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阅读中的持续集成发布实践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34
cicd原理CI/CD原理解析什么是CI/CD?CI/CD又称为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持续部署,是一种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频繁将代码变更集成到主干分支,并通过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流程,将变更快速且自动化地交付给用户的开发模式。
CI原理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指将软件开发团队中的所有成员每天合并他们的代码变更到主干分支,以确保团队的代码能够持续集成到一个共享的代码库中。
实现CI的关键点包括:•版本控制:使用版本控制工具(如Git)对代码进行管理,确保代码可追踪、可恢复、可协同。
•自动化构建:利用构建工具(如Maven、Gradle)自动编译、打包代码,并生成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
•自动化测试:使用自动化测试框架(如JUnit、Selenium)编写并执行各类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端到端测试。
•自动化质量检查:利用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如SonarQube)对代码进行检查,包括代码风格、安全漏洞、依赖管理等。
•持续集成服务器:使用持续集成服务器(如Jenkins、Travis CI)来触发构建和测试流程,并提供报告和通知机制。
CD原理持续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是指将代码交付到可执行环境的过程,以便于进行部署、测试、发布和运行。
持续部署(Continuous Deployment)是指将代码自动部署到生产环境的过程,以便实现持续交付的完整闭环。
实现CD的关键点包括:•自动化部署:利用自动化部署工具(如Ansible、Docker)来自动化部署应用程序到目标环境,包括服务器配置、软件安装、环境准备等。
•自动化测试环境:利用自动化测试环境(如测试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来模拟真实环境的测试场景,减少部署风险。
•自动化测试验证: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如Selenium、JMeter)对应用程序进行压力测试、安全测试、性能测试等验证。
•环境隔离与回滚:使用虚拟化技术(如Docker)实现环境隔离,确保部署和测试环境的独立性,同时提供回滚机制以应对部署失败或异常情况。
⼗本你不容错过的Docker⼊门到精通书籍推荐前⾔:最近有许多⼩伙伴私信让我推荐⼏本关于Docker学习的书籍,今天花了⼀下午的时间在⽹上查阅了⼀些资料和结合⾃⼰平时⼯作中的⼀些学习参考资料书籍写下了这篇⽂章。
注意以下书籍都是⼗分优秀的Docker学习书籍(因此排名不分先后),以下的每本书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钻研的地⽅,假如您有更多优秀的Docker学习书籍推荐,欢迎在⽂章评论区留⾔ 。
⼀、《Docker技术⼊门与实战第3版》Gitbook在线学习地址:内容简介:注意本书有第⼀版,第⼆版,第三版,推荐直接购买第三版进⾏学习(第3版根据 Docker 18.x 系列版本对全书内容进⾏了全⾯修订。
)。
本书从Docker基本原理开始,深⼊浅出地讲解Docker的构建与操作,内容系统全⾯,可帮助开发⼈员、运维⼈员快速部署Docker应⽤。
本书分为四⼤部分:基础⼊门、实战案例、进阶技能、开源项⽬,第⼀部分(第1~8章)介绍Docker与虚拟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安装、镜像、容器、仓库、数据卷、端⼝映射等;第⼆部分(第9~16章)通过案例介绍Docker的应⽤⽅法,包括与各种操作系统平台、SSH服务的镜像、Web服务器与应⽤、数据库的应⽤、各类编程语⾔的接⼝、容器云等,还介绍了作者在容器实战中的思考与经验总结;第三部分(第17~21章)介绍⼀些进阶技能,如Docker核⼼技术实现原理、安全、⾼级⽹络配置、libnetwork插件化⽹络功能等;第四部分(第22~28章)介绍与容器开发相关的开源项⽬,包括Etcd、Docker Machine、Docker Compose、Docker Swarm、Mesos、Kubernetes等。
⼆、《第⼀本Docker书》⾖瓣阅读地址:内容简介:作为学习Docker的第⼀本⼊门书。
本书适合对Docker 或容器开发感兴趣的系统管理员、运维⼈员和开发⼈员阅读。
Docker是⼀个开源的应⽤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将他们的应⽤和依赖包打包到⼀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
大会议程总览时间 论坛设置 13:30-17:30 09:00-12:00 第一会议室 9 月 13 日 13:30-17:00分论坛一:刘备(组织转型) 分论坛二:吕布(持续交付) 分论坛三:诸葛亮(敏捷实践研创)9月12日会前培训:如何让敏捷在企业实践中更有效 全体大会:煮酒论英雄 第六会议室 二层大宴会厅 第七会议室17:30-20: 30 第一会议室 09:00-12:00 9 月 14 日 第一会议室 13:30-17:00分论坛七:黄忠(测试和质量保证) 分论坛四:张郃(精益实践)ThoughtWorks-Open House 互动专场第六会议室分论坛五:鲁肃(协作、文化和团队)第七会议室分论坛六:赵子龙(开发技术与实践)第六会议室分论坛八:刘备(组织转型)第七会议室分论坛九:郭嘉(教练和引导)注:以上日程均为拟定,如有变化请以会议当天发布的议程为准。
大会详细日程9 月 12 日 时间9月12日 13:00-17:30会前培训: 企业一直在实践中探寻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近些年来,敏捷开发模式在业界风生水起,SCRUM、XP、测试驱动开发等等,演化出很多方法 论。
