0.0005×1150=0.475= =0.095K=9.8(14-0.01t)(1.4+C%+Mn%)=9.8×(14-0.01×1150)(1.4+0.2+1.4)=73.5η=9.8×0.01(14-0.01t)C=0.098×(14-0.01×1150)=0.245=3.14×900×29.28/60=1379.088mm/s= =1.0028= =67.08则平均单位压力p=(1+m)(K+ηu )=(1+0.095)(73.5+0.245×1.0028)=80.75Mpa轧制时金属对轧辊产生的总压力:P=plB=80.75×67.08×2320=12566767.2kg=12.57MN其他道次的计算结果列于表5-1。
轧制力能参数范文轧制力是指钢铁、金属等材料在轧制过程中受到的切削力或变形力。
轧制力的参数对轧制过程的控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轧制力的定义、计算、调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详细介绍轧制力的参数。
一、轧制力的定义轧制力是指轧制机综合作用下金属材料所受的力。
在轧制过程中,轧辊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压制、切割、牵引等方式对其进行变形。
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轧制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变形途径、变形程度和质量。
二、轧制力的计算1.平面轧制力计算公式在平面轧制过程中,轧制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kAε其中,F为轧制力,k为表征轧制过程的特性参数,A为金属材料的截面积,ε为金属材料的应变。
该公式表明,轧制力与材料的截面积和应变呈正比关系,同时受到轧制过程特性参数k的影响。
2.缺口轧制力计算公式在缺口轧制过程中,轧制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kAl其中,F为轧制力,k为表征轧制过程的特性参数,A为金属材料的截面积,l为两辊缺口的长度。
该公式表明,轧制力与材料的截面积和缺口长度呈正比关系,同时受到轧制过程特性参数k的影响。
三、轧制力的调节为了获得良好的轧制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对轧制力进行调节。
常见的调节方法包括调节轧辊力、调节辊缝尺寸、调节轧机速度等。
1.调节轧辊力通过调节轧辊的力大小和方向,可以改变轧制力的大小和分布,从而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
调节轧辊力可以通过改变轧辊的压下力和牵引力来实现。
2.调节辊缝尺寸通过调节辊缝的宽度和间隙,可以改变轧制力的大小和分布。
辊缝的宽度和间隙对轧制力的影响较大。
辊缝宽度小,间隙大,轧制力较大;辊缝宽度大,间隙小,轧制力较小。
3.调节轧机速度通过调节轧机的转速和进给速度,可以改变轧制力的大小和分布。
提高轧机速度可以减小轧制力,但同时也会增加摩擦力和能量消耗。
四、轧制力的影响因素轧制力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工艺参数和轧机设备的调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