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7年第20卷第1期
- 格式:pdf
- 大小:384.15 KB
- 文档页数:9
机基于HFACS 模型的机场 威胁与差错因素研究R e s e a r c h o f c ivil a vi a ti o n a ir po rt thr e a t a n d e rr o r f a c t o rs ba s ed o n HFA C S mode l文 / 罗晓利 曾先林 赵珊 (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机场威胁与差错是影响机场安全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有效识别和分析是机场安全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
本文运用 FA A 提出的人的因素分析分类系统(H F AC S )模型对机场威胁与差错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识别并建构了机场威胁与差错 因素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场威胁与差错是指诱发机场工作人员 出错的各类因素和背离意图或预期的 不确定行为。
机场运行因素是构成航空运输 事故链中的重要环节,而人是机场运行环境中最灵活、最具有价值,同时也是最不稳定 的因素,其中包含大量显性或隐性的不确定 性影响因子。
不良的人造环境与其他威胁 与差错因素通过相互“耦合”、“发酵”,可 能会导致严重的航空灾难。
研究表明,如 果做好机场相应的安全保障、应急援救工 作,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国内外民航组织对此已提出了要求,I CAO (Intern ational 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 F A A 统计,2007 年 全美共发生 370 起跑道侵入事件,其中 24 起险些导致航空器相撞,跑道侵入发生概 率达到 6.1 架次 / 百万架次。
我国民航近 50年共发生 134 起二等和重大以上飞行事故, 其中有 65 起在机场区域内,45 起在临时机 场区域内。
现代机场具有占地面积大、设施多、作 业量大、人员多、运行环境复杂等特点,是 一个复杂巨型人造系统,其中存在着诸多威 胁与差错管理的薄弱环节,是风险和事故滋表1 机场威胁与差错管理存在的问题 生的源头。
机场威胁与差错具有客观性、不 确定性、动态性、累积性以及可逆性等特征。
救生舱用超氧化钾药板供氧性能试验研究栗婧;金龙哲;汪声;徐洋【摘要】在救生舱等待救援的过程中,由于避难人员代谢导致的舱内温湿度及各项气体浓度复杂波动的情况会对超氧化钾氧板的产氧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为了使氧板能够满足救生舱内供氧及二氧化碳控制的关键救援指标,建立了密闭舱室实验平台,并设计了辅助氧气再生装置等,通过模拟救援状态下真人呼吸情况,对超氧化钾氧板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精确测定了超氧化钾氧板在不同环境湿度、表面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的产氧量、供氧速率、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等关键指标,并通过密闭舱内的真人生存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得到了氧板在真人使用情况下的用法及用量.结果表明,每隔10 min向超氧化钾氧板喷30 mL水,2块氧板即可维持4人2h的呼吸量;4块氧板配比2 kg二氧化碳吸收剂即可维持4人4h的生存需求.【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4(039)0z1【总页数】5页(P136-140)【关键词】救生舱;超氧化钾;密闭空间;氧气供应;生存试验【作者】栗婧;金龙哲;汪声;徐洋【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74超氧化钾制氧技术是一种研究较早的化学制氧技术,在19世纪40年代就被投入使用,其主要应用于矿井事故急救、登山吸氧、潜艇及飞机供氧等[1-3]。
目前,多数个人呼吸器采用超氧化钾制氧技术,而在潜艇舱室等密闭空间,仅有俄罗斯及东欧的一些国家使用超氧化物供氧。
我国超氧化物供氧技术主要应用于矿山自救器,其所采用的是超氧化钾药片,而在密闭空间内的供氧技术由于受舱室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研究较少。
2021年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医学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代码刊名G001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G003 基础医学与临床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G005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G006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G007 中草药G008 药学学报G009 中国药学杂志G010 中医杂志G011 癌症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G013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G014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G016 北京医学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G018 病毒学报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G021 第全军医大学学报G02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G024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G02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G026 广东医学G027 广东药学院学报G028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G029 广州医学院学报G03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G031 贵阳医学院学报G032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G033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G034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G035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G036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G038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G039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G041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G043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G044 华西药学杂志G045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G046 江苏医药G047 江西医学院学报G048 解放军医学杂志G049 解剖学报G050 解剖学杂志G052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G053 昆明医学院学报G056 免疫学杂志G057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G05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G05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G061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G062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G06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G064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G06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G067 现代免疫学G068 复旦学报医学版G069 上海医学G070 神经解剖学杂志G07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G072 生殖与避孕G07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G074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G076 天津医药G077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G079 卫生研究G08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G082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G083 心肺血管病杂志G087 药物分析杂志G088 医用生物力学G089 营养学报G090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G09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G09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G093 针刺研究G094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G095 VIROLOGICA SINICAG09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G097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G098 中国地址病学杂志G099 中国地址病防治杂志G100 中国法医学杂志G101 中国天然药物G102 中国公共卫生G103 中国骨伤G104 中国海洋药物G105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G106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G107 中国抗生素杂志G108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G109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G110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G111 