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1111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八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能力1.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定义和意义尊重他人的表现和方式如何做到尊重他人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尊重他人的定义和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尊重他人的表现和方式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1.4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尊重他人新课讲解:讲解尊重他人的定义和意义,举例说明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讨论尊重他人的表现和方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第二章:负责任的行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负责任的习惯和能力2.2 教学内容负责任的行为的定义和意义负责任的行为的表现和方式如何做到负责任的行为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负责任的行为的定义和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负责任的行为的表现和方式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2.4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负责任的行为的定义和意义,举例说明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讨论负责任的行为的表现和方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负责任的行为的场景第三章:公平正义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追求公平正义的习惯和能力3.2 教学内容公平正义的定义和意义公平正义的表现和方式如何做到公平正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平正义的定义和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公平正义的表现和方式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3.4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公平正义的意义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公平正义的定义和意义,举例说明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讨论公平正义的表现和方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公平正义的场景第四章:团队合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和习惯4.2 教学内容团队合作的定义和意义团队合作的表现和方式如何做到有效团队合作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团队合作的定义和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的表现和方式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4.4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团队合作的定义和意义,举例说明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的表现和方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团队活动,模拟团队合作的场景第五章:自我管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习惯5.2 教学内容自我管理的定义和意义自我管理的表现和方式如何做到自我管理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管理的定义和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自我管理的表现和方式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5.4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自我管理的定义和意义,举例说明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讨论自我管理的表现和方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自我管理活动,模拟自我管理的场景第六章:诚信做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6.2 教学内容诚信做人的定义和意义诚信做人的表现和方式如何做到诚信做人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诚信做人的定义和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诚信做人的表现和方式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诚信做人的重要性6.4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做人的意义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诚信做人的定义和意义,举例说明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讨论诚信做人的表现和方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诚信做人的场景第七章:遵守规则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7.2 教学内容遵守规则的定义和意义遵守规则的表现和方式如何做到遵守规则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遵守规则的定义和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遵守规则的表现和方式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7.4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遵守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遵守规则的定义和意义,举例说明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讨论遵守规则的表现和方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第八章:热爱祖国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热爱祖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8.2 教学内容热爱祖国的定义和意义热爱祖国的表现和方式如何做到热爱祖国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热爱祖国的定义和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热爱祖国的表现和方式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热爱祖国的重要性8.4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热爱祖国的意义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热爱祖国的定义和意义,举例说明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讨论热爱祖国的表现和方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热爱祖国的场景第九章:保护环境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9.2 教学内容保护环境的定义和意义保护环境的表现和方式如何做到保护环境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保护环境的定义和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保护环境的表现和方式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9.4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的意义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保护环境的定义和意义,举例说明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讨论保护环境的表现和方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环保活动,模拟保护环境的场景第十章:感恩他人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感恩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和行为10.2 教学内容感恩他人的定义和意义感恩他人的表现和方式如何做到感恩他人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感恩他人的定义和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感恩他人的表现和方式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感恩他人的重要性10.4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感恩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感恩他人的定义和意义,举例说明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讨论感恩他人的表现和方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感恩活动,模拟感恩他人的场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尊重他人的表现和方式补充和说明: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理解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和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踊跃探究政治快乐课堂,中学阶段政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爱好,造就学生学习政治的踊跃性,使他们树立学习政治的自信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根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昨天换工位吹空调有点感冒流鼻涕内容,感谢大家阅读,盼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的相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看法,敬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二)实力目标;⑴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敬重文化的多样。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认同本民族文化,敬重其他民族文化教学重难点重点:文化多样性难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各具特色。
