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中医推拿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1011.00 KB
- 文档页数:36
★★★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2023)★★★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2023)简介: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中医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和方法。
本文介绍了2023年的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疗法。
诊断: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
2. 观察病人肩膀的外观,包括肿胀、红肿、压痛等。
3. 进行肩关节活动测试,评估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程度。
4. 需要特殊检查的病人可以进行X光、MRI或超声波检查。
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内服治疗:-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开方,通常包括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药物。
- 常用药物包括桑枝、红花、川芎、地龙等。
2. 经络推拿治疗:- 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刺激相关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 包括推拿、拔罐、艾灸等方法。
3. 针灸治疗:- 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调节气血,缓解疼痛和炎症。
- 可以结合电针、艾灸等辅助手法。
4. 个体化调理:- 饮食调理:合理安排饮食,增加营养物质,减少刺激性食物。
- 运动调理:进行适度的运动,避免过度用力和损伤。
- 生活调理:保持良好的作息惯,避免寒湿环境。
疗效评估:1. 跟踪疗效:定期复诊,观察疼痛程度和关节活动度的变化。
2. 根据病人的反馈和体检结果,调整药物治疗和辅助疗法。
3. 长期治疗:肩周炎是一种慢性病,治疗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调整。
注意事项:1. 避免重复治疗: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但避免重复或过度治疗。
2. 注意不良反应:对于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3. 个体差异:每个病人的病情和治疗反应都有差异,需个体化调整方案。
经过综合治疗,绝大多数肩周炎患者可以得到明显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
但请注意,本方案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肩周炎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杂志, 2023, 10(1): 1-10.2. 王五, 赵六. 肩周炎中医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 20(2): 50-60.。
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这里指的是五十肩、冻结肩、凝结肩。
如果是颈肩综合征所选穴是不同的。
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肩外后侧的疼痛取中渚穴肩重不能举取肩髎穴按摩肩髃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肩臂疼、肩关节周围炎、上肢不遂、项强、瘰疬、瘾疹等,肩髃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肩髃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肩髃穴】(Jianyuxue)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属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阳蹻之会。
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
【名解】“髃”,骨间凹陷的意思。
因为此穴位于间端关节的凹陷处,故名“肩髃穴”。
【主治病症】肩周炎、中风、偏瘫、高血压、多汗症、手臂无力、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痛,上肢不遂等。
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
西医病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
【配伍应用】背及肩臂肿痛:肩髃、风门、中渚、大杼(《针灸大成》)。
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肩髃、臂臑(《针灸大成》)。
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环跳、风市、委中、绝骨、丘墟、阳陵泉、昆仑、照海(《神应经》)。
隐疹:肩髃、曲池、合谷、曲泽、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
瘰疬:肩髃、支沟、足三里、手三里(《简易普济良方》)。
瘿气:肩髃、大空(《世医得效方》)。
保健养生:平时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可预防关节炎。
【作用功效】肩髃穴,通利关节疏散风热、舒筋活络,祛风活血,消肿散结。
