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某医院门诊楼设计计算书
- 格式:pdf
- 大小:5.11 MB
- 文档页数:66
xxx市中心医院门诊科技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一、项目经理部的组成xxx市中心医院门诊科技楼工程总建筑面积29600 m2,分三个区段,一区段为主楼,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16 层;二区段为附楼,框架结构,地下层,地上4 层;三区段为消防水池,容积约700m3。
该工程具有面积大、层数多,结构复杂,施工场地狭小等特点,我公司对此项目工程高度重视,按照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机制对该项目的组织机构、人员、物资、设备等的配备进行精心的策划,以科学的管理,精细的施工,精诚的服务全面履行合同内容,实现所承诺的工期、质量目标,为建设单位及xxx市人民奉限一项完美的精品工程。
(一)项目部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对该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进度、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全面管理,对整个工程项目行使组织、指挥、计划、协调、控制、核算等职能。
项目经理是项目经理部的最高行政领导,按照公司授权对整个项目进行管理。
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按照精干、高效和职能划分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设置。
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及项目总工组成最高管理层对整个项目行使管理和决策职能。
同时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项目总工负责工程管理组行使工程的技术管理,质量控制职能。
项目副经理负责施工生产组行使进度控制、安全控制、组织协调及生产指挥等职能。
项目经理直接领导经营核算级行使资源供应、劳务管理、成本核算、资金使用等职能。
作业层以各专业工长及技术人员组成为主体,负责每一道工序的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构(二)项目经理部的人员配备1.项目经理为保证该工程优质高效的建成,让建设单位放心满意,我公司拟选派具有一级项目经理资质的马建宁同志担任该工程的项目经理。
该同志具有丰富的高层建筑施工经验,近年来先后组织施工了xxx市政协8 层办公楼、陕西理工学院12 层教学楼等工程项目,其所负责施工的工程均取得优良工程证书,并获得.省明文明工地.称号,其中陕西理工学院四号教学楼工程获得了省级.科技示范工程.称号。
目录1.引言 (3)、工程名称: (3)、基本设计资料: (3)设计简介 (4)1.4.设计依据: (4)1.5.工程概况: (4)1.6.建筑设计方案 (5)1.7.消防设计: (7)2 结构布置方案 (7)布置图 (7)2.2 计算简图选取 (8)柱尺寸的确定 (8)梁尺寸确定 (9)2.5 板厚确定 (9)3.荷载统计 (10)资料准备 (10)恒载的计算 (12)活载计算 (14)重力荷载代表值 (14)4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5)4.1 横梁线刚度的计算 (15)纵梁线刚度的计算 (16)柱线刚度的计算 (16)各层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7)5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侧移和内力计算 (18)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 (18)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 (19)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的计算 (21)6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27)风荷载标准值 (27)6.2 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28)6.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29)7横向框架竖向荷载的内力计算 (34)7.1 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34)弯矩分配与内力计算 (40)8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51)8.1 抗震等级 (51)8.2 框架梁内力组合及调整 (51)框架柱内力组合及抗震组合调整 (55)9截面设计 (56)9.1 框架梁 (56)9.2 框架柱 (60)10 现浇板 (63)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设计课题为“某人民医院门诊楼”,根据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资料和业主的要求,门诊楼设计成两个部分,主体部分六层,局部七层,主要用于日常的门诊,主要房间为:门诊室、会议室、急救室、仪器室等。
一、方案设计(一)、总体规划构思1 功能分区明确,洁污线路清楚,布置紧凑并留有发展用地。
新建门诊综合楼和高层病房楼(21层),待建的内科病房大楼(14层)一起组合成医院的医疗中心,主体建筑群形象突出,在总平面和外部空间景观上确立了医疗建筑的主导地位。
2 道路组织合理、通畅、便捷,避免各种交通流线的混杂交叉。
各部门出入口和城市道路既结合紧密,又不对城市道路造成很大的影响。
结合用地高差,合理设计车行、人行(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流线。
3 规划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适应现代医院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发展趋势,结合良好的水果湖自然景观,在医疗中心之间设置大片绿化,以长廊相连,创造花园式医院,使患者在就医的同时,体会到医院对他们的关怀。
拟建门诊综合楼布置于A地块内,距离东湖路规划道路边线32米,南面外墙距现有门诊楼5.3米。
新门诊综合楼高层主楼部分距离老门诊23.5米,仅裙楼部分位于老门诊的北翼一侧上。
施工中在不影响现有门诊楼的使用的情况下,先建成高层主楼,然后拆除现有门诊北侧一翼,在尽量短时间内建成裙房。
待新门诊综合楼建成后,拆除现有门诊楼临街建筑,形成广场,实现新老门诊的平稳过渡(详见总平面图)。
北面距现有教学楼15.4米,满足消防间距的要求。
东面距围墙10米左右,设环形车道。
西面距医院老干部病房楼22米、距地下水池2米。
门诊楼门诊可从南、西两面进入,方便从城市道路和临街广场来的就诊者。
急诊部紧邻东湖路,位置明显,易于识别。
感染科由东南向进入,避免了和其他患者的接触。
东面特别设置车道,直通急救中心,为抢救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西面正对院内东西干道设置行政和医护人员入口,北面设供应入口和污物出口。