中国免疫学杂志G11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G114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G11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G116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G11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G118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G119 中国循环杂志G120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G121 中国药理学通报G122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G123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G124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G125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G126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G127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G129 中国平安科学学报G130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G131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G132 中国中药杂志G133 中国肿瘤临床G134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G135 中华病理学杂志G136 中华传染病杂志G137 中华创伤杂志G138 中华儿科杂志G139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G140 中华放射学杂志G141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G142 中华妇产科杂志G143 中华骨科杂志G144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G145 中华核医学杂志G146 中华护理杂志G147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G148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G149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G150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G152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G153 中华麻醉学杂志G154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G155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G156 中华内科杂志G157 中华皮肤科杂志G158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G159 中华精神科杂志G160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G161 中华肾脏病杂志G162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G163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G164 中华外科杂志G165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G166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G167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G168 中华消化杂志G169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G170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G171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G172 中华血液学杂志G173 中华眼科杂志G174 中华查验医学杂志G175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G176 中华医学杂志G177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G178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G179 中华肿瘤杂志G180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G181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G182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G183 中药材G184 肿瘤G185 肿瘤防治研究G186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G187 军医深造学院学报G188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G189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G190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G191 中华眼底病杂志G192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G193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G19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G195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G197 中华神经科杂志G202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G203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G204 临床查验杂志G206 中国介入影像与医治学G207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G210 微循环学杂志G211 中国糖尿病杂志G220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G221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G222 临床麻醉学杂志G223 现代医学G224 有效口腔医学杂志G225 重庆医学G226 中国一般外科杂志G227 中国药物警戒G228 中国有效妇科与产科杂志G229 卒中与神经疾病G230 临床皮肤科杂志G231 中华肝脏病杂志G232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G23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G234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G235 中华高血压杂志G236 中国医学运算机成像杂志G237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G238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G239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G240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G241 中国急救医学G242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G243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G244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G245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G246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G247 中国老年学杂志G248 中国药物依托性杂志G249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G250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G251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G253 中国卫生统计G254 中华一般外科杂志G255 中国肿瘤生物医治杂志G256 临床外科杂志G257 临床内科杂志G258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G259 诊断病理学杂志G260 心脏杂志G26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G262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G263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G264 肠外与肠内营养G265 医学影像学杂志G266 口腔医学研究G267 中国有效内科杂志G268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G269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G270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G271 临床放射学杂志G272 中国有效外科杂志G273 中国有效儿科杂志G274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G275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G276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G277 中国内镜杂志G278 NEUROSCIENCE BULLETING280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G281 医学研究生学报G282 中华男科学杂志G283 上海口腔医学G284 中国消毒学杂志G285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G286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G287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G288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G290 