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876.05 KB
- 文档页数:38
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以国际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发展与大竞争为背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实现资源共享、支持系统互操作性、保障远程教育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跟踪国际标准研究工作和引进相关国际标准,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修订与创建各项标准,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包含27项子标准,分为总标准、教学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学环境相关标准、教育服务质量相关标准五大类。
此外,还设立了4个跟踪研究项目。
标准研制是持久性的任务,国外标准开发周期通常为5年以上。
考虑到我国对于本标准的迫切需要,本委员会采取整体规划,分层推进的策略,按各子标准的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确定不同的进度,计划在3年内基本完成这套标准体系。
如下表所示,在每一子标准项目的第三列中给出可供参考的国外/国际同类标准研究成果(若有的话),最后一列是标准研究任务的优先级,带***的为急需任务,带**的为次急任务, 带*的为缓后任务。
[注1] NIST-ATP/ALSFP: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高科技计划中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重点项目(Adaptive Learning System Focused Program)标准项目的形式化描述称之为规范,作为标准草案的规范经论证后可作为试用标准,试用标准经过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后将成为国家标准。
每一子标准研究产生的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少数项目例外):(1)规范正文:以简洁的语言对相应的标准做形式化描述,包括标准的目的、作用范畴、术语定义、系统要素和相互关系、元数据定义、数据交换格式等。
(2)实践指南,包含对规范要点的详细解释,并提供如何应用标准的实践范例。
(3)测试规范:描述对用户开发的标准化产品进行测试验证的程序和方法。
由于规范正文是以形式化语言描述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缺乏通俗性,因此建议在阅读规范正文时多加参考相应的实践指南,因为实践指南中包含大量针对标准要点的语义解释和相关应用范例。
远程教学简介介绍汇报人:日期:•远程教学概述•远程教学技术•远程教学方法与策略目录•远程教学资源与平台•远程教学评价与质量保障•远程教学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01远程教学概述远程教学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传输到远程学生终端,实现异地教学的教育模式。
定义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个性化教学,适应不同学习需求;交互性教学,增强师生间沟通。
特点定义与特点远程教学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函授教育,通过邮寄教材和作业进行远程教学。
初始阶段电子化阶段网络化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学逐渐采用电视、广播、录音等电子化手段进行教学。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远程教学进入网络化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教学资源,实现实时互动。
030201远程教学的发展历程优势突破时空限制,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0102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交互性教学,增强师生间沟通与互动;局限性对网络和硬件设备依赖较大,需要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师生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可能导致情感沟通不足;学生需要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0102030402远程教学技术远程教学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互动和信息传输。
互联网技术在特定区域内,如学校或企业内,使用局域网进行远程教学。
局域网技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4G/5G等,实现移动设备的远程教学。
无线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视频会议技术通过视频会议软件,实现教师和学生的音视频互动。
流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以流媒体的形式传输,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沉浸式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个性化教学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作业批改等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辅助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学生在线提问和教师答疑的实时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二OOO年五月目录关于规范的说明1. 前言*2. 国外研究资源建设标准的现状*1.LOM模型*2.Dublin core *3.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系统体系结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1. 术语定义*1.1媒体素材*1.2题库*1.3案例*1.4课件与网络课件*1.5网络课程*2. 媒体素材*2.1总则*2.2文本素材*2.3 图形(图像)素材* 2.4 音频素材*2.5 视频素材*2.6 动画素材*3. 题库*3.1 理论模型*3.2 试题组织*3.3 试题的分布结构* 3.4 试题质量要求* 3.5 试题的参数标注* 3.6 试题的抽样测试* 3.7 网络题库基本功能*3.8 题库运行环境要求*4. 网络课件库* 4.1体系*4.2 软件的功能要求* 4.3 设计原则*4.4 输入/输出标准* 4.5 运行的平台要求* 4.6 开发的要求*4.7 提交的产品要求*4.8 软件的属性标准*5. 案例库*5.1编写要求*5.2 案例组成*5.3属性标注*6. 文献资料库*6.1入选的文献资料必须符合如下要求之一*6.2属性标注*7. 网络课程*7.1基本要求*7.2 课程教学内容*7.3 课程导航*7.4 教学活动设计*7.5 教学设计原则与开发要求*7.6 基本教学环境设计*7.7 网络课程的属性描述*8. 教学支持系统功能要求*8.1授课系统*8.2 适应性学习系统*8.3 辅导答疑系统*8.4作业发布、批阅系统*8.5 网络题库系统*8.6 远程考试及评价系统*8.7师生交流工具*8.8虚拟实验环境*8.9 远程教学管理系统*8.10 教育科研搜索引擎*8.11 教学资源编辑制作工具及管理系统*8.12 远程教学评价系统*9. 管理系统功能要求*9.1 系统设计原则*9.2 教学资源库的管理*9.3 远程教育的系统管理*10.数据结构说明*10.1结构类型*10.2编码类型*关于规范的说明1. 前言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充分利用和优化我国教育资源,普及与提高全民素质,降低教育成本与让全民享有充分受教育权利的一次重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