关于软件开发流程和模式的探讨一直未曾停止,由方法论与实践引发的开发过程适应性及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矛盾也日益浮上水面,从而使得软件 开发方法的相互借鉴、融合之道成为大势所趋。
敏捷开发,在短期时间内能更有效地创造产品,但是也更容易(在较长时间段内)丢失产品创造团队所 激发的"智慧"。
敏捷开发的推广使用,反过来也证明敏捷方法本身并非万能,它需要与其他软件开发最佳实践方法进行整合。
美籍华人周铁人博士将结 合全球最大的开发团队的培训及实践工作,以及超过20多年的研究和产品开发经验,在课程中向您阐述SpecDD——一种混合的敏捷开发方法,与其它方 法论整合的有效之道。
主题演讲 Keynote:Agile Architecture & Design 演讲嘉宾 Neal Ford(ThoughtWorks 软件架构师,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作者) 王红超(华为公司研发能力中心软件工程部,华为引入敏捷开发模式主要参 与者之一) Ritchard Markelz(Sr.Director, First Party Quality Assurance,索尼) 分论坛三:诸葛亮(敏捷实践研创) 演讲主题:大象之舞——电脑管家敏捷研发之路 演讲嘉宾:陈伟(腾讯) 演讲主题:The path to scalable agile: Hybrid and Balanced Agile 演讲嘉宾:周铁人(泰克赛尔)9:00~10:0010:00~10:30 Keynote:华为敏捷转型 10:30~10:40 休息 10:40~11:40 Keynote:Global Agile Strategy分论坛一:刘备(组织转型) 演讲主题:百年历史看管理 演讲嘉宾:荣浩(腾讯) 分论坛二:吕布(持续交付) 演讲主题:质量驱动,持续改进 演讲嘉宾:陈小光(腾讯)9 月 13 日13:30-17:00演讲主题:可视化敏捷项目管 理 演讲嘉宾:钱安川(腾讯)演讲主题:大型应用软件敏捷研发探讨 演讲嘉宾:俞江(用友)演讲主题:组织转型的十个要 点 演讲嘉宾:乔梁(NOKIA)演讲主题:豆瓣阅读中的持续集成和持 续发布 演讲嘉宾:孙毅(豆瓣)演讲主题:专业服务中的敏捷实践 演讲嘉宾:李建昊(爱迪德)活动时间 时间 17:00-17:30 17:30-18:00 18:00-20:309 月 13 日晚 17:00-20:30 活动内容 签到 活动规则介绍 敏捷门诊 面向受众 所有 所有 CTO/CIO、转 敏捷 Q&A 互动平台 型负责人、技 术经理等 活动简介18:00-20:30美味交付所有人,力荐 CIO、PM持续交付实战游戏18:00-20:30 18:00-20:30设计工坊 测试空间所有人 QA、 BA、 Dev、 技术狂热 者及其他体验设计互动游戏 SBE 辅助测试空间18:00-20:30创意游戏所有人团队建设、沟通、敏捷思维等相 关游戏18:00-20:30移动实验室-阳光 所有人 书屋公益教育计划分论坛四:张郃(精益实践) 演讲主题:超越迭代 – 聊聊若干最佳实践 演讲嘉宾:路宁(独立咨询师) 演讲主题:如何激活你的 Kanban 演讲嘉宾:姜信宝(爱立信) 分论坛七:黄忠(测试和质量保证) 演讲主题:Emerging Paradigms in Testing 演讲嘉宾:Kristan Vingrys(ThoughtWorks) 13:30-17:00 演讲主题:创建统一共识的自动化测试用例 演讲嘉宾:葛锋(诺基亚西门子) 演讲主题:DIY 合适自己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演讲嘉宾:芈峮(豆瓣)分论坛五:鲁肃(协作、文化和团队) 演讲主题:共识,乌合之众和可视化 演讲嘉宾:仝键(ThoughtWorks) 演讲主题:利用可视化的工作方式打破部门壁垒 演讲嘉宾:杜伟忠(京东商城) 分论坛八:刘备(组织转型) 演讲主题:组织级敏捷开发推进与思考 演讲嘉宾:张忠(用友) 演讲主题:百度新首页的故事 演讲嘉宾:张绍鹏、曹晓冬(百度) 演讲主题: 如何对 CMMI 三级以上团队进行敏捷 转型 演讲嘉宾:阳陆育(Scrum 中文网)分论坛六:赵子龙(开发技术与实践) 演讲主题:大团队的敏捷实施与实践 演讲嘉宾:黄邦伟(雅各布森) 演讲主题:敏捷环境下的设计方法改进 演讲嘉宾:张刚(上海贝尔) 分论坛九:郭嘉(教练和引导) 演讲主题:敏捷教练之路 演讲嘉宾:徐毅(NOKIA) 演讲主题:如何引导团队快速建立信念 演讲嘉宾:王宇(Uperform) 演讲主题:如何玩转 SCRUM 演讲嘉宾:于继军(淘宝)9:00-12:009 月 14 日。
百回本《西游记》反重复手法的深层困境与突围目录一、内容概述 (1)1.1 《西游记》的版本与流传 (2)1.2 反重复手法在《西游记》中的重要性 (3)二、百回本《西游记》的反重复手法概述 (4)2.1 反重复手法的定义与分类 (5)2.2 百回本《西游记》中反重复手法的运用 (7)三、深层困境 (8)3.1 文献资料不足导致的困境 (9)3.2 艺术表现力不足导致的困境 (10)3.3 观众接受度下降导致的困境 (11)四、突围策略 (13)4.1 加强文献资料的研究与整理 (14)4.2 拓展艺术表现力的创新 (15)4.3 提高观众接受度的策略 (17)五、结论 (18)5.1 研究成果总结 (19)5.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0)一、内容概述《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百回本《西游记》作为最为流传广泛的版本,其文学艺术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在文本中,读者不难发现存在大量的重复手法。
这些重复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性和阅读体验,成为文本解读中的一大困境。
本文档首先会梳理《西游记》中出现的重复手法,包括情节重复、人物形象重复、语言重复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重复手法的具体分析和归纳,揭示其特征和表现。
本文将探究这些重复手法背后的深层原因,从作者创作背景、传播媒介特点、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百回本《西游记》为何会出现重复现象。
这一部分的探讨将有助于理解《西游记》的创作动机和历史文化背景。
本文将针对这些重复手法的困境,提出突围的可能性。
从文本解读的新视角、创作手法的改进、现代传播媒介的利用等方面,探讨如何突破重复手法的限制,提升《西游记》的艺术价值和阅读体验。
