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粉米作为首章,即为希冕。
(三)寓意:藻
藻,即水藻,是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没有根、茎、叶等部 分的区别。具有天然的美丽图案,故古人云“有文”, 如同华虫的形象一样,是冕服上采用藻文的主要原因。
(一)象征和寓意
主观创造类
(1)龙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综合多种动物
的形态,所想象出来的一种神话动物。最初用作氏族图腾, 后来逐渐演变为装饰纹样。 长期以来,龙被赋以种种超自然能力,上天入水,呼风唤雨, 成为无所不能的神灵之物,其形象亦作为人世间最高统治者 的权力象征,广施于皇室建筑、车舆、旗帜及衣冠服饰。 冕服中采用的龙纹,取其变幻莫测的神态。
7、明
补服与官阶
补服,在唐宋圆领袍的胸背部位, 各附缀上一块方形补丁,因这块补丁 是在缝制成衣之后在补缀上的,所以 称之为“补子”,补子上绣有各色禽 兽的图案,以分别标志出他们的官阶 等级。
8、清
A、顶戴分品 B、花翎辨级 C、马蹄箭衣
中国古代冕服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封建等级权利盛行的国 度,从新石器时代到奴隶制国家的形成,都有 一个权利领导核心的统治阶层存在。作为统治 者不仅其权力与他人不同,就连服饰也有严格 的等级规定。而历代帝王及士大夫所着冕服最 具代表性,古代冕服制度也折射出封建社会下 浓郁的身份与等级文化制度。
▪ 旒:又叫做“玉藻”,是在冕板前后两端, 分别垂挂数串玉珠的装饰品。一是用以表 明身份。二是用此遮挡视线,含有使戴冠 者目不斜视,不看不正之物的意义。“视 而不见”由此而来。
冕服旒数表
天子 公 侯伯 子男 孤 三命之卿 再命大夫 一命大夫
衮冕九章 鷩冕七章
十二旒(24) 九旒(18) 九旒(18) 七旒(14)
七、元
元朝地域辽阔,种族混杂,各种文化交相辉映, 既有农耕文化,也有草原文化,既有中土文化,又 有西亚伊斯兰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这就造成 了元朝服饰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