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这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如何正确相识、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本节课探究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展示不同的建筑,这些建筑承载了什么?说明白什么?各国标记性的建筑显示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即世界文化是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的。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外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一下纷呈的民族节日。
(1)民族节日①含义: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意义:第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其次: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悟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小试牛刀:1、20xx年3月13日,是农历的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予了人们祈龙赐福的奇妙愿望。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优秀9篇)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篇一1.什么是诚实?诚实有什么重要性?(1)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
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
诚实的人对自己是诚实的,这就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诚实的人对他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践守诺言。
(2)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只有一个诚实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2.谎言的根源及危害是什么?(1)在我们的生活中,谎言并不鲜见。
各种谎言背后总是有着利益、面子等缘由。
有的人认为,撒谎是人难以避免的缺点,撒点小谎,也无伤大雅。
其实,谎言往往像身体上的溃疡,它会从小处向大处扩展。
(2)撒谎带来的暂时利益污染了人格,使心灵变得晦暗。
谎言败露的同时是信用的丧失,友谊的毁坏。
人一旦撒谎成性,最终将遭到朋友和社会的唾弃。
3.承诺的重要性及要求是什么?(1)学会诚实做人,就要懂得承诺的重要性。
俗话说,一诺千金,形容承诺的道德分量之重。
无论对大事还是对小事,你的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兑现。
每一个小小的诺言的兑现,都是你人生信用大厦的一块石子。
一个人的信用是靠始终一贯的诚实守信的行为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不能轻视自己的每一个承诺。
(2)没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决不能去承诺。
4.怎样区分诚实、隐私与“善意的谎言”?诚实是拒绝谎言,却不排除必要的沉默。
我们有权保留自己的隐私,也应该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和对象面前适当地说话。
不分场合和对象,将不适当的话和盘托出,即使说的是真话,那也不是诚实的要求,而只能被视为愚蠢。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将一些负面的事实加以掩饰,那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与不负责任、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案优秀9篇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一节课教案篇一第一课时家,温馨的港湾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培养学生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和长悲的积极情感。
使学生知道父母给与了自己生命,父母抚养教育自己成人,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赋予的义务。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中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孝敬父母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行为习惯,真正把父母的感激之情转换为孝敬父母实际行动。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反映自己家庭生活温馨场面的照片,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让学生回顾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最令自己难忘的一件事,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们共享。
教学过程:播放《让爱住我家》的歌曲,听着这首歌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我们自己的家,家,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指导学生阅读《可爱的家》,思考走遍天涯海角,最思念的地方是什么?在家中是谁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自己又该给家里做些什么?今天我们来一起分享家庭的温馨,一起思考对家庭的责任。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照片,介绍一下自己选择这张照片的原因。
介绍完了之后,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家的感受。
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揭示家庭的美好——是落叶回归的根,是孤雁向往的巢,是江河拥抱的海,是航船依靠的岸。
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教师引导、组织活动:说一说父母为我们做过的最令自己难忘的一件事?学生活动:略教师讲故事《她把生的机会留给孩子》介绍英雄母亲——卢映雪。
学生总结:父母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交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父母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树立人生的目标,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父母把子女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教师请学生讲“香九令,能温床”的故事,告诉学生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法律应尽的义务。
八年级上思想品德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知识和概念。
3.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的道德生活1. 道德与道德规范2. 社会公德与个人品德3. 遵守道德规范,做有道德的人第二章:家庭与亲情1. 家庭的重要性2. 亲情与孝道3. 家庭关系与家庭和谐第三章:友谊与爱情1. 友谊的重要性2. 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谊3. 爱情与婚姻观念第四章:个人与集体1.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 自觉维护集体利益3. 做负责任的集体成员第五章:权利与义务1.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2. 尊重他人权利3. 履行公民义务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和概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锻炼道德判断和行为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情景模拟表演: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道德判断和行为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上思想品德全册》2. 辅助材料:相关案例、文章、视频等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4. 教学道具:情景模拟道具、卡片等六、教学内容第六章:遵守法律法规1. 法律法规的重要性2. 公民的法律意识3. 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第七章:尊重与包容1.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2. 学会包容与宽容3. 增进人际关系和谐第八章:自信与自强1. 自信的重要性2. 培养自强的品质3. 面对挫折与困难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2. 保护环境的责任3. 可持续发展观念第十章:网络安全与信息素养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2. 学会正确使用网络3. 提高信息素养,做合格网络公民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二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设计优秀3篇八年级上思想品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体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能力目标: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追问,拓宽思维的深度及广度,能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谈论与分析,从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教学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
课件: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图片。
同学们,你了解我们的社会吗?你知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体味生活的美好,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新课学习探究一感受社会生活活动(一)了解社会生活情景一周六早上6点30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
他们发现公园新增了些健身器材,健步道上也铺上了塑胶,跑步可舒服了。
情景二上午8点20分,李铭的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他们发现蔬菜品种多了,蔬菜可新鲜了。
情景三下午3点15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上网。
情景四晚上7点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有关《大国工匠》的新闻,交流关于新闻的看法。