中国防痨杂志G291 临床骨科杂志G292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G293 临床血液学杂志G294 华西医学G295 解放军药学学报G296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G297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G298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G299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G300 现代妇产科进展G301 河北中医药学报G302 中华疾病操纵杂志G303 中国男科学杂志G304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G305 中国有效护理杂志G306 中国医师深造杂志G309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G310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G311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G312 西南国防医药G313 中国医师杂志G314 中国疫苗和免疫G315 解放军医院治理杂志G316 解放军护理杂志G317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G318 中国药房G319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G320 中国肺癌杂志G321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G322 创伤外科杂志G323 中国康复G324 有效医学杂志G325 口腔医学G326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G328 新乡医学院学报G329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G330 上海护理G332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G333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G334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G335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G336 护理治理杂志G337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G338 腹腔镜外科杂志G339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G340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G341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G343 上海精神医学G345 临床急诊杂志G346 血栓与止血学G347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G349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G350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G358 解剖学研究G361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G362 国际查验医学杂志G366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G367 中华有效诊断与医治杂志G373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G380 中国心血管杂志G384 河北中医G387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G389 上海中医药杂志G390 广东牙病防治G392 感染·炎症·修复G395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G396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G397 江苏中医药G400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G401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G402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G403 药物不良反映杂志G408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G410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G412 肿瘤学杂志G415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G416 海南医学院学报G417 中国护理治理G419 心血管病学进展G422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G426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G428 中国美容医学G429 中国食物卫生杂志G433 浙江临床医学G436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G437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G438 现代临床护理G439 脊柱外科杂志G440 药学实践杂志G441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G442 中西医结合学报G444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G446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G447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G448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G451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G452 疾病监测G453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G454 中国医院治理G455 疑难病杂志G456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G457 有效骨科杂志G458 传染病信息G460 护理与康复G479 浙江预防医学G480 医学研究杂志G481 癌症进展G482 医学动物防制G483 世界中医药G484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G485 世界临床药物G486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G488 针灸临床杂志G489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G491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G495 国际病毒学杂志G498 国际骨科学杂志G499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G500 北京口腔医学G501 临床肝胆病杂志G502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G503 护理学杂志G504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G505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G506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G507 解剖科学进展G508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G512 有效癌症杂志G513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G514 药物生物技术G515 中华全科医学G517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G51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G519 中国医药G521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G522 肿瘤研究与临床G523 内科理论与实践G524 中国中医急症G525 华南预防医学G526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G527 药学与临床研究G528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G529 中国卒中杂志G531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G534 有效放射学杂志G536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G538 中国癌症杂志G542 毒理学杂志G543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G544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G545 医学临床研究G546 中国CT和MRI杂志G548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G549 癌变·畸变·突变G550 白血病·淋巴瘤G551 中国中医药科技G553 局解手术学杂志G554 眼科新进展G555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G561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G564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G565 徐州医学院学报G574 山东中医杂志G575 四川医学G578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G579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G580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G585 临床心电学杂志G586 有效妇产科杂志G591 中华医院治理杂志G596 上海针灸杂志G59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G598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操纵杂志G599 中南药学G600 中国针灸G601 