本文将对整个探讨过程进行总结,强调对《西游记》深层次理解的重要性,以及解决重复手法困境的紧迫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新的解读视角,为《西游记》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1 《西游记》的版本与流传《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变,深受读者喜爱。
汪勋老师阅读650方法资料(最新版4篇)目录(篇1)I.阅读650方法资料的背景和目的II.阅读650方法资料的内容和结构III.阅读650方法资料的特点和优点IV.阅读650方法资料的实践应用和效果V.总结和展望正文(篇1)I.阅读650方法资料的背景和目的阅读650方法资料是为了帮助中文学习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语言运用技巧。
该方法资料是由汪勋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总结而来,旨在帮助学习者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II.阅读650方法资料的内容和结构阅读650方法资料包括650个常用中文词汇和短语,按照不同的主题分类,如日常生活、文化、历史、文学等。
每个词汇和短语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
III.阅读650方法资料的特点和优点阅读650方法资料具有以下特点:1.实用性强:涵盖了中文学习中的常用词汇和短语,能够满足学习者日常交流和学习需求。
2.针对性强:针对中文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3.易于学习:每个词汇和短语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句,便于学习者理解和记忆。
阅读650方法资料的优点:1.快速提高阅读速度:通过快速浏览和理解词汇和短语,学习者可以快速提高阅读速度。
2.提高理解能力:通过掌握常用词汇和短语,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和运用常用词汇和短语,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IV.阅读650方法资料的实践应用和效果阅读650方法资料在中文学习者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习者通过学习和实践,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语言表达也更加流畅自然。
同时,该方法资料也受到了中文教育者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中文学习训练方法。
V.总结和展望阅读650方法资料是一种实用的中文学习训练方法,能够帮助学习者快速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毕业设计题目阅览室图书查询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ndroid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xx专业班级xxxxxxx指导教师xxxxxx学院xxxxxxxxxxxx答辩日期XXXX年X月摘要传统WEB应用只能在PC机上使用,不能做到随时随地的使用,为了解决这样的不足,基于Android平台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客户端就应运而生。
本设计阐述了在Android平台下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其目的是让人们能够在基于Google Android平台的移动设备上享用传统WEB上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本系统采用C/S结构,MVC软件开发模式,使用android布局技术完成UI的设计,基于Java语言开发完成,在不同型号的设备模拟器上测试通过。
系统实现了用户注册、登录、查询图书以及学生用户管理和图书管理等功能。
“操作简单,功能实用”这是本软件设计的核心理念,本系统力求创造最好的用户体验。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系统;ANDROID;客户端;数据库设计;服务器端AbstractThe WEB application can only in traditional PC use, can't do it at any time and place to use, in order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such, based on the Android platform of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client is mad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workbench Android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its purpose is to let people can be based on the Google Android platform of mobile devices to enjoy the traditional WEB on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The system USES the C/S structure, MVC 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 use android UI design layout complete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Java language development completed, in different types of equipment simulator test is passed. The system realizes the user register, login, inquires the books and the students' user management and library management etc. Function.