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版 第1章 第6节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语文
- 格式:ppt
- 大小:4.93 MB
- 文档页数:36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必修1第一章第6节)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必修1第一章第6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学习目标】:(1)根据二维数据记录表建立物体平面坐标图,理解物理图象与数学图象之间的关系。
(2)能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速度—时间”的关系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的关系。
(3)通过公式计算结果和匀速直线运动的υ—t 图象中“面积”从数值上进行对比,对图象法描述物体运动的隐性含义有初步认识。
【学前准备】1、我们在本章中已经学过的描述运动的物理量有哪些?其中哪些是标量,哪些是矢量?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_________不为零且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_________不为零且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在一次函数y=kx+b中,x是___变量,y是____变量,该函数图象是______________。
斜率:表示一条直线相对于横坐标轴的倾斜程度。
一条直线与某平面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轴正半轴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即该直线相对于该坐标系的斜率。
对于一次函数y=kx+b,k即该函数图像的斜率。
在右图中k=tan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角形的面积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图中三角形OAB面积_____梯形的面积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图中梯形ABCD 面积_____【学习过程】一、图象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哪些变化过程是用图象展示的?有哪些类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二、认识图象右图描述了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观察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图象的横坐标表示_____物理量,单位是_____。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运动的概念,掌握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利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
3. 通过对直线运动图像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直线运动的概念及特点2. 图像描述直线运动的方法3. 直线运动图像的分析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的概念,图像描述直线运动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直线运动图像的分析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直线运动的特点。
2. 利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直线运动。
3. 运用实例分析法,培养学生分析直线运动图像的能力。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直线运动的概念、特点及图像描述方法。
2. 教学素材:直线运动实例视频、图像。
3. 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记录学习过程和成果。
4.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直线运动实例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直线运动的特点。
2. 讲解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介绍直线运动的定义,讲解其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
3. 学习图像描述直线运动的方法:讲解图像如何表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变化。
4. 实例分析:分析直线运动图像,引导学生理解图像中的物理意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并选取代表进行分享。
6. 总结提升:总结直线运动图像描述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其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七、课堂练习1. 根据给定的直线运动实例,绘制速度-时间和位移-时间图像。
2. 分析图像,回答相关问题,如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加速度等。
八、课后作业1. 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实例,用图像描述其运动过程。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认学生掌握的情况。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以及对直线运动图像描述的掌握程度。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直线运动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图像来描述直线运动。
1.2 教学内容: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图像在描述直线运动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来理解直线运动。
1.4 教学步骤:引入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展示一些直线运动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像中的运动轨迹和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图像来描述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参数。
第二章:直线运动的图像表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直线运动图像的基本形式。
引导学生通过图像来分析直线运动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直线运动图像的基本形式,如速度-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
图像在分析直线运动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直线运动图像的基本形式和应用。
2.4 教学步骤:介绍直线运动图像的基本形式,如速度-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
展示一些直线运动图像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像中的运动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图像来分析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参数。
第三章:速度-时间图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速度-时间图像来描述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
3.2 教学内容:速度-时间图像的定义和特点。
速度-时间图像在描述直线运动中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定义和特点。
3.4 教学步骤:介绍速度-时间图像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基本概念。
展示一些速度-时间图像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像中的速度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速度-时间图像来描述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并进行练习。
第四章:位移-时间图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位移-时间图像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位移-时间图像来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移变化。
4.2 教学内容:位移-时间图像的定义和特点。
位移-时间图像在描述直线运动中的应用。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运动的概念,掌握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直观思维和图形表达能力。
3. 通过对直线运动图像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直线运动的概念及特点2. 图像描述直线运动的方法3. 直线运动图像的类型及特点4. 利用图像分析直线运动问题5. 实践练习:绘制直线运动图像,分析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的概念、图像描述方法及图像类型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利用图像分析直线运动问题,以及实践练习中的图形绘制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直线运动的特点和图像描述的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直线运动和图像描述。
3. 开展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与演示:讲解直线运动图像的类型及特点,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模型进行直观展示。
3.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绘制直线运动图像,并分析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实践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6.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课程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练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践练习成果和图像描述能力,全面了解学生对直线运动图像描述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在物理学中,直线运动是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通过学习直线运动,学生可以理解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规律,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运动形式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其特点;(2)学会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3)掌握直线运动图像的解析方法。
第二章: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2.1 直线运动的定义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进行的运动。
根据速度方向是否变化,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2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以恒定速度运动。
在这种运动中,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变化。
2.3 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