外科理论与实践G603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G604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G605 医疗卫生装备G607 临床儿科杂志G608 放射学实践G609 热带医学杂志G610 中华胰腺病杂志G613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操纵G615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G616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G619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G620 北京中医药G621 中国药物与临床G622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G623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G624 生殖医学杂志G626 天津中医药G627 循证医学G628 老年医学与保健G629 中国热带医学G630 陕西医学杂志G631 中国感染操纵杂志G63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G633 中国血液净化G636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G637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G638 查验医学G639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G641 河北医学G642 中国肿瘤G643 中医正骨G644 中国医药导报G645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G646 辽宁中医杂志G648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G649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G651 微生物与感染G652 有效皮肤病学杂志G653 现代查验医学杂志G654 护理研究G656 环球中医药G658 临床荟萃G659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G660 国际消化病杂志G661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G662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G663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G664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G665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G667 中国综合临床G670 成都医学院学报*G672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G673 临床药物医治杂志*G674 有效手外科杂志*G675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G677 颈腰痛杂志G678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G679 中国医疗设备G680 中国妇幼保健G681 中医药导报G684 河南中医*G685 中医学报G687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G689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G690 肝胆胰外科杂志G691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G692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G693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映杂志G695 肿瘤预防与医治G699 甘肃中医G700 有效老年医学G701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G702 温州医学院学报G703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G705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G706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G707 武警医学G709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G713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G715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G716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G718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G719 吉林中医药G721 新医学G723 医药论坛杂志G725 陕西中医G727 中国性科学*G728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G734 护士深造杂志G736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G737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G739 中华糖尿病杂志*G740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G741 蚌埠医学院学报G742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G743 中华耳科学杂志G745 四川中医G746 有效肝脏病杂志G747 中国新药杂志G748 食物与药品G749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G750 中国病案G751 中华健康治理学杂志G752 中国卫生质量治理G753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G755 中国药业G756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G757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G758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G759 齐鲁医学杂志G760 有效医院临床杂志G764 中医药通报*G765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G768 有效预防医学G769 中国病毒病杂志*G771 武警医学院学报G773 眼科研究G776 中国全科医学G784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G786 安徽医学G787 中国健康教育G792 西北药学杂志G793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G794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G796 中国输血杂志G797 临床输血与查验G800 胃肠病学G802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G803 肝脏G805 人民军医G809 中国医刊G810 浙江医学G812 中医药学报G814 中国临床医生G816 广西医学G824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G825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G826 现代肿瘤医学G83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G833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G834 有效药物与临床G841 中国现代一般外科进展G842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G843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G844 医药导报G845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G846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G847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G848 中华手外科杂志G849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G850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G852 中国急救苏醒与灾害医学杂志G853 中国实验诊断学G855 临床消化病杂志G856 有效肿瘤学杂志G857 中国骨肿瘤骨病G858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G859 中华中医药学刊G860 医学综述G869 结直肠肛门外科G870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医治学G872 中国有效眼科杂志G873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G874 法医学杂志G875 有效儿科临床杂志G876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G877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G878 中国药师G879 肝胆外科杂志G880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G881 临床军医杂志G882 环境与职业医学G883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G884 职业与健康G885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G886 介入放射学杂志G889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G890 有效肿瘤杂志G892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G893 放射免疫学杂志G894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G898 河北医药G900 中华烧伤杂志G901 中国今世儿科杂志G902 中国基层医药G906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G907 中国打算生育学杂志G908 中国学校卫生G910 中华中医药杂志G911 中国医学伦理学G920 儿科药学杂志G923 山西医药杂志G924 中国医药导刊G926 中国数字医学G928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G929 