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functional practical" this is the core idea of the software design, this system is the best tries to create user experience.Key words: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ANDROID; client; database design; serv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前言 (1)1.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2课题的现状 (1)1.3课题的内容 (1)第2章软件设计及开发工具介绍 (3)2.1总体设计 (3)2.2系统结构 (3)2.3开发工具介绍和关键技术 (3)2.3.1 Eclipse的介绍 (3)2.3.2 MyEclipse与Tomcat介绍 (6)2.3.3 关键技术介绍 (7)第3章系统功能设计 (8)3.1前台管理 (8)3.1.1 注册 (8)3.1.2 用户登录 (8)3.1.3 图书查询 (8)3.1.4 用户管理 (9)3.1.5 图书管理 (9)3.2后台管理 (9)3.2.1 注册管理 (9)3.2.2登录管理 (9)3.2.3 图书查询管理 (10)3.2.4 用户管理 (10)3.2.5 图书管理 (10)第4章数据库结构设计 (11)4.1服务器端数据库设计 (11)4.1.1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1)4.1.2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13)第5章模块开发及编码实现 (15)5.1服务器端的设计---搭建JA V A WEB服务器 (15)5.2连接数据库模块 (15)5.3服务器功能模块 (16)5.3.1 注册模块 (16)5.3.2 登录模块 (17)5.3.3 书籍查询模块 (18)5.3.4 特定用户查询模块 (19)5.3.5 查询所有用户模块 (20)5.3.6 添加书籍模块 (21)5.4客户端的设计---设计ANDROID UI界面 (22)5.5具体功能模块 (23)5.5.1 注册界面 (23)5.5.2 登录界面 (26)5.5.3 学生用户书籍查询界面 (28)5.5.4 管理员界面 (29)5.5.5 管理学生用户界面 (30)5.5.6 管理图书界面 (31)5.5.7 图书增加界面 (32)第6章系统测试 (34)6.1用户注册测试 (34)6.2用户登录测试 (34)6.3图书查询测试 (36)6.4用户管理测试 (36)6.5书籍管理测试 (37)总结 (39)参考文献 (41)附录一核心代码 (42)附录二外文文献(原文) (43)附录三外文文献(译文) (52)致谢 (60)第1章前言1.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说明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Journal Observation报刊观察传媒∷MEDIA 2021.11(上)43《中国新闻周刊》新媒体转型路径探索文/赵军霞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纸媒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迎合这一趋势,纸媒必须在运营策略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走出发展瓶颈、获得突破。
作为纸媒的代表,《中国新闻周刊》自诞生之日起便在引导社会舆论、传递时代要闻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其面临着平台受限、传播受制约、收益渠道狭窄和读者、客户流失等一系列情况,但其很快抓住了媒介技术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夯实自身在内容专业性、权威性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实现成功转型的同时亦获得营收过亿的成绩。
2018年1月,《中国新闻周刊》获得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截至2021年8月26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新闻周刊》出版文献共27066篇、总被下载892522次、总被引11643次。
截至2021年1月,《中国新闻周刊》仅微信公众号就有200余篇10万+报道,官方微博话题“周刊君与你共同战‘疫’”阅读量过百亿。
因此,加强对其新媒体时代所开启的转型路径的研究,对其他同类纸媒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一、平台转型,拓展纸媒载体平台建设是新媒体时代媒体发展的关键词之一,纸媒想要实现转型,就必须关注对平台的建设和转型,由此才能进一步拓展纸媒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品牌的社会知名度。
《中国新闻周刊》在推进平台转型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社交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力和主体地位,着力在社交媒体领域创造和发展平台。
1.轻平台,重分发,扮演内容“供应商”的角色。
很多纸媒在推进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习惯一次性占领多个新媒体渠道,同时加强自主终端的开发和推广,但往往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效果不尽人意,即样样皆为、样样皆不出色。
