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图
- 格式:docx
- 大小:9.66 KB
- 文档页数:6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 、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止血是否有效等情况。
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的部位及伤情 (割伤、淤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 、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1 、制式材料:无菌敷料 (棉垫、纱布) 、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 、就便材料: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安全、相对清洁体位:根据伤情选适宜体位。
【方法】一、三角巾包扎技术1 、平结 (也称外科结和方结) 打结技术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 打结完成。
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 U 型结口一侧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合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取伤员眼睛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 避开伤口和骨隆突出处) →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 松紧度适宜→ 观察并记录。
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合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 取适宜体位→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将两底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在预先做成底边结上打结→ 松紧度适宜→ 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合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 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 → 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部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的小带将顶角于底边连接打结→松紧度适宜→ 打结处垫衬垫→ 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合用于肩部受伤。
院前创伤急救包扎操作流程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院前创伤急救包扎这个事儿。
一、准备工作。
咱得先看看周围环境是不是安全,要是周围还可能有啥危险,比如车来车往的大马路中间,那可不行,得把伤员挪到安全的地儿。
然后呢,咱得找些包扎用的东西。
没有专业的绷带咋办?干净的毛巾、布条啥的都能凑合用。
再就是把手洗干净或者用酒精湿巾擦一擦,避免感染伤员嘛。
二、伤口评估。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
先瞅瞅伤口是咋回事,是擦破了皮,还是被啥利器割了个大口子,又或者是被啥东西砸得淤血了。
要是有脏东西在伤口里,像小石子、沙子之类的,能弄出来就弄出来,但可别硬抠,要是不好弄就先留着,等医生来处理。
如果伤口一直在流血,得赶紧想办法止血。
三、止血。
要是伤口流血不太多,稍微按压一会儿就好啦。
就像你手指不小心被针扎了一下,按住一会儿血就止住了。
但要是血流得像小喷泉似的,那可得用点力气按了,找个干净的布或者直接用手按在伤口上,最好是伤口靠近心脏的那一端,按得死死的。
如果伤口比较大,还可以把受伤的部位抬高一点,这样也能减少流血。
四、包扎。
1. 环形包扎法。
这是比较简单的一种。
比如说手臂上有个小伤口,就把绷带或者布条的一头贴在伤口旁边,然后一圈一圈地绕,绕的时候稍微带点紧度,但也别勒得伤员嗷嗷叫。
绕到把绷带的尾巴塞到之前绕的圈里,就像把小尾巴藏起来一样。
2. 螺旋包扎法。
要是伤口比较长,像在小腿上那种长长的划伤,就可以用这个方法。
从伤口的下方开始,绷带斜着往上绕,一圈一圈的,每一圈都要盖住前一圈的一半左右,这样就像给伤口搭了个小梯子似的,最后再固定好。
3. 螺旋反折包扎法。
这个就有点难度了。
如果伤口那里粗细不太均匀,像胳膊肘或者脚踝这些地方,就用这个办法。
先按螺旋包扎法绕几圈,然后每隔一圈或者两圈就把绷带反折一下,这样就能让绷带贴合伤口啦。
不过这个得慢慢练,刚开始可能包得歪歪扭扭的。
五、注意事项。
包扎完了也不能掉以轻心。
要时不时看看伤员的伤口情况,是不是还在流血,包扎的地方有没有变紫或者变白,要是有这种情况,可能是包扎得太紧了,得松一松。
急诊创伤急救流程图
创伤急救流程图
1.在接诊创伤患者的第1分钟内,首先需要判断是否存在
危及生命的情况,并完成意识状态的判断。
同时,根据颈内动脉的搏动和张力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脉搏和血压的问题。
护士可以帮助完成这些步骤。
如果发现气道阻塞,需要保持气道通畅,并给予呼吸支持。
2.在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进行初步徒手查体后,需要按照以
下四个步骤进行救治流程:(1-3分钟内完成)首先是查看生
命体征和意识水平,然后进行A检查,评价致伤原因和损伤
机制,最后评估创伤部位和伤害程度。
按照CRASH PLAN的
顺序进行系统的查体和伤情判断,对骨折和大出血进行简单的固定、包扎和止血。
这些步骤需要在3-7分钟内完成。
附:CRASH PLAN中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脏器或解剖部位,c为心脏(cardic),R为呼吸(n),A为脊柱(spine),H为头
颅(head),A为腹部(abdomen),S为生命体征平稳(limb),A为
血管(artery),P为骨盆(pelvis),L为四肢(limb),N为神经(nerve)。
3.在完成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后,需要进行呼吸和循环支持,并送患者到手术室。
此外,还需要进行血常规和血型、凝血功能的检查。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帮助。
创伤急救流程图创伤急救是指在突发事故或意外情况下,对受伤者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
创伤急救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达方式,用于指导急救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快速地进行创伤急救。
下面是一份标准格式的创伤急救流程图,详细描述了在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
1. 事故发生- 发现受伤者- 确保自身安全- 呼叫急救电话(例如:120)2. 保护现场- 切勿移动受伤者(除非有生命危险)- 避免进一步伤害(例如:交通事故现场要确保车辆停稳)3. 评估受伤者状况- 检查呼吸、意识和动脉搏动- 判断是否有大出血、骨折或其他严重伤害4. 停止大出血- 使用手套和消毒纱布- 直接压迫伤口- 若无法止血,可以使用止血带5. 呼吸道管理- 若受伤者无法自主呼吸,进行人工呼吸(例如: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6. 复苏措施- 若受伤者心跳停止,进行心肺复苏(例如: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7. 骨折处理- 切勿移动骨折部位- 使用夹板固定骨折部位- 若有开放性骨折,进行伤口处理8. 意识状态管理- 若受伤者意识丧失,将其放置在侧卧位- 监测呼吸和脉搏9. 伤口处理- 清洁伤口- 覆盖伤口(例如:敷料)10. 疼痛管理- 根据受伤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例如:吗啡)11. 运送受伤者- 若受伤者需要进一步治疗,及时将其送往医院12. 报告和记录- 记录受伤者的基本信息和急救措施- 报告给医院急诊室或相关医护人员创伤急救流程图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工具,用于指导急救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操作。