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祛邪解热。
【保健原理】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坚持按压,可疏风活络、调和气血。
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中医推拿缓解肩颈疼痛的手法肩颈疼痛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很多人因为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姿势或者工作压力过大而患上了这一病症。
而中医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在缓解肩颈疼痛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医推拿缓解肩颈疼痛的手法和方法。
一、按摩舒筋活络法按摩舒筋活络法是中医推拿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肩颈疼痛。
具体方法如下:1. 用手轻轻捏住肩颈部的肌肉,以双手的掌心和指腹沿着肩颈部肌肉纹理的方向进行推拉按摩,力度要适中。
2. 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肩颈部的肌肉疲劳和僵硬,舒缓疼痛。
二、拨筋疏络法拨筋疏络法是中医推拿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可以通过拨动经络,疏通气血,缓解肩颈疼痛。
具体方法如下:1. 用手掌沿着肩颈部的经络轻轻拨动,从上至下,从内至外,以顺畅气血为目的。
2. 拨动经络的同时可以适当加大力度,但是要控制好力度,避免造成过度疼痛。
三、扳筋活络法扳筋活络法是中医推拿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可以通过扳筋矫正肩颈部的不正常位置,缓解疼痛。
具体方法如下:1. 用手掌轻轻扳动肩颈部的关节,逐渐矫正肩颈部的位置,从而达到舒缓疼痛的目的。
2. 扳筋活络法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四、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推拿中有效缓解肩颈疼痛的方法之一。
具体方法如下:1. 通过在既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经络,改善气血循环,缓解肩颈部的不适。
2. 针灸疗法需要由专业针灸医师进行操作,借助中药及针具来达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肩颈疼痛。
在接受推拿治疗时,我们需要选择专业的推拿师进行操作,避免出现不正确的方法。
此外,合理调节工作姿势、改善生活习惯等也是缓解肩颈疼痛的重要手段。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肩颈健康,并合理运用中医推拿手法来缓解肩颈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功能障碍。
穴位调理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帮助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1. 风池穴(GB20)风池穴位于头颈交界处,肩膀外侧,约在耳后发际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舒缓肩部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2. 臂丛(肩井)穴(LI15)臂丛穴位于上臂前侧中部三角肌外缘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疼痛和增加肩关节的柔韧性。
按摩时要适度,并避免用力过猛。
3. 鱼际穴(TE16)鱼际穴位于肩关节外侧,手臂抬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好。
4. 肩髃穴(GB21)肩髃穴位于肩关节中央,前缘和后缘之间。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的疼痛和舒缓肩部的紧张感。
按摩时可以配合深呼吸,放松身体。
5. 天宗穴(SI12)天宗穴位于肩胛骨的中央,内侧缘。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肩胛骨周围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可以配合每日的饮食和锻炼来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以免加重肩部的负担。
总之,穴位调理是一种有效的缓解肩周炎的方法。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建议在使用穴位调理前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不当的方法带来不良后果。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肩周炎的调理,保持健康的肩部。
理疗推拿手法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理疗推拿手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重点探讨理疗推拿手法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一、肩周炎的治疗现状肩周炎的治疗一般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服用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这些药物往往有一定的副作用。
物理疗法包括针灸、按摩、理疗等,其中理疗推拿手法是一种常用的物理疗法。