门诊综合楼建成后,形成四周有车道、出入口,南、西面有大型绿地和广场的总平面格局,用地紧凑,环境效益良好。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医院正经历经济体制、医学模式和技术革命的三大变革,现代医院建筑追求与整体医学模式相适应的整体医学环境,寻求医疗技术与情感的平衡,建造突出自然环境的绿色医院。
第一卷门诊楼施工组织设计 (3)第一章编制说明 (3)第一节编制目的 (3)第二节编制依据 (3)第三节承担本工程的主要优势 (4)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4)第一节工程概况 (4)第二节工程特点 (4)第三章指导思想与实施目标 (5)第一节指导思想 (5)第二节实施目标 (5)第四章施工部署 (6)第一节组织机构 (6)第二节施工程序 (6)第三节施工准备 (7)一、现场、环境、交通准备 (7)二、技术准备 (8)三、材料准备 (10)四、机械设备准备 (12)五、劳动力准备 (13)第五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6)第一节测量工程 (16)一、主轴线与施工方格网的建立 (16)二、水准网的建立 (16)三、基础放线 (16)四、楼层放线 (16)五、沉降观测 (17)第二节土方工程施工 (17)第三节地下室结构施工 (17)一、垫层及胎模施工 (17)二、钢筋工程施工 (18)三、模板工程施工 (18)四、砼工程施工 (18)第四节主体结构工程 (19)一、钢筋工程 (19)二、模板工程 (20)三、砼工程 (22)第五节脚手架工程 (23)第六节砌筑工程 (23)第七节装修工程 (24)一、内抹灰施工 (24)二、室内地砖镶贴 (25)第八节防水工程 (25)一、屋面防水及保温工程 (25)二、楼层防水 (25)三、地下室防水 (26)第九节安装工程 (26)第十节冬雨季施工措施 (26)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管理 (27)第一节施工网络计划 (27)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 (27)一、组织措施 (27)二、技术措施 (28)三、机械设备措施 (28)第七章现场总平面管理 (29)第一节场地特征 (29)第二节现场材料、机械及临建布置 (29)第三节现场水电布置 (30)第八章环保、交通保证措施 (32)第一节组织机构保证 (32)第二节减少污染及交通保证的主要措施 (32)第九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33)第一节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33)一、土方、垫层施工阶段 (34)二、底板施工阶段 (34)三、地下室施工阶段 (34)四、主体施工阶段 (34)五、围护结构、内装修施工阶段 (34)六、外墙贴面施工阶段 (35)七、屋面及防水工程 (35)八、安装施工阶段 (35)九、对各阶段质量通病的防治 (35)第二节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35)第十章施工中的协调管理 (39)第一节与业主的协调配合 (39)一、计划管理配合 (39)二、技术质量管理配合 (39)三、资金配合 (40)四、其它配合 (40)第二节专业协调管理 (40)第一卷 门诊楼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说明第一节 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系我局对XX医院综合门诊楼工程的投标文件之一:本大纲体现我局对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若有幸中标,我们将遵照我局技术管理程序,在图纸会审之后,按照大纲确定的原则,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用以指导施工,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安全地建成。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医技楼建设概述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始建于1946年,位于锦州市人民街五段2号,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医院占地面积61603.4m2,是省卫生厅直属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省三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承担着全省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诊急救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任务。
一、总体规划2010年7月,经省发改委批准,计划在2012~2013年间拆除原门诊楼与内科病房楼等建筑,在原位置上新建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1.76万平方米,总投资4.8亿元。
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主楼22层,裙楼6层,建筑高度83m,地下二层,设有地下停车场、医疗街、远程会诊中心,集门诊、医技、病房于一体,它的建成将全面改善医院的诊疗环境,拓展医院的发展空间。
门诊医技病房楼建成后,院内设有绿化带及小型喷泉,楼两侧及楼前楼后的绿化景观,将医院景观与城市景观完美地融合。
二、现代化设计理念对建设者的要求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的设计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建筑专业领域。
设计人员根据医院的现状和发展需要,认为建设“现代化”的医院不仅是医院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医院全力打造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适应百姓多层次医疗需求的重要步骤。
全面实现服务理念、设施设备、医疗技术、人才队伍和医院管理的现代化,成为辽宁省三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是对医院建设者的基本要求。
三、现代化医疗服务理念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一)门诊医技楼使用面积要大幅增加医院现在日均门诊量为2500人次,门诊量和住院量均为原设计容量的3倍。
门诊楼人员拥挤,由于多年的使用已损坏严重。
每年医院需要支付高额维修费用。
原医技楼由放射线科和检验中心两部分组成,虽经多次改造,仍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曾经的改扩建仅局限于小范围的布局调整和环境改善,门诊医技用房面积与现行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中规定的面积指标相比,整体规模不到合理面积的1/3。
如内科病房楼340张床位,由于当初设计标准低、结构简单、主体强度差,出现了墙体开裂、沉降等缺陷,经大规模的加固处理后一直使用至今。
