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6
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止血包扎急救护理技术一、止血创伤性出血非常多见,出血量多时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
快速而有效的止血,是急救的首要措施。
(一)操作程序【评估】1.评估患者伤口情况,出血的量和速度;评估患者全身情况2.环境是否适宜操作,如光线是否充足,是否清洁3.操作者操作是否熟练【计划】1.预期目标迅速止血;无不良反应。
2.用物准备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无菌敷料,止血带,衬垫等,没有止血带时,可用布条代替。
【实施】1.止血带止血法是一种使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的临时止血方法。
(1)检查及暴露伤口。
(2)在使用直接压迫,改变肢体位置及指压止血法无效时方可使用止血带止血法。
(4)抬高患肢,使静脉血回流一部分。
(5)在上止血带的部位以布巾或纱布衬垫,使压力均匀分布并减少对软组织的损害。
(6)绑扎止血带:一手持止血带的一端掌心向上置于敷料上方,另一手将止血带适当拉长环绕肢体2~3圈扎在敷料和手指上方,再将止血带的末端塞入圈内,然后将手指抽出。
压力以远端动脉波动消失为宜。
2.充气式止血带:上肢压力33.3~40kPa,下肢53.2~66.5kPa。
3.其他止血方法:直接压迫法,使用止血海绵、止血粉止血,创可贴止血,止血钳止血法等。
【评判】1.止血带使用方法正确,止血有效。
2.无不良反应。
(二)注意事项2.时间:尽量短,1小时为宜,最长不超过4小时,每隔半小时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再在该人平面绑扎,禁止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
3.标记:佩戴使用止血带术的标记,注明开始时间、部位、放松时间,便于照护者和转运时了解情况。
4.保暖:肢体保暖,冬季防寒,因阻断血流后的肢体抗寒力差,易冻伤。
上止血带处,不覆盖,便于观察。
5.观察:严密观察肢体的反应,是否有脱落、剧痛等反应。
5.冬天留意肢体保暖。
5.停用止血带前,应做好抗休克和手术止血准备。
取下止血带时,先缓慢松开,轻轻抚按伤肢。
6.禁忌:伤肢运端缺血明显或有严重挤压伤时禁用此法止血。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止血是否有效等情况。
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的部位及伤情(割伤、淤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1、制式材料:无菌敷料(棉垫、纱布)、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就便材料: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安全、相对清洁体位:根据伤情选适宜体位。
【方法】一、三角巾包扎技术1、平结(也称外科结和方结)打结技术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打结完成。
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U 型结口一侧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取伤员眼睛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 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避开伤口和骨隆突出处)→ 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 取适宜体位→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 将两底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 在预先做成底边结上打结→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 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部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的小带将顶角于底边连接打结→ 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肩部受伤。
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创伤止血编者的话:创伤出血是我们最常遇到的意外伤害,不论是刀割碰伤,还是车祸碰撞,都需要尽快处理。
然而,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却未被大多数人熟知。
本版邀请急救专家温新华介绍最基本的急救技术,一旦遭遇意外,在急救人员到来前,你能为自己、为他人,科学施救;在急救人员到来后,你能协助他们搭建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
止血出血部位要抬高“外伤出血”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外伤,小到割伤、划伤,大到创伤后的大面积出血。
一般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当失血超过血量的15%时,血压降低,会出现口渴、冒冷汗等症状;当超过40%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出现意识不清、休克等症状。
因此,在创伤急救中,快速止血最为重要。
止血前应先识别出血的类型。
动脉出血时,出血速度很快,呈喷射状,并且颜色鲜红;静脉出血时,出血速度较慢,呈暗红色;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慢慢渗出,呈鲜红色。
针对创伤后外出血,常用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法和指压动脉法。
此外,创伤后还存在“内出血”的情况,皮肤完整而血管破裂或内脏出血。
如怀疑内出血,应减少患者活动,尽快送医院诊治。
加压包扎法是外伤出血时最先考虑的方法,方法简单易行,身体各处伤口均可使用。
操作方法分为三步:1."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2."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临时敷料覆盖伤口,急救者用手直接在纱布上施压5—10分钟;3."止住血后,用绷带卷、三角巾或布条、手帕等紧紧缠绕、包扎伤口。
有条件的话,覆盖伤口前应用洁净的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就应先止血;如果血液浸湿覆盖伤口的纱布,最好不要取掉,应往上再加敷料,然后用绷带包扎。
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住伤口止血。
指压动脉法就是用手指压住伤口近心端的动脉血管,使血管被压在骨头上,从而阻断血流。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是否有效等情况。
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的部位及伤情(割伤、瘀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1、制式材料:无菌敷料(棉垫、纱布)、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就便材料: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安全。
体位:根据伤情选择适宜体位。
【方法】一、三角巾包扎技术1、平结(也称外科结或方结)打结技术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打结完成。