国际神经病学杂志G930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G933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G934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G936 国际儿科学杂志G937 国际肿瘤学杂志G938 国际呼吸杂志G939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G940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G941 海南医学G942 临床误诊误治G943 中医药信息G944 东南国防医药G945 中国职业医学G946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G951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G952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G953 精神医学杂志G954 国际外科学杂志G957 腹部外科G959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G961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G962 眼科G963 现代预防医学G964 医学与社会G965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G967 国际护理学杂志G973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G974 中国临床医学G975 国际麻醉学与苏醒杂志G976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G977 药学效劳与研究G978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G982 国际生殖健康打算生育杂志* G983 国际免疫学杂志G984 国际遗传学杂志G985 中国艾滋病性病G986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G987 护理学报G988 中国卫生查验杂志G990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G99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G996 皖南医学院学报G997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力量训练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田佳1,樊渝波1,孙晓敏2,雒芸2,苏仲秋2(1.四川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5;2.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四川成都610041)摘要:目的观察在不同张力下,离心收缩力量训练对骨骼肌组织结构、血清CK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与力学因素的内在联系。
方法本文建立了一个活体大鼠骨骼肌力量训练及其生物力学性质的动态、定量测试模型,将SD雄性大鼠的踝关节背伸肌群在两组不同外加载荷下,进行循环式离心力量训练。
结果离心运动后即刻—14d,大鼠骨骼肌的组织结构、血清CK及其力学性质变化在高张力组和低张力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离心收缩产生的高张力本身,并非是造成骨骼肌损伤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力量训练;骨骼肌损伤;生物力学;离心型运动;生物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R31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837(2002)06-0450-03Study on Mechanical Factors Involved in Sports Muscle Injury.TIAN Jia,FAN Yu-bo,SUN Xiao-min,CHU Yun,SUN Zhong-giu.Space Medicine&MedicaI Engineering,2002,15(6):450~452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ccentric strengthening(EC)exercise on muscuIar structure,pIasma CK and biomechanicaI behavior under different mechanicaI Ioadings and to study the mechanicaI factors invoIved in sports muscIe injury.Method We deveIoped an apparatus to do eccentric strength training with maIe SD ratsunder different mechanicaI Ioadings and to measure the biomechanicaI behavior.Resul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0. 05)of muscuIar structure,pIasma CK and biomechanicaI behavior were found between high and Iow force groups. Conclusion SkeIetaI muscIe injuries after cycIic EC with different mechanicaI Ioadings suggested that muscIe damage is not simpIy a function of peak muscIe force.Key words:strength training;muscIe injury;biomechanics;eccentric exercise;biomechanicaI behaviorAddress reprint reguests to:TIAN Jia.Biomechanics Research Laboratory,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65近年来,关于肌肉疲劳和离心收缩致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机理的研究十分活跃。
采用示波原理间接测量血压方法的进展许怀湘,房兴业,许 志(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摘要:血压判别方法是提高血压测量准确度的关键。
本文综述了采用示波原理间接测量血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波形特征法和幅度系数法两类血压判别方法的基本原理,对影响其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改进血压判别方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血压测量;示波法;测量方法;幅度系数法中图分类号:R3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837(2000)20231204The Present Status a nd Development of Oscillometric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XU Huai2xiang, FAN G Xing2ye,XU Zhi.Space Medicine&Medical Engineering,2000,13(3):231~234Abstract:With the wide use of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s,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study of th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from oscillometric pulse waves.The paper ex2 patiated it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algorithms in this field by dividing them into two categories named as feature point method and amplitude characteristic ratios method.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pressure measurement was discussed and the prospect of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easuring algorithms was also pro2 posed.K ey Words: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oscillometric method;measurement methods;am plitude character2 istic ratios methodAddress reprint requests to:XU Huai2xiang.Institute of Space Medico2Engineering,Beijing100094,China 血压是反映心血管系统状态的重要的生理参数。
DOI:10.16289/j.cnki.1002-0837.2016.04.009航线飞行员工作满意度问卷编制罗渝川,罗晓利,王泉川,邓雪梅*(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人因与工效学实验室,四川广汉618307)摘要:目的编制适合我国航线飞行员的工作满意度问卷。
方法依据文献资料与访谈结果,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航线飞行员工作满意度理论构想维度。
基于理论维度、文献与专家意见编制航线飞行员工作满意度问卷,对602名航线飞行员施测并检验问卷信效度。
结果航线飞行员工作满意度包含4个维度。
问卷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43,各维度与总体的相关在0.394 0.696之间(P<0.01),重测相关系数均在0.468以上(P<0.01),问卷与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短式量表得分相关系数为0.384(P<0.05),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达到要求,问卷各项信效度指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
结论该问卷可以作为航线飞行员工作满意度的评定工具。