尤其是在自主终端开发这一项,新媒体的流量始终聚集在诸如头条、抖音、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中,传统纸媒自主研发的APP很难从中分得一杯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概括 (1)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背景与意义 (2)2. 本书的目的与结构 (3)二、版本与流传 (3)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书年代与作者 (5)2. 本书的流传与版本 (5)三、内容概述 (6)1. 本书的主要内容 (7)2. 各卷的内容简介 (8)四、特色与价值 (9)1. 本书的学术特色 (10)2. 本书的实用价值 (11)五、结论与展望 (12)1. 对本书的综合评价 (14)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5)一、内容概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府颁布的一部大型方书,收录了大量的中药方剂。
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剂型的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和适应症,对于中医临床治疗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方剂总论:介绍了本书的编写目的、编纂背景以及基本原则,强调了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
诸风、伤寒、感冒:这部分详细列举了各种风寒感冒、伤寒等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病毒、疟疾、霍乱、痢疾:针对这些急性病症,本书提供了相应的诊疗方法和用药建议。
肿瘤:本书对肿瘤的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
眼科、口齿、咽喉:这部分介绍了眼科、口齿、咽喉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妇科、儿科、外科:本书还涉及了妇科、儿科、外科等科室的疾病诊治方法,包括妇女、儿童、外伤等方面的治疗。
治疗杂病:这部分列举了一些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如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以及疮疡、痈疽、瘰疬等皮肤病。
针灸、按摩:本书介绍了针灸、按摩等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的应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一部集大成式的中药方书,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和实践本书中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来防治疾病,保障人民的健康。
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背景与意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医学典籍,成书于宋代,体现了我国古代医学的卓越成就。
项目计划书wbs篇一:项目开发计划书项目开发计划书ProjectdevelopmentPlan编号:TmP-PdP版本:1.0变更记录1项目总览1.1基本信息1.2项目主要联系人1.3假设和约束开发环境:宿舍/公用教室测试环境:宿舍/公用教室工具的可获得性:各自的电脑环境的可获得性:双休日的公用教室1.4里程碑提交产品描述本项目按计划有哪些里程碑,对应的里程碑产品是什么,什么时候提交,由谁负责。
1.5发布提交产品2项目计划2.1项目生命周期第一阶段、交易前的准备第二阶段、交易谈判和签订贸易合同第三阶段、办理交易进行前的手续第四阶段、交易合同的履行和索赔2.2wBS表描述本项目的wBS及估算的工作量,如果使用Project工具自动生成wBS,则此处可参见Project文档,并且该Project文档必须作为本文档的附件。
wBS的分级,第一级为里程碑,最后一级为分配到具体一个人的任务,要求wBS的分级数目>=2,wBS模板如下:2.3规模估算1.电子商务特点:①普遍性②方便性③整体性④安全性⑤协调性2.软件功能:①广告宣传②咨询洽谈③网上订购④网上支付⑤电子账户⑥服务传递⑦意见征询⑧交易管理2.4工作量估算2.5成本估算电子商务技术成本预算表篇二:项目计划书(模板)公司logoxxx技术有限公司作者:xxx时间:20XX-06-27版本号:v1.0版本历史目录0.文档介.............40.1文档目的.................................................................................................................. ..........40.2文档范围.................................................................................................................. ..........40.3读者对象.................................................................................................................. ..........40.4参考文献.................................................................................................................. ..........40.5术语与缩写解释. (4)1.项目介绍.................................................................................................................. . (5)1.1项目范围.................................................................................................................. . (5)1.2项目目标.................................................................. . (5)1.3客户与最终用户介绍 (5)1.4开发方介...51.5项目制约.................................................................................................................. . (6)2.