二、理疗推拿手法的原理理疗推拿手法通过刺激肩部相关的穴位和经络,调理身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肩关节的营养供应,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从而达到治疗肩周炎的效果。
三、理疗推拿手法的具体操作1. 按摩操作:治疗时按摩师可以用手指、掌心等技巧进行揉捏、推拿、叩打等操作,以放松肩部肌肉,舒缓肩关节疼痛。
2. 拉伸操作:按摩师可以通过柔软组织的拉伸,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并缓解肩关节周围的炎症反应。
3. 热敷操作:在按摩的同时,可以采用热敷的方式,使肌肉松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吸收。
四、理疗推拿手法的优点1. 非侵入性:与手术治疗相比,理疗推拿手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不需要进行手术操作,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2. 经济实惠:理疗推拿手法相对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说,费用较低,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治疗选择。
五、理疗推拿手法的注意事项1. 定期进行治疗:肩周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理疗推拿手法治疗,以保持治疗效果。
2. 注意配合其他治疗方法:理疗推拿手法可以作为肩周炎的辅助治疗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治疗方式,患者在接受理疗推拿手法治疗的同时,还应该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等。
六、结语理疗推拿手法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在肩周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操作,可以有效地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肩周炎手法治疗肩周炎按摩治疗方法一:按摩肩井穴该按摩手法很灵活,主要的手法是拿肩井,即将拇指放在肩井穴的位置,其余四指放在对侧,前后对应用力,向上做提捏的动作,每提捏一次后稍做休息,再次提捏。
也可以自颈至肩、由内而外做提捏动作,还可以拍一拍、搓一搓,动作要轻柔缓和,切忌用暴力,反复操作10次即可通畅局部气血,缓解肩背部的肌肉痉挛。
肩周炎按摩治疗方法二:舒缓后颈部疼痛心理治疗师帕蒂施恩建议,将2-3条毛巾扭成辫子状,两手各拉住一端,然后拉伸扭结好的毛巾,并把它们放在脖子后面,慢慢的上下揉擦你的脖子,有助释放紧张情绪。
自我按摩的步骤及方法为:1、用健侧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侧肩关节的前部及外侧,时间大约1-2分钟,在局部痛点处可以用拇指点按片刻。
2、用健侧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关节后部的各个部位,时间大约1-2分钟,按揉过程中发现有局部痛点亦可用手指点按片刻。
3、用健侧拇指及其余手指的联合动作揉捏患侧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时间大约1-2分钟。
4、还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况下,用上述方法进行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
5、最后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2分钟,对于肩后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用前面介绍的拍打法进行治疗。
自我按摩可每日进行1次,坚持1-2个月,会有较好的效果。
1、附桂猪蹄汤附片、桂枝各10克,桑枝30克,羌活15克,猪蹄1对,调料适量。
将猪蹄去毛杂洗净剁开,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猪蹄熟后,去药包,加食盐、味精、胡椒粉等调味,煮沸服食。
2、蛇肉汤乌蛇肉、胡椒、生姜、食盐各适量,炖汤,肉汤同食,日2次。
具有补虚、祛风、散寒之效。
适用于肩周炎晚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3、当参羊肉汤当归、党参、川芎、白芍各10克,桑枝、羌活各15克,甘草5克,羊肉50克,调料适量。
将羊肉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羊肉熟后,去药包,再加食盐、味精、葱、姜、辣椒等调味,食疗煮沸服食。
中医推拿舒筋+中药封包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对关节活动度影响分析颈椎病和肩周炎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关节活动度受限的症状。
而中医推拿舒筋和中药封包治疗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中医推拿舒筋和中药封包治疗对颈椎病和肩周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中医推拿舒筋治疗中医推拿舒筋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手法治疗方法,通过手法的按摩、推拿和揉捏等技术,可以有效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
对于颈椎病和肩周炎患者来说,经常使用中医推拿舒筋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颈部和肩部的疼痛症状,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推拿舒筋治疗对颈椎病和肩周炎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舒筋活络:中医推拿舒筋的手法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疼痛,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度。