关键词:航线飞行员;工作满意度;维度;问卷;飞行安全中图分类号:R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837(2016)04-0278-05Development of Job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for Airline Pilots.Luo Yuchuan,Luo Xiaoli,Wang Quan-chuan,Deng Xuemei.Space Medicine&Medical Engineering,2016,29(4):278-282Abstract:Objective To develop a job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for Chinese airline pilots.Method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s and interviews,Delphi technique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theory structure of job satisfaction of airline pilots.According to the theory structure,the results of literature and the expert evaluation,a job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for airline pilots was developed.In order to examine its validity,602pilots of CAAC were test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 job satisfaction of airline pilot consisted of four key dimen-sions.The Cronbach’s coefficientαof whole questionnaire was0.743,and the content validities were from 0.394to0.696(P<0.01).Coefficient of stabil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beyond0.468(P<0.01)and criterion valid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0.384(P<0.05).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met the requirements.Conclusion The questionnaire can b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job satisfaction of airline pilots.Key words:airline pilots;job satisfaction;dimension;questionnaire;flight safetyAddress correspondence and reprint requests to:Deng Xuemei.Aviation Human Factors&Ergonomics Lab,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Guanghan Sichuan618307,China工作满意度是一个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复杂系统,是员工基于情感与认知基础上对工作的评价[1]。
质谱仪技术发展与应用摘要:通过对当前质谱仪领域文献的分析,总结质谱仪发展与应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方法:本文对质谱仪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叙述了质谱仪的发展过程,重点对质谱仪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展望。
结论:首先,质谱仪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越来越快;其次,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几乎关系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质谱仪;第三,与其它技术不断融合,质谱仪技术已经发展为一门融合多学科的交叉科学。
关键词:质谱仪;技术;原理;发展应用质谱分析是先将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然后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
质量是物质的固有特性之一,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质量谱——质谱,利用这一性质,可以进行定性分析;谱峰强度也与它代表的化合物含量有关,利用这一点,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1]检测原理[2]:质谱分析仪按照质荷比对物质进行分离。
仪器的离子探测系统可以选择出不同种类的气体,根据高稳定的能被测量的质谱可以确定气体混合物的成分[3]。
1 产生与发展1910年,英国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汤姆逊研制出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质谱仪器。
这台质谱仪的诞生,标志着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一质谱学的开创。
1934年诞生的双聚焦质谱仪是质谱学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此期间创立的离子光学理论为仪器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双聚焦仪器大大提高了仪器的分辨率,为精确原子量测定奠定了基础。
2 应用领域最近30年质谱学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新的离子化方法如场致电离(FI)、场解吸电离F(D)、化学电离(CI)、激光离子化、等离子体法等不断出现。
复杂的、高性能的商品仪器不断推出,如离子探针质谱仪、磁场型的串联质谱仪、离子回旋共振一傅立叶变换质谱仪等。
液相色谱与质谱的联用在近10年来有突破性进展,己进入实用阶段。
另一方面,低价位、简易型仪器的推出,对扩大和普及质谱分析的应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医药卫生学术核心期刊A类一览表(251种)编号期刊名称1癌症2安徽医科大学学报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4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5病毒学报6肠外与肠内营养7第二军医大学学报8第三军医大学学报9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0毒理学杂志11放射学实践12复旦学报.医学版13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4广东医学15国际免疫学杂志(原名: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6国际脑血管病杂志(原名: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7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原名: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8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1护士进修杂志2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3华西药学杂志24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5环境与健康杂志26环境与职业医学27基础医学与临床2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9检验医学30江苏医药31解放军医学杂志32解剖学报33解剖学杂志34介入放射学杂志35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36口腔医学研究37辽宁中医杂志38临床儿科杂志39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原名: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40临床放射学杂志41临床检验杂志42临床麻醉学杂志43临床泌尿外科杂志44临床皮肤科杂志45临床神经病学杂志46临床心血管病杂志47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48免疫学杂志49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名:第一军医大学学报)50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1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52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53山东医药54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原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55上海医学56神经解剖学杂志57沈阳药科大学学报58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59生理科学进展60生理学报61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62生殖与避孕63时珍国医国药64实用儿科临床杂志65实用放射学杂志66实用妇产科杂志67实用口腔医学杂志68实用医学杂志69实用肿瘤杂志70世界华人消化杂志71首都医科大学学报72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73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74天津医药75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76卫生研究77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78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79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80现代妇产科进展81现代免疫学82现代预防医学83新中医84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85眼科新进展86眼科研究87药物分析杂志88药学学报89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90营养学报91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92针刺研究9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94中草药95中成药96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97中国癌症杂志98中国病理生理杂志99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