(1)在李铭的一天中,他做了哪些事情?(2)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亲身实践,与人交流,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旅游,等各种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来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
2.合作探究:出示材料“中学生小华的日记节选”,7月25日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熬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8月3日在家看电视,我看到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纪录片,心潮澎湃,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到了由衷的敬佩。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第一章:尊重生命,关爱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学会尊重生命。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关爱他人,乐于助人1.3 教学过程引入:讨论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
新课:讲解生命的价值,强调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1.4 作业与评价作业:写一篇关于尊重生命的短文。
评价: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章:遵守规则,维护秩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培养学生维护秩序,尊重他人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规则的意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维护秩序,尊重他人2.3 教学过程引入:讨论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分享对规则的理解。
新课:讲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强调维护秩序的意义。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秩序维护活动,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
2.4 作业与评价作业:写一篇关于遵守规则的短文。
评价:学生参与校园秩序维护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章:诚实守信,做负责的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学会做负责的人。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人际信任度。
3.2 教学内容诚实的意义守信的重要性做负责的人3.3 教学过程引入:讨论诚实守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让学生分享对诚实守信的理解。
新课:讲解守信的重要性,强调做负责的人的意义。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诚信宣传活动,培养诚信意识。
3.4 作业与评价作业:写一篇关于诚实守信的短文。
评价:学生参与诚信宣传活动的积极性。
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律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2 教学内容良好习惯的意义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良好习惯对人生的影响4.3 教学过程引入:讨论良好习惯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分享对良好习惯的理解。
新课:讲解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强调良好习惯对人生的意义。
实践:组织学生制定个人习惯培养计划,并进行跟踪记录。
4.4 作业与评价作业:制定个人习惯培养计划,并进行跟踪记录。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思想品德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掌握道德评判的基本原则。
3.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思想品德的概念和内容•思想品德的定义•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思想品德的培养途径2. 道德评判的基本原则•道德评判的依据•道德评判的标准•道德评判的方法3. 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对人对事的正确判断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格和态度三、教学过程1. 导入学习利用举例、引言或小故事等方式引入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和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或黑板等方式,讲解思想品德的概念和内容,并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道德问题,让他们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互相沟通和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个人思考与总结让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总结,回答一些思考题,巩固他们对思想品德和道德评判的理解和掌握。
5. 教师点评与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6. 拓展活动安排一些拓展活动,如观看相关视频、阅读道德故事或参观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思想品德和道德评判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可以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思想品德和道德评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对本节课教学的整体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思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践行道德原则,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4. 教育学生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道德品质:诚实守信、仁爱互助、勤劳节俭、乐观向上。
3. 法律意识:知法守法、尊重他人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 情绪调控:认识情绪、表达情绪、调节情绪、积极面对生活挑战。
5. 人际关系:尊重与理解、沟通与交流、合作与分享、宽容与接纳。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和法律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情感教育法:通过故事、歌曲、情景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占总评的40%。
2. 单元测试: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测试成绩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单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内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教学时数:2课时2. 第二单元: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学内容:学习诚实守信、仁爱互助、勤劳节俭、乐观向上的道德品质。
教学时数:2课时3. 第三单元:法律意识的教育教学内容:学习法律法规,提高尊重他人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
教学时数:2课时4. 第四单元:情绪调控的能力教学内容:学习认识情绪、表达情绪、调节情绪的方法,积极面对生活挑战。
教学时数:2课时5. 第五单元:人际关系的处理教学内容:学习尊重与理解、沟通与交流、合作与分享、宽容与接纳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
关于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免费教案5篇关于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免费教案5篇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每一个老师都要求拥有这项技能。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免费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免费教案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同学·朋友》是实验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八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个框题。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的主题是我与他人,因此学好本框题内容对于整个初二上册的教学都具有非常重要和普遍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为学生学会与父母、同学、老师交友打下牢固的基础,也必将对学生今后更广泛的交友乃至成才创业奠定基础。
因此,本框题不管在本单元还是在初二上册教材中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本框的基本逻辑架构是从感知自我人际状况到对友谊的理解再到友谊困境的尝试解决,各部分内容都是建立在问题学习基础之上的,由问题情境到简要概括,强调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
第一目内容“我的人际圈”。
通过绘制“人际关系树轮图”的活动直观地感知自己的人际状况,认识到在同学交往中要开放自我,积极交往,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受人欢迎呢?借助小组活动和相关链接,概括出受人欢迎的品质。
第二目内容是“与友同行”。
首先是通过活动思考什么是朋友,朋友从哪里来。
借助两个问题情境概括出交友中的平等互惠、宽容理解等沟通技巧,从而得出什么是友谊、友谊的准则有哪些。
最后,尝试用所学习的交流、沟通技巧和对友谊的理解解决交友中的困惑。
二、学生分析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由于条件所限,视野狭窄、知识面不广,认识能力、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弱,特别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文学素养参差不齐,差距很大,所以教学中不少情境的构建都要事前准备,许多活动的开展、许多问题的探究都要加强组织和引导。
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中学生大都生活在普通的农民家庭中,在趋同心理下,往往喜欢与相同生活的农家孩子交友,因而交友领域不广、交友对象简单、交友经验不足,他们中的许多学生都因学习一般、家境窘迫而会较早地走向社会,因此对初中阶段的农村学生进行系统的交友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