2. 恢复关节功能:通过手法的按摩和揉捏,可以促进关节周围组织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3. 缓解炎症:中医推拿舒筋的手法可以有效缓解患处的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活动度。
通过以上作用机制,中医推拿舒筋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颈椎病和肩周炎患者的症状,增加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中药封包治疗1. 渗透温通:中药封包治疗可通过温热的作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通透性,加速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渗透和吸收,从而有效减轻疼痛和炎症。
3. 促进组织修复:中药封包治疗中使用的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中医推拿舒筋和中药封包治疗对颈椎病和肩周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通过疏通经络、温通络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等手法和草药成分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关节周围组织的状况,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推拿舒筋和中药封包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颈椎病和肩周炎患者具有显著的改善关节活动度的作用。
肩周炎推拿的操作方法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通常由于肩部受伤、过度使用或姿势不正确引起。
推拿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可以缓解肩周炎的疼痛和炎症。
下面将介绍肩周炎推拿的操作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操作方法如下:1. 热敷:在进行推拿之前,首先使用热敷来放松肩部肌肉。
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蒸汽热敷器进行热敷。
将热敷物放在肩部疼痛的位置,保持约10-15分钟,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2. 轻柔按摩:使用指尖或掌心,在肩部局部施加轻柔的按摩。
从肩部上方开始,沿着肩胛骨的轮廓向下按摩。
可以使用揉捏、摩擦和点按等手法,但要注意力度不要过大。
按摩时间可以根据个体情况,一般为15-20分钟。
3. 拉伸运动:进行肩部的拉伸运动,可以有效增加肩关节的灵活性和减轻疼痛。
例如,将手臂垂直放于身体两侧,然后慢慢抬高手臂,直至感到轻微拉伸,并保持约15-20秒钟。
重复这个动作10次左右。
4. 推拿穴位:推拿穴位是推拿的重要技巧之一,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改善肩周炎的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肩井穴、天突穴、天宗穴、天柱穴、手太阴肺经等。
可以使用指尖、拇指、掌心等部位按压这些穴位,并配合适当的按摩手法,按摩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5. 热敷再次疗法:在进行完推拿后,再次使用热敷进行局部热疗。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局部炎症的消散。
使用同样的热敷方法和时间,通常在15-20分钟左右。
需要注意的事项:1. 避免过度按摩:肩部皮肤较薄,过度按摩可能导致出血或瘀伤,因此按摩力度要适中,不要过大。
2. 避免疼痛部位按摩:如果疼痛部位肌肉明显紧张或有明显肿胀,应避免按摩该部位,以免加重症状。
3. 积极休息:肩周炎是由于肌肉过度使用或姿势不正确引起,休息是缓解症状的重要方法,推拿后可以适当休息,避免过度使用肩部。
4. 适度锻炼:肩周炎患者适度进行一些有益的肩部锻炼,如肩部活动和肩部肌力训练,可以加快康复过程。
肩周炎推拿的操作方法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及肩周肌肉僵硬等。
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肩周炎的治疗中也有着一定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肩周炎推拿的操作方法,以供参考。
首先,在进行推拿操作前,推拿师应事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包括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及病程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肩部外形和肌肉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其次,在进行推拿操作时,推拿师应选择适当的操作手法,以缓解肩关节疼痛和改善肌肉僵硬。
常用的手法包括按摩、揉捻、推拿、拍打等。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按摩:用手指或掌心按压患者的肩胛骨和周围组织,通过适当的力度和频率,刺激肌肉组织,增加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缓解疼痛和改善肌肉紧张。
2. 揉捻:以握住肌肉,用旋转的手法加以按摩。
可以沿着肌肉纤维走向进行揉捻,也可以交叉进行揉捻,以增加肌肉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缓解肩周肌肉的僵硬感。