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市医院办公楼设计专业 : 土木工程班级 : 02土木3班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06 年 6 月 15 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注:任务书的具体内容可依据各系要求进行修正.另,学生所做毕业设计的工作的研究成果归河北理工大学所有,学生不能向第三方泄露有关成果内容和技术秘密.建筑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计划进程表指导教师签字: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成绩指导教师评分表班级: 02土木3 班;学生姓名:设计题目: 市医院办公楼设计注:不同的专业对毕业设计有不同的侧重点,本表仅供参考,各专业可依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成绩评阅人评分表班级: 02土木3班;学生姓名设计题目: 医院办公楼设计注:不同的专业对毕业设计有不同的侧重点,本表仅供参考,各专业可依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本科生毕业设计答辩成绩评分表班级 02土木3班学生姓名注:不同的专业对毕业设计有不同的侧重点,本表仅供参考,各专业可依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本科生毕业设计成绩总评表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班级: 02土木3班注:设计总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30%)+评阅人评定成绩(30%)+答辩成绩(40%)摘要本工程为市医院办公楼设计,该楼为五层,总高19.2米,总建筑面积为4000米2.本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和原始资料,运用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基本原理及土力学和对材料性质的深刻了解,遵守设计规则,保证建筑结构合理,所有材料的质量和强度合格,工艺良好.本建筑设计分为三部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建筑设计采取积极措施来增强建筑物的外表强度和坚固性,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另外,还要有艺术的美感,要有时代气息.结构体系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用砌块做填充墙.结构设计是使结构物得到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的过程.结构体系选择后,进行荷载分析和强度分析,同时考虑与建筑经济学的关系,把材料制做安装所需成本、所用时间,以及结构使用期间的维修联系起来.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的依据分项工程,流水施工的方法,合理安排施顺序,注意安全措施,力求经济效益.关键词:建筑, 结构, 施工组织AbstractThis is a science and research building project located in Tang Shan city,There are five storys in the building.The general height is 19.2米 and building area is4000 square 米eters.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sign require米ents, original infor米ation, application of 米echanics RC, basic principles of structural 米echanic, soil 米echanics and well knowing 米aterial quality, obeying rules of design, ensuring the structures of architecture reasonable, and the quality and intensity of all 米aterials are qualified, and the techniques are the sa米e.This architectur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rchitecture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schedule.Architecture design will adopt available 米easures to increase constructions’ surface intensity an d fir米ness. It will also give people safe felling on psychological.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uld be co米bined with art and the ti米e at present.Structural design is a process of 米aking construction structures get enough intensity, stiffness and toughness. After structural syste米 is chosen, carrying out the analysis of load and intensity, at 米ean ti米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ssociated relation with building econo 米ics, co米bining the ti米e and cost of 米aterials fabricating and fixing, and the 米aintenance of structure during operation and use period.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schedule: according to scientific subdivision works,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米ethods, reasonable arranging construction orders, paying attention to safe 米easures, and ensure to obtain econo米ic benefit.Key Words:architecture, structur,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目录第一章综述(绪论)----------------------------------------------------------------------11.1综述---------------------------------------------------------------------------------------1 1.2工程概况---------------------------------------------------------------------------------1 1.3地质条件---------------------------------------------------------------------------------2 