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U型结口一侧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去伤员眼镜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避开伤口和骨隆突处)→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内→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将两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在预先做成的底边结上打结→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口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的小带将顶角与底边·连接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肩部受伤取适宜体位→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巾→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夹角朝上置于伤侧肩部→燕尾底边包绕上臂上部打结→两角(向后的一角大于向前的角并压住前角)分别经胸部和背部拉向对侧腋前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 、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止血是否有效等情况。
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的部位及伤情 (割伤、淤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 、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1 、制式材料:无菌敷料 (棉垫、纱布) 、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 、就便材料: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安全、相对清洁体位:根据伤情选适宜体位。
【方法】一、三角巾包扎技术1 、平结 (也称外科结和方结) 打结技术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 打结完成。
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 U 型结口一侧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合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取伤员眼睛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 避开伤口和骨隆突出处) →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 松紧度适宜→ 观察并记录。
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合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 取适宜体位→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将两底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在预先做成底边结上打结→ 松紧度适宜→ 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合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 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 → 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部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的小带将顶角于底边连接打结→松紧度适宜→ 打结处垫衬垫→ 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合用于肩部受伤。
包扎技术-急救技术(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操作目的】包扎是急救中应用广泛、使用方便的一种操作技术。
其目的是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
【准备物品】包扎使用的主要物品有三角巾、多头巾、绷带、无上述物品时,亦可用毛巾、布单、衣服等替代。
【操作方法】1.绷带包扎法:主要用于四肢、手、足部的包扎及敷料夹板的固定。
有以下几种方法;(1)环形包扎法:环绕数周,层层加压,最后撕开绷带打结或胶布固定,主要用于腕部和颈部。
(2)8 字形包扎法:主要用于关节附近的包扎。
(3)螺旋形包扎法:绷带呈螺旋形上升,每层重叠1/2,主要用于上肢和大腿的包扎。
(4)人字形包扎法:包扎时每圈均反折,多用于前臂和小腿的包扎。
2.三角巾包扎法(1)头顶部伤口:常采用帽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3 ㎝宽,底边正中放在眉间上部,顶尖拉向枕部;底边经耳上向后在枕部交叉并压住顶角、再经耳上绕到额部拉紧打结,顶角向上反折至底边内或用别针固定。
(2)头顶、面部或枕部伤口:采用风帽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额前,底边中点打结放在枕部,底边两角拉紧包住下颌,再绕至枕骨结节下方打结。
(3)颜面部较大范围的伤口:采用面具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下颌处,上提底边罩住头面,拉紧两底角至后枕部交叉,再绕至前额部打结。
包扎好后根据伤情在眼、耳、口处剪洞。
(4)头、眼、耳处外伤:采用头眼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打结放在鼻梁上,两底角拉向耳向下,枕后交叉后绕至前额打结,反折顶角向上固定。
(5)一侧眼球受伤:采用单眼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叠成4 指宽的带形,将带子的上1/3 盖住伤眼,下2/3 从耳下至枕部,再经健侧耳上至前额,压住另一端,最后绕经伤耳上,枕部至健侧耳上打结。
(6)双侧眼损伤:采用双眼包扎法。
先将带子中部压住一眼,下端从耳后到枕部,经对侧耳上至前额,压住上端,反折上端斜向下压住另一眼,再绕至耳后、枕部,至对侧耳上打结。
创伤包扎现场急救技术
创伤包扎现场急救技术
创伤急救是指为减少创伤患者受伤后的死亡率、残疾率,减少感染和并发症,在最快的时间内提供适当的初步急救护理。
以下是创伤包扎现场急救技术:
1.受伤部位清洁:在清洁受伤部位时,应避免把污染物推进伤口内部,以免引起感染,应使用温水和适当的消毒剂清洁伤口,有的伤口不能使用消毒剂,可用温水擦拭清洗。
2.夹层裹布:清洗后,应立即夹层裹布,夹层裹布的作用是保护受伤部位,防止外界细菌进入受伤部位,以减少伤口感染的可能性。
3.包扎:包扎的要点是牢固、紧凑、不死结,张力合适,以免损伤受伤部位,也要仔细检查有无穿刺伤口,以免漏结血管,影响外周血液循环。
4.绑扎:绑扎的要点是绳索要紧,但不能太紧,以免损伤受伤部位,包扎材料要均匀地覆盖受伤部位,不能有裂口或空隙,以防止病菌及外来物侵入伤口。
5.检查:完成包扎后,要检查受伤部位有无疼痛、充血、水肿,以及有无呼吸困难或其他严重症状。
以上就是创伤包扎现场急救技术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现场创伤急救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暂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合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者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住手、假死状态者。
如果住手呼吸不久大都能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将领口解开,腰带放松,注意保护体温。
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使胸部张开。
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者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才干获得成功。
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三种。
口对口吹气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人,造成吸气。
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匡助呼气,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0 次~l2 次,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 为宜。
(二)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1 、心前区叩击术:在心脏停搏后90s 内,心脏的应激性是增强的,叩击心前区,往往可使心脏复跳。
操作方法:心脏骤停后即将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普通可连续叩击3 次~ 5 次,并观察脉搏、心音。