3. 推拿:用手掌、指腹或拇指等部位推动患者肩关节或周围组织。
可以结合推拿手法,如推、撑、揉、按等各种手法,使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得到拉伸和放松,缓解关节的疼痛和僵硬。
4. 拍打:用手掌或拳头轻轻拍打患者肩部,以刺激肌肉组织,增加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疼痛的缓解和康复。
除了以上的手法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拿师还可以结合一些其他疗法,如针灸、热敷、拔罐、艾灸等,以增强治疗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肩周炎推拿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肩周炎患者。
对于急性期或严重疼痛的患者,推拿操作应避免直接按摩肩关节,以免加重疼痛。
此外,如果患者有出血倾向、感染、皮肤病变或其他慢性疾病等情况,也不适合进行推拿治疗。
在进行肩周炎推拿操作时,推拿师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判断疗效。
同时,还应向患者解释推拿治疗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肩关节,避免过度用力或久坐。
总的来说,肩周炎推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肌肉组织,增加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以缓解肩关节疼痛和改善肩周肌肉的僵硬感。
中医推拿手法缓解肩颈疼痛肩颈疼痛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长期坐姿不正确,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和缺乏运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肩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中医推拿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手法,被广泛应用于缓解肩颈疼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推拿手法,帮助缓解肩颈疼痛。
1. 推拿手法之揉捏法揉捏法是中医推拿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适用于肩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揉捏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柔软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动。
方法如下:(1)双手交叉放在肩颈部,用指腹按压并旋转肩颈肌肉,力度适中。
(2)使用拇指指腹或掌根按摩颈部的两侧,自上而下进行揉捏。
揉捏手法可根据个人感受进行调整,轻重适度为宜。
2. 推拿手法之拍打法拍打法是另一种常见且易于掌握的中医推拿手法,适用于深层肌肉放松和疼痛缓解。
拍打可以刺激局部穴位和促进血液循环,起到舒缓肩颈疼痛的作用。
方法如下:(1)用掌根或手掌边缘轻轻拍打肩颈部,从上至下轻拍或拍打着重于疼痛处。
(2)力度和频率适中,以舒适为宜。
拍打手法不应过于用力,以免引起不适。
3. 推拿手法之搓摩法搓摩法是中医推拿中常用的手法之一,适用于肩颈部肌肉疼痛以及酸胀不适。
搓摩可以刺激肩颈部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流动以及肌肉松弛。
方法如下:(1)用手掌或指腹在肩颈部上下搓动,力度适中。
(2)从上至下按摩颈部两侧的经络或疼痛点。
搓摩手法应按摩整个肩颈部,以放松肌肉为目的。
4. 推拿手法之推拿法推拿法是中医推拿的核心技术之一,适用于肩颈疼痛和肌肉僵硬。
推拿法可以通过按压和推拿技巧刺激局部穴位,改善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力,从而减轻疼痛和紧张感。
方法如下:(1)用手掌或掌根在肩颈部进行按摩和推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可在疼痛部位特别用力,但力度不宜过大。
推拿手法需要专业的技巧和经验,在进行时应谨慎并避免过度按摩。
总结:中医推拿是一种有效的手法,可以帮助缓解肩颈疼痛。
然而,在进行推拿时需注意以下事项:避免过度按摩和用力,以防止肌肉受伤;选用舒适的环境,放松身心;如有疑问或严重疼痛,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
杨金斗运用经筋辨证理论推拿治疗肩周炎经验标签:名医经验;杨金斗;经筋;肩周炎;推拿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膜囊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简称肩周炎。
肩部经筋包绕着肩关节,经筋有序收缩,牵拉相应骨骼,从而产生肢体的活动。
肩部经筋发生痹痛,可致肢体活动不利,日久筋肉委顿,即发为肩周炎。
目前,推拿治疗仍是临床治疗肩周围炎的主要方法,具有疼痛轻、无破损、疗效可靠的特点。
本院著名老中医杨金斗主任医师从事推拿工作50余年,在治疗颈、肩、腰、腿痛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运用特色经筋辨证理论指导推拿手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
笔者跟师2年,获益匪浅,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 辨证1.1 辨经筋十二经筋之手六经筋都通过肩部,连络上肢与躯干。
杨老根据肩周炎常见疼痛部位与活动受限方向,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手三阳经筋为肩周炎主要病位的学术观点,强调在推拿治疗中准确找到病位是影响疗效的关键。