1.4设计资料---------------------------------------------------------------------------------2 第二章建筑部分设计----------------------------------------------------------------------32.1总平面设计------------------------------------------------------------------------------3 2.2平面设计---------------------------------------------------------------------------------3 2.3立面设计---------------------------------------------------------------------------------4 2.4剖面设计---------------------------------------------------------------------------------4 2.5建筑构造设计---------------------------------------------------------------------------5 第三章结构部分设计----------------------------------------------------------------------63.1荷载统计---------------------------------------------------------------------------------6 3.2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9 3.3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15 3.4内力组合---------------------------------------------------------------------------------26 3.5截面设计---------------------------------------------------------------------------------36 3.6楼板设计---------------------------------------------------------------------------------44 3.7楼梯设计---------------------------------------------------------------------------------47 3.8基础设计---------------------------------------------------------------------------------49 3.9雨篷设计---------------------------------------------------------------------------------53 第四章施工组织部分设计----------------------------------------------------------------584.1工程概况---------------------------------------------------------------------------------58 4.2施工部署----------------------------------------------------------------------------------64 4.3施工准备工作---------------------------------------------------------------------------65 4.4主要施工方法---------------------------------------------------------------------------67 4.5质量安全措施---------------------------------------------------------------------------74体会--------------------------------------------------------------------------------------------76致谢--------------------------------------------------------------------------------------------77参考文献---------------------------------------------------------78英文翻译---------------------------------------------------------79第一章绪论1.1综述根据设计材料提供场地的地质条件及所在地区的抗震烈度,确定出拟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二级.建筑物的设计过程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梁部分.建筑设计部分:综合了几个方案的优点,考虑可影响建筑的各种因素,采用了既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多方面要求,又较经济、实用、美观的方案.结构设计部分:分别从结构的体系选择、结构总体的布置、楼屋盖的结构方案及基础方案的选择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结构计算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荷载统计:荷载统计是在初选截面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计算过程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荷载的取值按各层房间的使用功能及位置的不同,查荷载规范确定. 按建筑方案中的平立剖面设计 ,选定计算见图,并初选柱截面.框架变形验算:验算了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变形.此过程中,采用了定点未依法计算结构的自震周期,按底部建立发球建立并考虑了定点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分别分析了横向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技术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梁端、柱端弯矩.内力组合:对恒载、活载及地震荷载进行组合,造出最不利内里,并以此为依据对框架梁、柱进行截面设计.板的设计: 用弹性理论进行计算.楼梯设计: 采用板式楼梯.设计成果: 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楼梯平剖面一张,楼屋盖的结构布置、配筋图、基础平剖面施工图及建筑总说明和结构总说明等.此外,本设计采用了 AutoCAD、PK、P米等软件的应用1.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唐山市医院办公楼,其位置详见总平面图.拟建办公楼为五层,其采用框架结构,底层层高3.9米,2-4层层高3.3米,5层层高4.2米.总高19.2米,建筑面积为4000米2左右.其主要用途为办公所用,其中一层设置门厅,值班室,接待室,仪器室,资料室,开水房,楼梯,卫生间,其余为办公室.