根据速度变化的情况,变速直线运动可分为加速直线运动、减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三章:图像描述直线运动3.1 图像描述方法图像描述直线运动通常采用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反映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位移-时间图像反映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3.2 速度-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曲线,曲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通过观察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分析物体的加速、减速和匀速直线运动。
3.3 位移-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通过观察直线的斜率和位置,可以分析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第四章:直线运动图像的解析4.1 匀速直线运动图像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
通过图像可以得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
4.2 变速直线运动图像解析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斜率变化的曲线,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斜率变化的直线。
通过图像可以得出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
第五章:练习与拓展5.1 练习题(1)请绘制一个速度-时间图像,表示一个匀速直线运动。
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1.位移—时间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用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数据描在坐标系中.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所得到的图象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称为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为位移图象.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其斜率表示速度.3.位移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在某位置.[再判断]1.s-t图象的交点表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运动物体相遇.(√)2.s-t图象与时间轴平行,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3.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后思考]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的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吗?【提示】位移—时间图象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合作探讨]探讨1:在s-t图象中,两条直线的交点表示什么含义呢?【提示】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探讨2:图象与s轴的截距表示什么含义?【提示】与s轴的截距表示物体出发点的位置.[核心点击]对s-t图象的几点说明1.纵坐标:末、初位置的纵坐标差的绝对值表示位移的大小;末、初位置纵坐标差的正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正值表示位移沿正方向,负值表示位移沿负方向.2.斜率: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号表示速度的方向:斜率为正值;表示速度为正方向,斜率为负,表示速度为负方向.3.截距:纵截距表示物体起始位置,横截距表示物体开始运动的时刻(或物体运动到原点的时刻).4.交点:交点表示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处于同一位置,即相遇.1.如图1-6-1所示,A、B、C是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开始沿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则在时间t2内图1-6-1A.A和B的平均速度相等B.B和C的平均速度相等C.B的平均速度最大D.它们的平均速度都相等【解析】位移—时间图象描述的是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不是运动轨迹.A和C做匀速直线运动,B的速度不断变化,在时间t2内,A的位移最大,B、C位移相等,所以A的平均速度最大,B和C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 B2.某同学从学校以一定速率回家去拿一本落在家中的书,他在家中歇了一会儿,然后又以一定速率返回学校上课,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s-t图象中能粗略地表示他的运动过程的是()【解析】取回家的方向为正方向,首先沿正方向位移增加,在家中歇了一会儿,位移不变,然后返回学校时发生的位移和正方向相反,回到学校位移为零,所以B对.【答案】 Bs-t图象中的信息1.s-t图象中,斜率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2.s-t图象中,纵坐标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1)速度—时间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所画出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叫速度-时间图象,简称为速度图象.(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如图1-6-2中阴影部分所示).图1-6-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象与纵坐标轴的交点表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斜率不变,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也不变.(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即v=v0+v t 2.[再判断]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2.在v-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此时刻相遇.(×) 3.v-t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无法描述曲线运动.(√)[后思考]如果v-t图象是曲线,物体做什么运动?【提示】v-t图象是曲线,表示斜率不断变化,即加速度不断变化,是变加速直线运动.[合作探讨]在如图1-6-3所示的v-t图象中,图1-6-3探讨1:图线的纵坐标表示什么?【提示】图线的纵坐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探讨2: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是否改变?【提示】因图线的斜率变化,所以加速度在变化.[核心点击]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1-6-4甲所示,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从图象中可以直接读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由图象知,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且v A<v B.甲乙图1-6-4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1)如图1-6-4乙所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a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直线b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象.(2)如果某时间段内v-t图象一段在t轴上方,另一段在t轴下方,但仍是直线,只是说明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加速度是恒定的,全过程可以看成统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乙中的c所示.(3)利用斜率求加速度如图1-6-5所示的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在v-t图象取两个点(t1,v1)、(t2,v2),根据a=ΔvΔt(即图象的斜率)可确定加速度.图1-6-5①斜率ΔvΔt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同一坐标系中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斜率越小,加速度越小.如图1-6-6甲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如图1-6-6乙,v-t图象为曲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那一时刻的加速度.图乙中切线斜率越来越小,表示加速度a越来越小,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甲乙图1-6-6②加速度的方向:ΔvΔt的正、负可以表示加速度的方向.3.对v-t图象的几点说明(1)纵坐标: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号表示速度的方向:正值表示沿正方向运动,负值表示沿负方向运动.(2)斜率: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斜率为正值,表示加速度为正方向;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为负方向.(3)截距:纵截距表示初速度,横截距表示速度为零的时刻.(4)交点:交点表示同一时刻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3.(多选)如图1-6-7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6-7A.该物体的加速度一直不变B.3 s末物体加速度开始改变C.0~8 s物体一直做匀减速运动D.t=0时和t=6 s时物体的速率相等【解析】图线斜率不变,加速度就不变,A正确,B错误;物体先做匀减速运动,再做匀加速运动,C错误;t=0时和t=6 s时物体的速率都为30 m/s,D正确.【答案】AD4.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出发,如图1-6-8是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图1-6-8A.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B.t1时刻甲、乙两车的加速度相等C.t1时刻甲、乙两车相遇D.0~t1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解析】由所给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的斜率知,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A、B错.t1时刻甲、乙两车速度相等,由于之前甲车的速度一直大于乙车的速度,故此时甲车位于乙车的前方,C错.由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知,0~t1时间内,甲车比乙车的位移大,故该段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D对.【答案】 D5.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6-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6-9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D.第2 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解析】第1 s内、第2 s内纵坐标为正,速度均为正向,A错误;根据斜率的正、负,第1 s内加速度为正向,第2 s内加速度为负向,B正确;第3 s 内速度为负向,加速度为负向,C错误;第2 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2 m/s2,D错误.【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