其中手阳明大肠经筋主前侧,适用于臑前廉痛,前臂骨上廉为主,症见肩不能前举;手少阳三焦经筋主外后侧,适用于臑外及肘部痛、臂外两骨之间痛、肩胛引颈痛,症见肩不能外举;手太阳小肠经筋主后侧,适用于腋后廉痛,引肩胛耳后完骨,肩胛引颈痛,症见肩不能后举。
1.2 辨虚实虚证见肩关节活动滞涩不利,疼痛时作时止,肢体力量减弱,肌肉松弛痿顿,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质淡,脉细弱。
实证见肩部疼痛不能屈伸,动则痛甚,肢体僵硬强直,肌肉满胀,可见局部红肿之征,舌质红,脉弦。
老年人肝肾渐衰,气血虚亏,筋肉失于濡养,若受外伤或风寒湿邪侵袭,易致肩部经脉不通,气血凝滞,筋肉挛缩而变生诸证。
故老年患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
辨虚实时,应全面考虑患者年龄、体质、病程等多方面因素。
1.3 辨寒热寒证见肩部胀痛,遇寒痛甚,日久可见肩部肌肉挛缩,午夜前后病情加剧,局部可见皮肤青紫,皮温偏低,可触及条索或硬结,关节活动时,牵扯感较强,舌质淡,脉弦紧。
热证见肩部红肿热痛明显,皮温略高,皮肤潮红,活动时疼痛加剧,舌质红,脉数。
三个穴位肩周炎立马见效
肩周炎俗称50肩,中医叫寒凝肩,50岁往上的人多半都会出现这个毛病,只不过是有轻有重。
下面介绍给朋友们三个穴位,立马见效:
一、肩髃穴——水平抬起受限: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二、肩髎穴——上举受限: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出现两个凹陷窝,后面一个凹陷窝即是本穴。
三、肩前穴——向后背手受限:在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
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最好用砭石的按摩棍,没有按摩棍也可用拇指。
你可以在按摩前把上述的三个动作做到极限,画个记号,按完后再做到极限,前后对比一下,那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髃:音同鱼;髎:音同辽。
腋前皱襞:zhòu bì胳肢窝皱褶。
中医推拿疗法缓解肩颈疼痛的按摩手法肩颈疼痛是现代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办公室工作、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常常导致肩颈部位的疼痛。
中医推拿疗法自古以来被广泛用于缓解肩颈疼痛,并且有许多有效的按摩手法。
本文旨在介绍中医推拿疗法中常用的按摩手法,以帮助人们缓解肩颈疼痛。
1. 按揉手法按揉是一种基本的中医推拿手法,适用于缓解肩颈肌肉的疼痛。
具体操作如下:(1)按揉肩颈部位:首先,用手指或掌根分别按揉肩胛骨中点和外肩髁中点,轻力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按摩,这有助于舒缓肩胛骨周围的紧张感。
(2)揉捏颈部:双手放在两侧的颈部,以轻轻揉捏颈椎骨旁的肌肉,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反复进行一分钟左右。
2. 推拿手法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中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对特定穴位的按压和推动,可以舒缓肩颈部位的疼痛。
以下是常用的推拿手法:(1)揉推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椎后方两个特殊凹陷点上方,通过用拇指揉推该穴位,可以缓解肩颈的紧张感和疼痛。
(2)推拿天宗穴:天宗穴位于大指指尖的距肩中点约一寸处,以双手的大指腹向下按压该穴位,并进行适度的旋转动作,可以缓解肩颈的肌肉疼痛。
3. 敲打手法敲打手法是一种间断有节奏的按摩手法,适用于促进肩颈部位的气血循环,缓解肌肉酸痛。
以下是常用的敲打手法:(1)叩击肩颈部位:用手掌的根部,对肩颈部位进行轻轻叩击,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肩颈的紧张感。
(2)指压肩颈穴位:使用姆指、食指等手指的指腹,对肩颈部位的穴位进行均匀、有节奏的按压,可以起到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的作用。
以上介绍的中医推拿疗法手法仅为常见手法示例,具体操作应当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适时做一些肩颈部位的运动,以增强肩颈肌肉的柔韧性;过轻松的肌肉锻炼,以提升肌肉力量。
这些方法结合中医推拿疗法的按摩手法,可以更好地缓解肩颈疼痛问题。
结语中医推拿疗法是一种传统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很好地缓解肩颈疼痛。
肩周炎的简单手法治疗,一次见效
手法治疗。
患者取坐位,医者站患者身后,比如左肩:医者右手握拳,拇指握于拳心,及拇指在内,其余四指在外握紧。
拳眼(手背)朝上,叫患者左手同样握拳抬起患肢,医者的拳头放于患者腋下,相当于小指掌关节在患者的极泉穴,大指掌关节在青灵穴位置。
这时叫患者拳心朝上手臂与胸齐平。
医者用左手压住患者左手肘部往患者身体对挤压,直到患者整个手臂酸胀稳住三到五分钟。
一次见效,一天一次,有时间可以两次。
一般三到五天可好。
患者一样可以自己锻炼,及自己右手一样握拳,放左腋下,左手拳心朝上手臂与胸齐平,自己左手用力挤压,也达到酸麻胀痛感三五分钟即可。
一样三五天可好。
单用药方:黄芪60克,当归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枣10克,威灵仙12克,穿山甲6克,防风12克,蜈蚣2条,生姜10克,羌活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冷痛者加制川乌,草乌各10克。
兼痰湿者加法半夏12克,南星10克。
病久三角肌萎缩者加制马钱子0.3克。
一般2-4剂见效,少则6剂多则20余剂。
中医推拿解决肩膀酸痛问题肩膀酸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很多人都会遇到。
中医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肩膀酸痛的治疗中,效果显著。