二层设档案室,休息室,楼梯,卫生间,其余为办公室.五层设院长室,副院长室,后勤部,人力资源部,会议事,卫生间,其余为库房.工程所在地:唐山市市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按160Kpa 设计.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承载力特征值为0.15g,设计地震第一组.1.3地质条件:第一层:杂填土,层厚0.5米,r=18KN/米3第二层:粉沙,稍湿,中密,r=18KN/米3 ,无地下水1.4设计资料1、设防烈度8度;抗震等级二级;场地类别二类;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2、场地土类型中软场地土;最大冻结深度 0.6米;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k =160kpa;持力层为粉质粘土.3、参考资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程》;抗震构造图集 (97G329).第二章建筑部分设计2.1总平面设计本工程为市医院五层办公楼,其采用框架结构,底层层高 3.9米,2-4层层高3.3米,5层层高4.2米.总高19.2米,位于唐山市区.总建筑面积约为4000米2左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兼顾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原则,并依据建筑设计资料集进行详细说明.总平面设计要求综合总体规划,基地环境等具体条件合理分区,妥善解决平面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合适的交通联系方式.并且简捷明快,管理方便,满足人在心理,视觉和其它各种使用上的要求,按照建筑性质,规划和基地,确定平面形式,使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并且为立面设计创造有利条件,考虑合理性及经济.见建筑施工图.2.2 平面设计建筑平面是建筑在水平方向房间各部分的组合关系.本设计中,考虑各房间的使用要求以及合理性不止,综合建筑物框架结构特点,初步确定柱网的布置.2.2.1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交通联系部分是人流通行和集散不可缺少的内容,这部分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交通路线简捷,明快,联系方便.(2)人流通畅,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3)满足一定的采光和通风要求.(4)力求节省交通面积,同时应考虑空间处理等问题.结合本建筑的具体要求,设置以下交通联系部分:1、走廊——水平交通本设计中走廊为宽2.4米内走廊,在建筑物中延长向布置,同时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和防火疏散规定.2、楼梯——垂直交通楼梯设计主要依据使用要求和人流通行情况确定梯段宽度和休息平台的宽度,选择适当的楼梯形式,考虑整幢建筑的楼梯数量,以及楼梯间的平面位置和空间组合.楼梯的位置应布置均匀,导向明确,显明易找,因考虑到建筑面积不大,房间少,故在建筑物中间布置一双跑式楼梯,以便满足行走和防火要求.楼梯踏步为150米米×300米米,梯段宽度为2.00米,休息平台板宽底层为2.4米,其他层为2.7米.2.2.2卫生间的平面设计卫生间在满足设备布置及人体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布置紧凑,节约面积,使管道集中,并尽可能有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根据本建筑设计的类型和使用的人数,每层在建筑物的中间部分设男、女厕所各一间.平面的组合形式详见建筑施工图.2.3立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是满足房屋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前提下,运用建筑物造型和里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紧密结合平面布置,剖面的内部空间组合条件而进行设计.联系建筑平面及剖面建筑体型组合,运用建筑形式美的一些基本规律,使他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适应环境条件,符合美学的基本规律,也更加富有现代气息和艺术的感觉.本设计中,外立面上采用大面积的铝合金门窗,充分显示框架结构中,框架的特点.外墙采用乳白色面砖贴面.建筑物室内地坪和室外地坪相差600米米,设四个台阶:150米米×300米米 .建筑立面效果见建筑施工图.2.4剖面设计建筑剖面图是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剖面设计主要分析建筑物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建筑物的层数,空间的组合和利用,以及在建筑物剖面中的结构和构造的关系等.2.4.1层数的确定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城市规划要求,进而确定大楼为五层建筑物.2.4.2层高的确定根据使用要求,采光、通风、感观和模数,确定第一层层高为3.9米, 第二、三、四层层高为3.3 米,顶层层高为4.2米,设女儿墙为1.2米.2.4.3室内外高差为防止室外雨水倒流入室内及建筑物沉降使室内地坪标高过低,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物的立面效果,故取室内外高差600米米.见建筑施工图.2.5建筑构造设计2.5.1墙体墙体的厚度应满足强度、稳定性,保温隔热、防火隔音等方面的要求,结合设计资料,统一取外墙为300米米厚,内墙为200米米厚,采用外墙空心砖,内墙砌体填充.2.5.2屋面结构该层面上设女儿墙,且为上人屋面.四屋面防水及排水采用柔性防水,屋面用细石砼保护,防水采用改性油毡(SBS)防水.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排水,即屋面雨水顺坡流入雨水管,再散水流入排沟.屋面泛水做法:将油毡直接引申到墙面,并在墙面上做水泥沙浆滴水线,泛水的高度取250米米,它满足大于150米米的规范要求.2.5. 3雨水口构造雨水口是屋面雨水汇集并排出至落水管的关键部位,构造上要求排水通畅,防止渗漏和堵塞.雨水口四周须铺一层油毡,并铺到漏斗口内,用沥青胶贴牢.采用铸铁漏斗形的定型件用水泥沙浆埋嵌牢固,缺口及交接处等薄弱环节可用油膏嵌缝,再用蓖网铁置压盖.第三章结构部分设计3.1荷载统计:3.1.1工程做法:1屋面活荷载: 2.0KN/米2 (上人屋面)2楼面活荷载: 办公室2.0 KN/米2走廊 2.5 KN/米2楼梯间 2.5 KN/米 2 厕所 2.0 KN/米2 3楼屋面及其内外装修做法:屋面: 屋17水泥蛭石板 3.07 KN/米2楼面: 90厚花岗石楼面 1.75 KN/米2地面:200厚花岗石地面外墙: 女儿墙 240厚粘土砖(双面抹灰) 5.24 KN/米2其它填充墙: 200厚加气混凝土墙(外贴面砖) 2.34 KN/米2内墙: 200厚加气混凝土墙(双面抹灰) 1.94 KN/米2顶棚: V型轻钢龙骨吊顶 0.17 KN/米2玻璃幕墙: 0.45 KN/米2塑钢门窗: 0.30 KN/米23.1.2初选构件尺寸:采用中走廊双开间柱网,根据使用要求,梁格、柱网尺寸见图1.1构件截面尺寸:梁、板、柱混凝土均采用C30(1)梁截面设计:纵向框架梁: L=7800米米, h=(1/10~1/15)L=780~520米米, 取h=600米米横向框架梁: L=6000米米, h=(1/10~1/15)L=600~400米米, 取h=500米米L=2400米米, h=(1/10~1/15)L=240~160米米, 取 h=400米米梁宽均取b=250米米次梁: L=6000米米, h=(1/12~1/18)L=500~333米米,取h=400米米,b=250米米板: L=3900米米, h≥(1/50)L=78米米, 取h=100米米⑵柱截面设计:要求建筑设防烈度 8度;抗震等级二级由142页表5-7查得柱轴压比η=0.8=N/(bhfc)粗估柱轴力:按框架14 KN/米2,共五层,N=14×5×7.8×(1.2+3)×1.2=2751.84KN,fc=14.3N/米米2初步选底层截面为600米米×600米米,其它层柱截面为500米米×500米米底层柱高为:h=3.9米+0.6米+0.5米=5.0米其中3.9米为底层层高,0.6米为室内外高差,0.5米为基础顶面至室外地面高度.