项目开发模型及过程活动定义 (6)2.1开发模型.................................................................................................................. . (6)2.2项目过程活动定义 (6)3.人力资源计划.................................................................................................................. .. (7)4.软硬件资源计划.................................................................................................................. .85.财务计划.................................................................................................................. . (9)6.任务与进 (9)7.项目的阶段定义和里程碑点 (10)8.沟通管理计划.................................................................................................................. (11)9.问题和风险管理计划 (12)1)总体管理策略..................................................................................................................122)问题、风险类别与来源 (12)3)问题管理.................................................................................................................. . (12)4)风险等级与排序 (12)5)风险识别、分析、跟踪..................................................................................................1310. 11.项目培训计13子计划(下属计划) (13)附件:甘特图进度表.................................................................................................................130.1文档目的0.2文档范围0.3读者对象0.4参考文献提示:列出本文档的所有参考文献(可以是非正式出版物),格式如下:[标识符]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单位(或归属单位),日期例如:[aaa]作者,《立项建议书》,机构名称,日期[cmmi-Pd-PRoc-Sw-Sd]EPG,系统设计规范,机构名称,日期0.5术语与缩写解释1.1项目范围提示:1).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本项目“是什么”,“说明用途”;2).说明本项目“应当包含的内容”和“不包含的内容”;3).说明本项目“适用的领域”和“不适用的领域”。
一,豆瓣阅读产品定位:“高品质的数字阅读服务,支持多种平台。
”——豆瓣阅读weibo“豆瓣阅读是豆瓣读书2012年推出的数字阅读服务,支持Web、iPhone、iPad、Android、Kindle等桌面和移动设备……豆瓣阅读的现有内容涵盖了小说、历史、科技、艺术与设计、生活等多种门类,定位为是短篇作品和图书为一体的综合平台”——百度百科“你想读的《技术元素》已经在豆瓣阅读上架了,查看收藏记录”——豆瓣阅读通知分析可以看出,豆瓣阅读是豆瓣读书推出的服务,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为了更全面、更进一步的满足原豆瓣读书用户的需求。
豆瓣读书的读者用户是热爱读书的人,尤其又以豆瓣的文艺、小清新风格的喜好者居多。
他们不仅仅热衷读书,还愿意积极对书本进行评分和评价、摘录书籍笔记、写下观后感、与社区里的人交流。
总结来说,豆瓣读书提供读者用户买书之前选书、读书之后评价书的入口。
另一部分“隐藏”的用户是作者/译者/出版商,他们劳动成果以“书”的形式展现在豆瓣读书社区,读者可能通过豆瓣读书社区看了书评后选书购买实体图书,也可能在阅读完实体图书后上豆瓣写书评。
所以“作者/译者/出版商”是豆瓣读书的中间环节,直接受到其影响。
电子书的兴起,让完成选书、买书、读书、评价书的整个体验全部IT化成为可能,可以使上述各个环节无缝对接,形成很好的闭环。
相信豆瓣阅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豆瓣读书已经满足了选书和评书需求,而豆瓣阅读弥补了买书和读书需求,使得读者用户可以通过豆瓣读书+豆瓣阅读达到选、买、读、评一站完成,形成闭环。
同时,豆瓣阅读也使得曾经“隐藏”的用户成为真正的用户,使发布者用户即作者/译者/出版商的作品发布需求得以满足。
至此,豆瓣阅读+豆瓣读书共同打造了高品质阅读作品的平台甚至生态系统,为有高品质阅读诉求的需求方及其供给方提供服务。
结论1. 豆瓣阅读的目标用户是:1)读者用户:一般文化水平较高,有较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作品品质要求较高,接受电子书,尤其以豆瓣的文艺、小清新风格的喜好者居多。