本文将介绍中医推拿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对肩膀酸痛问题的解决。
一、中医推拿的原理中医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疗法。
根据中医理论,肩膀酸痛通常与气滞、血瘀、肌肉僵硬等因素有关。
通过推拿手法,可以改善肩膀周围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二、中医推拿的方法1. 推拿手法: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揉、拿、捏、推、按、点等。
其中,揉手法适用于肩膀肌肉僵硬的情况,可以通过双手揉搓肩膀周围的肌肉组织来促进血液循环;拿手法适用于局部酸痛的区域,通过点压的方式舒缓症状;按手法适用于紧急情况下迅速缓解疼痛。
通过不同的手法组合,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2. 穴位按摩:中医推拿重视穴位的刺激,认为穴位与经络相通,通过按摩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
在肩膀酸痛的治疗中,常常选择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等穴位进行按摩。
可以用拇指、食指或拳头等按摩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可以缓解肩膀酸痛的症状。
3. 热敷和拔罐:除了推拿手法和穴位按摩,中医还常常借助热敷和拔罐的方法来缓解肩膀酸痛。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疼痛;拔罐则可以通过负压原理,排除淤血和湿气,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这些辅助方法通常与推拿手法结合使用,起到协同治疗的效果。
三、中医推拿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推拿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寻找专业的中医推拿师:推拿技术需要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进行的。
因此,在选择中医推拿师时,要寻找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士。
2. 个体化治疗:肩膀酸痛的原因和表现各不相同,因此,中医推拿治疗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对于不同的病因和病情,推拿师会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手法和穴位进行治疗。
3. 长期坚持:中医推拿是一种疗程性的治疗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肩周炎的推拿疗法肩周炎的推拿疗法主讲人简介:赵东奇,男,主治中医师,松原市中医院传统疗法治疗中心副主任。
早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现为吉林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发展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劳动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保健按摩师专业高级考评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吉林省针灸学会会员。
临床擅长运用推拿、牵引、中药治疗各型颈椎病、肩周炎、落枕、急性腰扭伤、腰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跟痛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痛经、月经不调、痤疮、带状疱疹、便秘、失眠等疾病。
授课内容:一、定义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的肩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中医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肩凝症”、“肩痹”。
本病因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称“五十肩”,发病患者临床统计女性多于男性。
本病有自愈倾向,早期以疼痛为主,日轻夜重,晚期以功能障碍为主。
2病名释义①“漏肩风”之名,首见于清代医家云川道人(生平履贯欠详, 1644—1911)所著的《绛囊撮要》(刊于乾隆九年),其症状描述为“上举不便,后弯欠利,肩峰突起,”这12个字把肩关节运动障碍和肩部肌肉萎缩描写得淋漓尽致。
②“漏”者“露”也,有暴露之意,说明漏肩风是由于露肩当风,局部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经络闭阻、气血不通而致。
③“冻结肩”、“肩凝症”,也同样形象地说明该病有关节功能受限这一症候特点。
④云川道人治漏肩风中药方:穿山甲(炙)生半夏生南星(各一钱)肉桂(三钱)共为末。
好醋调匀。
为饼如钱浓。
晒干将口涎粘药于痛处。
用艾灸之。
轻者一壮。
重者三壮二、解剖生理1.肩关节概念:肩关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肩关节指肩肱关节,广义的肩关节指二组相互配合的关节,第一组肩肱关节和肩峰下关节,第二组是肩胛胸壁关节、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
3肩肱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所组成,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上举和环绕等各个方向运动,是人体活动度最大、最灵活的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