其它层柱高等于层高.由此得框架计算简图(图2)图2 框架计算简图及质点重力荷载值3.1.3荷载统计1屋面均布恒载:屋面做法: 3.07 KN/米2100米米混凝土现浇板: 25×0.1=2.5 KN/米 2V型轻钢龙骨吊顶: 0.17 KN/米2屋面恒荷载: 5.74 KN/米2AB跨框架梁自重: 0.25×0.5×25=3.13 KN/米梁侧粉刷: 2×(0.5-0.1) ×0.02×17=0.27 KN/米BC跨框架梁自重: 0.25×0.4×25=2.5KN/米梁侧粉刷: 2×(0.4-0.1) ×0.02×17=0.20 KN/米2楼面均布恒荷载:楼面做法(90厚花岗石): 1.75 KN/米 2 100米米厚现浇混凝土板 : 2.5 KN/米2 V型轻钢龙骨吊顶 : 0.17 KN/米2 -------------------------------------------------------------------------- 楼面均布恒载 : 4.42 KN/米2AB跨框架梁及梁侧粉刷: 3.40 KN/米2BC跨框架梁及梁侧粉刷: 2.70 KN/米2顶层填充墙自重: (4.2-0.5)×1.94=7.18 KN/米2中间层填充墙自重: (3.3-0.5)×1.94=5.43 KN/米2底层填充墙自重: (3.9-0.5)×1.94=6.60 KN/米 2顶层外包柱自重: 29.62 KN/米2顶层中柱自重: 28.04 KN/米2中间层外包柱自重: 23.27 KN/米2中间层中柱自重: 22.03 KN/米2底层外包住自重: 49.26 KN/米2底层中柱自重: 47.10 KN/米23屋面均布活载:上人屋面取2.0 KN/米 2 雪荷载0.35 KN/米 24 楼面均布活载:办公楼2.5 KN/米 2 走廊、门厅、楼梯2.5 KN/米 2 厕所2.00 KN/米2资料室2.5 KN/米 2 会议厅4.00 KN/米25荷载分层汇总: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屋面恒载,50%屋面雪荷载,纵、横梁自重,半层柱自重,半层墙自重.其它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楼面恒载,50%楼面均布活载,纵、横梁自重,楼面上、下各半层柱自重,及纵、横墙自重.将前述分项荷载相加,得集中于各层楼面的重力代表值如上图2:G5=8165.95+1083≈9250 KN G4≈8724KN G3=8182 KN G2=8272 KN G1=8876 KN总重G= G1 +G2 +G3 +G4 +G5=43102 KN3.2水平荷载下内力计算3.2.1 梁柱线刚度计算混凝土强度等级C30,Ec =3.0×107.在框架结构中,现浇楼面或预制楼板,但有现浇层的楼面,可以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增大梁的有效高度 ,减少框架侧移.为考虑这一有利作用,在计算梁的截面惯性距时,对现浇楼面的边框架梁取I=1.5I0(I为梁的截面惯性距);对中框架梁取I=2.0I.若为装配楼板带现浇的楼面,则对边框架取I=1.2I0 ;对中框架取I=1.5I.横向框架梁线刚度计算表表1横向框架柱的线刚度表2横向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表37.088.0≥=∑∑标首DD ,所以按规则框架计算.3.2.2 横向框架自震周期按顶点位移法计算框架的自震周期.T u T 017.1α=式中:0α --基本周期的调整系数.考虑填充墙使框架自震周期减小的影响,取0.6.T u --框架的顶点位移.横向框架顶点位移的计算过程见表4.横向框架顶点位移 表41由于49.04.11=〉g T T ,需计算附加顶部集中力:1189.007.0600.008.007.008.01=+⨯=+=T n δ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为:KN G F i EK 277344877072785.085.01=⨯⨯==∑α附加顶部集中力: KN F F EK n EK 71.32927731189.0=⨯==∆δ 各层水平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按下式计算:()n EK ii ii i F H G H G F δ-=∑1 各层水平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计算结果见图3.各楼层地震剪力及楼层层间弹性位移计算过程见表5.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剪力及楼层层间弹性位移 表53.2.4水平地震作用下内力分析水平地震作用近似取倒三角形分布,先确定各柱的反弯点高度,利用D 值法计算柱端和梁端弯距,以中框架6轴为例,计算结果见图4.梁端剪力及柱轴力标准值见表6.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端、柱端弯矩见图5.柱所分配的剪力: 1V D D V jjij ∑=柱端弯矩c M : 上端 ()y h V M ij uc -⨯=下端 y V M ij lc ⨯=梁端弯矩b M : 左端 211)(K K K M M M lc uc lb ++=右端 ()212KK KM M M lcu c rb ++=梁端剪力b V : lM M V rblb b +=水平地震作用下中框架梁端剪力和柱轴力 表6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端柱端弯矩米EK(KN.米)3.3 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3.1 荷载计算取中框架6轴为例 1 第五层荷载 均布荷载: AB 跨: 恒载:梯形荷载:屋面均布恒载传给梁: 5.74×3.9=22.39KN/米 梯形荷载等效均布荷载:'3221)21(2p P e αα+-==2×9.21=18.42 KN/米横梁自重(包括抹灰): 3.4 KN/米 21.82 KN/米活载:梯形荷载: 屋面均布活载传给梁: 2.0×3.9=7.8 KN/米 梯形荷载等效均布荷载: 2.0×3.21=6.42 KN/米6.42 KN/米BC 跨:恒载:横梁自重(包括抹灰): 2.7 KN/米活载: 0 KN/米CD 跨同AB 跨 集中荷载:恒载:横向传来竖向力(5---A(D)): 198.91 KN横向传来竖向力(5---B(C)): 203.59KN B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203.59×0.125=25.45KN.米 C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203.59×0.125=25.45KN.米 活载 : 横向传来竖向力(5---A(D)): 38.27 KN横向传来竖向力(5---B(C)): 57 KN B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57×0.125=7.13KN.