《软件单元测试》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览 (2)二、软件单元测试概述 (3)1. 软件单元测试定义与重要性 (4)2. 软件单元测试发展历程 (5)3. 软件单元测试基本原则 (6)三、软件单元测试基础概念 (7)1. 单元测试的级别 (9)2. 测试方法 (10)3. 测试工具与框架 (12)四、软件单元测试流程 (14)1. 测试计划制定 (14)2. 测试用例设计 (15)3. 测试环境搭建 (17)4. 测试执行与监控 (18)5. 测试报告编写 (19)五、软件单元测试的实战技巧 (20)1. 测试数据的准备与处理 (22)2. 单元测试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3)3.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的协同工作 (23)4. 持续集成与自动化测试实践 (25)六、软件单元测试的最新趋势与挑战 (26)1. 人工智能与软件测试的融合 (28)2. 云计算环境下的软件测试挑战 (30)3. 大数据时代的软件测试技术创新 (31)七、软件单元测试的未来发展展望 (32)1. 测试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 (34)2. 自动化测试工具的进一步完善 (35)3. 测试人员的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路径 (37)八、结语及心得体会 (38)1. 本书阅读总结及感悟 (39)2. 对软件单元测试的进一步思考与实践计划 (41)一、内容概览引言:简要介绍了软件单元测试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需要进行单元测试。
同时阐述了单元测试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内容做了铺垫。
单元测试基础:详细介绍了单元测试的基本概念、原则、流程和测试方法。
包括单元测试的定义、目的、测试范围、测试策略等,为读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测试技术与工具:详细讲解了常用的软件单元测试技术和工具,如测试框架、断言库、模拟和伪造技术等。
这些技术和工具在单元测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实战案例:通过多个实际项目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应用单元测试的流程和技巧。
英语持续默读SSR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阶段性实施汇报我每天花9O分钟陪我的学生一起阅读。
我的学生阅读做得很好,是因为他们读得很多。
阅读是一种技巧,而技巧的学习都需要练习。
——雷夫·艾斯奎斯一、什么是SSR(持续默读)SSR即Sustained Silent Reading,持续默读。
它是一种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机会的方式。
让学生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安静阅读的一种读书活动,在该活动中学生不会受到提问、评估或写读书报告的干扰。
在进行持继默读时,学生自主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安静地自主阅读,没有任何的打扰和中断,没有读后检测,没有阅读技能训练,没有教师的监督和讲解;教师常和学生一起读书,起着阅读示范作用。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罗少茜教授曾说过:接触大量可理解性的输入材料是掌握第二语言的关键因素,自由自主的阅读是让外语能力获得提高的好方法持续默读(SustainedSilentReading,简称 SSR )正是一种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机会的方式。
二、以SSR(持续默读)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品格的可行性阅读品格主要包含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
结合当下中小学生英语教学的要求,可从阅读行为、阅读频率和阅读量三个方面对学生阅读习惯提出合理建议;阅读体验则强调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的情感成果,包括阅读态度、阅读兴趣和自我评估三个要素采用的是非正式且不评分的阅读方式。
它提供给学生一个全新的阅读体验。
持续无声阅读可以使学生对自发阅读、指定性阅读以及阅读的重要性等问题的态度产生积极转变。
这将会影响学生的阅读量以及阅读流畅性。
持续默读能够提升学生阅读的流畅性和提升语言技能。
由于持续默读是自由阅读,学生会读得很多。
学生读得越多,理解就越容易,就会更喜欢阅读,就会读得越快,他们就会成为更好的阅读者。
可见,坚持SSR(持续默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给予学生良好的阅读体验。
三、SSR(持续默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首先,关于前测。
《我决定给自己一点时间》读书笔记目录一、书籍概述 (2)1. 作者介绍及背景 (3)2. 书籍内容简述 (3)3. 读者群体定位 (4)二、主题思想 (5)1. 时间的珍贵与重要性 (5)2. 自我反省与成长的意义 (7)3. 平衡生活与工作的策略 (8)三、精彩内容解读 (9)1. 给自己一点时间的原因 (10)2. 如何合理利用这段时间 (12)3. 时间管理技巧与策略 (12)四、个人感悟与启示 (13)1. 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5)2. 自我成长与改变的重要性 (16)3. 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与规划 (17)五、书中亮点分析 (18)1. 独特观点与见解 (19)2. 引人深思的故事或案例 (21)3. 实用性强的时间管理技巧和方法 (21)六、总结评价与建议 (22)1. 书籍整体评价 (22)2. 对读者的建议与帮助 (23)3. 对未来类似书籍的期待与展望 (24)一、书籍概述《我决定给自己一点时间》是一本关于生活哲学和自我成长的书籍,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告诉我们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以及如何学会在紧张的节奏中照顾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本书共分为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自己,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作者通过具体的故事和案例,引导读者认识到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学会停下来,给自己一点时间。