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即将抛却,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2、胸外心脏按压术:此法合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者。
在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作心前区捶击术(使伤员头低脚高,施术者以左手掌臵其心前区,右手握拳,每隔l s ~2 s 在左手背上轻捶3 次~ 5 次),促使伤员心脏复跳,如果捶击无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将伤员仰卧木板上或者地上,解开上衣和腰带,脱掉胶鞋。
救护者位于伤员左侧,手掌面与前臂垂直,一手掌面压在另一手掌面上,使双手重叠,臵于伤员胸骨三分之一处(其下方为心脏)以双肘和臂肩之力有节奏地向脊柱方向用力按压,按压深度5cm ~ 6cm(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就可以了),为心脏恢复自主节律创造条件。
外科创伤急救流程图急救流程图是一种用图形和文字表示的流程图,用于指导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外科创伤急救。
以下是一份标准格式的外科创伤急救流程图,详细描述了在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
流程图开始1. 意识判断-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判断是否有意识丧失的风险。
- 如果患者有意识丧失的风险,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2. 呼吸判断- 检查患者的呼吸状态,判断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情况。
- 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情况,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3. 出血控制- 检查患者是否有大量出血的情况。
- 如果患者有大量出血的情况,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4. 颈椎固定- 如果患者有颈椎受伤的风险,立即进行颈椎固定,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5. 外伤评估- 对患者的外伤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观察外伤部位、程度和可能的并发症等。
-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急救计划。
6. 伤口处理- 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包括清洁、消毒和包扎等。
- 根据伤口的性质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7. 骨折处理- 对患者的骨折进行处理,包括固定和疼痛缓解等。
- 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8. 内脏损伤处理- 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内脏损伤进行处理,包括止血、修复和保护等。
- 根据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9. 休克处理- 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休克情况进行处理,包括输液、升高下肢、保持体温等。
- 根据休克的原因和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10. 疼痛缓解- 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疼痛进行缓解,包括药物镇痛和冷敷等。
- 根据疼痛的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缓解方法。
11. 监测和观察-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观察,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12. 病情记录-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包括伤情、处理方法和效果等。
- 记录的内容应准确、清晰,并及时提交给相关医护人员。
流程图结束以上是一份标准格式的外科创伤急救流程图,详细描述了在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
创伤急救的四大根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创伤急救的四大根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创伤止血编者的话:创伤出血是我们最常遇到的意外伤害,不管是刀割碰伤,还是车祸碰撞,都需要尽快处理。
然而,创伤急救的四大根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却未被大多数人熟知。
本版邀请急救专家温新华介绍最根本的急救技术,一旦遭遇意外,在急救人员到来前,你能为自己、为他人,科学施救;在急救人员到来后,你能协助他们搭建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
止血出血部位要抬高“外伤出血〞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外伤,小到割伤、划伤,大到创伤后的大面积出血。
一般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当失血超过血量的15%时,血压降低,会出现口渴、冒冷汗等病症;当超过40%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出现意识不清、休克等病症。
因此,在创伤急救中,快速止血最为重要。
止血前应先识别出血的类型。
动脉出血时,出血速度很快,呈喷射状,并且颜色鲜红;静脉出血时,出血速度较慢,呈暗红色;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慢慢渗出,呈鲜红色。
针对创伤后外出血,常用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法和指压动脉法。
此外,创伤后还存在“内出血〞的情况,皮肤完整而血管破裂或内脏出血。
如疑心内出血,应减少患者活动,尽快送医院诊治。
加压包扎法是外伤出血时最先考虑的方法,方法简单易行,身体各处伤口均可使用。
操作方法分为三步:1."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2."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临时敷料覆盖伤口,急救者用手直接在纱布上施压 5—10 分钟;3."止住血后,用绷带卷、三角巾或布条、手帕等紧紧缠绕、包扎伤口。
有条件的话,覆盖伤口前应用洁净的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就应先止血;如果血液浸湿覆盖伤口的纱布,最好不要取掉,应往上再加敷料,然后用绷带包扎。
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住伤口止血。
指压动脉法就是用手指压住伤口近心端的动脉血管,使血管被压在骨头上,从而阻断血流。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就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就是否有效等情况。
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得部位及伤情(割伤、淤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就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得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与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1、制式材料:无菌敷料(棉垫、纱布)、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就便材料: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安全、相对清洁
体位:根据伤情选适宜体位.