然而,每个实际情况都有其特殊性,急救人员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和自身专业知识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
及时的创伤急救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并挽救生命。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止血是否有效等情况。
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的部位及伤情(割伤、淤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1、制式材料:无菌敷料(棉垫、纱布)、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就便材料: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安全、相对清洁
体位:根据伤情选适宜体位。
【方法】
一、三角巾包扎技术
1、平结(也称外科结和方结)打结技术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打结完成。
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U 型结口一侧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取伤员眼睛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
→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 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避开伤口和骨隆突出处)→ 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 取适宜体位→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 将两底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 在预先做成底边结上打结→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 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部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的小带将顶角于底边连接打结→ 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肩部受伤。
取适宜体位→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巾→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夹角朝上置于伤侧肩部→燕尾底边包绕上臂部打结→两角(向后的一角大于向前的角并压住前角)分别经胸部和背部拉向对侧腋前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6、腹部三角巾保证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腹部创伤和肠容物脱出等。
取平卧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腹腔容物脱出应覆盖无菌湿敷料后加盖容器做好保护→将三角巾折成宽带固定无菌容器)→ 将加带三角巾
顶角朝下,底边横放于上腹部→ 两底角拉紧于腰部打结→顶角带子经会阴拉至后面,同两底角的余头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伤者取平卧屈膝位等待处理。
二、绷带包扎技术
1、环形包扎操作流程:适用于四肢粗细均匀部位的包扎。
全身其它部位损失也可采用此法来固定敷料。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左手持绷带带头端并将其展开→右手握住绷带卷→由肢体远端向近端做环形缠绕(用力均匀)→固定绷带末端→检查及记录肢端血液循环。
2、螺旋形包扎操作流程:
适用于四肢粗细居于或粗细部均匀部位的包扎。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左手持绷带头端并将其展开→右手握住绷带卷→由肢体远端向近端做环形缠绕(用力均匀)数周→ 倾斜螺旋向上缠绕,每周遮盖上一周的1/3 —1/2 → 固定绷带末端→检查及记录肢端血液循环。
3、螺旋反折包扎操作流程:适用于大腿等粗细不均匀部位的包扎。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左手持绷带头端并将其展开→右手握住绷带卷→由肢体远端向近端在敷料上环形缠绕两圈做反折缠绕→缠绕时均将绷带向下反折(注意不可在伤口或骨隆突处反折)→ 遮盖上一周1/3 —1/2 → 反折部位应位于相同部位,使之成一直线→固定绷带末端→检查及记录肢端血液循环。
4、“8”字形包扎操作流程:适用于关节部或手、脚等部位的包扎。
伤口
处覆盖无菌敷料→左手持绷带头端并将其展开→右手握住绷带卷→由肢体远端向近端在敷料上环形缠绕两圈→ 绷带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重复做“S”字形旋转缠绕→每缠绕一周遮盖上一周的1/3 —1/2 →固定绷带末端→检查及记录肢端血液循环。
评价】
1、按要求进行了伤员复、止血是否有效等情况的评估。
2、根据伤员的伤情,清创及使用包扎及处理方确。
3、使用三角巾和绷带操作熟练、规,动作轻重适宜,处理及时
有效。
4、观察及记录包扎肢端的血液循环情况,伤员卧位及处理及时正
确,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
1、包扎伤口前,先简单清创并盖上消毒敷料,然后再行包扎。
不准用手或赃物触摸伤口,不准用水冲洗,洗伤口(化学伤除外),不准轻易取出伤口异物,不准把脱出体腔的脏还纳。
操作时小心谨慎,以免加重疼痛或导致伤口出血及污染。
2、包扎要牢固,松紧适宜,过紧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过松易
致敷料脱落或移动。
3、包扎时伤员取舒适体位,伤肢体保持功能位。
皮肤皱褶处于
骨突处要用棉垫或纱布做衬垫。
需要抬高肢体时,应给予适当的扶托物。
4、包扎方向应从远心端向近心端,以帮助静脉血液回
流。
包扎四肢时,应将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5、绷带固定时的结应放在肢体外侧面,严禁在伤口上、骨隆突
处或易于受压的部位打结。
6、解除绷带时,先解开固定结或取下胶布,然后以两手互相传递松紧。
紧急时或绷带已被伤口分泌物浸透干涸时,可用剪刀剪开。
【理论提问】
1、常见的包扎方法有哪些?答:三角巾包扎及绷带包扎。
2、胸部伤口的包扎用什么方法?
答:根据伤员的伤情可选用展开式三角巾包扎,单肩燕尾式包扎,及绷带包扎。
3、常用绷带包扎法有哪些?
答:环形包扎、螺旋形包扎、螺旋反折包扎、“ 8”字形包扎。
【参考文献】
1、周秀华等《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二版人民卫士
2、波等《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士
3、《第三届世界灾难护理大会》资料摘录
4、《急诊医学》人民卫士
5、《创伤学》人民卫士
考生自备:弹力绷带1 卷、纱布绷带1 卷、三角巾数块、加带三角巾2 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