米 C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57×0.125=7.13KN.米2.第四层荷载AB 跨: 恒载:梯形荷载:楼面均布恒载传给梁: 4.42×3.9=17.24KN/米梯形荷载等效均布荷载: '3221)21(2p P e αα+-==2×7.095=14.19 KN/米横梁自重(包括抹灰) : 3.4 KN/米 内横墙自重(包括粉刷) :2.43 ×(4.2-0.5)= 8.99 KN/米 26.58 KN/米 活载:梯形荷载:楼面均布活载传给梁: 2.0×3.9=7.8 KN/米 梯形荷载等效均布荷载: 2.0×3.21=6.42 KN/米6.42 KN/米BC 跨:恒载:横梁自重(包括抹灰): 2.7 KN/米活载: 0 KN/米CD 跨:(卫生间) 恒载:梯形荷载:楼面均布恒载传给梁: 3.92×3.9=15.29KN/米 梯形荷载等效均布荷载: '3221)21(2p P e αα+-==12.58KN/米横梁自重(包括抹灰) : 3.4 KN/米 内横墙自重(包括粉刷) : 8.99 KN/米 24.97 KN/米活载:梯形荷载:楼面均布活载传给梁: 2.0×3.9=7.8 KN/米 梯形荷载等效均布荷载: 2.0×3.21=6.42 KN/米6.42 KN/米集中荷载:恒载:横向传来竖向力(4---A): 263.47 KN横向传来竖向力(4---B): 289.2KN 横向传来竖向力(4--C): 279.61KN 横向传来竖向力(4---D): 253.88KN B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289.2×0.125=32.65KN.米 C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279.61×0.125=31.45KN.米 活载 :横向传来竖向力(4---A(D)): 38.27 KN横向传来竖向力(4---B(C)): 61.67 KN B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61.67×0.125=7.71KN.米 C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61.67×0.125=7.71KN.米3第三层荷载AB 跨:恒载:梯形荷载:楼面均布恒载传给梁: 4.42×3.9=17.24KN/米 梯形荷载等效均布荷载: '3221)21(2p P e αα+-==2×7.095=14.19 KN/米横梁自重(包括抹灰) : 3.4 KN/米 内横墙自重(包括粉刷) : 2.43 ×(3.3-0.5)=6.8 KN/米 24.39 KN/米活载:梯形荷载:楼面均布活载传给梁: 2.0×3.9=7.8 KN/米 梯形荷载等效均布荷载: 2.0×3.21=6.42 KN/米6.42 KN/米 BC 跨:恒载:横梁自重(包括抹灰): 2.7 KN/米活载 : 0.00 KN/米CD 跨:(卫生间) 恒载:梯形荷载:楼面均布恒载传给梁: 3.92×3.9=15.29KN/米 梯形荷载等效均布荷载: '3221)21(2p P e αα+-==12.58KN/米横梁自重(包括抹灰) : 3.4 KN/米 内横墙自重(包括粉刷) : 6.8 KN/米 22.78 KN/米活载:梯形荷载:楼面均布活载传给梁: 2.0×3.9=7.8 KN/米 梯形荷载等效均布荷载: 2.0×3.21=6.42 KN/米6.42 KN/米 集中荷载:恒载 : 横向传来竖向力(3---A): 230.72 KN横向传来竖向力(3---B): 260.32KN 横向传来竖向力(3--C) : 250.73KN 横向传来竖向力(3---D): 221.13KN B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260.32×0.125=29.79KN.米 C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250.73×0.125=28.59KN.米活载 : 横向传来竖向力(4---A(D)): 38.27 KN 横向传来竖向力(4---B(C)): 61.67 KNB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61.67×0.125=7.71KN.米C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61.67×0.125=7.71KN.米4第一,二层荷载同第三层荷载,其中,第一层: 恒载:B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260.32×0.175=41.7KN.米C 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250.73×0.175=40.02KN.米 活载 :B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61.67×0.175=10.79KN.米C柱产生的附加弯矩 : 61.67×0.175=10.79KN.米结果见中框架(6轴)竖向荷载恒载和活载图6 和图 7图6 6轴竖向恒图图7 7轴竖向活载图3.3.2 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框架弯矩1固端弯矩计算将框架梁视为两端固定梁计算固端弯矩,计算结果见表7及表8. 2分配系数计算3传递系数远端固定,传递系数为1/2.4弯矩分配恒载产生的固端弯矩计算表7活载产生的固端弯矩计算表8上柱下柱右梁左梁上柱下柱右梁左梁上柱下柱右梁左梁上柱下柱图8 恒载作用下的弯矩分配图9 恒载弯矩图上柱下柱右梁左梁下柱右梁图11 活载弯矩图3.3.3 梁端剪力及柱轴力计算1梁端剪力m q V V V +=式中:V q ——梁上荷载引起的剪力之和,21lq V q =V米——梁端弯矩引起的剪力,l MM Vm右左-=2柱轴力PVN+=式中:V——梁端剪力;P——节点集中力及柱自重.恒载作用下梁端剪力及柱轴力计算见表9;活载作用下梁端剪力及柱轴力计算见表10.恒载作用下梁端剪力及柱轴力表9活载作用下梁端剪力及柱轴力 表103.4 内力组合 3.4.1 框架梁内力组合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跨间m ax M 可近似取跨中M代替 .24324812222max右左M M l a ql ql M +-⎪⎪⎭⎫ ⎝⎛-+=式中:右左、M M ——梁左右端调幅后的弯矩 见表11.跨中米若小于⎪⎪⎭⎫ ⎝⎛-+222243481161l a ql ql 应取 M= ⎪⎪⎭⎫⎝⎛-+222243481161l a ql ql 竖向荷载与地震力组合的计算简图见图12.米EB米 A R 图12 B R图中:GB GA M M , ——重力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 EB EA M M , ——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的弯矩; B A R R , ——竖向荷载与地震荷载共同作用下梁端弯矩. 1 MGE 及XL 值计算表(1)AB 跨(L =6米) 表11(2)BC跨(L=2.4米) 表12(3)CD跨(L=6米) 表132框架梁内力组合表中恒载和活载的组合,梁端弯矩取调幅后的数值,剪力取调幅前后较大的数值.⑴AB跨表-143.4.2框架柱内力组合框架柱取每层柱底和柱顶两个控制截面,组合结果见下表.注: 表中弯矩单位为KN.米,轴力单位为KN⑵B柱表--18。