【方法】
一、三角巾包扎技术
1、平结(也称外科结与方结)打结技术
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打结完成。
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U型结口一侧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取伤员眼睛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避开伤口与骨隆突出处)→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内→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将两底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在预先做成底边结上打结→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部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得小带将顶角于底边连接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肩部受伤。
取适宜体位→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巾→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夹角朝上置于伤侧肩部→燕尾底边包绕上臂部打结→两角(向后得一角大于向前得角并压住前角)分别经胸部与背部拉向对侧腋前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6、腹部三角巾保证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腹部创伤与肠内容物脱出等。
取平卧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腹腔内容物脱出应覆盖无菌湿敷料后加盖容器做好保护→将三角巾折成宽带固定无菌容器)→将加带三角巾顶角朝下,底边横放于上腹部→两底角拉紧于腰部打结→顶角带子经会阴拉至后面,同两底角得余头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伤者取平卧屈膝位等待处理。
二、绷带包扎技术
1、环形包扎操作流程:
适用于四肢粗细均匀部位得包扎.全身其它部位损失也可采用此法来固定敷料.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左手持绷带带头端并将其展开→右手握住绷带卷→由肢体远端向近端做环形缠绕(用力均匀)→固定绷带末端→检查及记录肢端血液循环。
2、螺旋形包扎操作流程:
适用于四肢粗细居于或粗细部均匀部位得包扎。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左手持绷带头端并将其展开→右手握住绷带卷→由肢体远端向近端做环形缠绕(用力均匀)数周→倾斜螺旋向上缠绕,每周遮盖上一周得1/3-1/2→固定绷带末端→检查及记录肢端血液循环。
3、螺旋反折包扎操作流程:
适用于大腿等粗细不均匀部位得包扎。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左手持绷带头端并将其展开→右手握住绷带卷→由肢体远端向近端在敷料上环形缠绕两圈做反折缠绕→缠绕时均将绷带向下反折(注意不可在伤口或骨隆突处反折)→遮盖上一周1/3—1/2→反折部位应位于相同部位,使之成一直线→固定绷带末端→检查及记录肢端血液循环。
4、“8”字形包扎操作流程:
适用于关节部或手、脚等部位得包扎.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左手持绷带头端并将其展开→右手握住绷带卷→由肢体远端向近端在敷料上环形缠绕两圈→绷带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重复做“S”字形旋转缠绕→每缠绕一周遮盖上一周得1/3—1/2→固定绷带末端→检查及记录肢端血液循环。
【评价】
1、按要求进行了伤员复苏、止血就是否有效等情况得评
估。
2、根据伤员得伤情,清创及使用包扎及处理方法正确。
3、使用三角巾与绷带操作熟练、规范,动作轻重适宜,处
理及时有效。
4、观察及记录包扎肢端得血液循环情况,伤员卧位及处
理及时正确,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
1、包扎伤口前,先简单清创并盖上消毒敷料,然后再行包
扎。
不准用手或赃物触摸伤口,不准用水冲洗,洗伤口(化学伤除外),不准轻易取出伤口内异物,不准把脱出体腔得内脏还纳。
操作时小心谨慎,以免加重疼痛或导致伤口出血及污染。
2、包扎要牢固,松紧适宜,过紧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过
松易致敷料脱落或移动。
3、包扎时伤员取舒适体位,伤肢体保持功能位。
皮肤皱
褶处于骨突处要用棉垫或纱布做衬垫。
需要抬高肢体时,应给予适当得扶托物.
4、包扎方向应从远心端向近心端,以帮助静脉血液回流.
包扎四肢时,应将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5、绷带固定时得结应放在肢体外侧面,严禁在伤口上、
骨隆突处或易于受压得部位打结。
6、解除绷带时,先解开固定结或取下胶布,然后以两手互
相传递松紧。
紧急时或绷带已被伤口分泌物浸透干涸时,
可用剪刀剪开.
【理论提问】
1、常见得包扎方法有哪些?
答:三角巾包扎及绷带包扎。
2、胸部伤口得包扎用什么方法?
答:根据伤员得伤情可选用展开式三角巾包扎,单肩燕尾式包扎,及绷带包扎.
3、常用绷带包扎法有哪些?
答:环形包扎、螺旋形包扎、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
【参考文献】
1、周秀华等《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二版人民卫士出
版社
2、张波等《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士出版
社
3、《第三届世界灾难护理大会》资料摘录
4、《急诊医学》人民卫士出版社
5、《创伤学》人民卫士出版社
考生自备:弹力绷带1卷、纱布绷带1卷、三角巾数块、加带三角巾2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