00中国当代儿科杂志101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02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03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04中国妇幼保健105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06中国公共卫生107中国急救医学108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09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10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11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12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13中国抗生素杂志114中国老年学杂志115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16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17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18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19中国免疫学杂志120中国内镜杂志121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22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23中国全科医学124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原名: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25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26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2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28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29中国实验诊断学130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31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32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33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34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35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36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37中国输血杂志138中国糖尿病杂志(原名:中华糖尿病杂志)139中国天然药物140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41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142中国卫生经济143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44中国卫生统计145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46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47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48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49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50中国新药杂志151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52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53中国学校卫生15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55中国循环杂志156中国药房157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58中国药理学通报159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60中国药学杂志161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62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163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64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65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66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6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68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69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70中国针灸171中国职业医学172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7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74中国中药杂志175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76中国肿瘤临床177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78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名:中国临床康复) 179中华病理学杂志180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81中华传染病杂志182中华创伤杂志183中华儿科杂志18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86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87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88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89中华妇产科杂志190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1中华肝脏病杂志192中华高血压杂志(原名:高血压杂志)193中华骨科杂志194中华核医学杂志195中华护理杂志196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97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8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中华精神科杂志200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3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4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5中华麻醉学杂志206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7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8中华内科杂志209中华男科学杂志210中华皮肤科杂志211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12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13中华烧伤杂志214中华神经科杂志215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16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17中华肾脏病杂志218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19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20中华手外科杂志221中华外科杂志222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23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24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25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26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27中华消化杂志228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29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30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31中华血液学杂志233中华眼科杂志234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35中华医学杂志236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37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38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39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40中华中医药杂志241中华肿瘤杂志242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43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44中药材245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46中药药理与临床247中医杂志248肿瘤249肿瘤防治研究250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51重庆医学。