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接纳的重要性。
只有当我们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找到真正的需求和愿望。
她也提醒我们要学会宽恕自己,因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犯错和失败。
作者还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如冥想、运动、阅读等,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原则,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和提升生活质量。
《我决定给自己一点时间》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不仅提供了深刻的生活哲学思考,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建议,帮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实现自我成长。
从出版把关人到学术经纪人:论科技期刊编辑的职能延展目录一、内容描述 (1)二、科技期刊编辑的概述与角色演变 (2)1. 科技期刊编辑的定义及职责 (3)2. 编辑角色在历史进程中的变化 (5)3. 当前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的新挑战与机遇 (6)三、科技期刊编辑的职能延展分析 (7)1. 出版把关人的核心职能 (8)(1)稿件的筛选与评审 (10)(2)文稿的质量把关 (11)(3)编排和出版流程的监控 (12)2. 学术经纪人的新兴角色 (13)(1)学术成果的推广与传播 (15)(2)学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15)(3)学术市场的分析与运营 (17)四、科技期刊编辑职能延展的具体表现 (17)一、内容描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
从最初的出版把关人,他们主要负责审核、筛选和校对稿件,确保其质量符合出版标准,到现在的学术经纪人,他们需要更多地参与到科研项目的策划、组织和推广中,帮助作者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科技期刊编辑职能的延展,也反映了科技界对科研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
在新的角色下,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不仅要熟悉出版流程,还要了解科研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为作者和读者服务。
他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和商业敏感度,以便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实现其商业价值。
科技期刊编辑还需要与作者、审稿人、出版商等多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确保稿件的顺利出版和传播。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展现出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以协调各方利益,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科技期刊编辑的职能延展是科技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以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和人类进步。
二、科技期刊编辑的概述与角色演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科技期刊编辑作为期刊的核心工作者,其职能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Maven3实战笔记11Maven集成Hudson进行持续集成刘岩Email:1.持续集成持续集成其实是由敏捷开发这个概念衍生出来的,持续集成可以实现项目自动编译、自动运行单元测试、自动部署、自动进行回归测试。
在设定的一段周期内,进行自动构建。
持续集成使很多大型项目敏捷化成为了可能。
主要优点有以下1):集成速度比较快,按照一定的周期自动从SVN库download源码,编译,发布。
2):集成周期越短,问题反馈越频繁,开发人员收到的反馈越多,修改越多,系统越稳定。
被公司剥削的剩余价值就越彻底。
3):所有工作都是自动的,包括搜索新源码、编译、测试、审核报告、部署、反馈信息,开发人员介入的极少,只需要接受反馈看看有没有自己的problem,之后按照反馈报告进行修改bug。
4):最主要的还是提高开发人员的自主性,反馈报告发到有关的研发人员的邮箱中,之后研发人员看到后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修改自己的bug。
由此可以看出从敏捷开发反映出来的概念就是让开发人员着重于核心、变化的业务开发。
而其他功能都通过自动工具进行,而自动工具又和开发人员进行某种关系的绑定,一旦出了问题,能够及时响应、及时反馈。
OK,敏捷开发对于每一个team的研发人员要求是不低的。
敏捷开发最适合资本家剥削劳动人民剩余价值了,当然对于创业性质的公司也是很好的借鉴思想。
话又多了,偏离主题了,咱们来看Hudson是怎么进行持续集成的。
2.Hudson介绍我们假设一个场景吧,比如一个公司的项目使用Hudson进行项目的持续集成工具。
首先Hudson需要和公司项目的SVN服务器Subversion进行集成,SVN相应的账户信息也会集成到Hudson中,在Hudson中配置好项目的负责人信息(关键是Email信息)。
设定好构建周期是1小时,每经过1小时,就进行一次构建,测试等等项目构建。
如果遇到构建失败(哪怕一个测试用例和预期结果不一致),会将测试异常报告发到之前配置的人员邮箱中,具体再找原因、修改bug、提交代码到SVN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