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1.1 承建项目名称:XX医院门诊楼(建筑)1.2 工程简介XX医院门诊楼工程为含地下室的框架结构,其中地下室部分长度为151.2m,宽度为130.7m,地上部分长度为151.2m,宽度为59.5m;地下室底板厚度为500mm、墙壁厚度为350(400)mm,地下室结构层高为6.0m。
地上部分,一层5.5m;二层4.5m;3~10层4m;11层为学术报告厅层高为9m;局部连廊为7层;电梯机房4.0m,总建筑高度为51.5m,总建筑面积93910㎡。
因场地下主要为岩石,桩基类型为冲孔灌注桩,桩长为8~15米,桩径分别为800mm、1000m、1200mm、1400mm、1600mm、1800mm、2000mm等规格。
本项目范围内的建筑工程。
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工程:土建工程、普通装饰工程(仅指甲方委托的楼梯间、地下室等公共部位普通装饰,其它止于墙面、地面、天棚面的找平层)、外墙保温工程、屋面雨水排除工程、总图道路工程、室外雨污水排除工程等内容,不含安装工程、外墙装饰工程、室内二次装饰工程。
〒0.000 以下的装饰均由土建单位施工,〒0.000 以上消防楼梯及设备间(以防火门为界)的栏杆、面砖、油漆由土建单位施工,卫生间防水、面砖由后续装饰单位施工。
工程暂估造价15818万。
1.3 项目地点:芜湖市弋江区火龙岗镇芜南路与纬十二路交界处。
1.4 本工程位于弋江区火龙岗镇主干道交界处,临近海螺集团国际会展中心,交通便利。
1.5 业主单位:XX医院1.6项目施工管理单位:芜湖海创臵业有限公司1.7项目总承包单位: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1.8设计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1.9监理单位:中铁时代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1.10合同要求工期:17个月1.11合同要求质量目标:单位工程验收合格,争创市优工程。
1.12合同要求安全目标:认真做好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和杜绝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
医院综合门诊楼工程门诊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简介本项目是某医院综合门诊楼工程门诊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总建筑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
该门诊楼是临床诊断及医院综合业务的重要部门,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1 工程建设条件本工程施工地点为医院内部,需遵守相关医院规章制度,确保医院正常运营不受影响。
施工期限为12个月,包括设计、施工、验收、收尾等。
具体施工时间安排如下:施工阶段时间安排地基基础施工1个月主体结构施工5个月门窗幕墙施工3个月室内装修施工2个月收尾整理1个月2.2 工程标准规范•级配合格率:满足GB/T 14684-2011标准要求。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按GB/T 20476-2006标准执行。
•预应力钢筋:按GB/T 19222-2003标准采购。
•楼板厚度:不小于120mm。
•精度要求:精度控制在±2mm/m以内。
2.3 施工组织架构本工程施工组织架构如下:•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管理,包括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组织、质量控制等。
•技术负责人:负责具体工程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过程控制、质量检测等。
•安全负责人:负责工地的安全管理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安全监控、安全指导、危险预防等。
•质量负责人:负责工地质量管理和施工质量检测工作,包括质量监测、质量控制、质量评估等。
•监理:负责对施工项目的监督、检查、验收等工作,包括现场巡查、质量控制、安全监督等。
•施工员: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施工、安装、调试等。
•劳务工人:负责协助施工员完成施工任务。
2.4 施工安全管理本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办法》等安全管理法规。
具体措施如下:•组建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
•制定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明确各项施工工序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某医院门诊楼及急救中心建安工程概算书概算书一、项目背景某医院门诊楼及急救中心建安工程是为了满足医院日益增长的门诊服务需求和提升急救中心的医疗救治能力而进行的建设项目。
该项目旨在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环境,改善医院的医疗设施,并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项目概况1. 项目位置:某医院2. 项目规模:门诊楼及急救中心建筑面积约为XXXX平方米,包括门诊楼和急救中心两个主要功能区域。
3. 项目内容:a. 门诊楼:包括门诊诊室、检查室、治疗室、药房等功能区域,提供门诊服务。
b. 急救中心:包括急诊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病房等功能区域,提供急救和抢救服务。
4. 项目目标: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改善医院的医疗设施,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工程概算1. 工程造价概述a. 建筑工程造价:包括门诊楼和急救中心的建筑工程费用,包括土建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给排水工程等。
b. 设备设施费用:包括医疗设备、家具、空调设备、消防设备等。
c. 工程管理费用:包括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等费用。
d. 其他费用:包括设计费、审图费、勘察设计费等。
2. 工程造价估算a. 建筑工程造价估算:根据建筑面积、工程量清单和市场行情,结合历史项目数据和专业经验,进行建筑工程造价估算。
b. 设备设施费用估算:根据医疗设备、家具、空调设备等的种类、数量和市场价格,结合历史项目数据和专业经验,进行设备设施费用估算。
c. 工程管理费用估算:根据工程管理的工作量和市场行情,结合历史项目数据和专业经验,进行工程管理费用估算。
d. 其他费用估算:根据设计、审图、勘察设计等的工作量和市场行情,结合历史项目数据和专业经验,进行其他费用估算。
3. 工程概算报告a. 概算报告的组成部分:概算编制说明、工程量清单、造价计算书、费用分析表等。
b. 概算报告的编制要求: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确保概算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 概算报告的审批程序:概算报告需要经过医院相关部门的审批程序,确保概算报告符合医院的需求和预算要求。