我国载人航天成就与空间站建设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空间站是一种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居住的大型载人航天器。
空间站既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独特平台,也是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人类建造和运营空间站已有40 多年历史。
1971 年4 月19 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 号,至今人类已把10 座空间站送上太空,其中包括正在轨道运行的国际空间站。
这些空间站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试验性空间站,也称空间实验室,包括前苏联的“礼炮”1 ~ 5 号和美国的“天空实验室”; 第二代是简易空间站,包括“礼炮”6 号和7号,在结构与功能上有较大改进,提高了安全性与可靠性,具备了空间站的基本特征,设置两个对接口,能同时对接两艘飞船,可以实现乘组轮替和货运飞船补给物资,工作寿命增至4 ~9 年; 第三代是永久性空间站,包括“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舱段和对接口更多,规模庞大,寿命更长,能够支持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研究。
经过早期“礼炮”号和“天空实验室”的尝试和试验,“礼炮”7 号长期载人飞行中突破了建造和运营大型复杂空间站的几乎所有基本技术,并在“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上走向成熟。
建设空间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 年启动以来,已成功完成了5 次无人飞船飞行和4 次载人飞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突破了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为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基础。
2010 年9 月,中央批准启动载人空间站工程,计划分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在突破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发射“天宫”2 号( TG-2) 空间实验室,验证和考核空间站建设所需的部份关键技术; 第二阶段是建设空间站,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I 和实验舱II,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在轨对接组装成空间站组合体。
空间认知研究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田志强人类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刺激,经由中枢神经系统将大量的信息综合、分类、加工,从而形成各种知觉、思维、意识和情感。
地面上,依靠地平线和参照物体的高度、明暗度、遮挡等就可以来判断要识别物体的大小、相对位置及运动情况。
飞行中,各种仪表和舷窗外视景帮助飞行员判断飞机的位置。
在地貌与天空的颜色及亮度差别很大时,即使出现应激,飞行员易作出反应;当在大海与天空间昼飞或夜航时,舷窗外参考线索太少,若倒飞时间过长,飞行员会忘记自身状态,产生飞行错觉,即使仪表显示高度的变化,他仍然坚信自己的感觉,直至飞机贴近海面。
沿轨道飞行的航天器,舱外是漆黑的太空,外界可依赖的视觉信息更少,舱内航天员依靠仪表指示来判断飞船的姿态,执行出舱活动时,空间认知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Bolstad等人(1987)的技术报告中谈到了/认知地图0在飞船人P机通信中的重要性: /从飞船结构上,在所有的通道和工作部位设计和布置一些明显的特征和标志,这样航天员在其间穿行时,很快就能形成一个心理地图并明白身处何处0[1]。
许多航天员在太空作业时,普遍存在着空间定向障碍和信息缺乏的感觉,这种症状在返回地面后不久就自行消失。
所以对飞行员和航天员进行空间认知能力的选拔与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空间认知是指人们对物理空间或心理空间三维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加工过程。
如今认知工效学界对空间认知的研究以视觉通道为主,分为:心理空间视觉和物理空间田志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本文于1998-02-12收到,1998-05-04修回视觉[2,6,9,17,18]。
心理空间视觉是指心理表象、心理扫描和心理旋转等信息加工过程。
这方面的研究国外在7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继续分析其基本特征和生理机制的同时,也注重了向实际应用接轨;物理空间视觉方面继续研究影响三维物体认知的客观因素和深度视觉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并且研究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分析方法越来越精致,研究成果业已运用到了工业设计当中。
握力大小与前臂肌肉表面肌电活动模式的相关性研究3侯文生,许 蓉,郑小林,马 丽(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44)摘要:目的研究手部握力大小与前臂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9名健康被试者参加了试验,包括最大自主收缩力(m axi m um vo lun tee r co n trac ti o n,M VC),80%M VC及40%M VC,记录指浅屈肌和腕长伸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并采用均方根和小波分析方法提取其特征参数;运用SPSS软件统计以被试者自身的M VC为基准的不同握力水平的相对特征值,使不同的被试者具有可比性。
结果对于单个被试者握力水平与表面肌电活动模式存在正相关性,即握力越大则对应的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值也越大;对于所有的被试者这种正相关性也存在。
结论握力水平与肌肉活动模式具有相关性,这提示通过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值不但可以预测握力的大小,还可用于运动功能测试及康复的评价。
关键词:表面肌电图;握力;肌肉活动;均方根;小波变换中图分类号:R318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837(2007)0420264205R ela tionsh ip bet w een H andgrip F orces and Su rface E lectrom yogram A ctivities of F orea r m M uscle1HOU W en2sheng,X U Ro ng,Z HEN G Xi ao2lin,M A L i1Sp ace M ed ic i ne&M ed ica l Eng ine e ri ng,2007,20 (4):264~268Abstract:O bjecti ve T o s tudy the re l a ti o n sh i p be t w e en handg ri p leve l and cha rac te ris tic s o f su rface e lec tr om yo g ram(sE M G)s i gna l fr om fo rea r m m u sc l e s.M ethods N i ne hea lthy vo l un tee rs w e re a ske d to do a sp ec i fi c g ri p te s t w ith th re e fo rce l e ve ls o f m axi m um vo lun tee r co n trac ti o n(M VC), 80%M VC and40%M VC1sE M G s i gna l w a s reco rded fr om flex d ig ito rum sup e rfi c i a l(F D S)and ex2 ten so r ca r p i rad i a lis l o ngu s(ECRL)s i m u ltaneo u s l y.The am p litude cha rac te ris ti c s o f sE M G s igna l w e re ca l cu l a ted by the m ean s o f r oo t m ean squa re(R M S)and w ave le t ana l ys is.Fu rthe r m o re,to com p a re the re la ti o n sh i p o f sE M G and fo rce leve l be t w ee n d i ffe ren t p a rti c i p an ts,SPSS w a s app lied to ana lyze the re la ti ve va lue tha t w a s de fined a s the ra ti o be t w e en sE M G cha rac te ris tic s o f M VC co nd iti o n and tha t o f d iffe ren t g ri p leve ls.Results The re exis ted po s itive co rre l a ti o n be t w een g ri p l e ve l and sE M G ac tivity,s tr o nge r g ri p co rre spo nded the g rea te r sE M G cha rac te ris ti c s fo r e ve ry p a r2 ti c i p an t,and th is co rre la ti o n revea led s i gn ifi can t co he rence be t w een d i ffe re n t vo l un tee rs.Conclusi on The re is s ign ifican t co rre la ti o n be t w ee n g ri p fo rce and fo rea r m m u sc le ac tivitie s rep re sen te d a s sE M G cha rac te ris ti c s.The re su lt sugge s ts tha t sE M G can be u se d to p re d i c t g ri p fo rce no n inva s ive2 ly fo r m ea su ring m o to r func ti o n and a s se s s ing the m o to r func ti o n rehab ilita ti o n.Key words:sE M G;g ri p fo rce;m u sc le ac ti vity;r oo t m e an squa re;w ave le t tran sfo r mAddress repr i n t requests to:HOU W en2sheng1B i o eng inee ring Co ll e ge o f Cho ngq ing U n ive rs ity, Cho ngq ing400044,Ch ina 表面肌电信号(su rface e lec tr om yo g ram, sE M G)是一种无创的评价肌肉活动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